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藏羌彝走廊”上的魚通服飾考察

        2022-12-12 11:01:24高椿霞
        西部皮革 2022年10期
        關鍵詞:綁腿羊皮長衫

        高椿霞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藏羌彝走廊”上的魚通貴瓊藏族是大渡河峽谷的一支獨特族群。吳吉遠在《魚通土司及衙門考略》一文提出: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封閉性,盡管長期為吐蕃所屬,但受其影響不大,比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風俗習慣,被周圍藏族視為異族,稱其為“魚通”,藏語意為“纏頭的人”。因為魚通人中的中老男子和婦女中上了年紀的老人,頭上都喜歡纏上一盤又厚又重的盤頭帕,故以其服飾命名。漢語又根據藏語將其音譯為“魚通”,把這些纏頭的人們稱為魚通人,將魚通人居住的地區(qū)稱為魚通,這一稱呼于元代始見于文獻,沿襲至今[1]。據考察,魚通人確有纏頭帕習俗,在此地其他民族無此習俗,為魚通人獨有。魚通貴瓊在國家民族識別時被認定為藏族,但其語言卻被語言學家們一致劃分在羌語支內,這就是當地人說的“貴瓊語”(即魚通話)。魚通一詞最早可能是魚通人的自稱,后來在民族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使用藏語的族群逐漸對魚通人有了接觸、交流和認識,于是“魚通”作為一個族群概念被借用到藏語中來,形成了藏語的“魚通”概念。

        魚通作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服飾就成了沒有文字的歷史記載,成了認識這個民族的重要史料,更是了解魚通文化的重要載體?!胺検且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周邊民族之間的交往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像穿在身上的史書,繡在身上的表情,成為民族標志,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盵2]

        魚通服飾是“藏羌彝走廊”大渡河峽谷獨具民族特色的一道風景,它是魚通人民物質精神文化和大自然的結晶,是魚通人性格、心理、精神、文化的有形表征,也是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的集中體現,魚通服飾也成了此民族重要的民族識別符號,研究魚通服飾也就有了重要的社會文化意義。

        魚通服飾中男裝以黑色長衫為主,女裝以藍色長衫為主。過去男女服裝皆黑藍長衫子,內搭白色、黃色長袖襯衫。在整個山間、田埂都是穿著黑藍長衫的魚通男女勞作和嬉戲的場景,整個鄉(xiāng)間猶如無數黑藍小音符在演奏,演奏著勞動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也展現出魚通人穩(wěn)重、質樸、耐勞的民族心理。

        1 魚通女子服飾

        魚通地區(qū)男女老少都保持著古老的裝束。魚通女子服飾的特點十分鮮明:繡花頭帕、黑(藍)布長衫,束花腰帶,系繡花圍腰,打綁腿。這種裝扮與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女子的“三片”相似,但比丹巴女子服飾更為簡潔、古樸。

        1.1 繡花頭帕

        魚通人稱“噠噠帕”,為黑色方形繡花帕,布料分有“棉布頭帕”“平絨頭帕”。魚通女子頭戴方形黑色頭帕,頭帕長1 m(原來2 m),寬0.5 m,頭帕一般可折成兩折、三折等,搭于頭頂與前額齊,既能遮陰,又能避寒,四季皆宜。熱天女子會將頭帕往前遮,以避陽光的照射;冬天頭帕又能很好地起到頭部保暖的作用,既美觀又實用。

        魚通女子的頭帕,繡以各種色彩斑斕的花樣。頭帕最前端用五色線鎖邊,鎖的花邊呈現出塔子樣(當地人稱為鋸子口),整個前端就是兩個高低錯落直角三角形鎖邊,就像一串高低起伏的琴鍵,靈動自然。然后在鎖邊處搭配上鮮艷絲線繡成六瓣、八瓣等色彩各異的花朵(花朵是用紙剪的花樣,人們根據花樣用絲線繡成)。據當地老年人說繡帕上的花樣是最常見的太陽花,人們根據花樣著以斑斕的絲線繡在繡帕頭邊的鋸子口處,這樣色彩各異的花朵配塔子樣的花邊,真是相得益彰,靈動秀麗。

        傳統(tǒng)繡帕花樣單一素樸,只在繡帕前端鎖以花邊;現代繡帕花樣繁多,色彩繽紛,除了前端的花樣之外,在整個正面的繡帕上繡以牡丹、芙蓉、菊花、飛鳥、蝴蝶等寓意美好的自然物象,花樣圖案皆來自大自然、來自生活,繡工精美,栩栩如生。繡帕色彩搭配通常是黑底上配以紅、黃、綠、藍等色調,色彩協調醒目,底色暗花色亮,花紅柳綠、飛鳥蟲魚、相得益彰,搭配得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美感。

        魚通女子頭帕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年輕女子的帕形較短,腦后部分只至頸部;中年老人的帕形較長,超過頸部,至肩部以下。魚通頭帕的刺繡、構圖、花樣等因年齡不同而各具特色。魚通少女頭帕用彩色絲線將花朵或自然物象繡在頭帕鎖邊處和后面,整個刺繡色彩鮮艷、造型熱烈、圖案生動活潑,盡顯青春之朝氣活力;中年女子則頭帕前端繡彩色絲線鎖邊和刺繡少許花樣,后端不繡,給予人一種素樸端莊之美;老婦人頭帕皆以彩色絲線鎖邊為主,整個繡帕除了彩色鎖邊之外,其他皆為本色(黑色),給予人沉穩(wěn)慈祥之美。

        魚通繡花頭帕與丹巴、小金的頭帕又不一樣。丹巴“少女頭帕以彩線刺繡鮮艷花朵于帕子中間和四角,并在四角或前兩端吊彩線、束五色彩邊;少婦頭帕只在四角繡角花,多為纏枝式,有五色彩邊但不吊彩線,而老婦頭帕只束五色彩邊?!盵3]魚通繡帕后兩角不繡花,也不吊彩線,以素樸、齊整在康巴藏族中是獨一無二的頭部裝飾。

        1.2 彩色頭繩

        頭繩是魚通女子的重要裝飾品,也是魚通女子用來固定頭帕的工具。魚通女子們需用頭繩與發(fā)辮來纏繞頭帕。頭繩是三十多根1 m 長的紅色、黑色或彩色的毛線、絲絨線做成一束,中間打結,類似的同樣再做一束,一般情況下頭繩都是兩束。女子在梳辮時,將黑色、紅色或彩色的絲絨線編織在辮子里,然后將辮子和頭繩盤于頭帕之上,既端莊又很好地固定了繡花頭帕。

        盤發(fā)辮也是有講究的,將有頭繩的兩條辮子先交叉,然后一個辮子順時針、一個辮子逆時針交叉纏繞頭帕,一束壓另一束,循環(huán)至最后固定,這樣既美觀又有型。魚通少女多扎獨辮,已婚后皆改為雙辮。

        當地女子更喜毛線的頭繩,她們說毛線的更利于纏繞,不易滑落,而絲絨線的容易滑落,不利于生產勞作。魚通年輕女子皆愛彩色的頭繩,而中老年婦女更喜歡單色紅色或黑色的頭繩,但在節(jié)日時,都喜紅色和鮮艷的頭繩,代表著節(jié)日的喜慶和熱烈。

        1.3 青、藍布長衫、長褲

        魚通長衫子的衣身造型輪廓為直筒造型,不收腰,腰間束腰帶,衣長至腳踝附近。魚通傳統(tǒng)服裝裁縫時有開縫、挑縫等針法。長衫的制作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進行,長衫門襟的款式為平襟,領形為領坐高3 cm 左右的豎直式立領,領坐處會縫上與衣服不同顏色的花邊,當地人稱為“外排子”。袖長至臀圍線上下,衣袖連裁;衣領、袖口和下擺處好用藍色和淺綠色布條鑲邊裝飾。過去的長衫主要是棉布、咔嘰布的,現在也有了化纖布和混紡面料的長衫。穿著時,內穿白色或藍色汗衫,腰間用腰帶束腰。

        長褲與長衫同色,但穿著時,大部分被長衫遮擋,腳背以上未被長衫遮擋部分,用綁腿纏在里面。

        為了更好地便于勞動,避免長衫下擺的磨損,人們在剪裁時都會考慮衣長的問題,長衫的衣長不會過長。人們在穿長衫時,腰間會系上一條長三尺多四尺左右黑或藍色的腰帶,在穿長衫時會將長衫向上提,將多余的收納在腰間,然后用腰帶系上,這樣人們在勞作時就比較方便。當地人們也習慣在勞作時將前面下衣擺拉起斜系在腰間的腰帶上,這種系法稱為“一桿旗”,在休息時習慣將自己的后下衣擺用同種方法斜系在腰間,這種系法稱為“馬耳朵”??梢?,地理環(huán)境、生產方式也決定了民族服飾的各種穿戴,服飾與勞動生活緊密相連。魚通作為高山和半高山的農牧文化,其服飾的款式、剪裁、穿戴等都受到勞動形式、生產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魚通傳統(tǒng)服飾都是裁縫裁剪的,裁縫也是本地人,為當地人裁剪衣服。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式藏裝的引進,傳統(tǒng)服裝很少有人穿了,年輕人也已經改穿漢裝和新式藏裝,只有少數老年人穿本地服飾。因此,現在會裁剪本地服飾的人也已經很少了。

        1.4 腰帶

        魚通女子的藍布長衫需要用腰帶束腰,既能體現魚通女子婀娜的身姿,又能讓寬松的長衫更有形。

        女子腰帶有四種。

        第一種是當地婦人自己手工編織而成的,她們用十幾根彩色絲絨線分雙八字或單八字編織,雙八字編制成的腰帶緊厚一點,單八字編制成的腰帶薄一點。成品腰帶,長約1.5 m,寬約10 cm。編織腰帶,色澤鮮艷經久耐用。

        第二種腰帶是繡花腰帶,即在已加工好的黑布(天藍色布)帶子上刺繡各種花樣,可以整條都是黑布(天藍色布),也可在黑布條上拼接繡花藍布。這種腰帶的圖案更加豐富多樣,顏色也更加鮮艷,民族特色非常鮮明。

        第三種是魚通人自己縫制的腰帶。這種腰帶一般是將長約近2 m,寬約30 cm 的布從中間裁成兩半,然后將兩片用針線縫合成筒形帶子,魚通人稱之為“筒捎子”?!巴采幼印钡膬啥耸情_放性的,魚通人既用之束腰,也用它來裝錢、裝首飾,對出遠門的魚通男女來說都愛這個“筒捎子”腰帶。

        第四種是在市場上購買的成品腰帶。這種腰帶由裁縫師傅裁剪而成的成品,有棉布、咔嘰布、混紡布料等,顏色多藍色、綠色、黑色。人們也可以根據喜好請裁縫師傅裁剪,這樣既好看也能滿足個人喜好。

        魚通女子用腰帶束腰,既有裝飾價值,也有生產、生活上的實用價值。從裝飾角度看:首先,女子束腰能讓寬松的長衫更有形,更能體現出魚通女子婀娜的身姿;其二,女子腰帶較寬,或織,或繡,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對腰部有極強的裝飾性。從實用價值看:首先,所有長衫均都較大、較寬松,穿在身上既不貼身,也不便于生產勞動,使用腰帶束緊后,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行動變得比較輕松、敏捷。其二,魚通人的長衫都沒有口袋,不方便攜帶一些隨身之物。為了解決這一不便,魚通人便發(fā)明了“筒捎子”腰帶,平常將錢或貴重首飾裝入“筒捎子”中,然后兩端打結,將其固定,再系于腰上,這種隨身攜帶錢物的方式十分便捷安全。

        1.5 腰帕

        腰帕又稱圍腰帕,魚通話稱其為“褳子”,是魚通女子不可缺少的服飾之一。按材質有棉布和平絨兩種,多為黑色,梯形狀,上窄下寬,上部兩端各有一條布帶,供系在腰部時使用。穿著時,先以腰帶束腰,再系上圍腰。

        按裁剪制作工藝,魚通女子的圍腰帕有三種。

        第一種是黑色圍腰帕,用成品黑布制成,不包邊、不繡花,圍腰的帶子或為同色布條,或是彩色絲線編制的彩色帶子。這種腰帕更多是普通家居和勞動時系帶,也頗受老年人的喜愛。

        第二種以黑色棉布為主體,圍腰帕左右邊及下邊用一寬約2寸的藍色或淺綠色布條包邊,帶子也用同色布條或是彩色絲線編織帶。這種圍腰的立體梯形圖案突出,更好地彰顯了其腰帕的區(qū)域,與黑色或藍色長衫搭配,更能凸顯其配飾的美感和形狀,深受魚通女子們的喜愛。

        第三種為繡花圍腰帕。形制與前兩種相同,但要在圍腰最下端兩角處繡花,現在更是在整副腰帕上繡花,以顯腰帕的明艷和喜慶。刺繡花樣以花朵為主,輔以綠葉,繡娘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刺繡,這種繡花圍腰一般只在重大節(jié)日和喜宴上穿戴。

        2 魚通男子服飾

        魚通男子的服飾特色也十分鮮明。魚通男子身穿青(黑)布長衫,外著羊皮褂子,頭纏頭帕?!棒~通”是藏語音譯,意思就是“纏頭的人”。魚通男子大盤頭、青布長衫、闊腰帶、粗綁腿、羊皮褂子,出名的三道箍打扮配半肚子煙袋和褲刀,真是威武得很。

        2.1 大盤頭

        魚通男子服飾,康定人形象地稱其為“三道箍”,即纏頭帕、束腰帶、打綁腿,好似在人身上打上了三道箍。第一道箍即為纏頭帕。

        纏頭帕是魚通男子服飾的標志性特征之一。我們可以通過魚通人的族名而看出纏頭帕在魚通人服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魚通人之所以被藏族人稱為“魚通”,就是因為他們的纏頭帕習俗。

        魚通男子的頭帕皆為黑色。傳統(tǒng)的頭帕,長約10 m,纏在頭上后呈“大盤頭”狀,現在帕長4 m,纏頭效果不及過去龐大。

        魚通男子纏頭也有講究,纏得不好,既影響美觀,也易松散。一般是以頭帕的一端為起點,由里向外纏頭。纏頭時,起點的一端要事行預留一小段不纏,然后再沿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緊緊纏在頭上,每圈相互纏繞、擠壓,直至纏完為止。纏完后,將預留的一小段系在已纏好的頭帕上,對頭帕起固定作用,防止頭帕松散、脫落。

        2.2 青(黑)、藍布長衫、長褲

        魚通男子也穿長衫、長褲,中老年男子多穿青色,青年男子則比較偏好藍色。式樣與女子長衫基本相同,但男子長衫不包邊,不裝飾,為通體素色,十分簡潔而古樸。

        男子長衫也用腰帶束腰。日常生活中,為防止因彎腰、下蹲時將下擺拖在地上,污染或磨損衣服,一般都要在系腰帶時,從腰部將長衫向上提一些,將多余的收納在腰間,然后再用腰帶系緊。魚通人在平時勞動或跳鍋莊舞時,還習慣將前襟右下擺拉起系于腰帶上,這種獨特的造型稱為“一桿旗”。在休息時,則習慣將后襟下擺中間部分提起系于腰帶,這種服飾造型,魚通人稱為“馬耳朵”。這種穿著習俗在魚通男女生產生活中普遍存在。據考察,魚通人的這種打扮與羌族人特別相似,羌族男子也有包黑色頭帕、穿黑布長衫,系腰帶的習俗;所不同的僅僅是羌族男子的領部、前襟和袖口上繡有圖案。有趣的是羌族男子也有將前襟右下角掖在右側腰間,或將前襟下擺中間部分提起,用腰帶系在腰間的習俗。他們將前一種方式也義為“一桿旗”,后一種方式叫“一把傘”。

        2.3 闊腰帶

        魚通男子的黑(藍)布長衫也是用腰帶束腰,與女子們不一樣的是男子的腰帶皆為布制、素色,或黑色或藍色,沒有繡花。此外,男子腰帶比女子腰帶寬大,與男子高大體型更加吻合。男子外出,因而其腰帶多為“筒捎子”,便于攜帶錢物?!巴采幼印弊约嚎p制或直接在裁縫店購買。

        2.4 粗綁腿

        很多少數民族都有打綁腿的習俗。魚通人無論男女,也打綁腿。男子綁腿為黑色,女子綁腿多為白色。

        魚通人打綁腿與其生活環(huán)境和生產活動相關。他們生活在高山和半高山,常上山打獵、挖藥、撿菌子、砍柴、割草、放牛、放羊等,行走于山林、荊棘、茅草叢中。因而,打上綁腿既可以護腿,防止腿部被荊棘、樹枝刺扎和被蛇、螞蝗等咬傷,又可以防風、保暖。此外,打綁腿還有保護褲腿不被荊棘、樹枝劃破的功能。魚通人的褲腿都較寬大,勞作時多有不便,用綁腿將褲腿收攏,扎于綁腿內,也可便于在山林、荊棘、茅草叢中行走。

        魚通人的傳統(tǒng)綁腿都是自己編織的黑麻綁腿。過去,許多人家都會在自家田地邊上種些苧麻,將苧麻剝皮、搓曬等加工手段,提取苧麻纖維,然后再用苧麻纖維紡線并編織成綁腿。有的村莊或人家,如果沒有種植苧麻,則向其他村莊或人家換購苧麻纖維后,拿回家中自己紡織。魚通女子手巧,愛美,會用白線在綁腿上繡出一些裝飾圖案,并在綁腿一端縫上自己織的帶子,作固定和裝飾綁腿使用。

        魚通人的打綁腿的方法是從下往上,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往上纏。纏完后,用帶子系緊即可。勞動中,如果綁腿某處被荊棘、樹枝劃破或被石頭磨壞,可將綁腿解開,并將綁腿錯位重打一次,即可將破損之處遮住,既不影響使用效果也不影響美觀。

        2.5 羊皮褂子

        魚通男子在天冷或勞動時,喜在長衫外加穿一件羊皮褂子,也叫坎肩、皮褂褂。羊皮褂子無領、無袖、內留羊毛、外皮光潔,皮褂子邊緣的羊毛會顯露在外,穿著時套在服裝的最外面。皮褂子正反面皆可穿,既能驅寒保暖又能防曬防雨,既能防山林荊棘和濕氣又是很好護肩護背的工具,還是勞動休息時的坐墊和困倦時的被褥。羊皮褂子用途廣泛,是魚通男女必備的衣著,更是魚通人最重要的表征。

        羊皮褂子是過去魚通男女標配的服飾,它是魚通高山和半高山人們生活最好的見證。魚通人生活在大渡河兩岸高山和半高山,依山而居、交通不便,貨物皆以人背馬馱,更多人家是靠人背貨物出山換貨、換貨背回。魚通人背負東西不用肩而是用額頭出力,背東西時,不管物品的輕重,都是用一根加工的皮條將所背之物套牢,然后留出多余的皮條,將所背之物放于背部,然后將皮條置于額頭或額頭稍后處。這種背物方式,當地人稱為“勒”,是魚通人特有的背物方式。

        羊皮褂子對于魚通人來說,就具有很高的經濟性和實用性。首先,魚通人有自己的畜牧業(yè),羊皮的獲得既容易,也經濟。其二,羊皮的防風、防雨,保暖效果很好,是普通棉布所不能比擬的。其三,羊皮的耐磨性能較好,在高山叢林中打獵、撿菌子、挖藥、放牧時,可保護衣服不被荊棘、樹枝劃破;在背負糧食、柴、草、肥料等重物時,既可防止背篼、背夾子對衣服的磨損,也可減輕背篼、背夾子對身體的磨損程度,起到護肩、護背的作用。因而,羊皮褂子成為魚通男女必備的衣著,簡直就是一件功能齊備的戶外沖鋒衣。

        魚通人的羊皮褂子多用3 張生山羊皮、巖羊皮制作而成,也有一些野牛皮、山驢子等動物生皮縫制。過去魚通人家都喂養(yǎng)牛、羊,對他們來說,這些牛、羊皮的獲取更為方便和經濟。

        羊皮褂子的制作方式較為簡單。其制作過程:首先需要將曬干的生羊皮用冷水浸泡三、四天,然后撈出脫水,用木棒打磨脫水,用小刀削刮去脂,再經手搓、腳蹬的方式將生皮逐漸揉軟,此過程稱著揉皮。在揉捏過程中需要加一些動物油,將皮揉軟。當皮質干燥、柔軟時就便可進行剪裁和縫合。縫制工具有皮筋線、粗針、錐子、剪刀、木錘、尺子等。皮筋線一般是用牛皮或其他動物皮割成的皮線條,比羊皮更結實。為了讓皮質更加柔軟,穿著更加舒適,一般在縫制好后,還會繼續(xù)揉皮一段時間;有的還邊穿邊揉,使之不斷軟化。

        羊皮褂子的制作是一件高強度的體力活,是苦活累活,因而均由男子承擔。近年來,穿羊皮褂子的人也越來越少,河壩地區(qū)幾乎不見,會做羊皮褂的人也越來越少。高山上一些放牧的中老年人雖然還對羊皮褂子情有獨鐘,但他們也是到服飾店購買,很少自己加工制作?,F在商店里的皮褂多為綿羊皮和人造皮,并在皮面上縫制純色布料、彩色綢緞等材質的外套,外套與皮面可縫制在一起,也可拆卸式縫制,現在多拆卸式縫制,便于更好地洗滌和清理。在衣服左、右前下方設計有衣兜,方便攜帶鑰匙、錢物等。其既沿用多年的老樣式,又增加其美觀性和功能性,這種新型實用的坎肩深受人們的喜愛。

        傳統(tǒng)的羊皮褂子,現在基本只能在魚通重大節(jié)慶活動和文藝表演中才能看見了。

        2.6 “半肚子煙袋”和褲刀

        魚通男子配飾中的“半肚子煙袋”和“褲刀”是極具民族地方特性的配飾。

        “半肚子煙袋”是傳統(tǒng)魚通男子的標配。幾乎每個成年男子都要在腰上系一個“半肚子煙袋”。因其形狀為半橢圓形,主要是用來裝煙草、煙花、打火石或火柴等煙具,且吊在肚子前面,故稱“半肚子”或“半肚子煙袋”。勞動休息或在家閑聊時,總會抽幾口葉子煙,并滿足地吐幾口煙圈,顯出滿意的神態(tài)。

        “半肚子煙袋”用動物皮或布制作,一般都是動物皮的,主要還是羊皮。魚通男子多野外勞作或上山狩獵,“半肚子煙袋”能很好地防水和防潮。

        “半肚子煙袋”一般分三層,根據需要也可多層,以第一層最大,后幾層依次縮小。除了用于攜帶煙具外,男人們也常裝一些錢物和小型物品,相當于男人們的一個隨身小包,也是一個魚通男人的百寶箱。

        傳統(tǒng)的魚通男子的腰間也配戴一把小刀。刀長近33 cm,刀寬約3.33 cm,單邊有刃,尖形,魚通人稱為“褲刀”。褲刀刀把同鐮刀、彎刀一樣,直接是鐵打彎曲而成。生產勞動、做家務活時,可隨時使用。在上山打獵、挖藥等勞動時,更是披荊斬棘,獵物剝皮、割肉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魚通少數人也使用“加把刀”,這也是一種佩戴的刀,魚通人稱其為“加把刀”。其形狀和褲刀完全不同,刀長約25 cm,刀寬13 cm,單邊有刃,刀的下半部呈長形,刀尖和上半部稍往后仰,有一定的弧度,刀把用牛角或鹿角打磨成兩片,用鐵釘鉚在刀把兩邊,也是魚通男子喜歡的刀飾。

        魚通男子纏頭帕、穿長衫、羊皮褂子、束腰帶,打綁腿,身前吊一個“半肚子”,身后別一把褲刀,雖然古樸,但也英武、雄壯,將魚通人的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3 結語

        魚通女子和男子們的服飾裝扮,既能看出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又能彰顯魚通人的勤勞智慧。在女子的繡帕上能看出魚通女子心靈手巧、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在一針一線中繡出她們對生活的憧憬和對自然的熱愛,并在家庭中以家庭勞作為主。而魚通男子纏著大盤頭、穿著青布長衫羊皮褂子、束著闊腰帶、綁著粗綁腿、出名的三道箍打扮配半肚子煙袋,忙碌于田間地頭、山林野外,彰顯男子的責任和擔當,魚通男女內外協作,可謂和諧之至。

        近年來,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其中之一的民族服飾文化理應受到大家的重視和保護。我們有責任記錄這些民族服飾文化,并有意識地研究,使這些活態(tài)藝術得到更好地傳承。同時,在“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研究少數民族燦爛的文化,即保護繼承,又開發(fā)與利用,推動當地的文化和經濟的繁榮。對魚通服飾進行研究也可以促進人們對魚通傳統(tǒng)文化更進一步的探索,是保護魚通文化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之一。

        猜你喜歡
        綁腿羊皮長衫
        晚清民國男士長衫結構工藝研究
        遼寧絲綢(2022年1期)2022-03-29 00:58:40
        會飛的羊皮筏(外一章)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0
        巧斷羊皮案
        綁腿為何被打入冷宮
        綁腿為何被打入冷宮
        軍事文摘(2019年20期)2019-09-13 02:37:52
        綁腿帶的秘密
        披著羊皮的狼
        羊皮換相
        “民國長衫客”的微時代營銷
        國際公關(2015年10期)2015-12-17 01:10:09
        長衫悠悠數風流
        亚洲AV秘 无码二区在线| 蜜桃日本免费观看mv| 草草浮力地址线路①屁屁影院| 一级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蜜桃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人妻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主播性色av福利精品一区| 门卫又粗又大又长好爽|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6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a片 |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青青草绿色华人播放在线视频|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孕妇| 亚洲男人堂色偷偷一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777|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澳门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 国产区女主播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AVAv电影AV天堂18禁| 在线观看国产白浆一区三区| 三叶草欧洲码在线| 成人xx免费无码| 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AⅤ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