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慧,杜浩然,彭柔吟,高鎮(zhèn)松
(廣東省汕頭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精神科,廣東 汕頭 515000)
精神分裂癥病程長、病情遷延且易反復發(fā)作,可能導致精神衰退或精神殘疾[1-2]。長期服藥治療還會導致患者體質(zhì)量增加,血糖血脂異常,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其中以糖脂代謝異常最常見[3]。二甲雙胍不僅有降血糖作用,還對多種代謝紊亂,如體質(zhì)量超標、血脂異常、高泌乳素血癥等有一定防治作用[4-5]。為此,本研究中探討了二甲雙胍治療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癥并糖脂代謝異常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診斷標準[6]并確診;年齡25~60歲,病程1~10年;糖脂代謝異常;對本研究擬用藥物無禁忌證。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精神類疾?。换A數(shù)據(jù)、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不完整;治療期間出現(xiàn)藥物漏服或誤服現(xiàn)象;治療終止或未完成治療。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醫(yī)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并糖脂代謝異常患者1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其中初中含初中以下,高中含中專,大學含大專及以上)。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75)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75)
兩組患者均口服利培酮片(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60,規(guī)格為每片1 mg)1 mg,每日2次,第2周內(nèi)可逐漸加量至每日4~6 mg,每日分2次服用。觀察組患者加服鹽酸二甲雙胍片(深圳市中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251,規(guī)格為每片0.5 g),每次1片,每日2次。兩組患者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3個療程。
精神分裂癥癥狀評分: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估癥狀改善情況。由陽性癥狀量表、陰性癥狀量表(各7項,得分范圍均為7~49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項,得分范圍為16~112分)組成,分值越低表明癥狀程度越輕。
糖脂代謝指標水平:采集患者用藥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離心半徑5 cm、溫度20℃)15 min,分離,得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檢測試劑盒由上海仁捷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嚴格按說明書操作;采用功能血糖儀檢測空腹血糖(FBG)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HOMA-IR=FBG×FINS/22.5;采用熒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患者的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apoA)水平,檢測試劑盒由深圳市倍諾博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安全性: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5。
表2 兩組患者PANSS量表評分比較(±s,分,n=75)Tab.2 Comparison of PAN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n=75)
表2 兩組患者PANSS量表評分比較(±s,分,n=75)Tab.2 Comparison of PAN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n=75)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3、表4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for Tab.2-4).
?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75]Tab.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75]
利培酮為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屬5-羥色胺(5-HT)和多巴胺受體阻斷劑,可阻斷中腦皮質(zhì)通路以及黑質(zhì)紋狀體通路中的5-HT2和多巴胺D2受體,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癥狀[7]。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易導致患者體質(zhì)量增加,血糖血脂異常,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精神分裂癥并糖脂代謝異常,易造成患者放棄或中斷治療,導致病情反復,增加家庭和社會的負擔[8]。因此,應在精神分裂癥糖脂代謝異?;颊叱R?guī)治療期間增加相應的輔助治療措施對癥治療。
表3 兩組患者脂代謝指標比較(±s,n=75)Tab.3 Comparis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75)
表3 兩組患者脂代謝指標比較(±s,n=75)Tab.3 Comparis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75)
?
表4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比較(±s,n=75)Tab.4 Comparis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75)
表4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比較(±s,n=75)Tab.4 Comparis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75)
?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PANSS量表評分顯著降低,表明加用二甲雙胍能通過降低血糖水平進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相關癥狀[9-1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糖、血脂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加用二甲雙胍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紊亂,這與肖旭東等[11]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原因為二甲雙胍能提高外周組織的葡萄糖代謝,具有很強的胰島素增敏作用,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從而改善糖代謝指標水平[12]。另有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能動員機體脂肪的轉(zhuǎn)化,可將體內(nèi)脂肪充分燃燒,并分解利用轉(zhuǎn)化成單糖,降低患者體內(nèi)TG水平,故不引起脂肪堆積,從而有效發(fā)揮調(diào)節(jié)機體脂代謝的作用[13-14]。因此,在利培酮基礎上增加二甲雙胍輔助治療,能調(diào)整機體的糖脂代謝紊亂狀態(tài),促進患者糖脂代謝水平趨于正常[15]。且觀察組增加二甲雙胍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未顯著增加。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治療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異常,可降低其糖脂代謝指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