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張立
語文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重要模塊,其中寫是對前三者的吸納和表達。表達是高中生需具備的重要能力,一直以來,教師都在努力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寫作思維模式,能夠將自己的心中所想表達出來。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寫作水平,探索出有序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就高中作文的有序化教學展開探討。
寫作是一種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是高中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發(fā)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完善自我。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進行有序寫作,使學生的表達更加得心應手。因此,我們需重視作文教學的有序化,改變當今高中生寫作較為混亂的局面,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作文有序化指的是教師通過構建寫作科學體系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作文教學的有序性指作文教學的系統(tǒng)化,系統(tǒng)化的作文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系統(tǒng)的寫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縝密的寫作思路。
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各個階段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指導,讓作文練習逐漸滲透到高中生的學習過程中,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序化的教學也更容易讓教師達成預設的寫作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適應不同文體的寫作要求,在不斷的寫作訓練中,提升寫作各種文體的能力,逐漸提高寫作水平。
高中和初中的寫作訓練側重點不同,初中階段主要以記敘文寫作為主,而高中階段以議論文寫作為主。教師要讓學生快速從初中的寫作思路轉換過來,在鞏固記敘文寫作能力的同時,盡快適應議論文或散文的寫作。教師要通過有序化的寫作教學,讓學生逐漸轉變自己的寫作思路,強化學生的文體意識,讓學生能根據(jù)不同題目和不同素材靈活進行寫作。
由于面臨高考的壓力,作文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寫作訓練的目標就要更明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明確的目標,推動學生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制定寫作訓練計劃時要明確學生存在的問題,有意識地進行強化訓練,循序漸進推進目標進度,有序開展寫作教學。
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高一,針對記敘文寫作,教師講解順敘、倒敘、插敘等寫作手法,也可以指導學生在寫作時運用設置懸念、先抑后揚等寫作技巧;高二,引入議論文的寫作文體,讓學生熟練掌握總分總等作文結構方式及議論文的特定寫法;高三,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各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寫作,而且要注意審題與立意的準確性,爭取拿到較理想的作文成績。這種有序化的寫作教學能讓學生較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寫作訓練,提高自己的綜合寫作能力。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至關重要,教師要讓學生“真情流露”,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去表達真我。學生有了表達的欲望,才會使寫作成為治愈自己靈魂的良藥。只有擁有了足夠的空間,學生才能充分釋放自己的靈感,在寫作中灌注真情,寫出的作文才能打動讀者。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不應成為學生寫作的限制者,而應成為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指引者,在恰當?shù)臅r機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給學生進行寫作示范,幫助學生完善作文。豐富多采的生活體驗是學生寫作的源頭,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用心去體驗生活,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親情”這個話題很容易使學生打開心扉,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親情”為切入口,讓學生寫出自己對親情的感悟。學生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與父母團聚的時刻并不多,而父母早已不自覺地將他們的愛融在生活中的小事中。比如,母親嘮叨許久,只希望兒子能多穿件衣服;父親跟女兒談了很久,只希望了解女兒的學習狀態(tài);桌子上的飯菜總是兒女最喜歡的……出門在外求學,學生會從無數(shù)件小事中體會到遠離父母的無奈,同時也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真摯的愛。既然學生心有所感,教師就要做好引導工作,讓他們把對親情的感悟流暢地表達出來,通過外貌描寫、行為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多個角度表達對親情的理解,注重時間與空間的描寫,使文章表達的層次更加清晰,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有序化寫作教學是指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對生活和書本之中的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然后完整地表達出來?!皩憽笔亲魑慕虒W的輸出環(huán)節(jié),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教師要對有序化教學給予足夠重視,對不同層次的教學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的側重點,教師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便更好地進行序列化教學,最終有效構建學生的思維體系。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他們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并能將所學知識靈活用于寫作。學生必須提前了解所有文體的特點和寫作章法,在寫作的時候才能根據(jù)相應的文體作出恰當?shù)倪x擇。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運用寫作技巧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有效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寫作的知識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更好地把握寫作要點。
《高考作文選編》中有這樣一道題目:“請就籃球巨星姚明所說的‘永遠沒有結束,即使結束,也是嶄新的開始’談談自己的看法?!遍_始和結束的話題其實非常容易把握,學生可以從信念這個角度切入,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構思。某考生的作文是這樣謀篇布局的:第一段是馬克思的“世界對立且聯(lián)系”論,第二段說明了歷史只是一個開始,第三段敘述了四大文明古國的演變,接下來分別是對自然界和羅曼·羅蘭的描寫。不難發(fā)現(xiàn),該名學生的作文存在中心論點不突出,段落之間聯(lián)系不緊密,表達不到位等缺陷。這些缺陷無疑跟教師的有序教學不到位有很大關系。
教師要幫學生建立完整的寫作體系,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議論文的類型、特點、三要素和論證方法。讓學生在高考前接觸并熟悉各種寫作風格的文章,如書信類、發(fā)言稿等,避免高考時出現(xiàn)盲目審題等問題。
寫作是內心情感的抒發(fā),需要學生有清晰的思維和思路。學生在寫作時所犯的錯誤大都在沒有規(guī)劃好寫作框架。在寫作時無話可說表明學生的視角打不開,思維混亂。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從生活中獲得的素材進行總結和概括,最終構建出具有自己個性特點的思維模式。寫作最怕靈感枯竭,而可以觸發(fā)學生靈感的材料處處都有,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善于引導。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著重訓練學生的小作文寫作,小作文觀點容易集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的要義?;A打好之后,再寫長篇作文就容易了。教師應多引領學生打磨開頭結尾段落:讓學生思考開頭如何才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摸索如何處理語句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引入話題;結尾如何才能在總結全文的同時利落收尾,怎樣寫才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學生對此類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教師要對他們的想法進行糾正或者補充,這樣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技巧進而加以運用。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利用一些句式完善自己的表達,比如疑問句,反問句等,也要嘗試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自己的表達不落俗套。另外,從記敘文到議論文的文體轉換訓練能使學生從感性寫作上升到理性議論,可以達到穩(wěn)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當然,在議論文寫作中,學生也不免要用到記敘文的一些表達方式甚至抒情手段。
教師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可分為寫作前、寫作中和寫作后三個部分。寫作前的指導是高中作文教學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對于學生來說,準確審題和寫作方向明確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在寫作前,教師的指導要側重于審題,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理清寫作思路,讓學生在審題上避免出現(xiàn)偏差,為后面的流暢行文、構建基本框架打下良好的基礎。結合實際的文學作品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啟發(fā),讓學生的寫作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實際意義,讓學生借鑒經(jīng)典作品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在寫作中,教師要及時跟進,避免學生出現(xiàn)跑題等問題。在寫作后,教師應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文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例如,讓學生互評,分享自己作文的優(yōu)秀片段,將作文中值得借鑒的地方展示出來,讓同學學習和借鑒。教師可以對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進行勾畫,讓學生取長補短,提升自己作文的質量。
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策略,在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在高一和高二階段,教師在批改作文時應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運用,而到了高三階段注重,就要注重學生寫作的總體思路和綜合能力。通過作文講評,教師要讓學生有更多收獲,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素質。
學生作文普遍存在敘述蒼白無力、語言表達缺乏創(chuàng)新性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學生不能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生活處處有風景,教師應鼓勵學生深入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新鮮素材,充實自己的作文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在教學中,應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各種“景致”,不斷體驗人生,感悟人生,實現(xiàn)寫作能力和人格發(fā)展的雙重提升。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熱點事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寫周記,記錄每周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并寫寫自己的看法。另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也可以找出學生寫作的不足之處,以便進行精準教學。
通過大量切實有效的訓練,學生在構思、寫作、修改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發(fā)散思維,真正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策略,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感知能力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因為很多經(jīng)典作品,值得學生加以借鑒,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學習借鑒他們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從仿寫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能夠讓讀者感到眼前一亮。
教師要堅持貫徹“聽、說、讀、寫”的有序教學,完善學生的寫作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讓學生在表達中體會寫作的真諦,掌握寫作的技巧。教師要進行有序化的寫作教學指導,在制定合理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同時,構建良好的自評、互評、師評的評價體系,并不斷引導他們進行課外積累,增加他們的素材積累,增強他們的寫作自信,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