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希望的種子經(jīng)偉人之手播撒,在海南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溫暖瓊島大地,浸潤千家萬戶。30載薪火相傳,30年希望永續(xù),30年豐碑永駐,風華正茂的海南希望工程事業(yè)乘風翱翔,在瓊州大地繼續(xù)播撒希望與愛的種子。
希望從這里起航。海南希望工程起源于1991年在海南召開的全國青運史工作會議。時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的劉延東同志看到黎村苗寨落后的教育現(xiàn)狀后焦慮的談到:“海南應考慮盡快實施希望工程?!边@是一句意義重大的話,正是因為這句話,首次為海南眾多失學兒童帶來希望之光。1992年,在團省委的高度重視和精心籌備下,海南共青團歷史上舉全團之力開展的助學大行動拉開序幕。
掀起愛潮的希望。經(jīng)濟小省的希望工程能收獲逾4億元的捐款,功在富有愛心的瓊島兒女。海南省希望工程捐款第一人呂英杰輾轉(zhuǎn)多次,來到省希望工程辦捐出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此莆⒉蛔愕赖木杩顓s猶如朵朵浪花,掀起了大家心中捐資助學的巨浪。在他的感染下,捐助活動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為希望工程交一次特殊黨團費”倡議書、“少吃一只冰淇淋”的號召、“百萬愛心大行動”、“1+1助學行動”、“希望工程志愿者勸募大行動”、“希望工程愛心儲蓄行動”等等。少先隊員、退休職工、部隊官兵等各界人士及愛心企業(yè)都為海南希望工程捐助愛心,形成全社會獻愛心的良好氛圍。
鑄造豐碑的希望。紅毛希望小學建于白沙起義舊址的山頂上,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它更高的希望。如今,它不負眾望,曾多次獲評“全國模范希望小學”,并已成為當?shù)孛癖娦闹幸蛔啦荒绲呢S碑。這樣的愛心豐碑伴隨著海南希望工程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地聳立在窮山僻壤,聳立在人們的心頭。112所希望小學改變的不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條件,它改變著海南的基礎教育現(xiàn)狀,改變著人們對教育的重新認識。這些希望小學像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在瓊州大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成為貧困地區(qū)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圓夢大學的希望。除了確保孩子有學上,還要幫助他們上得起學,繼續(xù)深造,反哺社會。海南是全國希望工程最早實施資助貧困大學生項目的省份,開展了“圓夢行動”這一資助項目。2007年南京大學學生王上銘和北京大學學生余明發(fā)組織成立“反哺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在海口的大街小巷為貧困大學生募捐。他們對社會懷著的一顆感恩的心和對愛心的執(zhí)著追求,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正是希望工程的魅力所在。在瓊州大地上,無數(shù)個王上銘、黎彩映正沐浴著愛的陽光,幸??鞓返爻砷L,成就未來的希望之光照亮著他們前行的路?;厥兹d,海南希望工程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每位普通人的愛心之舉,離不開愛心單位捐款設立的長效基金,也離不開媒體的搖旗吶喊。夢想成真總關(guān)情。夢在延續(xù),愛在傳遞,期待著下一場春雨過后,天邊出現(xiàn)的那一道彩虹更加燦爛、多彩。
與時俱進的希望。成功開展救助失學兒童、援建希望小學、救助貧困大學生三大項目的海南希望工程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繼續(xù)銳意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跨步向前。當建設自由貿(mào)易港的號角在瓊州大地響起,海南希望工程審時度勢,果斷地推出了與時俱進的綠色希望工程。青春在綠動,希望在綠動。如今,綠色希望工程在新一輪愛心的裝扮下,正在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愛越天涯春滿瓊,情滿人間天地寬。進入而立之年的海南希望工程將會乘風破浪,續(xù)寫輝煌。我們不要忘記希望工程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大批希望工程領導者、實施者的付出和努力;我們不能忘記曹紹烈、黎新王等瓊州兒女的大愛和眾多愛心企業(yè)的付出。在祖國最南端的小島,希望的種子正在慢慢長成參天大樹,普惠人間,孕育祖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