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休假研究

        2022-12-27 00:02:06劉京京
        教育評論 2022年10期
        關鍵詞:制度學校研究

        付 延 劉京京

        學術休假指高校教師在一所學校內滿足一定服務年限后享有的停止教學工作,有計劃地帶薪從事學術活動的假期。該制度源于19世紀末的美國,民國時期傳入中國大學并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影響十分廣泛的一項教師管理制度。在民國時期高校學術休假的實施中,影響最大者非清華大學莫屬。據(jù)李紅惠考證,除了清華大學在1937年9月暫緩教授出國休假研究和1939年恢復國內外休假舊制,抗戰(zhàn)期間其他國立大學均叫停校方資助的學術休假制度。[1]合組西南聯(lián)大后,清華大學仍單方面維持著本校教師的學術休假權利,這也使得清華大學的學術休假制度持續(xù)時間遠超其他高校。

        當前學者對清華大學的學術休假制度已有相關探討,如李紅惠、王運來從學術休假制度的歷史變革、休假教師的群體分析以及制度的實施成效三方面對民國時期清華大學學術休假制度進行了考察。[2]但尚無聚焦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大學學術休假制度實施的專門討論。此外,當前關于民國高校學術休假的研究多從制度視角出發(fā),以制度文本淵源流變?yōu)橹骶€展開分析和討論,對學術休假權利的享有者——教師的學術休假相關活動缺乏足夠的關照。因此,本文擬從活動視角出發(fā)關注教師主體,對全面抗戰(zhàn)時期清華大學學術休假制度變遷中學校與教師的互動,以及該制度恢復實施后教師的休假活動進行分析和探討,由此路徑重新審視這一特殊時期教師學術休假的意義價值。

        一、民國時期清華大學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歷史嬗變

        學術休假制度作為清華大學一項重要的教師管理制度深受教師群體認可,甚至被視為清華之特色,據(jù)曾任教于清華的蔣廷黻回憶,清華大學有兩項值得稱道的措施,一是待遇優(yōu)厚,二是“清華可以資助學者進修深造”,這“使清華建立一種看不見,但卻極有效力的延攬人才的制度?!盵3]對該制度淵源流變的梳理有助于進一步分析和理解其在西南聯(lián)大時期發(fā)揮的作用。

        (一)遷校前清華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形成

        據(jù)李紅惠、王運來考證,清華大學的學術休假制度肇始于1921年清華學校時期的教員任用與游學規(guī)則。[4]當時清華有“本國教員在校服務五年以上確有勞績,并曾在國內外專門以上學校畢業(yè)者,準赴外國游學一次。游學時支半薪,并與以官費”的相關規(guī)定[5],此后陸續(xù)有馬約翰等數(shù)位教員申請并獲批休假進修。1928年清華正式更名國立清華大學后,相繼有《專任教授休假條例》《教員助教休假及研究津貼條例》等制度文本出臺,對各級職稱的教師學術休假作出專門規(guī)定。1932年5月26日,清華評議會議決通過《國立清華大學教師服務及待遇規(guī)程》[6],其中第七章為教師學術休假相關規(guī)定,對教師參與學術休假的資格條件、申請審批流程、休假待遇等方面作出詳細規(guī)定,確定了清華大學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基本面貌。

        (二)遷校中清華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停滯與恢復

        1937年9月,奉教育部令遷入長沙并與北大、南開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后,清華召開遷校后第一次校務會議,并議決本學年出國研究教授暫緩出國,正在國內研究者,照在校服務教授薪俸成數(shù)支薪。[7]清華學術休假制度實際上自此暫時被擱置。

        遷滇合組西南聯(lián)合大學后,清華評議會、校務會議等各項制度逐漸恢復,清華教師看重的學術休假制度在經(jīng)過一年多的停滯后重新啟動。1939年5月24日,經(jīng)清華大學遷昆后第一次評議會議決,同意于下學年恢復《教師服務及待遇規(guī)程》第五十條及第五十七條國內研究辦法,教授、專任講師與教員重獲學術休假機會,但僅將休假范圍限制在國內。[8]然而僅僅恢復國內休假研究制度尚且無法滿足許多科系特別是理工門類的研究需要,故又有金希武等49位教授于1940年5月22日聯(lián)名致信梅貽琦,認為去年恢復的教師國內休假研究辦法“僅為與國外學術無深切關系諸科目而設”,希望教師休假出國研究辦法亦能恢復。此項提議被拿到同年6月17日的清華評議會上討論,議定由學校相機設法辦理。[9]可見學校對教師利用休假發(fā)展學術訴求的理解、體諒與支持。此外,1942年12月16日清華評議會上討論議定清華教員助教請求休假在國外研究者可照《清華教師服務及待遇規(guī)程》第七章第五十九條國內休假研究待遇規(guī)定辦理,同時限定每年至多5名。[10]1943年3月7名專任講師或教員職稱的教師獲批以國內休假待遇赴國外研究[11],至此清華教員、助教赴國外休假研究權利亦得以恢復。

        (三)遷校后清華教師學術休假制度的細節(jié)變遷

        在國土大量淪陷的形勢下,南北交通困難異常,以致前往戰(zhàn)區(qū)的休假教師常常無法經(jīng)過重重阻隔按時返校服務。為補救起見,清華校務會議議定現(xiàn)留戰(zhàn)區(qū)各休假研究教師,凡于本學期內返校者,除到校之月照送薪津外,另由校補發(fā)薪金兩個月,作返校旅費補貼[12],盡顯學校對在外教師的關心與照顧。由于戰(zhàn)時貨幣劇烈貶值,物價持續(xù)上漲,學校對教師學術休假的旅費及抄寫費補助亦屢有調整,以盡可能滿足教師研究需要。1943年6月22日清華評議會上議決教師國內休假研究所需考察之旅費改定至多以4000元為限,抄寫人員紙張費用改定以2000元為限。[13]1944年3月又改訂以上兩項費用以共8000元為度。[14]但此時的8000元亦無法與1939年的500元同日而語,以一項當時人統(tǒng)計的昆明大學教授薪津及薪津實值為參照,以1937年上半年的薪津水平為基數(shù),1944年上半年約9417元薪津其實值僅有10元。[15]然而即使這樣的調整亦屬學校在經(jīng)費困難的情況下對學術休假制度的艱難扶持。

        上文已談及,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對出國休假研究的教師僅能給予國內休假的待遇。因此,外匯置換成為計劃出國教師面臨的首要困難。關于外匯問題,制度規(guī)定亦有幾度變化:1943年12月29日清華評議會上議決教師此后請準國內休假而出國研究者,應由學校蓋以國幣發(fā)給薪津,由本人自行購買外匯,并不另由學校代向各國駐華領事館作經(jīng)濟擔保。[16]這樣規(guī)定下來將外匯兌換事項完全交由教師自行解決,平添了教師走出國門的困難。1944年3月27日清華評議會再次就此問題進行討論,議定下學年度仍維持“休假研究教師之擬出國研究者,其須預購外匯之經(jīng)費應由各該教師自行設法籌措”的決定,但學校則盡可能為教師提供便利,一方面可以將教師之薪津分4期(每期3個月)預支,另一方面如有必要時學??蔀楦鲉T向其籌借款項之機關或個人證明該員可在本校分期領取之全年薪津總額以資保證。[17]

        學術休假制度個別條目雖然屢經(jīng)變動,但整體制度仍在1939年討論恢復后施行至抗戰(zhàn)勝利以后。1946年4月,清華與北大、南開三校北返復校在即,清華評議會商議國內及國外休假研究在下學年度均暫停一年,但本學年已通過而未實行的國內休假人員,得院長、系主任允許后仍可于下學年內完成其休假計劃。[18]抗戰(zhàn)時期大多高校學術休假制度均因種種原因被迫暫停施行,而清華大學則在遷校安定后迅速恢復,并在惡劣的戰(zhàn)爭形勢下維持至抗戰(zhàn)勝利后復校。正因此,有研究者評價民國時期清華大學是實行學術休假制度時間最久和影響力最大的國立大學。[19]

        二、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休假的主要活動呈現(xiàn)

        根據(jù)清華大學評議會會議記錄統(tǒng)計,全面抗戰(zhàn)八年時間里共審批通過47位教師的學術休假申請。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相比其他大多數(shù)高校,清華這一數(shù)據(jù)已相當可觀,可見清華學術休假制度于抗戰(zhàn)期間依然發(fā)揮重要作用。對教師學術休假相關活動的探索,可以幫助我們通過教師的視野再次認識學術休假的意義和價值。

        (一)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休假的申請活動

        根據(jù)清華大學《教師服務及待遇規(guī)程》規(guī)定,滿足條件并打算申請學術休假的教師需要對休假期間的學術研究制定專門的計劃,并與申請函一同呈交學校,由學校評議會討論研究并審批。[20]除遞交書面申請,還有教師選擇向校長面陳自己的研究計劃以便獲取支持,如1943年3月12日上午陳省身、王信忠兩位教授曾來到家中拜訪梅貽琦,介紹自己的赴美研究計劃。[21]教師們制定的研究計劃一般包括研究意義、研究內容、研究進度以及經(jīng)費需求等方面,或與申請函并呈,或單獨成書。如,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章名濤在研究計劃中談到:當前電工學者往往偏重于追求機械原理,忽視對數(shù)學原理的關注,由此造成“每遇艱難之問題,只能用實驗方法以獲結果,而未能以數(shù)學殫究其理”的遺憾。因此,計劃利用學術休假的機會“用學習工程者之立場研讀數(shù)學,并擇其有關電工者匯編《電工數(shù)學》一冊”,并請求研究補助費五百元。[22]朱自清則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學范圍內,“散文之發(fā)展”一題目,現(xiàn)在尚無研究之人。故計劃從歷史和體式兩方面入手,于歷史方面擬專門研究上古(至漢初)時代散文之發(fā)展;于體式方面擬先擇數(shù)種古裁籍,統(tǒng)計其句讀長度(即字數(shù))作為研究之基礎,并請求五百元擬作抄繕及其他助理工作的勞務費用。[23]

        在申請過程中,教師們并非完全著眼于個人的學術成長,而是將學校利益也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去考量。一方面,申請學術休假的教師在申請函中常談到此種研究對于將來學校教學與研究工作的益處,如外文系教授吳宓所擬研究計劃即有“多讀西洋文學書籍,以充實《歐洲文學史》科目之內容”一條,以改進所授科目教學效果為目的之一。[24]生物學系教授彭光欽則出于對當前《普通生物學》教學工作中缺乏教科書問題的考慮,計劃利用學術休假編著《普通生物學》教材以期對教學有所幫助。[25]另一方面,教師們往往會提前自行協(xié)調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以不使自身休假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造成不良影響。如,浦江清申請休假前先與聯(lián)大國文系主任羅常培溝通并征得其同意,確定自己休假對本校校務和國文系教務均不造成障礙。張席禔則在申請函中更為詳細地說明了“普通地質”“地史學”等教學工作的協(xié)調安排。[26]可以說,清華教師在為自己爭取學術成長的寶貴機會時亦時刻心系學校,盡力不使自己休假影響學校工作,同時著眼于以自己的休假成果換取學校教學科研各方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學術休假的更大價值。

        (二)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假期的學術活動與生活調劑

        朱師逖指出:學術休假“意義不只是供給久任教授在定期服務后有較長的休養(yǎng)時間而已,主要地還在使他們有充分時間離校去實地考察或利用學術設備做進一步地研究或著述的整理”[27]。抗戰(zhàn)時期清華教師在學術休假期間的活動,主要為從事學術事業(yè),但是受戰(zhàn)爭影響,不得不對急轉直下的生活有所調劑。

        1.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假期中的學術活動

        在申請獲批后,清華教師們由于自身專業(yè)和學術需要的不同,利用學術假期的方式亦十分多樣,現(xiàn)就其中四種從事學術事業(yè)的典型活動進行分析。

        遠地考察。充足的休假時間為有實地考察需求的研究者提供了機會。如,馮景蘭1939年借休假研究的機會前往川西康東一帶考察礦產(chǎn)資源,調查區(qū)域的山地南北長約1500里,東西寬約500里至800里。其帶領調查隊涉足寶興、蘆山、天全、雅安等10縣,途中常常翻山越嶺,十分艱苦。然而,馮景蘭也借此機會得以瀏覽西南地區(qū)的名山大川,峨眉之奇秀,大小相嶺之雄偉,飛躍嶺、馬鞍山之險阻,金沙江、大渡河峽谷之深幽,貢嘎雪峰之高潔盡收眼底,令其常有美不勝收之感。[28]

        整理著述。學術休假期間教師們整理思路收集資料,完成平時未竟的學術事業(yè),鉆研素有興趣的學術問題,從而催生豐碩的學術成果。如金岳霖在學術休假期間撰寫專著《知識論》,“此書原擬分為十六章,去年一年內共寫完十一章,約三十萬言。最近重讀已寫各章,仍多(需)修改之處”[29]。聞一多在學術假期將專書研究與專題研究并行推進,其中專書9項,專題17項。[30]浦江清于休假期間在《圖書季刊》《國文月刊》發(fā)表4篇文章,并完成《談〈京本通俗小說〉》《花蕊夫人宮詞考證》兩篇文章初稿。[31]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休假研究中,這樣的學術生態(tài)使陳省身的“高斯——博內公式內蘊證明”思路逐漸清晰,最終誕生了其具有世界影響的科研成果。[32]

        學術交流。學術假期也是教師們與領域內專業(yè)人士進行學術交流的機遇,在借他山之石增進知識的同時傳播自身的學術影響。如,陳省身在赴美途中,在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講演四次,并在加城數(shù)學會講演一次,以為“我國科學家如能在印作較長之停留,亦是增進中印關系之一道”[33]。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參與研究工作后,陳省身曾至哈佛大學等多地講演,并與H.外爾、馮·諾依曼、謝瓦萊等世界聞名的數(shù)學家一同共事,在交流碰撞中不斷產(chǎn)生學術火花。孟昭英休假研究期間在美國參與美國政府關于“超短波”的非公開性質戰(zhàn)時研究項目,感覺到“一切技術儀器與普通高頻者迥異。理論方面,亦多進步”[34]。

        攻讀學位。職稱級別較低的部分年輕教師則利用學術假期前往國外進行深造,攻讀學位。如,體育系教師夏翔自1941年接受學校資助前往美國春田大學深造學習并于1943年獲得碩士學位,鐘士模于1943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并于1947年獲得科學博士學位。[35]

        2.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假期的日常生活調劑

        學術休假固然當以追求學術進步為主要目的,但是依然有濃厚的休假色彩在其中,教師可以從平日長期且固定的教學工作中完全抽身出來,支配自己的休假時間,平衡工作和生活。因此,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利用學術休假在研究學問的同時調劑生活,解決生活問題甚至人生大事。對這一現(xiàn)象校方亦予以體諒和支持,如1942年12月16日清華評議會上議決如本系原有同仁能將其所任課程分擔,可許電機系專任講師嚴脧于本學年所余數(shù)月內在國內休假研究,理由竟是因其家庭現(xiàn)有特殊困難。[36]可見,學校并非要求學術休假教師全身心投入研究事業(yè)中,反而支持教師利用學術假期在研究之余解決生活困難,以便未來更好地服務于學校。

        利用學術假期調劑生活也是全面抗戰(zhàn)時期清華教師學術假期的主要活動之一。如,章名濤申請并獲批學術休假后,于1940年7月喬裝成商人回到北平探望母親,與愛人完婚并相伴一年。[37]浦江清利用學術假期護送母親從安南取道香港返回上海,并與已返回上海的妻子、女兒相見,侍奉母親、陪伴妻女一年多后方返回昆明。[38]朱自清則在學術假期伊始便前往成都與家人團聚,休假期間與好友葉圣陶交往頻繁且多有詩文唱和,四女朱蓉雋亦在假期出生。[39]

        (三)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休假中的艱難曲折

        國家處于戰(zhàn)亂狀態(tài)中,交通環(huán)境惡劣、日軍侵略盤剝以及因戰(zhàn)爭而受影響的經(jīng)濟、生活、設備條件,為教師學術休假平添許多困難。原本計劃于1944年下學年行使學術休假權利的吳宓便曾受戰(zhàn)爭中交通不便的困擾短暫打消休假念頭,以“豫湘各地戰(zhàn)事緊急,默察局勢,恐道路一時不能平靖,交通不能便利”為由致函學校暫不休假。[40]實際成行的休假研究教師更是親身經(jīng)歷著種種困擾。如,章名濤身居北平,因真實身份被日軍得知難以直接回到抗戰(zhàn)后方,只得通過香港大學的好友爭取一香港大學臨時講師的身份,取道香港返昆,但章赴任后又逢珍珠港事件爆發(fā),香港亦頻頻遭受日軍轟炸,難以出行,后經(jīng)多方努力繞道河內,跋涉兩個多月才回到昆明。[41]浦江清休假期滿后因越南為日軍占領,返校海路難以通行便請假1年,于次年5月決心冒險越過日軍封鎖線經(jīng)浙贛路返回昆明,自滬返昆時長177日,途經(jīng)9省近8000里,一路可謂艱辛異常。[42]

        對教師休假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學校則盡量予以支持和幫助。如因物價持續(xù)上漲,學術休假期間遷居晉寧的聞一多研究費用不足,向學校申請增補費用,清華方面則于第31次校務會議議決通過“中國文學系休假教授聞一多續(xù)請增加研究補助費二百五十元”的申請。[43]因種種原因教師未能完成研究計劃內容或不能按規(guī)定于休假結束返校服務,學校亦多抱理解與體諒的態(tài)度。如,哲學系教授金岳霖原本計劃于休假期間完成專著一部,但因“精力日衰,居處設備愈壞”,僅完成一部分,只得以“抱愧殊深”“實無成績可言”報告學校,而學校亦未追回研究經(jīng)費。對章名濤、浦江清、劉崇鋐身處戰(zhàn)區(qū)未能按時返校一事,校長梅貽琦一方面致信催促,另一方面對“戰(zhàn)區(qū)交通阻梗,返校旅途自亦不無困難”的狀況抱以理解和同情,并專門提請校務會議,為其爭取兩月薪津作為返校旅費補貼。[44]雖然學校要求休假教師嚴格遵守休假時長,在研究期滿后返校服務,并于校務會議上討論出一定的違期懲罰措施,如“本校教授、副教授休假研究期滿后,因故不能返校服務者,應將休假研究期內所領薪金及研究補助費歸還學?!盵45],但休假教師仍然致函校長一再申請延長學術假期,如1943年休假赴美研究的陳省身于8月致信梅貽琦校長希望明年繼續(xù)請假一年,至1945年7月再致信校長以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合著之書尚未完成為由請求繼續(xù)休假半年至一年。[46]孟昭英亦于1944年6月致信梅貽琦校長,以赴美途中時間耽擱及返校交通艱阻為由請求延長一年假期,以便繼續(xù)深入學習研究。[47]

        三、西南聯(lián)大時期清華教師學術休假的成效

        全面抗戰(zhàn)時期清華大學在艱難中扶持的學術休假制度維系了深受本校教師認可的學術休假傳統(tǒng),不僅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推動著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幫助他們更好地研究學問,而且使得本國部分學術事業(yè)與國際接軌,能夠接觸到當時的學術前沿。此外,教師的休假成果對學校和社會發(fā)展亦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深化教師專業(yè)領域研究

        高校教師既有教育教學之職責,又承擔學術研究之任務,因備課上課等教學工作占去相當?shù)臅r間和精力,只能利用余下碎片時間從事研究,二者之間的平衡對其而言是一項重要課題。如,浦江清在休假研究計劃中便直言“雖云教學相長,平時畢竟為教課及改卷所累,余暇時間亦至零碎,一年曾不能讀幾部書”[48]。歷史學系教授劉崇鋐于1940年申請學術休假時也談到:“尋常逐日上課,逐日準備,常苦時間匆促,有讀書不能詳盡透澈之憾?!毕Mㄟ^學術休假的機會完成對19世紀英國之自由思潮和19世紀中英兩國關系兩項專題的研究。[49]可以看出,清華教師已將學術休假作為解決教學與研究的矛盾,深化學術研究的一項絕佳選擇。

        在學術假期,休假教師不僅有大量時間研究自身專業(yè)領域,還可以長期地沉浸于學術氛圍之中,極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科研產(chǎn)出。如,聞一多于學術休假期間按照乾嘉考據(jù)之法結合晚近新出的材料對于先秦兩漢古籍中難解之處做進一步探索,于學術休假1年間發(fā)表《〈周易〉閑詁》《〈樂府〉詩箋》等5篇學術論文,且尚有未完成的文章及書稿數(shù)項,在上古文學史研究方面大有創(chuàng)獲。[50]赴越南休假研究的王力閱讀了大量東方語言書籍,對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了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撰寫的論文《漢越語研究》后來發(fā)表在《嶺南學報》,這篇文章至今仍被認為是國際上研究漢越語的一篇權威性的論著。[51]再如,1943年赴美休假研究的陳省身,在與諸位優(yōu)秀數(shù)學家的交往中深受影響,其回憶與外爾“有很多的來往,有多次的長談,開拓了我對數(shù)學的看法”[52]。這種深度的學術交往和思想碰撞助力了高質量科研成果的產(chǎn)生。1943年11月,陳省身撰成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高斯——博內公式內蘊證明》,并發(fā)表在普林斯頓大學主辦的《數(shù)學紀事》,由此聞名于國際數(shù)學界。[53]

        (二)促進學術事業(yè)與國際接軌,接觸學術前沿陣地

        學術休假制度自被借鑒到我國之日起便帶有與國際學術界建立聯(lián)系的目的。1914年9月,胡仁源在《北京大學計劃書》中提出每年輪流派教員赴歐美各國休假研究的構想,目的在于使“校內人士得與世界最新智識常相接觸,不至有望塵莫及之虞”[54]。清華大學的學術休假亦始終有出國休假一途。盡管受戰(zhàn)爭影響,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從時間縱向而言,全面抗戰(zhàn)八年間能夠出國休假研究的教師較之前已少之又少,但是如果從空間橫向去考察,其他高校幾乎斷絕學術休假機會,教授學術休假僅憑教育部1940年后于全國選派,清華資送出國休假研究制度的實施對大學教師乃至我國學術界與國際接軌,接觸學術前沿陣地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如,霍秉權在學術假期赴美進入在國際上享有“開拓研究新領域的先驅,從事博士級以上教育的創(chuàng)始者”盛名的卡內基研究所參與加速器研究。[55]孟昭英在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從事微波和雷達的早期開創(chuàng)性研究工作,成為“微波波譜學”先驅者之一,1947年回國后在清華開設“無線電學”“電波學”等課程,將該領域的最新發(fā)展情況介紹到國內,并且購置當時最精良的無線電、真空管和微波器材帶回國內,在清華大學建立了先進的無線電學實驗室。[56]

        (三)服務學校與社會,拓寬專業(yè)研究價值

        據(jù)《教師服務待遇與規(guī)程》規(guī)定,教師享受學術休假權利的同時應履行休假期滿后至少回學校服務一年的義務,可見學校亦是學術休假的直接受益對象。于學校而言,清華在艱難抗戰(zhàn)中恢復并一直維持的學術休假制度,一方面,使得教師們加深了對學校的感念與認同,無形中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吧醺袑W校之惠”“不負學校予以休假研究之良機”等流露感激之情的表達??梢娪谛菁俳處熍c學校的來往信函和報告之中。這種感情轉化為教師們繼續(xù)服務學校的決心,如完成休假的浦江清不顧路途艱辛,毅然決然選擇冒險回校,盡管途中費盡周折,仍然拒絕了暨南大學校長何柏丞和廈門大學校長薩本棟留校任教的邀請,耗時近六個月返回學校服務。[57]另一方面,專業(yè)領域得以發(fā)展的教師們其科研的進步對于教學工作亦有直接的增益作用,如聞一多在學術假期期間為準備下學年開設的“上古文學史”課程,對詩歌、舞蹈、戲劇諸部門之起源及發(fā)展進行專門的整理和研究[58];利用學術休假赴越南河內遠東博古學院研究東方語言的王力回國后計劃在西南聯(lián)大開設“漢越語研究”課程[59],將休假期間的研究成果以課程形式直接惠及學生。

        除此之外,西南聯(lián)大教師學術休假所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亦不容忽視。馮景蘭休假研究期間對川西康東一代的考察研究,撰成《西康省滎經(jīng)縣銅礦簡報》《雅寧兩屬礦區(qū)視察總報告》等考察報告,并測制十萬分之一路線地質圖11幅,五千或一萬分之一礦區(qū)地質圖6幅,地質剖面圖20余幅,為西南邊區(qū)礦產(chǎn)資源的勘探與開發(fā)提供了大量豐富翔實的信息。[60]朱自清除計劃內的研究,還受委托與葉圣陶合作為四川教育科學館撰寫《國文精讀指導舉隅》及《略讀指導舉隅》,為中學教師語文教學提供參考,并且發(fā)表《再論中學生的國文程度》《誦讀的態(tài)度》等多篇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文章,為改進當時中學的語文教學水平作出理論貢獻。學校之外,清華教師們利用學術休假完成的科研成果在社會各個領域做出理論和實踐貢獻,進一步拓寬了學術休假的價值。

        自全面抗戰(zhàn)以來,全國諸多高校的學術休假制度在奔波遷徙中停擺,而西南聯(lián)大時期的清華大學則在艱難中將這項制度重新恢復實施,這為清華教師于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的學術成長與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機遇。雖然國內與國際環(huán)境均復雜多變,但教師們依然以積極態(tài)度申請行使學術休假的權利,在顛沛流離中享受學問之樂。清華大學學術休假制度在戰(zhàn)時的實施不僅持續(xù)發(fā)揮著提升教師學術素養(yǎng)、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而且在戰(zhàn)亂中依然使我國學術與國際學術界保持著聯(lián)系,得以接觸前沿的學術成果。同時,學校對教師的學術休假“投資”亦收益到反哺,不僅使學校教學與科研事業(yè)有所進步,而且增強了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

        猜你喜歡
        制度學校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wǎng)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學校
        国产理论亚洲天堂av|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69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视频韩国|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老肥熟女老女人野外免费区| 大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无码一区久久久久久久绯色AV|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选|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 日本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家一级内射高清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av网站|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456| 加勒比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人妻|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中文字幕人妻熟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富婆叫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免费在线日韩|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光视频| 亚洲av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视频| 亚洲综合网国产精品一区| 女人被爽到呻吟gif动态图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