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修軍
(大同中車煤化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300)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煤炭種類齊全,分布廣泛。山西、新疆、寧夏、內蒙古等省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同時,山西、寧夏也是我國兩大活性炭生產基地。大同煤因低灰、低硫、揮發(fā)分適中,是制備煤質活性炭的理想原料,因此山西的活性炭生產又集中在大同。但是,隨著煤炭開采的機械化和大型化,以及活性炭生產用煤只是煤炭應用領域的很小一部分,適合制備活性炭的特定煤層很難被單獨、精細地開采,大同地區(qū)適合制備高品質活性炭的煤源越來越少。
目前生產的煤質壓塊活性炭指標一般為美碘900 mg/g、美強≥90%、灰分≤12%,或美碘1 000 mg/g、美強≥90%、灰分≤15%,符合市場一般要求。在活性炭生產中,碘吸附值、灰分、強度三者之間存在矛盾關系,提高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必然導致灰分的升高和強度的降低,如何在碘吸附值較高的情況下,保持較低的灰分和較高的強度,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本文旨在以煤為原料制備高碘低灰的壓塊活性炭,以期制備出美碘≥1 100 mg/g、美強≥90%、灰分≤10%的活性炭樣品。
選用3種不同地區(qū)的原煤(編號分別為A、B和C)為主要原料,原煤的工業(yè)分析見表1。
表1 原煤的工業(yè)分析Table 1 Industrial analysis of raw coal
磨粉:原料煤經(jīng)干燥、破碎至3~5 mm,磨粉機磨制成粉,要求90%以上過200目篩。
壓塊成型:使用對輥壓塊機干法造粒,成型壓力為10 MPa,成型顆粒尺寸為φ20 mm10 mm6 mm。經(jīng)破碎、篩分,得到粒徑2~8 mm物料。
炭化條件:升溫速率10℃/mim,炭化終溫550℃。
活化條件:活化溫度900℃,水蒸氣流量1.25 mL/(100 g炭化料·min),最后經(jīng)破碎、篩分,得到φ0.6~2.36 mm壓塊顆粒活性炭產品。
壓塊活性炭制備工藝制備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壓塊活性炭制備工藝流程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pressed activated carbon
試驗所用設備見表2。
表2 試驗所用設備Table 2 Equipment used in the experiment
樣品的碘吸附值、灰分、強度等指標的檢測分別按如下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ASTM D4607-1994活性炭碘值的標準測試方法》、《GB/T 7702.15-2008煤質顆?;钚蕴吭囼灧椒ɑ曳值臏y定》、《ASTM D3802-1979活性炭球盤法強度標準試驗方法》。
對選取的3種原料煤進行配煤壓塊,結果見表3。
表3 成型料的制備結果Table 3 Preparation results of molding materials
由表3可知,單一煤種成型中,單一B煤成型料強度最低,為70%;單一C煤成型料強度最高,為78%。A煤和B煤配煤壓塊成型,當配比為1∶4時,強度最高;但整體強度差距不明顯,最大差值為4%。C煤和B煤配煤壓塊成型,強度整體優(yōu)于A煤和B煤配煤壓塊成型。
將成型料在炭化爐中進行炭化,得到炭化料,并對其性能指標進行檢測,炭化料的制備結果見表4。
表4 炭化料的制備結果Table 4 Preparation results of carbonizing materials
由表4可知,成型料經(jīng)過同一條件炭化后,強度均有提高,這是因為煤經(jīng)過低溫干餾過程后,內部瀝青組分固化形成骨架結構。經(jīng)過炭化后,物料的灰分發(fā)生累積,而且因為C煤的灰分低,所以配有C煤的物料灰分整體都低。與成型料一樣,C和B配煤的炭化料強度整體高于A和B配煤的炭化料,漂浮率為無也說明了C和B配煤物料的密實度較高。
將炭化料在活化爐中進行水蒸汽活化,制得活化料樣品,并對其性能指標進行檢測。活化溫度均為900℃,通過摸索,達到預期碘值的活化時間大概需3.5 h。
活化料的制備結果見表5。
表5 活化料的制備結果Table 5 Preparation results of activating materials
由表5可知,單一B煤(6#樣品)無法制得滿足預期指標的樣品,碘值若達到1 100 mg/g,其強度和灰分一定無法滿足。A煤因灰分高,所以配有A煤制得的樣品在碘值和強度均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均難滿足灰分≤10%的要求。雖然通過微調活化時間有可能達到預期指標,但也僅停留在指標邊界,無法轉化到大生產中。C煤因原始灰分低,配有C煤的壓塊活性炭在碘值和強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灰分也能滿足。同時,其具有配比范圍寬,制備條件簡單,性能指標優(yōu)良等特點,工藝配方完全可以在大生產中應用。因此C煤是生產高碘低灰活性炭的優(yōu)良煤種。
本文主要通過選取適合制備壓塊活性炭的煤種,并且在源頭上控制灰分,盡量不使用后處理脫灰,制備美碘≥1 100 mg/g、美強≥90%、灰分≤10%的活性炭樣品。通過對3種煤源進行混配、壓塊成型、炭化、活化,得出如下主要結論:
(1)A煤因原始灰分高,不經(jīng)過后處理脫灰,很難制備出滿足預期指標的樣品。
(2)C煤具有原始灰分低的優(yōu)點,無需經(jīng)過處理,可以直接制備出滿足預期指標的樣品,并且C煤的成型性較A煤好。
(3)C煤與B煤配比分別為5∶0、4∶1、1∶1、1∶4時,在550℃終溫炭化,900℃活化3.5 h的條件下,均可制備出美碘≥1 100 mg/g、美強≥90%、灰分≤10%的活性炭樣品。其中,配比為5∶0時,制備的樣品的美碘達到1 223 mg/g、美強達到95%、灰分僅為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