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怡(劍橋藝術學院)
除去車費、伙食費、 攤位費和材料費,我在倫敦藝術市集擺攤一共賺了190英鎊,合人民幣1500元。
1.為藝術家市集制作的海報
2.一開始標錯的盲盒,實為“l(fā)ucky dip
” 3.我畫的繪本在市集上大受歡迎
你逛過藝術市集嗎?從形式來看,藝術市集和普通的市集一樣,由一個個被賣家精心布置的小攤位組成。不一樣的是,在藝術市集上,你通常能看到版畫、繪本、打印或微噴的復制畫、藝術書籍和各種由藝術家開發(fā)的周邊,這使得普通人有了更友好、更親民的方式接觸藝術品。藝術市集也為新銳藝術家、藝術生、插畫師和設計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售賣藝術作品的平臺。
我這次參加的是Illustrator's fair,它是倫敦最大的藝術市集之一,聚集了當?shù)乇姸嗬吓坪托屡d插畫師,是一個支持原創(chuàng)手作和自出版獨立印刷品的市集。售賣的物品包括雜志、獨立出版物、插圖、攝影作品、珠寶、縫制物品、漫畫、定制T恤、自制磁帶、絲網(wǎng)印刷品、唱片和藝術家手作書等,每年有不少知名藝術家在這個市集“下?!辟u貨。
說起在藝術市集擺攤,我其實并不專業(yè)。在國內,我只作為助攻幫朋友擺過兩次攤。在英國,我也有過一次失敗的擺攤經歷(在劍橋,且?guī)缀鯖]賣出幾件作品)。
我看到市集主辦方的藝術家招募通知時,離開展就只剩兩個星期了。但我又不想放棄這個機會,畢竟這次的市集,開在倫敦人流量最大的國王十字街區(qū)!我首先問了自己兩個問題:我賣什么?現(xiàn)在開始找廠家定做還來得及嗎?來不及了,就算我有神力能在三天之內把產品設計出來,廠家也不一定能在幾天內把東西做好。如果我只是賣打印出來的復制畫,首先是品種太過單一,其次也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美感。到底有什么辦法,既可以實現(xiàn)作品的復制,又可以呈現(xiàn)畫作的原生美感呢?
對了,版畫。版畫印刷出來的作品本身就是原作,還具備一版多用的可復制性,難道不是最佳的藝術市集產品嗎?此外,像絲網(wǎng)版畫(也叫孔版畫,它有如工業(yè)上的花布印刷方法,將顏色進行刮壓,從網(wǎng)孔漏至承接物上,所以也被稱作絲漏版畫,可以用來印刷廣告、包裝物、路牌、衣飾圖案等)這樣的版種不僅可以印在紙上,還可以印刷在衣服和帆布包上。一個絲網(wǎng)版畫印制的帆布包,簡直就是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典范。
想到這里,我火速在網(wǎng)店下單了白色的帆布包,又搶訂了學校版畫工作室的絲網(wǎng)印臺。做完了這些工作,我不禁喜滋滋盤算起來:假設我一個帆布包賣20磅,那我當天只需賣出五個帆布包,就可以收回攤位的成本。
除了足夠的產品,主辦方還要求每位藝術家準備一張自己制作的海報。一個好的海報,首先應該是顏色鮮亮的,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客人的眼球。我選擇了黃色的基調和版畫的印刷方式,展示了森林動物市集的場景:搬運繪本的小企鵝,遠遠觀望的象媽媽和象寶寶,雀躍的小浣熊,貪吃的小綿羊,在攤位前認真品鑒的熊博士……
市集開幕那天,我很幸運地被分配到了一個靠近門口的攤位,且身后就是一面墻,可以用來張貼我的部分作品。展示架和商品都一一布置好后,我開始現(xiàn)場為商品標價。一開始我還拿不準定價,不知道自己的作品究竟值多少錢。于是我趁此機會在市集轉了一圈,一邊欣賞藝術家們或精美或新奇的作品,一邊與他們攀談交流,順便掌握下各類手作藝術品的行情。當然,作為一個插畫師,我也沒有妄自菲薄,如果作品本身的成本和藝術價值夠高,我也還是可以排除市場干擾定一個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價位。
“我宣布,2022年的插畫師藝術市集,正式開始!”隨著主辦方的鑼聲落下,大批大批的游客涌了進來,這場面讓我聯(lián)想到了唐朝上元節(jié)的夜市,會不會也是這般熱鬧模樣?
一開門,我就賣掉了自己用黏土捏的玩具盲盒,里面是小鴨子、小雞、小狐貍等動物造型,我用水粉給它們涂上不同的顏色,因為水粉不防水,我還在自己親手繪制的標簽上注明了保存事項。聽到顧客在打開盲盒那一剎那的歡呼,看到自己親手做的小玩意兒被不同年齡的人捧在手心里細細賞玩,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我知道自己來對了。
與這次的供不應求不同,我第一次在劍橋的藝術家市集擺攤時,精心準備的盲盒系列卻一個也沒有賣出去。但奇怪的是,我用很顯眼的指示牌標注了“blind box”,也一直在解釋這是盲盒,要先購買才可以拆開,但每個客人似乎都想打開看一眼。當時我就很納悶,難道英國人不懂什么是盲盒?后來我在藝術品商店看到了盲盒的正式叫法“l(fā)ucky dip”時才知道,我是吃了沒文化的虧。這次我明確標清楚了“l(fā)ucky dip”,果然馬上就被人買走了!
接下來的時間,我一直在自己的攤位前站著,和路過我攤位的每一個人打招呼,其中不乏很多穿著打扮非常有個性的客人,一天下來,我感覺我的“潮人恐懼癥”都被治好了。其中有一個身上有大面積文身、多處穿孔,并且看起來很兇的客人在我的攤位前看了又看,欲言又止。我很緊張,只得一直朝她微笑。想不到她直接掏出手機,放到我面前說:“你畫的狗狗和我家的狗長得一模一樣!”最后,她買走了我用絲網(wǎng)版畫印制的狗狗圖畫,并開心地表示她打算掛在家里。一想到我的畫將來會出現(xiàn)在倫敦的一隅,為異國的朋友帶來喜悅和希望,就覺得即使是大老遠把這幅沉甸甸的畫搬來,也都值得了。
本以為當天會帶著190英鎊收入和快累散架的身體離開,沒想到在市集結束,我?guī)е蟀“鼫蕚浞祷貙W校時,竟有一個帶著孩子的媽媽在火車站直接認出了我。我出名了!
有買賣就一定會有供需關系,在正式擺攤前,調查好市場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這次的生意雖好,但也有很多明信片沒有賣出去。精心繪制的明信片無人問津,卻有很多人上來就問“有沒有賀卡”。在英國,每個城鎮(zhèn)都有很多專門出售賀卡的商店,大超市、小商店、文具店,圖書館等也都有賀卡專柜。他們的賀卡分類也細得離譜,比如生日賀卡,賀卡上都會標明不同的年齡,如1歲、16歲、59歲等,因而更有針對性。除此之外,還會有送給不同關系的人的賀卡,有專門給祖父母、父母、兒子、女兒的,也有給阿姨、叔叔、妻子、丈夫的,充分顯示出收卡人在你心中的特別位置。除了生日賀卡,圣誕節(jié)、母親節(jié)、新婚、結婚周年、畢業(yè)、喬遷等不同節(jié)日的祝福賀卡,也是應有盡有。不那么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英國人,用手寫的文字和明艷的色彩來傳達情意。賀卡之于他們,不是生活的點綴,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明信片在英國的受眾相對較窄,大部分都是藝術愛好者們自產自銷。我在制作時,思維局限在了小圈子之內,沒有考慮到大眾真正的需求,更沒有考慮到文化背景和文化差異。
4.我在藝術市集上的攤位
5.我繪制的明信片
6.用絲網(wǎng)印刷制作出來的帆布包
從另一方面講,了解顧客的心理也很重要。最近的經濟形勢不太好,大家的消費行為也愈加保守。但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們也不能自降身價,怎么辦?那就把東西往小了做!假設內容一樣,一個大的藝術家手作書賣10鎊,小的是5磅,那大家就會傾向于買小的,雖然會犧牲一些細節(jié)上的觀感,但是顏色和質感還是一樣的。因此在制作時,我就以比平時更小的規(guī)格打印,毫不意外,它們也很快被搶購一空。
藝術市集對于我們插畫師來說,就像畫廊之于藝術家。當我把自己的作品面向大眾展示時,也就有了更多讓別人了解我的機會。不過,擺攤終究是一個營銷自己的環(huán)節(jié),作為插畫師,重中之重是把心思放在作品創(chuàng)作上,其次,也需要真正了解目標人群的文化和習俗,如此,作品才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