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生
(山東德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山東 德州 253000)
心力衰竭(HF)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是心臟疾病發(fā)展至終末期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臨床依據(jù)HF患者病情發(fā)展程度、發(fā)展速度及發(fā)病時間等,將其分為急性心力衰竭(AHF)與慢性心力衰竭(CHF)兩種類型,以CHF更為常見[1]。CHF臨床表現(xiàn)為液體潴留、呼吸困難及乏力等癥狀,且多數(shù)患者預后較差,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及早診斷、治療CHF,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對CHF診斷強調臨床癥狀,主觀性較強,極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等情況。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現(xiàn)已明確CHF以進行性炎癥反應為主要特征,炎癥反應程度、心肌損傷程度等均直接關系到患者病情程度及預后。部分早期或輕癥CHF患者,其超聲心動圖、胸片等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時,部分生物分子標記物已出現(xiàn)明顯改變[3]。CRP可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cTnT可反映心肌損傷程度,而NT-proBNP可反映心功能,但上述指標單一檢測時均存在局限性。為了解這些指標聯(lián)合早期診斷CHF的效果,本文對其研究如下。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CHF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均符合CHF診斷標準;(2)NYHA分級為I級-IV級;(3)患者未發(fā)生嚴重合并癥或并發(fā)癥;(4)患者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高血壓者;(2)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3)合并糖尿病者;(4)合并COPD者;(5)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6)依從性差,不配合者;(7)中途退出者;(8)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同期選取5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2)依從性差,不配合者;(3)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4)合并感染性疾病者;(5)中途退出者。入組病例中,對照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25歲-81歲,平均(40.16±2.21)歲。觀察組男46例,女41例,年齡36歲-79歲,平均(40.24±1.18)歲;NYHA分級:I級26例,II級18例,III級24例,IV級19例。兩組資料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入組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入組者均于清晨時間段,采集5ml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后(轉速3000r/min,時間10min,半徑15cm)取上清液保存于-20℃冰箱中待檢;以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CRP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DadeBehring公司;設備選用RocheElecsys2010型全自動免疫分析儀,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清NT-proBNP水平;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cTnT水平;以上操作均嚴格遵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指標正常范圍:CRP<3mg/mL;NT-proBNP<900ng/L;cTnT<0.02μg/L。入組者均獲隨訪,包括入院復查、上門隨訪、電話隨訪等方式,觀察組患者隨訪終點直至住院或病情惡化死亡。
(1)對比兩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2)將觀察組患者按NYHA分級進行亞分組,對比各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3)經(jīng)Spearman秩分析法對心臟分級與cTnT、CRP與NT-proBNP相關性進行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比較
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各指標水平比較,P<0.05;I級組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最低,其次為II級組和III級組,以IV級組各指標水平最高,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各指標水平比較
經(jīng)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心臟分級與cTnT、CRP與NT-proBNP呈正相關(r=0.314,r=0.413、r=0.876,P<0.05)。
AHF患者病死率較高,且預后較差,相比較而言,CHF患者病情較輕,發(fā)病早期并無特異性表現(xiàn),故而極易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4]。由此,CHF早期診斷及治療至關重要。但目前CHF診斷時,一旦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50%,即提示機體心功能已無法逆轉,而血液標記物由于檢測難度低,且短時間內(nèi)可出現(xiàn)明顯變化,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于CHF診斷[5]。CRP、NT-proBNP及cTnT三項指標均是臨床用于診斷CHF的常用標志物,其中NT-proBNP由心肌細胞合成及分泌,屬于前體BNP的一種,具有半衰期長、結構穩(wěn)定及受干擾小等特點,且濃度更為穩(wěn)定,含量相較于BNP高出16倍-20倍。研究發(fā)現(xiàn),NT-proBNP水平與機體心功能存在密切聯(lián)系,NT-proBNP水平越高提示機體心臟功能越差,通過對NT-proBNP進行檢測可為CHF診斷提供可靠依據(jù)[6]。CRP是一種敏感的炎性標志物,可反映機體炎性反應程度,而肌鈣蛋白由T、I及C三亞基構成,與原肌球蛋白一同通過對鈣離子調節(jié)作用而激活橫紋肌動蛋白ATP酶活性,達到調節(jié)肌球蛋白及肌動蛋白相互作用的目的,一旦心肌發(fā)生損傷,肌鈣蛋白被釋放于血液中,可反映心肌損傷程度[7]。由此,對以上指標進行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提高CHF診斷準確率。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cTnT、CRP與NT-proBNP水平均更高;且觀察組中心功能分級越高的組,其各指標水平越高(P<0.05);提示上述各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為臨床診治CHF提供指導,并可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析原因,一旦機體心室容量負荷過大或壓力升高后,proBNP經(jīng)由心肌細胞所合成及釋放的含量會明顯增加,同時NT-proBNP水平也可出現(xiàn)明顯升高情況。CRP由肝臟合成及分泌,是一種可準確反映機體炎癥反應情況的標志物,一旦機體出現(xiàn)損傷、應激反應或炎性反應,血清中CRP水平可于短時間內(nèi)明顯升高,臨床已將其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預示因子之一。CRP屬于急性時相蛋白的一種,可對單核細胞表達組織因子產(chǎn)生誘導作用,且可誘導纖溶及凝血系統(tǒng)等激活效應,導致機體凝血機制、纖溶機制等出現(xiàn)異常,進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8]。但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階段已有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hs-CRP診斷靈敏度相較于CRP更高,可精確檢測出CRP水平的低微變化,希望于以后研究中將hs-CRP作為CHF診斷與療效評定的重要指標。cTnT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中,一旦心肌受到損傷,處于游離狀態(tài)的cTnT可進入血液中,而心肌損傷嚴重時血清中cTnT水平明顯升高。心肌重構是CHF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特征,心肌重構多表現(xiàn)為心肌細胞快速凋亡、數(shù)量改變及細胞間質質量改變等,而心肌細胞反復、持續(xù)損傷可促使cTnT進入血液中含量逐漸增多。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心臟分級與cTnT、CRP與NT-proBNP呈正相關,提示NYHA心功能分級越高,cTnT、CRP與NT-proBNP水平異常升高情況越明顯,三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有效反映患者疾病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cTnT、CRP與NT-proBNP聯(lián)合檢測用于CHF早期診斷,可反映患者病理變化,為臨床診治疾病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