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芬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剖宮產術后出血率約在百分之五,剖宮產產后出血可對產婦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常見病因,與陰道分娩相比,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定義為胎兒娩出后24h內出血量超過1000mL,剖宮產時機、產婦年齡、妊娠期并發(fā)癥均為影響剖宮產分娩結局的重要因素[1]。目前為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常用縮宮素,但是產婦精神緊張、產程較長,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婦對縮宮素的敏感性,近些年,部分醫(yī)學研究者提出可應用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以改善產婦預后效果[2]。本次研究為論證上述觀點,比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76例剖宮產未應用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產婦以及應用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產婦術后出血干預效果。
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剖宮產患者按照是否應用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以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將本次研究對象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38例剖宮產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的產婦,其年齡區(qū)間為:21歲~36歲、平均(31.32±1.52)歲,孕周/平均孕周為:36周~42周,(39.52±1.52)周。病因:17有例子宮收縮乏力、6例前置胎盤、10例胎盤早剝、5例疤痕子宮。對照組38例剖宮產未應用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其年齡區(qū)間為:21歲~38歲、平均(31.38±1.54)歲,孕周/平均孕周為:36周~42周,(39.55±1.51)周。病因:16有例子宮收縮乏力、7例前置胎盤、10例胎盤早剝、5例疤痕子宮。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平均孕周以及剖宮產病因等基礎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結合《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2]中產后出血相關內容,患者均符合剖宮產適應癥且順利完成剖宮手術。(2)本次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軟產道損傷患者。(2)產前確診凝血功能異?;颊?。(3)確診精神病或難以言語交流患者。
對照組產婦均在胎兒娩處后子宮底肌肉注射20U縮宮素(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1615)。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給藥上,采取以下護理及藥物治療:(1)給藥前:醫(yī)護人員在產婦入院后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其入院檢查結果、可能采取的分娩方式、剖宮產適應癥、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剖宮產產后出血相關干預措施,同時既往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以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有效案例,強調積極配合臨床診療干預的重要性,安撫患者產前簡章、焦慮等負面情緒。(2)給藥方法:剖宮產產婦均在術前30min肌肉注射5mg地塞米松(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036),剖宮產手術后小劑量肝素(成都市海通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394)靜脈滴注,肝素每小時靜脈滴注給藥劑量為2mg。(3)給藥后:①分娩中:醫(yī)護人員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掌握剖宮產指征,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結合產婦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同時在產婦剖宮產術中應關注產婦精神狀態(tài)。②剖宮產后,醫(yī)護人員與產婦家屬進行溝通,告知產婦家屬母嬰情況,同時預先性告知產婦家屬剖宮產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的產婦產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結合既往臨床案例,強調術后陪護的重要性。此外,強化臨床監(jiān)護:醫(yī)護人員在落實術后各項生命指征常規(guī)監(jiān)測的同時關注患者皮下是否有瘀斑、是否存在尿血等異常出血反應,若患者出現皮下出血、尿血等出血癥狀應通知主治醫(yī)師,急查產婦凝血功能。在產婦產后24h各項生命指征平穩(wěn)的情況下,醫(yī)護人員通過按摩產婦子宮以加強子宮收縮,對于確診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患者,醫(yī)護人員應配合醫(yī)師行相關手術治療。
(1)比較兩組患者給藥前、給藥72h后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2)比較兩組產婦術后出血發(fā)生率以及子宮動脈結扎、子宮切除等干預結果。
(3)比較兩組產婦術后2h、術后12h、術后24h平均出血量。
(4)比較兩組剖宮產產婦惡心、嘔吐、頭痛、低血壓、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5)比較兩組產婦對干預滿意度,兩組產婦出院時為其發(fā)放本院自制干預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總分范圍在0分~100分,評分越高則患者對干預越滿意,其中十分滿意調查問卷評分范圍在80分至100分,基本滿意調查問卷評分范圍在79分至60分,布滿意調查問卷評分低于60分,總滿意度為十分滿意率加基本滿意率。
兩組患者給藥干預前后相關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給藥干預72h后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凝血功能指標均升高,此外,實驗組患者給藥干預72h后上述凝血功能指標顯著高于同一時間段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給藥前后相關凝血指標變化情況
比較兩組產婦術后出血發(fā)生具體情況如下:實驗組有2例產婦產后出血,對照組有10例產婦產后出血,實驗組產后出血率(5.26%)高于對照組(26.32%),χ2=5.432,P<0.05。此外,實驗組2例產后出血產婦有2例行子宮動脈結扎,有0例子宮切除治療,對照組10例產后出血產婦,有4例子宮動脈結扎、有6例子宮切除,實驗組出血產婦子宮動脈結扎率100.00%(2/2)高于對照組40.00%(4/10),χ2=5.406,P<0.05。實驗組出血產婦子宮切除率0.00%(0/2)低于對照組60.00%(6/10),χ2=5.622,P<0.05。
兩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患者術后2h出血量、術后12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出血量
比較兩組產婦剖宮產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3),實驗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P>0.05)。
表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比較兩組產婦對干預滿意度,具體情況(見表4),實驗組產婦對干預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表4 兩組產婦對干預滿意度(n,%)
剖宮產產婦醫(yī)護人員在圍產期密切關注產婦產程,同時在胎兒娩出后子宮底注射縮宮素以加強子宮基底平滑肌的收縮能力,防止產婦產后出血,但是,剖宮產產婦出后長期臥床可造成血流速度變緩,臨床常用小劑量肝素以預防術后血栓形成[4-7]。此外,剖宮產手術屬于侵入性術式,該術式作為應激源對產婦身體造成的損傷大,患者術后機體恢復耗時長,免疫力較低,為預防術后感染的發(fā)生應用地塞米松[8]。對于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治療的剖宮產產婦常規(guī)干預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持續(xù)監(jiān)測產婦各項生命體征,并結合產婦情況落實相關處理,忽視產婦及其家屬在圍產期心理需求以及自我醫(yī)護能力對患者預后造成的影響[9-12]。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中,醫(yī)護人員在給藥前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并在給藥后實施動態(tài)關注到藥物對患者機體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在產前即對產婦開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醫(yī)護,疏導患者負面情緒,為術中以及術后針對性干預的實施打下基礎,在術中、術后醫(yī)護人員給予產婦心理支持以緩解產婦剖宮產術中、術后負面心理情緒[13]。此外,剖宮產小劑量肝素加地塞米松治療中產后出血預防性干預中,醫(yī)護人員強化臨床監(jiān)督,從而保證醫(yī)護人員協(xié)同患者家屬可及時獲知患者產后異常反應,并盡早開展對癥處理,以協(xié)助產婦平安度過圍產期[14]。
吳曉茜[15]顯示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觀察組治療后產后24h 出血量為(321.41±25.31)mL低于對照組,顯著低于未應用肝素鈣預防止血的對照組。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啟發(fā)下,提出應用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以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本次研究為論證上述觀點,比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38例剖宮產過程中應用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給藥方案以及38例未應用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患者給藥前后相關凝血功能指標、產后不同時間段出血量、產后出血患者人數、產后出血確診患者干預結局、不良反應,并請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評價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顯示給藥干預72h后實驗組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凝血功能指標均比對照組高,此外,實驗組產后出血率低,平均出血量少,產婦對圍產期護理干預滿意度高。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婦小劑量肝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臨床療效佳,不良反應可控,對患者預后起到積極的作用,產婦對圍產期治療及護理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