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茜研 張媛媛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務的應用效果,以及對于患者心理情緒的改善作用。方法:對于我院罹患糖尿病患者予以抽取,共80例,抽取時間段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以所采取的護理方式的不同作規(guī)范的分組處理,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人性化服務,比較兩組的血糖改善情況、心理情緒評分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兩組的血糖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的SAS及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及SDS評分均呈更低數(shù)據(jù)顯示(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性化服務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夠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糖尿病;心理情緒;血糖控制;滿意度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diabetes nursing and analysis of improving patients emotion
HU Xiyan, ZHANG Yuanyuan
Zhouzhi United Hospital, Xi an, Shaanxi 7104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mood.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extraction time was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zed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lucose,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scor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after nursing,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while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P<0.05);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umanized servic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ervice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Psychological emoti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Satisfaction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該疾病治療周期長,許多患者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才能有效對病情進行控制,若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則可能對機體各大臟器官功能產(chǎn)生損害,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對于糖尿病患者,若僅采用單一的藥物進行控制,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通常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來促進治療效果,以有效維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機體健康。
1.1 一般資料
對于我院罹患糖尿病患者予以抽取,共80例,抽取時間段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以所采取的護理方式的不同作規(guī)范的分組處理,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2.54±4.35)歲;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2.74±4.66)歲。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觀察呈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藥物的正確用法及作用,叮囑其合理飲食,嚴格控制熱量和糖類的攝入,每天對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人性化服務,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情緒護理 對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非常重要。由于多數(shù)患者年齡較大,長期接受治療,且治療費用較高,導致很多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和精神壓力都比較大,所以,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心理情緒,給予對癥的疏導措施。在護理過程中,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了解其各方面的訴求,盡可能給予滿足。對于其不懂的方面耐心解答,消除其心中的疑問,使其能夠客觀認識自身病情,進而緩解患者心中的焦慮情緒。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要面帶微笑,切不可出現(xiàn)不耐煩等不良表現(xiàn),要不斷鼓勵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態(tài)。同時要使其意識到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病情的影響,使其能夠自覺地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jié)。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改善,使其心理狀態(tài)保持健康和穩(wěn)定,從而促使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診療措施。
1.2.2 飲食控制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健康科學的飲食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途徑。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飲食習慣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為其制定科學且具有個體化特點的飲食方案,幫助其對血糖進行更好的控制。每天要測量患者的血糖水平,對于患者每天熱量的攝入也要嚴格控制,其一日三餐應當遵循少鹽、低脂、低糖原則,需要叮囑患者,多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并確保飲食結構合理,合理攝取營養(yǎng)成分。
1.2.3 生活護理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多飲多食多尿情況,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對于內褲做到勤換洗,每晚用溫水對陰部進行清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對于室內環(huán)境,要做到每天通風,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多參與戶外鍛煉,經(jīng)常做一些有氧運動,以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對于體重也要進行合理控制,避免營養(yǎng)不良,但也不可過度攝取營養(yǎng)。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且不可隨意對藥物的用量進行改變。
1.2.4 細節(jié)護理 在患者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也需要注重細節(jié)方面的護理,在輸液期間,需要注意患者手部的溫度和輸液的溫度,以免患者出現(xiàn)不適感。輸液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的注射部位及時敷上紗布,并告知其如何保護血管,以及輸液后的一些注意事項,以盡可能提升其舒適度。應當根據(jù)患者實際的病情狀況以及身體狀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根據(jù)其血糖水平來確定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以及使用時間,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應對其飲食進行過度限制。
1.3 觀察指標
1.3.1 心理情緒評分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焦慮情況,分界值為50分,50分以上,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嚴重;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抑郁情況,分界值為53分,53分以上,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情緒越嚴重。
1.3.2 患者滿意度 在對護理滿意度展開評定工作時,依托自制調查問卷開展,包括非常滿意級別、基本滿意級別、不滿意級別3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級別人數(shù)+基本滿意級別人數(shù))/總患者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改善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血糖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SAS及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及SDS評分均呈更低數(shù)據(jù)顯示(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糖尿病在臨床較為常見,這種疾病極易引起其他并發(fā)癥,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出現(xiàn)這種病癥后,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如此才能有效確保機體健康不受影響。在臨床治療中,主要通過胰島素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但是由于患者普遍病程較長,且需要長期用藥治療,這就導致許多患者用藥依從性變差,加之受到多項因素的影響,導致最終血糖控制效果較差,對臨床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1]。人性化服務的宗旨是以人為本,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在這種模式下,患者更容易感到舒適,更愿意配合臨床治療計劃。這種護理模式更注重患者心理、飲食、細節(jié)等方面的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可以獲得全面的護理服務,可以放心且安心地接受治療,而且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和諧。這是因為人性化服務始終將患者放在首位,護理人員處處關愛患者,給予患者強大的情感支持[2]。這種護理模式的護理質量更高,對于臨床療效的促進效果也更明顯,便于護理人員對治療過程中潛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發(fā)現(xiàn),有效減少了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此外,由于在人性化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始終以患者為中心,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最大限度上滿足了患者的各種需求,因此,患者及家屬對于這種服務模式的滿意度更高。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能夠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其身心狀況,能夠將基礎護理做到位,且能夠及時給予患者護理指導,這極大提升了護理質量。人性化服務模式促使護理工作向人性化方向發(fā)展,體現(xiàn)了護理服務的個性化和人性化特點,且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理念[3]。同時,在這種護理模式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工作均可以涉及到人性化護理,這就對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保持優(yōu)雅的舉止,整潔的儀表,關愛患者,為患者考慮,在每一處護理細節(jié)上體現(xiàn)人文關懷。這樣護理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會不斷提升,且護理人員能從中獲得自豪感,這會鼓勵其在工作中更積極地為患者提供服務,從而有效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的血糖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的SAS及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及SDS評分均呈更低數(shù)據(jù)顯示(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服務用于糖尿病患者,有助于對患者血糖進行有效控制,緩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緒,且更容易獲得患者的滿意。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可以廣泛采取人性化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怡,李芝.糖尿病護理過程中加用人性化服務效果觀察[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8,39(6):661-662.
[2] 劉文杰,錢輝.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6):214-215.
[3] 張冬平,郭曉紅,孫翔.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9):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