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欣欣 鄒明 李峰 靳榮線 劉翼成 朱坤
抗病高產優(yōu)質平菇菌株的篩選
魯欣欣 鄒明 李峰 靳榮線 劉翼成 朱坤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黃斑病是平菇出菇期最為常見、傳播性極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為篩選抗黃斑病、高產優(yōu)良平菇菌株,以25個平菇菌株為材料,通過平板對峙培養(yǎng)實驗和出菇抗病性測定,篩選出7個具有較強抗黃斑病能力的抗病菌株;通過栽培出菇試驗比較子實體農藝性狀和產量,選出1株菌絲抗逆性強、子實體抗黃斑病、生物學效率高,農藝性狀表現良好的菌株XKPL014。
平菇;黃斑病;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平板對峙培養(yǎng);抗病高產菌株
平菇((Fr.) Kummer)具有適應性強、產量高、栽培原料來源廣泛、生長周期短、栽培方式多樣等特點,是全世界廣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1,2]。我國現多為農戶大棚栽培,由于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病害發(fā)生越來越嚴重。平菇菌絲和子實體容易受到細菌和霉菌的污染[3]。黃斑病是平菇出菇期最為常見、傳播性極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在我國平菇主產區(q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發(fā),Shi等[4]結合形態(tài)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確定平菇黃斑病的病原菌為托拉斯假單胞桿菌(),染病癥狀通常為菌蓋表面出現大面積黃化或黃色銹斑,有時會在菌蓋表面產生凹陷的病斑,嚴重時整個子實體卷曲萎黃,甚至完全腐爛,導致品質和產量都極大降低,給廣大生產者造成巨大損失,嚴重者減產50%以上[5]。目前,對于平菇黃斑病的研究仍然沒有取得大的突破,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防治體系。因此,開展抗病、高產的優(yōu)良平菇菌株篩選試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供試平菇菌株共25個,分別為河南省內平菇主栽品種黑抗650、平菇99(對照),以及選育的雜交菌株XKPL001、XKPL003、XKPL004、XKPL005、XKPL007、XKPL008、XKPL009、XKPL010、XKPL012、XKPL013、XKPL014、XKPL015、XKPL017、XKPL021、XKPL022、XKPL023、XKPL025、XKPL026、XKPL027、XKPL028、XKPL029、XKPL030和XKPL035。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引自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供試菌株均保藏于新鄉(xiāng)市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水1 000 mL。
LB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10 g,酵母粉5 g,氯化鈉10 g,水1 000 mL。
原種培養(yǎng)基:煮熟麥粒98%,石膏2%。
栽培種培養(yǎng)基:玉米芯42%、棉籽殼42%、麩皮15%、石灰1%,含水量63%。
1.3.1 平板對峙試驗
(1)病原菌菌懸液制備。將保存在甘油中的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在LB平板培養(yǎng)基上劃線接種,置于37 ℃恒溫環(huán)境培養(yǎng)12 h,挑取單菌落接入裝有50 mL液體LB培養(yǎng)基的250 mL三角瓶中,于37 ℃、150 r/min下搖床培養(yǎng)12 h,備用。
(2)平菇菌株培養(yǎng)。分別將供試25個菌株的母種菌絲接于PDA試管培養(yǎng)基中,25 ℃下恒溫培養(yǎng),待長滿菌絲后待用。
(3)平板對峙培養(yǎng)篩選。用接種針在試管中挑取大小均一的母種菌絲塊,接種到PDA平板培養(yǎng)基的正中心位置,然后用經滅菌的鑷子夾取直徑0.5 cm的小圓形濾紙片,呈三角形放置在接種后的培養(yǎng)皿內(圖1),用移液槍吸取0.2 mL托拉斯假單胞桿菌菌懸液,分別滴到濾紙片上,最后放入25 ℃培養(yǎng)箱中恒溫培養(yǎng),觀察培養(yǎng)情況并記錄結果。每個菌株設3次重復。
1.3.2 栽培出菇試驗及農藝性狀觀測
供試25個平菇菌株的栽培出菇試驗在新鄉(xiāng)市農業(yè)科學院研發(fā)中心進行,采用的栽培配方:玉米芯42%、棉籽殼42%、麩皮15%、石灰1%,含水量63%。培養(yǎng)料現拌現裝,采用規(guī)格為18 cm×35 cm×0.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裝袋,滅菌后在無菌條件下接種,菌袋置于24~26 ℃下避光培養(yǎng),菌絲長滿袋后置于出菇棚內出菇,觀察自然情況下黃斑病發(fā)生情況。按照國家糙皮側耳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統(tǒng)計其主要農藝性狀,并測定產量。每個菌株設3次重復,每重復10個出菇袋。
按照1.3.1所述方法,培養(yǎng)7天后,觀察供試菌株在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情況,結果如圖1所示。各菌株的菌絲生長表現出明顯差異,以菌株XKPL008、XKPL021、XKPL023和XKPL026的菌絲生長最受抑制,生長速度慢,菌絲稀疏,生長勢極差,初步得出這4個菌株的菌絲抗黃斑病能力較差;菌株XKPL001、XKPL003、XKPL004、XKPL005、XKPL007、XKPL009、XKPL010、XKPL012、XKPL013、XKPL015、XKPL022、XKPL027、XKPL028和XKPL035的菌絲生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生長速度較快,長勢一般,表明這13個菌株的菌絲抗黃斑病能力一般;菌株XKPL014、XKPL017、XKPL025、XKPL029、XKPL030、黑抗650和平菇99的菌絲生長受抑制不明顯,生長速度快,菌絲生長旺盛,平菇菌絲覆蓋過病原菌菌落,初步顯示這7個菌株的菌絲具有較強的抗黃斑病能力。
自然情況下,子實體黃斑病根據不同發(fā)病程度所表現的病情可,分為4個等級:難以分辨的淺黃色斑點為極輕微感染;顏色略深的淺黃色斑點為輕微感染;黃色凹陷斑點為中度感染;深黃色至深褐色凹陷斑點為嚴重感染。25個供試菌株感染黃斑病的情況見圖2。對菌株感染黃斑病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XKPL008、XKPL010、XKPL023和XKPL029等4個菌株出現黃斑病,其中XKPL029有極輕微感染,XKPL010有輕微感染,而XKPL008和XKPL023發(fā)病較早且較為嚴重。
對25個菌株的主要農藝性狀進行分析的結果(表1),在XKPL014、XKPL017、XKPL025、XKPL029、XKPL030、黑抗650和平菇99等抗性強的7個菌株中,除XKPL014外,其余6個菌株的產量均較低,前兩潮平均單袋產量在0.3 kg以下,而XKPL014的前兩潮平均單袋產量達到0.35 kg,生物學效率達77.8%,產量在所有供試菌株中為最高,且農藝性狀表現良好:菌蓋灰黑色,菌褶白色、密集,菌柄硬實,初步篩選認定其為抗病高產優(yōu)良品種,適宜進一步推廣種植。
此外,菌株XKPL001、XKPL003、XKPL004、XKPL005和XKPL009等的前兩潮平均單袋產量均在0.33kg以上,生物學效率超過73%,其中XKPL001、XKPL005和XKPL009的菌蓋顏色較深、菌柄硬實;XKPL001和XKPL009的菌褶白且密集,雖抗病性一般,但子實體農藝性狀優(yōu)良、產量較高,可作為今后選育抗病高產優(yōu)良菌株的親本材料。
表1 25個平菇菌株的主要農藝性狀表現
品種前兩潮平均單袋產量/kg生物學效率/%抗黃斑病能力菌蓋顏色菌柄硬度菌褶密度菌褶顏色品種前兩潮平均單袋產量/kg生物學效率/%抗黃斑病能力菌蓋顏色菌柄硬度菌褶密度菌褶顏色 黑抗6500.28±0.04 defg62.2++灰褐中等中白XKPL0150.25±0.02 g55.6++灰褐中等中灰白 平菇990.29±0.05 cdefg64.4++深褐中等密白XKPL0170.28±0.02 defg62.2+++土黃中等稀疏白 XKPL0010.34±0.03 ab75.6++灰褐硬密白XKPL0210.25±0.03 g55.6+青灰中等密白 XKPL0030.34±0.03 ab75.6++灰褐中等密白XKPL0220.26±0.02 fg57.8++青灰軟密白 XKPL0040.33±0.02 abc73.3++土黃中等密白XKPL0230.25±0.04 g55.6+灰褐中等中白 XKPL0050.34±0.03 ab75.6++灰褐硬中白XKPL0250.27±0.01 efg60.0+++土黃中等稀疏白色 XKPL0070.31±0.03 abcde68.9++灰褐中等密白XKPL0260.26±0.01 fg57.8+白中等稀疏白 XKPL0080.26±0.01 fg57.8+深褐中等中灰白XKPL0270.27±0.01 efg60.0++青灰中等中灰 XKPL0090.34±0.02 ab75.6++深褐硬密白XKPL0280.25±0.02 g55.6++灰褐中等中灰 XKPL0100.28±0.04 defg62.2++灰褐中等中白XKPL0290.28±0.03 defg62.2+++灰褐中等密灰 XKPL0120.30±0.01 bcdef66.7++深褐中等中灰白XKPL0300.28±0.03 defg62.2+++深褐中等密灰 XKPL0130.32±0.02 abcd71.1++青灰中等密白XKPL0350.30±0.02 bcdef66.7++灰褐中等密白 XKPL0140.35±0.02 a77.8+++灰褐中等密白……………………
注:+為抗病能力弱,++為抗病能力一般,+++為抗病能力強;各菌株干料重均為0.45 kg;數據后小寫字母不同,表示差異顯著(<0.05)。
現在對平菇黃斑病的防治,常用一些物理和藥劑防治的方法,如控制出菇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噴施漂白粉溶液等藥物,不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利用抗病平菇品種防控細菌性病害是最為經濟有效的生物防控方法。因此,培育抗病品種具有廣闊的前景。
本試驗采取平菇菌絲與病原菌對峙培養(yǎng)的方法,測定供試菌株的抗性水平,以抗性水平作為評價參數,初步建立一種簡單快速的抗黃斑病平菇菌株室內篩選方法。此方法可有效規(guī)避田間接種費時費力、結果易受栽培管理條件等影響的缺點。
本研究通過室內平板對峙培養(yǎng)試驗結合栽培出菇試驗,發(fā)現不同菌株的抗性水平存在差異。其中,XKPL014雜交菌株的抗病性強且綜合農藝性狀優(yōu)良,可為今后抗病強、品質優(yōu)的平菇品質示范推廣提供基礎。XKPL001和XKPL009這兩個菌株雖抗病能力一般,但綜合農藝性狀優(yōu)良,產量和生物學效率高,可為今后遺傳育種提供優(yōu)質種源材料。
[1] 常明昌. 食用菌栽培學[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3: 121-122.
[2] Wang L, Wei G, Wu X, et al. 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es of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during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under heat stress based on de novo sequenced geno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8, 19(7): 2052.
[3] Zhang R Y, Hu D D, Gu J G, et al. Evaluation of oyster mushroom strains for resistance toby inoculation in spawned substrates[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3, 137(1): 119-126.
[4] Shi Y X, Jin D, Meng S S, et al. Hypovirulent strain of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against brown blotch disease in[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4, 41(2): 293-300.
[5] Henkels M D, Kidarsa T A, Shaffer B T, et al.Pf-5 causes discoloration and pitting of mushroom caps due to the production of antifungal metabolites[J].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2014, 27(7): 733-746.
S646
B
2095-0934(2022)04-312-04
河南省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Z2013-09-01)
魯欣欣,碩士研究生,實習研究員,從事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研究。E-mail:xxl166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