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高 源
(昆明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自我革命”重要命題,形成了自我革命理論。由此,“自我革命”這一命題成為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注的熱點研究前沿。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將“堅持自我革命”作為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之一,這進一步引發(fā)了學術界對“自我革命”這一命題的高度關注。總體來說,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黨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探討,主要包括其內涵、重要意義及理論來源等,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理論成果,但學術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時間不長,尚存一些不足之處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梳理,并對“自我革命”這一命題進行理論追溯和深層剖析,以期為豐富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提供有益參考。
理論來源是“自我革命”這一命題研究的邏輯起點。目前,經查閱中國知網相關文獻,有10余篇文章涉及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來源的研究,且多數(shù)學者是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科視角開展研究并形成了以下觀點:
多數(shù)學者認為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繼承和發(fā)展。王建華[1]認為經過近百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自我革命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馮楠楠等[2]認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是黨的建設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沈浩[3]121-127認為以“在不斷革命中改造自己”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黨的自我革命的理論來源。綜上,目前學術界對“自我革命”理論源于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認識是一致的,成果間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對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有的側重于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相關思想的研究、有的側重于經典著作的研究、有的研究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相關思想,還有的研究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黨建學說。
有學者認為自我革命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黨建經驗的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理論正是對百年來自我革命經驗的總結。洪向華等[4]認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善于直面政黨發(fā)展過程中的錯誤,而且勇于進行政黨的自我革命,從錯誤的實踐中汲取經驗教訓。方世南等[5]認為無論是自我革命的理論根源還是目標及過程,都與黨的自我革命實踐中所體現(xiàn)出的發(fā)展趨勢相契合。房廣順[6]認為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真實地記載了先驅者們的實踐軌跡和心路歷程,更能夠詮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還有學者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中的自省力量、慎獨基因是自我革命理論的重要來源。毛文璐[7]認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自省力量是黨自我革命的精神源泉。黃立豐[8]認為自省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底色,涵養(yǎng)了黨的自我革命。王曉榮[9]認為自我革命是汲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慎獨、自省等思想后對其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
目前,國內關于自我革命內涵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學者們立足習近平的系列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重要文件,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哲學等學科視角進行了研究。從已有成果來看,代表性的觀點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大多數(shù)學者緊緊圍繞革故鼎新、守正創(chuàng)新這一核心內容對自我革命的內涵進行了闡釋。李凱[10]認為通過革故鼎新、守正創(chuàng)新,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了自身的新跨越。甄占民等[11]聚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系列論述,提出自我革命的內涵為革故鼎新、守正創(chuàng)新。嚴宗澤等[12]25-30認為,自我革命精神體現(xiàn)為“四個敢于”及革故鼎新、守正創(chuàng)新的精神。
部分學者從哲學角度對自我革命的內涵進行了闡釋,認為自我革命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自我揚棄過程。沈浩[3]121-127認為,中國共產黨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發(fā)展過程,對黨的自身進行著反思和批判,體現(xiàn)了自我革命的哲學意蘊。李永勝等[13]認為,我們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在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辯證否定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基礎上誕生的。顧永紅等[14]認為,從哲學的角度看,自我革命就是主體自覺進行自我揚棄的過程。
所謂“四個自我”就是習近平提出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15]。黨的十八大以來,相當一部分學者圍繞這些重要論述從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的范式對自我革命的內涵進行了研究闡釋,認為“四個自我”是自我革命的核心要義和科學內涵。張乾元等[16]認為,自我革命是“四個自我”的有機統(tǒng)一體,中國共產黨從思想、組織、政治、干部隊伍等方面加強和推進黨的“四個自我”,最終實現(xiàn)了黨的自我革命。白顯良[17]認為,“四個自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黨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義所在。閆長麗等[18]認為,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沉淀中凝聚的“四個自我”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科學內涵。
當前學術界圍繞習近平關于自我革命的重要論述,對自我革命的重要意義從理論、歷史和實踐等多個層面進行了闡釋,主要形成以下觀點:
研究組的血鈣濃度恢復正常時間指標(3.24±1.45)天顯著短于參照組(4.54±1.04)天,統(tǒng)計學有差異(t=5.736,P<0.05)。
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嚴宗澤等[12]25-30認為,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顏杰峰[19]認為,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建黨學說,且推動了反腐倡廉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實踐。陳趙陽[20]認為,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新時代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趙緒生[21]認為從理論層面看,自我革命是體現(xiàn)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從歷史層面看,自我革命是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政治優(yōu)勢的經驗總結;從實踐層面看,自我革命是解決改革問題、化解政黨危機的根本途徑。
部分學者認為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的重要意義是綜合的、多維度的。王紀臣[22]認為,我們黨通過自我革命改善了黨的執(zhí)政形象、提高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地位,進一步推進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李思學等[23]178-184認為,黨的自我革命為興黨強黨提供了根本保證,為政黨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撐,為社會革命提供了強大動力,為世界政黨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
基于對黨的自我革命基本經驗的梳理,學者們從思想、組織、制度、法規(guī)等方面對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進行了初步探索,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部分:
吳春梅[24]認為,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就是要依托個體—組織—制度的協(xié)同并進,夯實自我革命的基礎、跨越自我革命的難關和確保自我革命的可持續(xù)。鐘貞山等[25]認為推進自我革命應以政治建設引領組織建設,補足精神之“鈣”,堅持自我革命思想根基的一體建設。
渠彥超等[26]認為重視思想引領、加強組織建設、厲行正風肅紀、健全黨內法規(guī)是推進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尹海濤等[27]認為推進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為重視思想建設、嚴管組織隊伍、加強反腐肅紀、健全體制機制。吳光會等[28]認為保持和發(fā)揚自我革命精神、提高和增強自我革命能力、健全和完善自我革命體制機制、錘煉和鍛造自我革命的骨干隊伍是推進自我革命實踐的路徑。
劉新偉[29]認為堅持問題意識、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健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實踐的有效路徑。唐皇鳳等[30]30-40從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及完善黨內法規(guī)等維度探究了推進自我革實踐的路徑。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處理好守正和創(chuàng)新、嚴管和厚愛、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和解決黨內問題及組織推動和個人主動等方面[31]。唐皇鳳等[30]30-40總結了黨的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抓好關鍵少數(shù)、加強黨員及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處理好黨內的突出問題。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堅持理論傳承與實踐創(chuàng)新、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堅持并強化黨的領導核心、依靠廣大人民與發(fā)動廣大人民以及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的相統(tǒng)一[32]。王金鳳等[33]從中國共產黨百年自我革命的歷史進程角度提出: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權威;強化使命引領,凈化思想根基;完善制度規(guī)范,落實監(jiān)督機制;重視學習教育,革新知識能力;抓牢關鍵少數(shù),永葆純潔先進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寶貴經驗。張俊[34]從建黨百年歷史的角度提出黨的自我革命應從創(chuàng)新理論為指導、以突出問題導向為原則、以堅守人民立場為根本、以牢記初心使命為動力、以制度管黨治黨為抓手。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堅持歷史自覺,堅持理想信念,堅持人民立場,堅持刀刃向內,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堅持黨的領導等[23]178-184。肖喚元[35]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百年實踐的角度提出堅守理想信念、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守站穩(wěn)人民立場、抓好關鍵少數(shù)是自我革命及協(xié)同推進“兩個革命”的基本經驗。沈傳亮[36]從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角度將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總結提煉為堅持“六個相統(tǒng)一”,即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相統(tǒng)一、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tǒng)一、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tǒng)一、堅持黨的領導與從嚴治黨相統(tǒng)一、堅持“關鍵少數(shù)”與“絕大多數(shù)”相統(tǒng)一、堅持“兩個革命”相統(tǒng)一。
綜上,學者們對自我革命基本經驗的認識既有共性,也有差異。絕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同黨的十八大以后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堅守理想信念、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立場、堅持制度建設、堅持政治建設。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是以堅守初心使命為根本遵循、以“以上率下”為示范之要、以思想淬煉為強身之舉、以完善黨內法規(guī)為重要保障[37]。
從現(xiàn)有成果看,國內學界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有力推動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的研究進程。
1.理論成果。專家學者立足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重要文件對自我革命的理論來源、內涵、重要意義、實踐路徑、基本經驗等方面進行探討,形成了系列理論成果,確立了學界對自我革命研究的方向,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支撐。
2.實踐路徑。國內學界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進行了初步探索,有助于進一步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管體系,抓好執(zhí)政骨干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糾正“四風”、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引領新的偉大社會革命,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
3.方法運用。國內學界在研究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時,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等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哲學等多學科多角度地開展研究,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開拓了自我革命理論研究的新視角,并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條件。
1.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研究力度較為欠缺。一是在挖掘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相關內容的過程中,學者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習近平相關著作上,而對其他黨內重要人物,如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著作的探索相對甚少,反映出當前研究的廣度不夠;同時,經典著作的研讀和梳理相對薄弱,以致研究深度不夠。二是在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探討時,學者們一致認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某些理念與自我革命有趨同的一面,并做出了簡單類比,卻忽略了兩者的本質差異,沒對兩者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及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反映出學術界對自我革命的理論來源研究視野相對狹窄。
2.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基本內容的研究相對片面。一是由于部分學者將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思想等概念混用的情況,沒有從本質上闡釋自我革命的內涵,以致自我革命的概念沒有清晰的界定。二是部分學者僅對黨的十八大以后的基本經驗進行了總結,沒有進行分時期、分時段的研究。雖然中國共產黨在各時期取得的基本經驗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對新時代黨的建設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鑒于新時代我黨的歷史方位發(fā)生了新變化,只有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將各時期的基本經驗與目前的現(xiàn)實問題相結合,從整體把握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才能進一步尋求有效推動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
3.對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關系問題的探討不夠深入。一是由于學者們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兩個時期:革命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后,而其他時期關注較少,從而缺乏一以貫之的歷史主線。二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學者們在自我革命實踐方面討論最多的是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和反腐倡廉等,而對堅守理想信念、堅定人民立場的的討論相對較少。
1.繼續(xù)加強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研究力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重要場合多次強調自我革命。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中,更是將“堅持自我革命”列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梢姡瑢ψ晕腋锩难芯烤哂斜匾?,但由于理論界關于自我革命的學術探討時間較短,對應的問題研究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如自我革命的理論來源、自我革命的內涵等都需進一步探討、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還需不斷總結。
2.加強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基本內容的研究。自我革命理論作為新時代黨建的全新課題,對其整體性的研究尚存較大的探討空間。一是在對自我革命概念清晰界定的基礎上,加強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深入挖掘自我革命的理論淵源,彌補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相關研究的不足。深入總結黨的自我革命的成功經驗,理清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的脈絡體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自我革命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經驗總結,使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更加系統(tǒng)、完備。二是要結合多學科的視角審視自我革命的內涵,如在社會學、文學、法學等學科不斷拓展自我革命的研究領域。
3.深化對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關系問題的探討?!稕Q議》強調,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如何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特別是在新時代我們黨要怎樣帶領人民實現(xiàn)偉大社會革命,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時代“新課題”。因此,深入研究《決議》中關于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問題,從學理角度準確把握習近平關于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重要論述、深入挖掘自我革命的理論邏輯和社會革命的實踐邏輯。今后應加深對“兩個偉大革命”探討的深度和廣度,準確把握兩者的內涵和關系,特別是關于如何更好地協(xié)調推進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探討,從而完備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理論體系,為社會革命提供新的理論成果。
4.注重比較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從研究方法看,應注重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尤其是加強比較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例如,對國內外其他政黨自我革命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時,應探究世界各政黨在黨的自身建設方面存在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對共同點進行分析能進一步準確掌握世界各政黨在自身建設方面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對不同點進行分析能準確理解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自我革命”這一顯著標志。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社會學、文學、法學等學科,以多學科視角審視反思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因此,強化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有利于拓展自我革命的研究邊界,深化自我革命的研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