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
人生處處充滿驚喜,比如那個困在舒適區(qū)的我,有幸邂逅了小婚家。
作家小野在《改變力》一書里寫道:“請不要自我設限,真正好的人生態(tài)度,是現(xiàn)在就做,不等,不靠,不懶惰。只有打破舊思維方式的桎梏,才能看到新思路的光明?!逼鋵?,在沒有遇到小婚家時,我是讀不懂這句話的。
那時的我,結束了一段浮浮沉沉的職場生涯,回歸家庭做了全職媽媽。為了不和社會脫節(jié),給孩子做榜樣,我一邊照料孩子,一邊以寫手身份進入新媒體行業(y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努力,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作品陸續(xù)發(fā)表。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陷入了舒適區(qū)不想出來。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當編輯來約我寫一些并不熟悉的文體時,我會下意識地婉拒,不想嘗試。然而就像雪萊說的:“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兒損傷,那么你將失去兩只翅膀,永遠不再能凌空飛翔?!本枚弥?,我失去了向上攀登的沖勁兒,錯過了提升自己的機會,甚至開始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已達極限,不會再有提升。
那段時間我情緒低落,為了緩解,開始在網(wǎng)上漫無目的地閑逛。一天,我被婚姻與家庭雜志公眾號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吸引:《“白發(fā)模女”于書:兩度癱瘓、被前夫拋棄、一夜白發(fā):前半生狼狽不堪,后半生卻光芒萬丈》。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點進去,便淚眼婆娑地再難出來。于書,一個美麗又堅強的女子,風華正茂時癱瘓在床,但她從不給人生設限,窮盡半生與病魔抗爭。最終在51歲那年,從一個普通女工化繭成蝶,成為在T臺上步履翩翩的模特。
我看了于書的經(jīng)歷,想起摩西奶奶的一句話:“不管幸與不幸,都不要給人生設限,以免阻擋了生命的陽光?!蹦且豢涛野迪聸Q心,必須告別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重新起航。我把深深觸動了自己的小婚家當作起點,在翻閱大量往期作品后,請朋友幫忙引薦了編輯津津。編輯老師非常善解人意,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聲,感受到了我的糾結。在看過我的作品后,她不斷鼓勵我嘗試更多文體,并給了我一個寫著名導演黃蜀芹的機會。這篇稿件寫得很艱難,寫作過程中,我一會兒質疑自己的能力,一會兒又后悔不該挑戰(zhàn)自我。缺乏自信心時,我就在腦海中反復回想編輯老師那些鼓勵我的話,慢慢沉下心來。
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被黃導的故事深深打動。如果沒有她在40歲那年走出舒適區(qū)做導演的勇敢選擇,就沒有后來的《圍城》《孽債》等優(yōu)秀作品,更不可能在中國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邊寫邊意識到,人生的精彩,恰恰在于敞開了活,努力去挑戰(zhàn)未知。
我試著不再自我束縛,努力做出更多嘗試。當我寫開重卡拉煤的女司機隋金榮的故事時,被她不向命運低頭的勁頭深深觸動,也告訴自己,要緊握人生的方向盤。當我嘗試寫親子稿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卻很強,非常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學習。
視野有邊,眼界無限。在為小婚家寫稿的過程中,我從人物有滋有味的故事里拓寬了眼界的廣度,增加了見識的深度。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變得更好,內心越來越有力量。遇到未知事物,我不再畏懼,反而把它視作人生迸發(fā)的樂趣去體驗?,F(xiàn)在,我的口頭禪已經(jīng)從以前的“我不行”變成了“試一試”。
每個人的舞臺不在別處,就在自己心中。不給自己設限,一個人的潛力就沒有上限,人生舞臺就會變得更加開闊。我從內心感激給了自己巨大力量和綿長溫暖的小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