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培, 朱啟耀, 高玉瓊,李 鴻, 毛翔光, 李 雯, 趙家才
(云南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昆明 650212)
文山黃牛亦名文山高峰牛,是云南亞熱帶文山苗族壯族自治州的“苗族、壯族”等民族經過長期自然的、人工的選擇和培育而成的役、肉乳兼用華南型黃牛,分布于文山州的硯山、邱北、廣南、富寧、西疇、馬關、麻栗坡、文山等縣,核心產地為廣南縣的八寶、馬街、黑支果和富寧縣的里達、城關等,古稱“爆”、“犎?!被颉胺馀!保鞒惺妨陷d“又有牛峰如駝者”,廣南縣出土的西漢時期文物——銅鼓有精致逼真的黃牛圖案,證實在2000年前廣南地期的壯族和彝族先民已開始飼養(yǎng)黃牛,并已成為祭牲的來源。文山黃牛曾是重要役畜,能負擔耕、挽,馱,肌纖維較細,肉味鮮美,由于其優(yōu)良的生產性能,深受當地百姓和育種工作者喜愛,并享有良好的聲譽;1979年農業(yè)部在湖南召開“全國農業(yè)區(qū)畜牧草山建設和發(fā)展草食動物會議”上,曾把廣南縣作為全國商品牛基地縣之一;1987年被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于2011年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會員認定為地方品種并收錄于《中國肉牛品種資源志·牛志》,當前為云南省六大名牛之一,中心產區(qū)位于東經103°35′—106°12′、北緯22°40′—24°28′之間,東西長255 km,南北寬190 km,區(qū)域范圍3萬多平方公里,存欄約30余萬頭[1],2003年廣南縣存欄17.29萬頭,能繁母牛7.07萬頭。文山黃牛產區(qū)海拔800~1 250 m之間,年平均氣溫多在15~19 ℃之間,年降水量1 100~1 500 mm,無霜期260~340 d。土壤多為紅壤、黃壤。草場主要有低中山、中山的草叢草場、灌叢草場、疏林地草場,牧草種類繁多,以禾本科為主,生長繁盛。
文山黃牛體軀結構是前驅發(fā)達,后驅充實較長、尻稍平、四肢粗壯蹄質堅實、行動敏捷、抗逆抗病和性情溫順,體軀發(fā)育勻稱,耐粗飼,具有抗?jié)?、抗熱、抗病能力強、肉質和風味均良好等優(yōu)良特性。(1)頭頸部:頭大、額寬平,嘴粗短,鼻頸黑色、粉紅或粉紅有黑斑。角微彎,向側上方生長;頸短粗而發(fā)達,垂皮較長,自下頜延至胸前部,有彈性,皺褶不明顯。公牛有突出的肩峰形似駝峰。鬐甲稍高,頸肩結合良好。(2)軀干:軀干近似圓筒形,肋骨開張,背長腰短平直,腹稍下垂。母牛肩峰不明顯,乳房不發(fā)達,乳頭細短。胸部發(fā)育良好,胸寬而深,尻略短斜,肌肉欠發(fā)達,尾根粗著生高,尾長過飛節(jié),尾帚大。(3)四肢:四肢健壯,蹄圓而堅實,蹄質黑色,腳形端正,皮薄而有彈性。(4)毛色:全身被毛細密有光澤,毛色以黃色居多,黑色次之,各類毛色均上深下淺,外深內淺,如,黃色毛者,頸部、背部、胸腹側、四肢外側為黃色,而腹下部、乳房、四肢內側、嘴筒周圍、眼眶等為乳白色??傮w上看文山黃牛體格高大,壯如雄獅,性犟剛烈,好動好斗,四肢粗實,肌肉強健,毛光油滑,頭大脖粗,峰高尾長,有“獅子頭,豹子尾”的美稱。
文山黃牛肉用性能較好,皮薄、壯而不肥,肉質鮮紅,肉紋理較細,肉味鮮美。屠宰率平均為48%,最高屠宰率達54.5%,凈肉率平均為46%,最大凈肉率51%。
文山黃牛遺傳性穩(wěn)定,母牛產犢間隔12~18月齡,初配期18月齡,初產24~30月齡;發(fā)情季節(jié)一般在2—9月份,發(fā)情周期平均21~22 d,發(fā)情持續(xù)時間2~3 d,妊娠期275~284 d,部分個體終生產犢數量高達15頭。
文山黃牛核心產區(qū)為云南省文山州的廣南縣和富寧縣。境內山巒起伏,山脈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河流以南、北盤江為主,流經石灰?guī)r峰叢區(qū),多滲漏或潛入地下,成為伏流,形成河谷縱橫、谷地山深、峰巒迭嶂的復雜地形。因文山黃牛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所以其具有抗?jié)?、耐熱、抗焦蟲能力均較強,適應性廣泛。適宜在海拔800~1 250 m,年平均氣溫多在15~19 ℃之間,年降水量1 100~1 500 mm,無霜期260~340 d的環(huán)境飼養(yǎng)。氣候溫和,草木茂盛,陽光充沛是理想的生活、繁殖環(huán)境。
4.1.1 保持文山黃牛遺傳資源多樣性 云南省素有動物王國的美譽,牛種資源豐富,由于地質、地理結構復雜,多氣候帶并存,因自然隔離情況較明顯,品種資源的多樣性明顯。云南黃牛品種多,文山黃牛是云南牛種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珍貴的牛種資源。
4.1.2 防止雜交污染純種文山黃牛固有的種質資源 近年來,云南省經濟發(fā)展迅速,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畜牧業(yè)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由于不合理的盲目引種和外來品種的引入,對云南省傳統(tǒng)的優(yōu)良品種資源的沖擊威脅極大。雜交導致種質資源消失滅絕。
4.1.3 防止文山黃牛種質資源退化 保護好文山黃牛優(yōu)良種質資源,保護好種質資源優(yōu)勢,化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讓優(yōu)良的種質資源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實現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良性循環(huán)。長期以來,人們對地方類群種質資源的優(yōu)良特性認識不充分,致使部分極有潛在遺傳和經濟價值的類群質量和數量急劇下降甚至瀕臨滅絕。
4.2.1 資源和經濟方面 文山黃牛的保種有利于防止文山黃牛優(yōu)良基因漂失,有利于保持文山黃牛種質資源的多樣性,有利于文山黃牛的科學研究和純繁提高,有利于提高保種技術水平,降低保種成本,實現有效保種。
4.2.2 科學研究方面 文山黃牛是家畜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體形結構緊湊、抗逆性強、善走山路等特點,其遺傳資源豐富,研究價值極高。文山黃牛保種可為的繁殖、選育、保護其他牛種奠定基礎。當前對文山黃牛的科學研究、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受到重視,獲得比較系統(tǒng)詳實的基礎資料,文山黃牛的保種場已經廣南縣建立,擁有核心保種群體。文山黃牛種質資源及其遺傳特性是研究者的良好素材。
原產地保護才是最好的保護,保護種群必須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才能達到理想的保重效果,以文山黃牛分布集中的地區(qū)為一級保種區(qū),保種區(qū)內不推廣雜交改良,嚴格實行本品種選育,在一級保護區(qū)建立一個文山黃牛核心保種場,一級保護區(qū)周邊為二級保種區(qū),建立保種緩沖區(qū),群防止與其他牛種雜交。
為了長期保存文山黃牛優(yōu)良性狀的遺傳基因,關鍵是保種過程中要有效抑制實際群體基因隨機漂移和近交速率[2]。保種要做到:(1)調整文山黃?,F有種群結構,建立一個來源廣泛的群體結構。(2)實行文山黃牛原產地保護,采取家系等量留種的留種方式。(3)適當縮短世代間隔,公母牛的年齡能影響后代的品質[3],壯年的公母牛,生命力旺盛,繁殖的后代生活力強,生產性能優(yōu)良,長壽性好;老齡公母牛生命力衰退,繁殖的后代明顯表現早熟,生產性能不穩(wěn)定,繁殖力較低;保重工作中要注意適時留種,應選擇公母牛壯年時繁殖留種,確保獲得理想的后代。(4)在文山黃牛核心產區(qū)建立保種場、保種區(qū)和緩沖區(qū)。(5)保持外界環(huán)境條件要相對穩(wěn)定。根據上述原則和要求,以50年內保種群體近交系數不超過0.1為限,文山黃牛性成熟較早,12~18月齡即可配種,把保種世代間隔定為6年,此時公、母牛繁殖力旺盛,繁殖的后代最佳,留種最好,采用家系等量留種法。50年內經歷9個世代。每個世代近交速率(OP=近交系數總限量/世代數)不超過0.011。這樣文山黃牛保種群體有效含量[2][Ne=1/2×(1/OP)]應為50頭,群體實際數量(N=1/2Ne)為25,為了順利開展工作,防止實施過程中不可預見情況的發(fā)生,擬將群體實際數量增為60頭,其中公牛10頭,母牛50頭,家系不少于8個。
采用生物技術保種,可以不受活體有限生命的限制,利于不同種群間的血緣更新、交流和組合,增加文山黃牛遺傳物質的多樣性,使其不出現衰退。選擇不同來源和不同家系的符合文山黃牛特征生產冷凍精液,凍精標記清楚,單獨保存,專人管理;同步保存體細胞和冷凍胚胎,實現文山黃牛種質資源的長期保存。
優(yōu)秀的公、母牛是保護和建立基因庫的基礎,所入選的公、母牛必須符合文山黃牛的品種特征,遺傳穩(wěn)定、健康無病,繁殖性能正常。入選后即編號建立檔案,建立零世代基礎牛群,按保種目標嚴格選配。
種公牛凍精質量是決定保種世代間隔和選擇繼代牛的先決條件,開展文山黃牛凍精和胚胎的生產及體細胞采樣保存,建立健全凍精、胚胎和體細胞管理制度,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加強監(jiān)督,凍精標記清楚,不得混雜,妥善保存。
嚴格淘汰體型外貌不符合文山黃牛品種特征的母牛,適當提高選擇強度,更新率30%~40%。在嚴格選優(yōu)去劣的基礎上建立核心育種群和擴繁群,育種群可充實擴繁群,擴繁群不能進入育種群,擬制定近交系數的增速,避免遺傳基因漂變,采用輪交方法,控制親緣程度,防止近親,保持一定的交配優(yōu)勢,確保種質不出現衰退,完整系統(tǒng)保持文山黃牛的品種特性。
每頭母牛選一頭雌性后代為繁殖母牛,每頭公牛選一頭雄性后代為繼代公牛,按世代間隔的要求,從第5年開始,按選配方案用保存的冷凍精液給繁育中心的母牛配種,進行胚胎生產保存和胚胎移植,防止近交系數過快提高,在其后代中選留理想個體為繼代牛。
肉牛合成系制種是雜交群體的選擇方法。通過雜交確定合成系親本,應用合成系培育新品種和構建新型肉牛生產體系。利用優(yōu)秀公牛的凍精在原產地和文山黃牛進行人工授精,不斷提高文山黃牛的種群數量和質量,提供優(yōu)質母本;利用肉用品種為父本與文山黃牛進行雜交試驗,篩選最佳雜交組合,建立肉牛生產體系,開發(fā)文山黃牛系列產品,生產高檔優(yōu)質牛肉。云嶺牛的培育初期,文山黃牛就是主要母本之一。
建立和完善種牛檔案資料記錄體系[4]。不符合保種要求的公牛不能在核心群使用。適時開展種牛生產性能測定;生產性能測定主要為:配妊時間和不返情率;生長發(fā)育測定,測定指標為初生體重體尺、6月齡體重體尺、12月齡體重體尺、18月齡體重體尺、24月齡體重體尺。30月齡體重體尺、36月齡體重體尺。
文山黃牛保種的目的是為了今后更好地利用,適度利用有利于保種工作更好地開展,多措并舉,以實現文山黃牛保種自立自強、文山黃牛種源自主可控,推動文山黃牛種業(yè)振興,促進良種資源的深度保護,實現種業(yè)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