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鑫諾(長春)律師事務所 肖立穎;長春市圖書館 王英華
全民閱讀自2014年起連續(xù)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從“倡導全民閱讀”發(fā)展到“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國家對全民閱讀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加強。有數據顯示,從“十三五”初期到2020年,我國國民的綜合閱讀率由79.9%增長到81.3%,推進全民閱讀取得一定成效,但前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家庭是國家與社會的基本細胞,推進家庭閱讀是實現(xiàn)全民閱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提出“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每年應當定期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傳、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開發(fā)家庭教育類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奔彝ソ逃聲r代的開啟,為家庭閱讀推廣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為了發(fā)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诮⒃摲ǖ淖谥迹矆D書館在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時應側重把握幾個維度。
(一)引導閱讀空間建設。從空間上看,家庭閱讀主要在家庭空間內,因此可以從營造家庭閱讀環(huán)境、完善家庭閱讀設施、購置恰當的書籍等角度出發(fā),引導家庭閱讀空間建設。
(二)培養(yǎng)終身閱讀者。從時間上看,家庭閱讀是長期的行為,始終伴隨著兒童的成長,因此公共圖書館應探索全年齡段閱讀推廣策略,培養(yǎng)終身閱讀者。
(三)拓展閱讀推廣觸角。從閱讀推廣的受眾來看,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guī)定,家庭教育的主體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及其他家庭成員,對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家庭閱讀推廣應是面向全體家庭成員的。
(四)豐富服務內容。從內容上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一部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因此圖書館家庭閱讀推廣的內容應圍繞上述各個方面全方位展開。
(一)國內公共圖書館家庭閱讀推廣模式。分為如下幾種模式:1.“家庭圖書館”模式。家庭圖書館相當于圖書館閱讀服務陣地的延伸,圖書館把各項服務和資源推送到家庭,每個家庭圖書館擁有一定冊數的圖書借閱權限,在家庭成員享受便捷閱讀服務的同時,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例如需要帶動鄰里閱讀,并能獨立組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等。家庭圖書館建設模式以長春市圖書館、佛山市圖書館、東莞圖書館樟木頭分館為代表。2.“嬰幼兒閱讀禮包”模式。該模式的閱讀推廣活動一般針對低幼兒童家庭開展?;顒用嫦虻陀變和彝グl(fā)放含有低幼兒童讀物、親子閱讀指導讀物和推薦書目的閱讀大禮包。成為活動會員后,還會面向會員家庭開展各類閱讀指導活動,提供持續(xù)的閱讀指導和跟蹤服務。該模式以上海浦東圖書館、長春市圖書館、威海市圖書館為代表。3.“家庭閱讀書目推薦”模式。該模式以深圳圖書館的“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為代表。活動旨在向廣大讀者推薦適合當今中國家庭閱讀與收藏的經典著作,鼓勵、幫助家庭建立自己的經典閱讀書架。書目注重人文性、經典性和可讀性,計劃在10年內推薦300種經典圖書,從而形成一般家庭經典書架的基本容量,打造家庭“夠得著的經典”,為家庭閱讀提供參考。4.其他常態(tài)化親子活動模式。除上述幾種模式外,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均依托豐富的館藏資源,并通過聯(lián)合社會力量,面向兒童家庭舉辦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例如親子手工活動、繪本閱讀活動等。
(二)家庭閱讀推廣問題分析。1.活動品牌效應不強。從當前的家庭閱讀推廣活動來看,品牌化的活動較少,群眾參與性較低,活動的深度與廣度不夠。當前大多數家庭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群體范圍較窄,以面向0~3歲嬰幼兒家庭對象的居多,而面向其他類型家庭的活動較少;另一方面是活動覆蓋的人群數量較小,以家庭圖書館和兒童閱讀禮包計劃為例,活動大多采取會員形式,會員數量有限,難以形成強大的規(guī)?;?,不足以形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2.欠缺精準化、持續(xù)化的服務內容。家庭閱讀推廣面向的是整個家庭,不同家庭類型、家庭中存在的代際差異問題、各年齡段兒童的不同特點等因素,要求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具備個性化和多樣化特點。當前的家庭閱讀服務內容雖大多經過精心設計,但服務內容呈現(xiàn)標準化特點,后續(xù)跟蹤服務的個性化、精準化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不對等、服務后勁不足等現(xiàn)象,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3.缺乏多元化的服務形式。家庭閱讀推廣近幾年開始走入公共圖書館視野,實踐仍不豐富,因此,當前家庭閱讀推廣的形式尚不夠靈活,缺乏多樣性的服務供給,服務體系仍顯薄弱,難以滿足不同家庭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表1 家庭圖書館模式示例
表2 嬰幼兒閱讀禮包模式示例
(一)做好頂層設計與系統(tǒng)規(guī)劃。公共圖書館是推進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而家庭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課題。因此應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頂層設計,系統(tǒng)規(guī)劃,并給予穩(wěn)定的財政支持,形成各相關單位聯(lián)合服務、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聯(lián)動推進家庭閱讀,提升家庭教育成效。例如,公共圖書館與婦產醫(yī)院、社區(qū)、學校等機構合作,促進活動實施;與社會各相關領域如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機構或專家合作,完善服務內容;與婦聯(lián)、教委等政府部門合作,強化服務效應。
(二)打造家庭閱讀推廣活動體系。家庭閱讀推廣是一項復雜而長遠的工作,其內涵應是極為豐富的。首先是面向全體家庭成員進行閱讀推廣。家庭閱讀推廣的核心受眾群體是未成年人,但也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英國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中提出:兒童閱讀是由4項重要內容組成的,即:選擇、閱讀、回應和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這就是著名的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依據該理論,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處于中心地位,因此打造覆蓋全體家庭成員的閱讀推廣活動,提升具有協(xié)助能力的成年人閱讀能力和指導水平,有利于在家庭內部形成良性互動,提高閱讀推廣水平。其次,應打造分級、分類閱讀推廣活動。未成年人從出生到成年,經歷各個年齡段,呈現(xiàn)不同的認知狀態(tài)和閱讀需求,因此有必要實施分級閱讀推廣策略。同時,根據家庭和兒童的差異性,例如低收入家庭、特殊兒童家庭等,應推廣差異化閱讀。
(三)建立家庭閱讀推廣人隊伍。家庭閱讀推廣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目前,公共圖書館的家庭閱讀推廣主要以外聘專家為主,公共圖書館主要承擔組織和協(xié)調聯(lián)絡工作,館員的作用發(fā)揮不顯著。家庭閱讀推廣涉及方方面面,既需要相應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掌握受眾的心理特點,并具有較強的共情和溝通能力。公共圖書館有必要根據家庭閱讀推廣的特點和需求,加強研究,專門培養(yǎng),形成一支專業(yè)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結合圖書館自身的人才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和平臺優(yōu)勢,切實發(fā)揮閱讀推廣主體作用。
(四)推進沉浸式家庭閱讀空間建設。公共圖書館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應彰顯公共圖書館特點,在開展活動的同時,加強陣地服務。通過在公共圖書館或者分館、城市書房等新型閱讀空間中打造適于家庭共讀的沉浸式閱讀空間,吸引更多的家庭前往圖書館,不斷增強圖書館與家庭的黏性,讓公共圖書館滲入家庭生活、促進互動。
(五)加強宣傳,營造家庭閱讀良好氛圍。倡導和推進家庭閱讀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不斷向內挖潛,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模式,提升服務能力;另一方面,要強化宣傳,大力營造家庭閱讀良好社會環(huán)境。同時積極倡導建立家庭閱讀榮譽機制,形成全社會崇尚閱讀、參與閱讀的良好風尚。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讀書,更在于通過閱讀明智、明德、明心、明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全社會力量將共同致力于做好家庭教育,培育好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家庭教育提供便利,為家庭閱讀提供指導,公共圖書館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