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嵐
四肢骨折大部分表現(xiàn)為部分或完全損傷的連續(xù)性骨功能障礙,且病程較長。因此,骨折愈合屬于一個情況繁雜、受多種因素制約的過程。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骨折,會引起患者血液循環(huán)紊亂,造成瘡痂發(fā)育遲緩,不僅對患者四肢骨折的愈合有很大影響,還可能會引起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隨著醫(yī)學工程學的發(fā)展,各種中藥復合萃取物合成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注射用骨瓜提取物也是其中之一,這種藥能有效調(diào)節(jié)人體代謝,促進骨細胞的分裂和擴散,加速新骨組織的生長,促進骨的快速愈合,同時還具有鎮(zhèn)痛作用[1-3]。本研究對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給予骨瓜提取物,探究其對四肢骨折術后愈合的效果,旨在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100 例四肢骨折患者,根據(jù)隨機原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 例。實驗組女18 例,男32 例;年齡18~64 歲,平均年齡(33.27±5.63)歲;肱骨干骨折6 例,肱骨髁上骨折5 例,尺橈骨干雙骨折4 例,Colles 骨折7 例,股骨頸骨折4 例,髕骨骨折7 例,股骨干骨折4 例,脛腓骨干骨折13 例。對照組女22 例,男28 例;年齡22~71 歲,平均年齡(32.86±6.23)歲;肱骨干骨折5 例,肱骨髁上骨折6 例,尺橈骨干雙骨折7 例,Colles 骨折4 例,股骨頸骨折5 例,髕骨骨折10 例,股骨干骨折4 例,脛腓骨干骨折9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四肢骨折診斷標準;②無多系統(tǒng)損傷;③無凝血功能障礙。
1.3 排除標準 ①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病者;② 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及頭孢唑林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有過敏反應、哮喘、蕁麻疹或其他變態(tài)反應的患者;③消化道潰瘍者;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1.4 方法
1.4.1 手術治療方法 根據(jù)兩組患者骨折部位和骨頭的移動情況選擇骨折治療方案。①復位和繃帶石膏固定術:適用于非粉碎性骨折與輕微骨折的患者。②切口復位內(nèi)固定聯(lián)合外固定術:適用于粉碎性骨折和骨折邊緣完全分離的患者。
1.4.2 藥物治療方法 兩組術后均給予雙氯芬酸鈉口服聯(lián)合頭孢唑林鈉靜脈注射,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療。①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口服,1 次/d,75 mg/次,晚餐后用溫開水送服,體重較低的患者視具體情況減少用量。②注射用頭孢唑林鈉:靜脈注射,1 次/d,1 g/次。③注射用骨瓜提取物:靜脈注射,2 次/d,25 mg/次。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VAS 評分、炎癥因子水平、骨痂密度評分、骨折愈合時間。
1.5.1 VAS 評分 術前、術后4 周采用VAS 進行疼痛程度評估,無痛感:0 分;輕微疼痛:1~3 分;中等疼痛:4~7 分;嚴重疼痛:8~10 分。VAS 評分與疼痛程度呈正比[4]。
1.5.2 骨痂密度評分 術后1、2、3、4 周,評估患者的骨痂密度評分。0 分:患者骨折的斷端模糊,但是看不到骨頭的瘡痂;1 分:患者骨折的斷端呈云霧狀模糊不清,可見骨痂形成;2 分:患者的骨折邊緣有消失的傾向,骨折邊緣形成一側骨痂;3 分:影像學檢查觀察下骨折邊緣消除,看不到骨折線,出現(xiàn)結構性骨痂[5]。
1.5.3 骨折愈合時間 包括肱骨、尺橈骨以及股骨、脛腓骨骨折愈合時間。
1.5.4 炎癥因子水平 術前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6]法檢測患者的血清CRP、IL-1、IL-10 水平,術后72 h 再次進行上述炎癥因子水平檢測。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VAS 評分對比 術前,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4 周,兩組患者VAS 評分均低于本組術前,且實驗組患者VAS 評分(1.34±0.8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7±1.32)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VAS 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VAS 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術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術后4 周對比,bP<0.05
2.2 兩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對比 術后1 周,兩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3、4 周,實驗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同期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肱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3.20±1.03)周、尺橈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3.05±1.30)周、股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4.05±1.30)周、脛腓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4.20±1.20)周,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8.20±1.50)、(17.30±1.50)、(18.60±2.20)、(19.30±2.70)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對比(,周)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對比(,周)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術前,兩組患者CRP、IL-1、IL-10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2 h,兩組患者CRP、IL-1、IL-10 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但實驗組患者CRP(25.60±2.20)mg/L、IL-1為(1.60±0.20)μg/L、IL-10(34.70±3.20)ng/L 均低于對照組的(31.40±3.30)mg/L、(2.22±0.33)μg/L、(44.30±3.80)ng/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表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術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術后72 h 對比,bP<0.05
人體四肢受到嚴重外力沖擊時極易發(fā)生骨折,如果四肢骨折得不到最佳治療方案治療,會導致骨折治愈后的運動和機能障礙,甚至導致嚴重殘疾[7-10]。為了進一步提高四肢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速度,臨床經(jīng)常同時使用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但四肢骨折手術后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70%的患者會感到明顯疼痛,生活和工作也受到嚴重影響[11,12]?,F(xiàn)在,臨床上促進骨折愈合的治療藥種類很多,但其治療效果和毒副作用不同,使得臨床在治療藥物選擇上常感困擾。
由于醫(yī)藥工程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醫(yī)學對中醫(yī)藥的重視,現(xiàn)代化學研究者積極對中藥中的成分進行萃取,其中就包含了此次研究中用到的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注射骨瓜提取物是分別從甜瓜的干燥成熟種和豬的四肢骨骼提取的無菌冷凍干燥品,含有多種骨誘導多肽類生物因子和骨代謝活性肽,對骨折的愈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從而對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預后起到改善作用[13-16]。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常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腰腿疼痛、骨折創(chuàng)傷修復等疾病及骨損傷的治療,并經(jīng)大量研究證明其使用安全、療效顯著,患者術后疼痛感低,骨折愈合速度快[17,18]。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肱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3.20±1.03)周、尺橈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3.05±1.30)周、股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4.05±1.30)周、脛腓骨骨折愈合時間為(14.20±1.20)周,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8.20±1.50)、(17.30±1.50)、(18.60±2.20)、(19.30±2.70) 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可以顯著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讓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獲得較好的恢復效果。有研究[19]顯示,注射用骨瓜提取物還可降低骨折部位軟組織毛細血管通透性,有效抑制血液中炎癥因子的流動,提高骨損傷時血液循環(huán)的恢復率,降低血液粘度,減少血細胞群的形成,顯著改善角膜循環(huán),確保新骨組織生長所需的充足血液供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4 周,兩組患者VAS 評分均低于本組術前,且實驗組患者VAS 評分(1.34±0.8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7±1.32)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3、4 周,實驗組患者骨痂密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2 h,兩組患者CRP、IL-1、IL-10 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但實驗組患者CRP(25.60±2.20)mg/L、IL-1為(1.60±0.20)μg/L、IL-10(34.70±3.20)ng/L 均低于對照組的(31.40±3.30)mg/L、(2.22±0.33)μg/L、(44.30±3.80)ng/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療后,降低了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疼痛感,加速患者患肢骨痂形成、加快骨折愈合,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滿足患者治療需求,可以推廣應用。
本文結果與郭陽[20]研究結果接近,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肱骨、尺橈骨、股骨以及脛腓骨骨折愈合所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血清CRP、IL-1、IL-10、血漿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水平均較術前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采用骨瓜提取物治療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效果顯著,促進患者骨折愈合,加速患者癥狀改善,減輕炎癥反應、機體高凝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預后。
綜上所述,采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療能夠有效降低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痛苦程度,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患肢的骨痂形成,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改善預后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