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容,陳小平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婦科,廣東 廣州 510095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3位[1]。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是嚴重威脅婦女生命的惡性腫瘤。因卵巢位于盆腔深處,難以捫及或篩查,卵巢癌早期又多無癥狀,70%的卵巢癌在診斷時就已擴散到子宮,雙側(cè)附件,大網(wǎng)膜及盆腔各器官,而且卵巢癌組織類型復雜,所以卵巢癌無論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是目前研究的熱點[2,3]。由于卵巢生長在女性盆腔的深部,位置隱蔽,無法直接看到或者觸摸到,并且患者常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導致80%以上的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4]。目前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20%~40%,而早期患者卻可以達到70%~90%[5]。
目前納米載體介導的腫瘤光治療,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光熱治療(PTT)和光動力治療(PDT)已取得了很大進展[6]。光熱治療(PTT)是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的一種新型腫瘤治療方法,利用具有較高光熱轉(zhuǎn)換效率的材料靶向腫瘤,并在近紅外光(NIR)的照射下將光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利用癌細胞不耐熱的特性來殺死癌細胞,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簡單、治療精準等優(yōu)點[7,8]。PDT是基于光敏劑在腫瘤內(nèi)的局部激活,以誘導化學損傷,從而導致腫瘤細胞死亡[9];這種方法在臨床上已經(jīng)應用了40多年,用于治療各種癌癥,包括淺表皮膚癌、食道癌和肺癌[10,11]。光熱治療腫瘤短期效果好,光動力治療持續(xù)時間較長[12]。但無論是PTT或者PDT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單模式治療難以徹底根除腫瘤,這仍然是一個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阻礙了PTT和PDT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13]。而PTT和PDT協(xié)同治療的方法既繼承了光治療毒性低、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又能使兩種治療方式取長補短,是提高療效和減少毒副作用的有效策略。因此,構(gòu)建一種新型PTT/PDT 協(xié)同治療納米藥物體系,對腫瘤后期研究和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黑色素及其類似物分布在許多生物中,由于其光吸收特性、光轉(zhuǎn)化和親和性,被廣泛用作無處不在的生物材料。它們是應用于生物成像、光療、抗氧化治療和藥物遞送系統(tǒng)領域的極好的納米載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類黑色素(PDA)納米顆粒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正如烏賊墨中的納米顆粒介導了M2-TAM 到M1 的復極。因此,黑色素和PDA納米粒子是藥物裝載、光療和免疫激活的合適納米平臺,而PDA納米在卵巢癌腫瘤中的應用尚罕見報道。
在本研究中,我們制備了PDA納米,采用透射電鏡,水合粒徑分析,Zeta電位分析及NIR照射分析其理化表征,同時驗證了其在不同功率NIR照射下誘導卵巢癌細胞氧化應激、增殖轉(zhuǎn)移能力的變化,為PDA納米在卵巢癌中的轉(zhuǎn)化與應用奠定基礎。
鹽酸多巴胺(98%)、水合鈉(99%)和聚乙二醇(NH2mPEG-NH2 MW 2000,98%)從廣州淡水有限公司(中國廣州)獲得。去離子(DI)水(18.2 MQcm),從水凈化系統(tǒng)(Synergy,Millipore,MA)獲得,用于所有制備過程。Zeta 電位和流體動力學直徑測量由Zetasizer Nano ZS(Malvern)進行。
1.2.1 類黑色素納米的制備 將300 mg 鹽酸多巴胺(1.95 mmol,阿拉?。┤芙庠?16 mL去離子水中。在50 ℃溫度下,在劇烈攪拌下,向鹽酸多巴胺溶液中加入1700 μL 的NaOH溶液(1 mol/L)。當溶液顏色變?yōu)榈S色時,向溶液中加入NaOH,并逐漸變?yōu)樯钭厣?。攪? h 后,用離心過濾器(Amicon 離心過濾裝置,MWCO=10 000 Da)進一步離心溶液,并用去離子水滌,重復3次。向5 mL類黑色素水溶液(5 mg/mL水)中加入1 mol/L NaOH 溶液,將溶液的pH調(diào)節(jié)至9。將該混合溶液滴加到25 mg pH=9的NH2-PEG2000-NH2水溶液中。劇烈攪拌8 h后,通過離心過濾器(Amicon 離心過濾器裝置,MWCO=10 000 Da)離心回收PEG修飾的PDA NPs,然后用去離子水洗滌數(shù)次以除去未反應的NH2-PEG2000-NH2。最后,通過冷凍干燥除去水性溶劑,得到聚乙二醇修飾的PDA納米粉末。
1.2.2 PDA納米光熱光動力性能評估 用808 nm波長的激光照射(0.7 W/cm2或1.0 W/cm2,5 min)處理PDA,作為熱探針檢測不同時間點的溫度變化,同時選擇等量的PBS進行相同激光照射作為陰性對照。溫度變化的圖像由紅外成像設(ThermaCAMSC3000,Flir system Incorporation)在0.5 min內(nèi)記錄,共5 min。為了進一步驗證PDT電位,通過DPBF定量分析PDA NPs 在NIR(0.7 W/cm2或1.0 W/cm2,5 min)下產(chǎn)生的活性氧(ROS)產(chǎn)量。
1.2.3 細胞培養(yǎng) 購買小鼠卵巢癌細胞(ID8,美國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用杜爾貝科改良的Eagle 培養(yǎng)基(DMEM,Gibco)培養(yǎng),并在37 ℃下添加10%胎牛血清(FBS,Gibco)和抗生素(100 U/mL),在5%CO2中培養(yǎng)。為了準備實驗,將細胞分別接種到6孔板或96孔板中,并與添加有10%FBS的適當DMEM孵育。將制備的細胞暴露于具有10%FBS(Control對照組)、PDA組和PDA加NIR(0.7 W/cm2或1.0 W/cm2,5 min)。
1.2.4 細胞活性氧生成實驗 將ID8細胞接種到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37 ℃,5%CO2)。然后,將細胞分別進行Control、PDA、PDA聯(lián)合NIR(0.7 W/cm2或1.0 W/cm2,5 min)處理后,再次孵育24 h。最后,將細胞與ROS測定試劑盒(中國南京凱根)孵育。
1.2.5 細胞線粒體膜電位實驗 將ID8細胞接種到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37 ℃,5%CO2)。然后,將細胞分別進行Control、PDA、PDA聯(lián)合NIR(0.7 W/cm2或1.0W/cm2,5 min)處理后。再次孵育24 h后,用JC-1檢測試劑盒(中國南京凱根)孵育細胞,JC-1探針孵育后會變成單體JC-1(綠色熒光)跟聚集體JC-1(紅色熒光),而綠色熒光與紅色熒光的比值即可代表線粒體膜電位狀態(tài)。
1.2.6 CCK-8細胞毒性實驗 將ID8細胞接種到96個平板中,在補充有10%FBS的DMEM中培養(yǎng)24 h。隨后,將ID8 分別進行Control、PDA、PDA 聯(lián)合NIR(0.7W/cm2或1.0 W/cm2,5 min)處理后,再次孵育24 h后,用CCK-8測定分析細胞存活率。
1.2.7 Transwell 實驗 將ID8 分別進行Control、PDA、PDA聯(lián)合NIR(0.7W/cm2或1.0 W/cm2,5 min)處理后,重新消化懸浮ID8細胞(2×105)并種植在直徑8.0 μm的聚碳酸酯Costar?Transwell?兩室移行板(康寧)的上室中。將介質(zhì)(600 μL)加入6孔板的下層隔間。孵育24 h后,對下室細胞進行計數(shù),評價細胞的侵襲和遷移能力。
1.2.8 類黑色素納米顆粒的體內(nèi)抗腫瘤效應 將ID8卵巢癌細胞注射于構(gòu)建小鼠皮下單側(cè)構(gòu)建荷瘤模型,予尾靜脈注射類黑色素納米顆粒24 h后用NIR(0.7 W/cm2)照射單側(cè)皮下腫瘤,連續(xù)記錄小鼠瘤體體積并繪制生長曲線;2周后,用戊巴比妥對小鼠實施安樂死,對腫瘤組織進行稱重及體積測量。
1.2.9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IBM SPSS 20.0處理。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則采用卡方檢驗。采用Kaplan-Meier法進行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檢驗比較組間差異。以α=0.05為檢驗標準,對以上結(jié)果均進行雙側(cè)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實驗成功制備PDA-PEG納米顆粒。透射電鏡圖所示:PDA-PEG納米為約100 nm大小的圓球顆粒(圖1A)。經(jīng)由馬爾文粒徑儀數(shù)據(jù)所示:PDA-PEG納米復合物粒徑為100±5 nm,其平均Zeta電位分別為-20±2.1 mⅤ(圖1B、C)。
圖1 PDA-PEG納米的理化表征Fig.1 Characterization of PDA-PEG nanoparticles.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of PDA-PEG nanoparticles (Scale bar=50 nm).B: Particle size of PDA-PEG nanoparticles.C: Surface charge of PDA-PEG nanoparticles.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3).
本研究利用近紅外激發(fā)光(808 nm)對PDA-PEG納米溶液進行激發(fā),通過對溫度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相比于磷酸鹽緩沖液(PBS,空白對照組),PDA-PEG納米復合物在0.7 W/cm2以及1.0 W/cm2功率下的溶液溫度呈先快速增高,后續(xù)緩慢升高趨勢,其變化溫度值(ΔT)分別約為15 ℃與30 ℃,顯示出良好的光熱性能(圖2A)。通過單線氧生成曲線分析發(fā)現(xiàn):相比于PBS(空白對照組),PDA-PEG納米復合物在0.7 W/cm2以及1.0 W/cm2功率下均可見大量單線氧生成,且功率越大,活性氧生成越多(圖2B)。
圖2 PDA-PEG納米的光熱光動力性能Fig.2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performance of PDA-PEG nanoparticles.A:Temperature curve generated by PDA-PEG nanoparticles and PBS in response to NIR irradiation at 0.7 and 1.0 W/cm2.B:Curve of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by PDA-PEG nanoparticles and PBS under NIR irradiation at 0.7 and 1.0 W/cm2.
基于PDA-PEG納米優(yōu)良的光熱光動力效應,我們進一步其在細胞內(nèi)誘導氧化應激的能力。流式細胞學實驗分析結(jié)果提示:相比于空白對照組,單純材料組(PDA)不會引起細胞內(nèi)活性氧(綠色熒光)生成,而PDA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能顯著提高ID8卵巢癌細胞內(nèi)的活性氧(綠色熒光)生成能力(圖3,P<0.001)。與此同時,相比較于低功率近紅外(0.7 W/cm2)光照組,高功率近紅外(1.0 W/cm2)處理的細胞內(nèi)活性氧(綠色熒光)水平更高(圖3,P<0.001)。
圖3 PDA-PEG納米的活性氧生成能力Fig.3 Ability of PDA-PEG nanoparticles for in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roduction.Flow cytometry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OS production in ID8 cells following NIR irradiation at 0.7 or 1.0 W/cm2 for 5 mins.***P<0.001.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3).
流式細胞學實驗分析結(jié)果提示:相比于空白對照組(control),單純材料組(PDA)不會引起細胞內(nèi)線粒體膜電位下降,而PDA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能顯著降低ID8卵巢癌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膜電位(紅色熒光/綠色熒光;圖4,P<0.001)。與此同時,相比較于低功率近紅外(0.7 W/cm2)光照組,高功率近紅外光照(1.0 W/cm2)的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水平更低下(紅色熒光/綠色熒光;圖4,P<0.01)。
圖4 PDA-PEG納米誘導線粒體損傷的能力Fig.4 Flow cytometry for analyzing the ability of PDA-PEG nanoparticles for inducing mitochondria damage in ID8 cells with NIR irradiation at 0.7 or 1.0 W/cm2 for 5 mins.**P<0.01,***P<0.001.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3).
CCK8實驗(圖5)表明:相比于純材料(PDA)組,PDA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能顯著抑制ID8卵巢癌細胞的存活率(P<0.001)。與此同時,相比較于低功率近紅外(0.7 W/cm2)光照組,高功率近紅外(1.0W/cm2)光照處理的腫瘤細胞死亡率更高(P<0.001)。
圖5 通過CCK-8檢測經(jīng)PDA-PEG納米聯(lián)合近紅外光誘導ID8 細胞死亡的能力Fig.5 ID8 cell death induced by PDA-PEG nanoparticles and NIR irradiation detected by CCK-8 assay.***P<0.001.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3).
Transwell細胞轉(zhuǎn)移試驗分析結(jié)果提示:相比于空白對照組,PDA 不會引起細胞的遷移能力的顯著改變,而PDA 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能顯著抑制ID8 卵巢癌細胞的遷移能力(圖6A、B,P<0.001)。與此同時,相比較于低功率近紅外(0.7 W/cm2)光照組,高功率近紅外(1.0 W/cm2)照射后ID8 的遷移細胞數(shù)目下降更明顯(圖6A、B,P<0.001)。
而Transwell細胞轉(zhuǎn)移試驗分析結(jié)果亦提示:相比于空白對照組,PDA不會引起細胞的侵襲能力的顯著改變,而PDA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能顯著抑制ID8卵巢癌細胞的侵襲能力(圖6C、D,P<0.001)。與此同時,相比較于低功率近紅外(0.7 W/cm2)光照組,高功率近紅外(1.0 W/cm2)照射后ID8的侵襲細胞數(shù)目下降更明顯(圖6C、D,P<0.001)。
圖6 PDA-PEG納米聯(lián)合近紅外光抑制ID8卵巢癌細胞遷移與侵襲的能力Fig.6 PDA-PEG nanoparticles plus NIR irradiation(0.7 W/cm2 or 1.0 W/cm2 for 5 min)suppres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ID8 cells.A,B:Transwell assay for analyzing ID8 cell migration(Original magnification: ×200).C,D:Transwell assay for analyzing ID8 cell invasion(×200).**P<0.01,***P<0.001.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3).
相對于生理鹽水處理組,單純的類黑色素納米顆粒組沒有顯著抑制腫瘤生長,而PDA聯(lián)合近紅外光照射對腫瘤的抑制率高達70%(圖7)。
圖7 PDA-PEG納米體內(nèi)抗腫瘤作用Fig.7 Anti-tumor effect of PDA-PEG nanoparticles in mice.A:The tumors in mice treated with PDA-PEG+NIR.B:Volume of the tumors dissected from the mice.Data are shown as Mean±SD(n=4).*P<0.001 vs control.
目前,針對新發(fā)卵巢癌患者,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依然是手術(shù)和化療相結(jié)合。根治性手術(shù)和化療策略的關鍵進展提升了患者生存周期[13]。但卵巢癌依然存在較高的復發(fā)及治療不佳患者。為了最大化地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預后,臨床上一直在探索如何優(yōu)化治療方法,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經(jīng)濟的綜合治療方案。
近年來,基于近紅外的光療結(jié)合化療,由于其精確的腫瘤定位、高效的消融能力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開發(fā)為一種理想的治療策略[14]。腫瘤的光療主要包括光熱治療(PTT)和光動力治療(PDT)。對于光熱治療來說,在特定波長下的光照射光熱劑,使得光熱劑升溫從而殺死腫瘤細胞[15];而對于光動力治療來說,在特定的光照射下,光敏劑可以產(chǎn)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從而可以殺死腫瘤細胞[16]。PDT還具有治療其他腫瘤類型的潛力,有針對乳腺癌、頭頸癌、膽管癌、膀胱癌、胰腺癌、宮頸癌的臨床試驗的支持性證據(jù)[17-20]。PTT可用于提高局部光加熱和腫瘤組織消融的效率,但尚未在大型臨床試驗中進行測試;無PTT試劑的激光消融已在臨床上使用[21],并且隨著光熱治療的不斷深入研究,細胞自身產(chǎn)生的熱休克現(xiàn)象嚴重限制了光熱治療效率,單獨使用PTT或PDT很難完全根除實體瘤[22]。因此,PTT和/或PDT與其他治療方式的結(jié)合可以提供利用每種治療方式的優(yōu)點,從而產(chǎn)生附加的甚至是協(xié)同的治療效果。天然黑色素有光吸收特性、抗腫瘤特性等突出優(yōu)點[23],但由于天然黑色素會與蛋白質(zhì)緊密結(jié)合,且難溶于有機溶劑和水[24]。近年來科學家們重點研究人工合成類黑色素,它們有著和天然黑色素相同的光學性質(zhì),因為其易合成的特點,現(xiàn)在也成為光熱劑的熱門材料[25]。本文研究的PDA作為類黑色素之一,它是一種光熱性能良好的光熱劑,它能夠吸收光能高效地將其轉(zhuǎn)化為熱能,使腫瘤局部升溫至45 ℃以上,進而殺死癌細胞,這種特性使PDA 在光熱治療方面有著較為良好的應用[26,27]。PDA具有超強的附著力,可粘附于各種材料的表面,對于其他材料進行修飾,而且PDA表面也存在大量的-OH基團,可以和其他金屬離子反應[28],例如與Gd3+形成配位化合物,從而增強其載藥或生物成像方面的特性[29];同時據(jù)研究報道,Li等[30]發(fā)現(xiàn),具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RGDC)功能并負載DOX的PDA可以有效地釋放并誘導化學光熱效應,產(chǎn)生顯著的抗腫瘤效應;Liu等[31]證明天然黑色素納米粒結(jié)合光熱光動力學效應可以誘導腫瘤免疫原性細胞死亡,成功構(gòu)建PDA包被的納米顆粒用于靶向癌癥治療,由于PDA層的覆蓋,他們的納米藥物能在近紅外光激光照射下具有出色的光熱轉(zhuǎn)換能力,有機地結(jié)合了化療盒光熱療法。因此,基于類黑色素優(yōu)異的紫外線吸收效果、高效的自由基捕獲能力以及表面帶有的多種官能團,已被證明在腫瘤中具有良好的光熱光動力效應,能產(chǎn)生良好的抗腫瘤作用。相比之下,本研究的納米粒結(jié)構(gòu)制備方法簡易,充分利用了NIR與光熱劑PDA的結(jié)合,為進一步增加其水溶性,對其進行聚乙二醇(PEG)修飾,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證明類黑色素納米與近紅外光聯(lián)合應用可產(chǎn)生比單純類黑色素納米治療更好的療效。
綜上,本研究成功合成了類黑色素,通過透射電鏡,水合粒徑,Zeta電位的研究分析表明,類黑色素被成功制備。同時,通過體外功能驗證,證明其具有良好的光熱光動力學效應。進而通過細胞實驗表明其可以引起細胞活性氧升高,并從體內(nèi)外實驗中驗證其抗高效的腫瘤效應。此研究為卵巢癌的非手術(shù)治療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思路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