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燕,鐘沈菁,阮春燕,包家明,張珠鳳,阮兆明
(1.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浙江醫(yī)院a.心臟康復科;b.護理部;c.急診科;d.醫(yī)工科,浙江 杭州 310013;2.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為適應新形勢下危重護理臨床技能培訓教學改革的需求,我院打破常規(guī)教學思維,結合數字化和智能化,重構培訓及考核系統(tǒng):即基于結構化消息流數據服務開發(fā)的信息系統(tǒng), 包括在系統(tǒng)架構中,全部的資源、實體和活動都被抽象實現為一條條具有唯一ID 的結構化消息體, 并通過內部的數據關聯串聯在一起, 形成了數據間的網絡關系;系統(tǒng)還通過簡潔的RESTful API 快速建立數據統(tǒng)計分析路徑, 快速生成可定制化的數據分析和統(tǒng)計報表[1](以下簡稱數智系統(tǒng))。 我院2019 年使用該醫(yī)療設備培訓考核系統(tǒng),通過二維碼標識技術[1]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護理技能培訓教學模式,對新入職護士(下稱護士)進行危重護理技能培訓,取得較好效果。 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浙江醫(yī)院2018—2019 屆入職護士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2018 屆入職護士106 名為對照組;2019 屆入職年護士119 名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已獲取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2)自愿參加本研究。 排除標準:(1)進修護士;(2)非臨床崗位護士;(3)研究期間離職者;(4)病假、產假、外出學習等非在崗人員。 對照組:男3 名(2.8%),女103 名(97.2%);年齡(25.7±1.2)歲;大專4 名(3.8%),本科學歷102 名(96.2%)。觀察組:男8 名(6.7%),女111 名(93.3%);年齡(24.7±0.8)歲;大專2 名(1.7%),本科學歷117名(98.3%)。 2 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培訓內容 根據《護理技術操作與質量管理標準(第2 版)》與《2016 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2],結合本院護理部制定新入職護士年度危重護理操作技能培訓方案,設置7 項危重病人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內容,即簡易呼吸皮囊使用技術、除顫技術、心電監(jiān)測技術、經鼻口腔吸痰技術、心電圖操作技術、微量泵的使用技術、氧氣吸入技術,并制作相關理論和操作技能培訓資料。建立7 項危重病人護理技能操作評分標準,包括用物準備、操作流程、相關知識點3 個部分,總分0~100 分,>90 分為合格, 每季度最后2 周進行1~2項操作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總分為7 項操作成績的平均分。
2.1.1 對照組 線下教學手段及過程:采用講述、案例引導、討論法、演示法等教學手段,采取課堂培訓-示教-操作練習3 階段, 操作培訓團隊將7 項操作程序和培訓內容編寫成《護理技能規(guī)范化培訓手冊》、《護理技能規(guī)范化培訓講義》,護士每人1 份。護士入職后每季度最后2 周由各科室總帶教對本科室新護士進行集中操作培訓指導, 總帶教會仔細講解各項操作的流程,并示范關鍵步驟,最后護士在總帶教護士的指導下練習, 練習結束后總帶教會點評反饋,直到所有操作步驟都過關。
2.1.2 觀察組
2.1.2.1 信息化智能化系統(tǒng)構建 基于自主研發(fā)的醫(y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 構建基于數智系統(tǒng)的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模式。 (1)網絡平臺構建團隊:護理部組建危重病人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團隊, 包括科護士長1 名,護士長6 名,總帶教10 名。護理部科護士長負責整個教學培訓的質量控制。 6 名護士長負責數智系統(tǒng)技術相關內容的搭建,110 名總帶教將7 項操作項目拍攝成視頻,每段視頻時長5~10 min,在后期制作中用文字、圖示的方式加入操作的重難點提醒。 操作委員負責編寫7 項操作項目的SOP, 并參考各項已歸納總結的資料, 進行試題編寫。 醫(yī)學工程部整合相關資料使用移動辦公平臺自主研發(fā)數智系統(tǒng), 建立多端平臺, 提供PC 版、Web版和手機版[3],電腦端或手機端隨時隨地為護士提供多渠道、便捷學習環(huán)境。(2)二維碼標識系統(tǒng):數智系統(tǒng)通過二維碼標識技術, 把7 項危重病人護理技能操作,包括SOP、操作視頻、培訓的隨堂試題和備注信息抽象為一個標準結構數據, 使其具有唯一的ID 標識[4]。 (3)自動匹配教學資源系統(tǒng):護士掃描二維碼, 系統(tǒng)自動匹配標準型號和標準分類培訓考核資源。 每個護理單元設置單獨賬號、密碼,在每季度最后2 周內護士掃描二維碼, 在培訓課程的界面選擇完成工號簽到, 簽到結束后后臺自動統(tǒng)計簽到情況。完成簽到后系統(tǒng)將會顯示設備信息、SOP 和操作視頻,供護士隨時查閱,最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隨堂試題。 考試結束后,自動生成成績,各病區(qū)護士長及時查閱正確率分析與結果解析。
2.1.2.2 信息化智能化系統(tǒng)實踐 線上教學手段及過程: 除采取課堂培訓-示教-操作練習3 階段外,還采用自主研發(fā)的醫(y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構建數智系統(tǒng)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模式。 每季度的最后2周,護理部會發(fā)布考核內容的二維碼,護士在規(guī)定時間內掃碼二維碼,在培訓課程的界面選擇完成工號簽到,簽到結束后系統(tǒng)自動統(tǒng)計簽到情況。 完成簽到后系統(tǒng)將會顯示設備信息、SOP 和操作視頻, 供護士隨時查閱,最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隨堂試題,考核結束后,成績自動生成,結果解析與正確率分析實時發(fā)布。
2.2 效果評價方法 我院護理部聯合醫(yī)工部自行設計“數智系統(tǒng)”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效果及滿意度”問卷調查表, 每次培訓考核結束后每位學員通過手機端識別二維碼后填寫調查問卷。 問卷從3 個維度設計包括:(1) 數智系統(tǒng)培訓模式的有效性及滿意度,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碎片時間學習、學習興趣等;(2)培訓目標的達成度,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應急能力等;(3)網絡管理的有效性,包括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教學資源的共享等;評分從0~10 分,0 分為完全不滿意,10 分為非常滿意。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分析處理數據。連續(xù)性變量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 計數資料以頻數/率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Wilsoxon 秩和檢驗。 P<0.05 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2 組護士考核成績比較 培訓后觀察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總分高于對照組, 除顫儀、 呼吸皮囊使用、經鼻口腔吸痰、微量泵使用、心電監(jiān)測、心電圖、吸氧(鼻導管/面罩)7 項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2 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項目除顫技術呼吸皮囊使用技術經鼻口腔吸痰技術微量泵使用技術心電監(jiān)測技術心電圖操作技術氧氣吸入技術2019 年(n=106)94.5±1.4 92.2±1.3 91.6±1.3 93.9±1.6 94.8±1.9 94.6±1.8 94.8±1.9 2020 年(n=119)95.1±1.9 92.7±1.5 92.3±1.7 94.5±1.5 95.6±2.1 95.2±2.5 95.3±1.5 t P 2.735 2.957 3.515 2.668 2.803 2.032 2.599 0.007 0.003 0.001 0.008 0.006 0.043 0.010
3.2 2 組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多維度評價 觀察組護士對培訓有助于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有助于合理分配時間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1);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的掌握的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 組滿意度評價比較(名,%)
3.3 護士長對培訓模式多維度評價 觀察組護士長對培訓有助于教學資源的共享、 有助于操作理論要點掌握、有助于提高護士應急能力,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2 組護士長滿意度評價比較(名,%)
4.1 基于數智系統(tǒng)的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模式的應用能提高護士培訓效果 線上教學是互聯網時代應時而生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可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5-6],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已成為未來主流的教學方式[7]。表1 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士的操作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體現了數智系統(tǒng)培訓模式的優(yōu)勢。究其原因:“二維碼簽到”確保了護士的簽到率,實現護士可以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進行學習; 掃碼學習操作視頻形式靈活, 護士能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利用碎片化時間吸收掌握教學內容。視頻有重難點部分的提醒,形象直接,便于掌握,能夠提高新護士操作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準確性[8];護士培訓的隨堂試題考核能隨機出題、自動生成試卷和成績分析,護士可主動學習自己的薄弱處,激發(fā)了護士的學習興趣[9]。
4.2 基于數智系統(tǒng)的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模式的應用提升護士考核的滿意度 護士的培訓方式應與護士的需求緊密關聯[10],調查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的反饋,有利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表2 結果顯示,觀察組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合理分配時間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護理工作的性質及護理專業(yè)的延續(xù)性發(fā)展要求護士要有較好的理解專業(yè)知識的能力[11]。 數智系統(tǒng)培訓可以讓護士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12],無形之中提了護士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有利于對鞏固專業(yè)知識。 數智系統(tǒng)培訓搭建的微信平臺、微信群、公眾號、院內網、釘釘等多途徑學習手段,將培訓作為一個自我導向的學習交流平臺, 充分調動了護士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數智系統(tǒng)培訓教學資料的建設,能夠更直觀規(guī)范的幫助護士理解、記憶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4.3 基于數智系統(tǒng)的危重護理技能培訓模式的應用獲得良好評價 護理操作技能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而危重護理技能操作技術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和護理服務質量。表3 結果顯示觀察組應急能力、教學資源的共享、理論要點掌握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數智系統(tǒng)培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并反復強化的方式, 提高護士操作要點的掌握,從而提高護士的應急能力;數智系統(tǒng)培訓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了護士技能培訓的信息化管理[13],規(guī)范了整個培訓考核過程,強化了各參與者(護士、病區(qū)主管護士,護理部、醫(yī)學工程部)的信息溝通,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