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劉禹錫
天下山水,無非美好,地偏人遠,空樂魚鳥。謝公開山,涉月忘還,豈曰無娛,伊險且艱。溪山風物,城池為伍。卻倚佛寺,左聯(lián)仙府。勢拱臺殿,光含廂廡。窈如壺中①,別見天宇。石壑不老,水流不腐。不知何人,為今為古。堅焉終泐②,流焉終竭。不知何時,再融再結。
(選自《劉禹錫集箋證》,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釋】
①壺中:意指神仙世界。
②泐:指石頭依其脈理而散裂。
—— 鑒賞空間 ——
和《答謝中書書》相似,《吏隱亭述》選段也以感慨發(fā)端,且都總評山水之美,接著借對人間美景的鋪排列舉,表達對具有儒雅情懷的文人高士的贊美?!榜喝鐗刂校瑒e見天宇”是寫人間美景如神仙世界,與《答謝中書書》中的“實是欲界之仙都”一句異曲同工,堪稱神來之筆。美景之譽,莫勝于此。
從選文中“石壑不老,水流不腐。不知何人,為今為古”“堅焉終泐,流焉終竭。不知何時,再融再結”等句出發(fā),再結合劉禹錫一貫的文風和處世態(tài)度來看,選文表達的并非厭棄俗務、心向山林的隱世思想,而是以牢騷當檄文,借自嘲再諷喻。這和《答謝中書書》表達的希望歸隱山林、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不同。
—— 讀有所思 ——
《吏隱亭述》和《答謝中書書》共談山川之美,但各有側重,你能結合文句分析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