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
在一首完整的演奏曲目中,我們不僅需要感受到鋼琴作品帶給聽眾的意境,而且需要在作品演奏的過程中更加了解演奏者本人所具備的獨特的鋼琴演奏技巧。為了進一步增強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以及臨場演奏能力,演奏者自身還需要掌握扎實的鋼琴技術基礎和良好的舞臺表演素質,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一首鋼琴作品,其聲音的高度與長度之間是一種既相互促進、又互相影響的關系,只有將二者完美地融合最終才能夠形成完美的鋼琴作品。無論是唱歌表演還是演奏音樂作品都需要特別注意音樂聲音的高度以及長度的控制,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不同的音樂符號與聲音節(jié)奏變化之間的結合,這也是人們感受音樂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因此,只分析聲音的高度以及長度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從藝術探究的角度來深入分析鋼琴作品所展現(xiàn)出來的美,并通過對鋼琴作品中聲音的力度以及音色的變化來進行研究分析,提高鋼琴作品在最終演奏過程中的表現(xiàn)效果?;诖朔N情況,對鋼琴作品中的力度表現(xiàn)展開深入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在鋼琴作品的演奏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對鋼琴作品的演奏過程中我們要明白,在演奏作品的過程中,力量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因為它會貫穿于這首鋼琴作品演奏的整個過程,而在對不同的鋼琴作品進行演奏的過程中,根據(jù)各個不同的演奏情境的需要,鋼琴作品的力量是多樣化的。力度的表現(xiàn)對鋼琴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表達以及氣氛,還有意境的展現(xiàn)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期待感”,也就是當出現(xiàn)一個和弦時,我們就會期待它應該走向的那個和弦的出現(xiàn),期待其能夠做到與我的“心理聽覺”相一致。分析鋼琴作品中關于力度表現(xiàn)方面的藝術內涵,也是音樂作品中有關力度教學方面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鋼琴作品中力度方面表現(xiàn)出的藝術內涵,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力量的表達方式有強與弱,從這個詞的本身含義上來進行簡單理解,就是指自身力量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xiàn)。然而,從不同的鋼琴作品的一些實際的演奏過程,以及演奏給聽眾欣賞的過程中來看,這種關于作品力度方面的強弱的表現(xiàn),在不同的情況下還包括了多種鋼琴作品的演奏表現(xiàn)形式以及演奏者本人的演奏技巧和演奏作品本身的表現(xiàn)模式,這就使得鋼琴作品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給觀眾帶來了觀感上的諸多不同的體驗,以及在音樂文化上的不同的體現(xiàn),進而為聽眾展現(xiàn)了在鋼琴作品的音樂背后所深深蘊含著的多式多樣的情感思想世界。
一般而言,比較“強”的音樂作品表現(xiàn)的力量,就意味著該作品在作曲的過程中或者演奏的過程中,需要充滿一種聚集在矛盾下的短時間的爆發(fā)力。例如:在貝多芬的幾首經典的奏鳴曲中,就有一首表達著英雄主義思想的交響樂,這種類型的作品往往能使鋼琴表演的強度處于一種短暫性爆發(fā)的狀態(tài),從而使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種鋼琴音樂的力量。此外,在肖邦的《革命練習曲》以及《葬禮進行曲》中,也都有一種源于悲劇性的“堅強”的意念,這也可以從音樂作品力量的表現(xiàn)上看出來。并且,這種強的音樂力量也可以表現(xiàn)出演奏者內心痛苦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他們對于生活的無奈感。而在《拉赫瑪尼諾夫》第23 號的第5 首序曲中,其又展現(xiàn)了站立于光輝形象下的一種“堅強”的力度,民族精神以及英雄氣概便可以賦予音樂作品一個十分光輝的形象,讓其在強而有力的鋼琴作品表演過程中可以盡情展現(xiàn)音樂藝術的特殊魅力。肖邦的練習曲在演奏的一開始就因演奏者右手呈十分有力的柱形和其快速的斷奏形式,給作品本身帶來了一種磅礴的力量以及恢弘的氣勢,創(chuàng)造出了一段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鋼琴曲。舒伯特的小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就充分發(fā)揮了交響樂中表演的力量,讓觀眾感到了興奮和敬畏。
鋼琴作品在曲譜顯示方面,用MP、P、PP、PPP 等專業(yè)術語來定義“弱”,但在我們進行鋼琴作品演奏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jù)其不同的音樂作品中的含義內容,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來詮釋“弱”的力量。例如,在當時的巴洛克以及古典時期的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的一些鋼琴藝術作品中,對于“弱”的鋼琴作品的演奏,不僅需要控制好鋼琴演奏的力度,同時還需要使鋼琴演奏出的聲音更加的清晰以及靈活,不能讓作品處于一種模糊以及空靈的失聲狀態(tài)。比如莫扎特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語言以及音樂感覺,就像跟他的欣賞者之間展開了一場親切的對話一樣,這就是一種“弱”的感覺,其整個的演奏氛圍可分為清新與柔和兩種。而在浪漫主義音樂發(fā)展時期,鋼琴音樂組作品里的詩意境界還有個人情感成為了當時一些音樂流派的主流創(chuàng)作形式,“弱” 在鋼琴音樂作品中的表現(xiàn)充滿了作曲家的個人情感色彩。在表達情感方面,它不僅可以做到情感弱化,同時還能夠讓欣賞者們能夠通過分析不同的鋼琴作品的觸摸模式,來深層次的表達這個音樂作品所想要給聽眾傳達的真實的情感。在肖邦創(chuàng)作的鋼琴作品中,很多曲子都使用了一些弱力度的伴奏音樂,雖然其創(chuàng)作并未使用過多的個人情感表現(xiàn)形式,但是仍然表現(xiàn)出了完整的情感,因為在同樣演奏強度的音調表演模式下,其鋼琴音樂的強度還仍然有一些比較輕微的變化。而印象派作品中的“弱點”就是指音符需要及時變色,聲音要更加的空靈。在此基礎上,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結合踏板的運用,就可以使整個鋼琴作品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為聽眾呈現(xiàn)出一種朦朧的抽象藝術美感。例如在鋼琴作品中的伴奏模式中,部分段落低音的變化往往就會出現(xiàn)一個隱藏起來的旋律,而提高這段旋律的音符的實際演奏力度,往往就會突出伴奏模式的真正力度。
一般來說,在鋼琴作品中,“強”與“弱”的力度表達,在不同的音樂流行時期,以及不同演奏風格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的手中,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含義。因此,鋼琴作品中力度的表現(xiàn),也就能深刻地反映出音樂作品自身的深度以及其對于藝術性的內涵表達,而演奏者們正確運用鋼琴力度來表演的前提,就是他們自身要能夠發(fā)自內心地來理解這些鋼琴作品在演奏過程中所表達的藝術性,進而表達自己的情感。在這樣的表演要求下,就需要演奏者具備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也只有這樣,演奏者才能在更深層次上感受到鋼琴作品帶給自己的內在精神,并真正地與之得到情感上的共鳴。
在進行鋼琴作品演奏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位演奏者自身不僅需要根據(jù)不同鋼琴作品的節(jié)奏來對于實際的彈奏情況進行分析,控制好自身手指發(fā)出的力度,還需要更深一步的猜測作品本身所蘊含的顏色背景。而為了處理好鋼琴作品演奏過程中的強弱關系,我們就需要加強對于能夠影響表現(xiàn)力度強弱關系的幾個因素的探究,從演奏者實際的演奏技巧方面的內容入手,借助鋼琴作品音樂力度強弱的變化來提高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實際效果,而對于鋼琴作品演奏過程中影響力度強度變化的因素,我們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深入的分析。
鋼琴作品在演奏過程中音樂力度的變化會影響鋼琴演奏的效果,此時演奏者就需要對自身的彈奏方式進行調整,這樣才可以為以后的演奏打下堅實的技巧基礎,而在鋼琴作品的實際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需要通過正確的使用以及調整自身手臂和手腕位置來實現(xiàn)優(yōu)美的聲音表達。斷奏有三種類型:手指斷奏、手腕斷奏和手臂斷奏,它們的類型可以根據(jù)鋼琴音樂在不同的狀態(tài)、所處位置和所需要的力度來做出合理的選擇。比如我們在對快節(jié)奏的鋼琴作品運用手腕以及肘部力量進行彈奏的過程中,就需要保持手臂、手指前后一致的動作,而此時我們借助手指的不斷抬起,就可以讓鋼琴作品達到一種更加響亮、更加徹底的音色表達效果。如果再加上跳音,此時我們就需要依靠自身前臂擺動的重量,然后借助落鍵的反作用力,產生應有的鋼琴音響效果,但是有時它需要更多的力量來觸摸整個背部和整個手臂。當進行快速的演奏時,演奏者通常會運用強有力的和弦或自身展現(xiàn)出一種暴風雨般的聲音流,利用整個手臂甚至是全身的力量,使指尖充滿強大的力量來更加用力地敲擊鋼琴鍵盤,但是這種比較奔放的演奏方法,也需要演奏者自身的手指有足夠的力度來進行支撐。例如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在第二首歌曲的演奏過程中,雖然此時需要描繪一種看似十分平靜的海面,但卻要有一種像大海咆哮一樣兇猛的場景。因此,就要求演奏的音色既要像海嘯一樣狂野,同時還要像平靜的海面一樣做到更加的深沉內斂,而這種演奏效果也只能通過演奏者充分調動整個手臂的力量才能達到。
例如我們在演奏一個有力的和弦期間,只是單純使用手臂力量以及手腕的力量是遠遠達不到對鋼琴作品進行表達的要求的,此時還需要演奏者運用自身的肩膀、背部以及腰部一同發(fā)出力量。在現(xiàn)場表演鋼琴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表演者在充滿激情的表演中會傾盡自己的全力,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需要借用自身的生理機能力量來保證鋼琴作品的演奏效果。力量的表現(xiàn)并不是簡單地使用自身力量來敲擊,而是一種力量之間的協(xié)調運動。一種用法是主色調,其他力量用來協(xié)調演奏。例如,在演奏瑤柱形和弦時,演奏者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手腕關節(jié)一般是呈一個固定的姿勢進行的,因此對手腕和肘部的放松也是十分關鍵的。如果表演者在一個軀體過度僵硬的狀態(tài)下進行鋼琴作品的演奏,會導致演奏過程中自身身體力量不足的情況。
鋼琴演奏本身就是聲音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而聲音的質量是通過個人聽覺來進行判斷的。因此,進行鋼琴作品的演奏,就需要注重聽力以及辨別能力方面的訓練。對于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與鋼琴作品的學習同步進行。從對鋼琴作品的學習開始,此時就要強調聽力的重要性,而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按照當前的音樂理論課來組織鋼琴課教學活動,應該重視演奏過程中的音色問題。聽力能力的訓練可以使演奏者更好地理解音變的重要性,而在不斷的進行聽力以及辨別能力的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繼續(xù)學習從古代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各種流派以及音樂的風格,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可以利用聽、辨能力,來判斷自身在演奏鋼琴作品過程中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他們對于鋼琴作品美感的學習能力。
在音樂中,旋律是主音,伴奏是第二音。但是,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也并不是在說伴奏對于鋼琴作品的演奏是不重要的,而是在說我們在進行鋼琴作品演奏的過程中,其所表現(xiàn)的整體效果要有主有次。在日常的鋼琴作品彈奏練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將不同的聲部段落彈奏出不同的力度,用兩只手彈琴時,傾聽和辨別能力尤為重要,此時我們應該注意雙手的主次關系以及協(xié)調問題,在聽覺能力的基礎上進行重復的判斷和調整。對于復調作品的練習,還需要注意多個段落部分以及不同的旋律,而為了提高最終的鋼琴作品的演奏效果,演奏者還需要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并在聽力能力的練習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演奏者需要同時聽懂幾個音樂節(jié)奏段落部分的要求。而在鋼琴作品的演奏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從對聲部的簡單演奏開始,在演奏的過程中對聲部進行區(qū)分,以便于當我們需要關注一個聲音部分時,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力量以及表現(xiàn)形式。在聽鋼琴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不斷調整各個聲部的實際力度水平以及協(xié)調性,進而在多個聲部進行聯(lián)合演奏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主音的旋律。
力量是表達情感不可缺少的元素。有些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直接標記出強弱,但有些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卻很少有強弱的標記。想要演奏出這些作曲家所描繪出的意境,需要演奏者能夠做到細心思考,并充分運用自身的演奏經驗。根據(jù)音符的不同力度,鋼琴演奏的音樂也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其一,反映音樂的激情情感,即力度較強的作品。F 為強,MF 為中強,F(xiàn)F 為很強強,F(xiàn)FF 為非常強;其二,要能夠表達出一種安靜狀態(tài)下的情緒變化,即淡漠。在鋼琴音樂的手稿中,演奏符號P 通常代表弱,而MP代表力度中的弱,PP 則代表此時應當減弱,PPP 代表最后的極弱;其三,了解強度的各類標記,如“<”代表逐漸增強,“>”代表逐漸減弱。因此演奏者還要時刻注意按鍵的力度,在演奏過程中力求用更加流暢嫻熟的技巧,真正表達出作品蘊含的思想,并根據(jù)需要,不斷改變演奏的力度,將情感表達與音樂作品完美地結合起來。力量符號的運用實質上是作曲家內心情感變化的過程,在演奏中,演奏者必須控制好力度,演繹出音樂的中心思想。
演奏時,演奏者需要注意音樂中所有的力度標記,這有利于其對演奏力度的控制。演奏者在演奏開始前,需要對每一個音符進行分析,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看它想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從而在演奏時可以更好地將作品呈現(xiàn)給觀眾,讓觀眾感受到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表演者的綜合素質和理解能力。
在一段音樂中,通常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主角,另一個是配角。演奏時,要突出主旋律。不同的強度可以產生不同的聲音。在正常的練習中,演奏者可以針對不同的聲部使用不同的力量進行訓練,在演奏主旋律時,一般需要演奏得更明亮一些,而伴奏則可以弱一些,減少力度的使用。剛開始的時候,演奏者可以用一只手訓練,訓練一段時間后,則可以試著用兩只手一起彈奏。用雙手演奏時,演奏者需要聽一下兩個聲部的力度使用是否與之前的單手練習的力度一致。在聽的過程中,其還需要不斷地調整雙手的力度,從而最終平衡兩個聲部之間的關系,這與之前的單手演奏是一樣的。彈奏多聲部音樂時,有時演奏者需要一只手演奏兩個聲部,所以,為了讓觀眾聽到成熟的鋼琴演奏作品,表演者需要用不同的力度來對其進行調整。例如:在演奏伴奏模式時,通常會有一個隱藏的旋律,這種旋律的變化很小,很難被輕易察覺。并且,其力度往往與伴奏模式的水平不同。所以在實際演奏時,演奏者需要注意演奏隱藏旋律的力度問題,從而通過不同的力度調整,塑造出多個聲部層次。強度對鋼琴演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鋼琴演奏的強度與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作品本身的思想情感共鳴密切相關??茖W有效的力量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凸顯出音樂的感染力。沒有絕對的“強”和“弱”變化,強度的“強”與“弱”的變化可以通過相互比較來表達。只有這樣,演奏者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鋼琴作品的力度表達方式,充分地詮釋鋼琴作品。
結合以上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在演奏鋼琴作品時,我們可以從鋼琴的曲譜中得到鋼琴作品本身對于強度的要求。此外,鋼琴音樂的演奏強度根據(jù)其表現(xiàn)形式也可分為不同的水平。經過深入分析鋼琴的強度要求我們便可以感覺到,鋼琴作品音樂表達的強度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演奏者要想進一步把鋼琴演奏好,就需要注意更多方面的問題,比如:鋼琴演奏的力度、手指觸摸琴鍵的面積等,從而培養(yǎng)和練習自身的聽力與辨別能力,然后根據(jù)曲目風格的不同,運用正確、恰當?shù)谋硌萘α窟M行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