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蓮龍幼兒園 游慧瓊
繪本是幼兒早期閱讀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載體,通過繪本的閱讀能讓幼兒拓展經驗、提高認知,繪本閱讀是幼兒獲取到良好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所以,現(xiàn)階段教師也可以將STEM理念有效地引入其中。借此方式讓整個繪本閱讀活動變得更加豐富,有助于幼兒在各個領域方面的發(fā)展,帶動幼兒產生更多的收獲。
“STEM”主要就是科學、技術以及工程、數(shù)學四門學科英文名稱首字母的縮寫。STEM理念在教育中的融合能對教育規(guī)律和現(xiàn)象更好地進行呈現(xiàn),讓幼兒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和改造世界,推動幼兒的社會發(fā)展,讓STEM成為幼兒解決難題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工具和學科。所以,現(xiàn)階段幼兒園在開展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shù)丶訌娕c該理念的有效融合,不斷地推動繪本閱讀教學的完善和優(yōu)化,在無形中實現(xiàn)對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推動,讓良好的教育效果真正地達成。STEM這一教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其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STEM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整合。在探討這一教育工作合理特點的時候,整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其中包含著眾多具有關聯(lián)性的術語,這也能讓學科之間所具有的關聯(lián)度增加。同時,整合的水平被劃分為四個層次,隨著整合理念研究的深入和其學科知識的簡單拼接,也成了STEM這項教學工作的核心性內容,它能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學科教育的效果。第二個方面就是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作為目標。與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相比,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加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的特點。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個體在真實的世界中學會問題解決的方法能力和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也能轉換和升級課堂教育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STEM教育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在幼教改革全面推動的背景下,要求幼兒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上,這與STEM教育的實際內涵有著較強的一致性。通過STEM教育在繪本教學中的有效融合,不僅能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繪本內容進行了解,更多的則是讓幼兒投入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shù)學的探索中,讓幼兒能動手動腦,對繪本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并且能在無形中推動幼兒的思維和能力發(fā)展,讓幼兒獲取到更好的進步,使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得到真正的滿足,讓幼兒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STEM一直都被認為是發(fā)展教育適當性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它能讓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享受更加高質量的體驗。在傳統(tǒng)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在閱讀時常常分散專注力,要想達到理想中的閱讀效果是非常難的?,F(xiàn)階段,通過理念的有效融合就能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他人之間合作,增添詞匯量,集中專注力等,讓幼兒在此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識字和語言技能,推動幼兒的良好發(fā)展。
在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STEM理念的良好融合,能夠通過數(shù)學、工程、技術和科學等四個方面更好地帶動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提升,這是幼兒在后續(xù)工作、學習和生活當中所必備的。一方面,能使幼兒的天性得到釋放;另一方面,能為幼兒的繪本閱讀提供更多的支撐,保障幼兒的繪本閱讀持續(xù)、有效地開展下去,并且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獲取到更多知識,讓幼兒的認知、經驗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在繪本閱讀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STEM理念和幼兒閱讀的良好融合,教師首先就可以在幼兒教育中將情景創(chuàng)設作為入手點,為理念的融合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入情入景,對閱讀內容的情感共鳴更加深刻,讓他們不知不覺地投入閱讀中,達到理想中最佳的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
例如,在講解《猴子撈月》這一繪本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領幼兒對封面進行觀察。封面就是猴子撈月亮的故事,而對月亮這一事物幼兒也是比較熟悉的,在夜晚的很多時候抬頭就可以看到。所以,在繪本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封面,并對幼兒進行引導,比如:“看到封面,你聯(lián)想到哪一個故事?你對于這個故事了解嗎?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嗎?你覺得月亮和猴子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讓幼兒適當?shù)叵胂蠛完U述,暢所欲言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為后續(xù)閱讀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繪本閱讀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激活幼兒的感官體驗,讓幼兒可以在科學系統(tǒng)中不斷地調查和探索。在此過程中應該盡量地對幼兒的感官進行調動,讓幼兒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繪本內容的探索和閱讀中,這樣就能在繪本閱讀中避免幼兒出現(xiàn)盲目、隨意摸索的情況,為后續(xù)幼兒STEM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國王生病了》這一繪本內容的過程中,很多幼兒在閱讀時都很難理解“為什么國王每天都運動,但是病依舊沒有好呢?”。在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性地進行引導,如說:“在繪本中,你發(fā)沒發(fā)現(xiàn)大臣、王子、國王的運動方式有著不同?”讓幼兒在此過程中對比,在運動中是坐在轎子里好還是爬山或者騎馬運動更好,并且引導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對人物的表情和動作積極地進行觀察,讓幼兒感受到坐在大轎子里運動時,國王是非常輕松而其他人都大汗淋淋的,國王并沒有得到運動方面的鍛煉,所以說病沒有好……以此讓幼兒的思維得到積極的運轉。
在STEM理念中,科學領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要求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借助科學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能、提高幼兒觀察能力,讓幼兒可以不斷地思考、比較,獲取到一定的科學技能。所以,在幼兒繪本閱讀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圍繞著科學對繪本內容積極地引入,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對繪本故事《亮晶晶的泡泡》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科學探究實驗進行開展。比如,可以先帶領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研究,讓幼兒對繪本內容產生一定的掌握。在后續(xù),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開展科學探索活動,將活動名字設置為“泡泡長得一個樣”。教師在后續(xù)可以為幼兒引入器材,比如盆子或桶、清潔精,引導幼兒一起在保障自身安全下對泡沫液進行制作,使用各種物件,比如繩子、切割器等引導幼兒制作泡泡,并鼓勵幼兒探索哪種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效果更好、泡泡會是什么形狀的、能否對形狀進行改變、泡泡是怎樣形成的……教師在無形中帶領幼兒投入科學探索中,讓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不斷的提高。
技術也是STEM理念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看到技術時,大多數(shù)人都會聯(lián)想到手機或計算機。而在繪本閱讀中,技術主要也指工具的運用,它不斷地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所以,在繪本閱讀中,教師也應該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幼兒的技能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達到理想中最佳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對繪本內容《襪子》進行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借助插圖的方式嘗試自己敘述故事,重點分析情節(jié)。比如,叔叔在院子中曬襪子,先曬出了什么顏色的襪子?又曬出了什么顏色的襪子?之后誰來了?襪子究竟變得怎樣?在對情節(jié)分析時,教師也可以融入一個動手操作的小活動。比如,可以在材料準備后,讓幼兒動手操作制作不同顏色的襪子,教可以適當?shù)貙θ旧募夹g進行傳授,讓幼兒可以動手操作,通過染色制造出色彩繽紛的襪子,推動幼兒的思維和大腦發(fā)展。
工程學也是STEM理念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龑в變涸诶L本故事的驅動下投入一些材料的搭建中,讓幼兒在此過程中掌握更多與形狀、平衡、重力相關的知識點,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繪本閱讀故事《三只小豬造高樓》中,閱讀完畢后教師就可以為幼兒下發(fā)硬紙殼、杯子、塑料瓶、飯盒、積木等材料,讓幼兒嘗試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和以自主和合作的模式投入搭建中,為三只小豬蓋房子,并且在后續(xù)進行展示。在此過程中,幼兒可能會經歷失敗,教師就可以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幼兒找尋到原因,在此過程中讓幼兒懂得形狀、平衡、重力,明白如何搭建建筑才不會倒下等。這樣就能使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帶動幼兒在工程學素養(yǎng)方面的提高,讓閱讀教學的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在STEM理念和幼兒閱讀融合的過程中也應該適當?shù)貙?shù)學知識進行巧妙的滲透,讓幼兒可以在此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以及學習技能,在無形中讓幼兒掌握一些數(shù)學概念。這樣能有效地推動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達到理想中的繪本閱讀效果。
例如,在對繪本《一寸蟲》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對“測量”這一數(shù)學概念進行引出,后續(xù)就可以對數(shù)學探究活動進行引入。比如,可以將探究活動的主題設置為“用身體測量”。比如,可以先引導幼兒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測量,后續(xù)通過橫跨步對房間面積進行數(shù)據(jù)的收集,將雙手疊起對自己建造的積木的高度進行測量……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在無形中將數(shù)學和幼兒的繪本閱讀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帶動幼兒的數(shù)學和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達到理想中的幼兒教育效果。
往往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關注到的就是真實生活中所涉及的教育活動內容,所以教師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思考,盡可能多地與最新的知識內容進行接觸,創(chuàng)造自己的新思維,這樣才能展開多元化的幼兒園繪本閱讀模式,也能真正地把繪本教育與實際生活相互聯(lián)系,提高幼兒知識學習的整體效果。
例如,教師把洗好的玩具搬到操場上晾干的時候,三名值日的幼兒幫忙,不一會兒累得汗流浹背。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你們跑了這么多趟?有什么感覺?應該利用什么樣的辦法,才能輕松地把玩具都搬出去?”這時幼兒就會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想出一系列的辦法。有些幼兒說可以用操場上的小車進行玩具搬運;有些幼兒就說這樣不行,操場到班級中還有臺階,車子推不過來。大家集思廣益,就會有幼兒說可以把木板搭在臺階上,這樣就有一個斜坡使車子能推過來了。然后教師再組織幼兒共同觀看相關內容的繪本,《白老鼠》描述的就是小老鼠在搬東西的時候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方法,幼兒能更好地對繪本的內容有所了解,也能實現(xiàn)幼兒的學習最佳效果。最后在幼兒掌握繪本知識后,教師需要帶領幼兒回歸到STEM的教學模式中,組織大家共同進行實驗。在動手的過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難時,需要不斷地討論和調整,最終大家齊心協(xié)力完成了玩具的搬運?;氐浇淌液螅變阂廊粫崃业靥接懤L本的故事內容和實際生活中發(fā)生的內容,這也是STEM教學方法在幼兒園滲透的一個有效的形式,它能站在生活化的視角激發(fā)幼兒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為幼兒的長足進步奠定基礎。
結合STEM這一教育理念進行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園內部的教師還需要利用繪本閱讀的活動展開相應的教育工作,并且成為幼兒的合作者。一方面是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讓每一位幼兒都能與教師進行相互之間的有效互動,保證幼兒參與課堂活動中,并且給幼兒足夠的空間進行未知領域繪本內容的探索,這樣幼兒才能感受到閱讀活動所具有的樂趣。另一方面要給幼兒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閱讀繪本發(fā)現(xiàn)問題時能有針對性地對問題進行探索,而不是教師直接地把答案告訴給幼兒,只有這樣才能組織幼兒在與同伴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地分享自己的想法,相互幫助、相互促進解決共同的問題,也能推動教育活動順利地展開和實施。所以也能看出,STEM教學方法支持下的繪本閱讀活動在展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通過合理的指導激發(fā)幼兒對知識學習和探討的欲望興趣,以便培養(yǎng)幼兒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幼兒的未來發(fā)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在當前幼兒園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對STEM理念進行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在無形中推動幼兒繪本教學的優(yōu)化,讓理想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其中,主要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感官、關注科學、重視技術、引入工程、滲透數(shù)學,讓STEM和繪本閱讀良好地融合在一起,達到理想中的幼兒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