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中,有“河中鯉,海中鯧”的說法,而在雷州半島,卻流行著“一鯧二芒三馬鮫”的評價,所謂“一鯧”,是指鯧居魚類美食首位。
近期,筆者前往雷州半島東西海兩岸的太平、江洪兩圩,期間,采訪了中國漁業(yè)協(xié)會金鯧魚分會湛江代表處有關人員,獲悉全國三條金鯧魚有一條來自湛江,湛江又添一個“金鯧魚之都”的美譽!
鯧魚從表皮顏色上看,分有白鯧、黑鯧、金鯧、銀鯧等。鯧魚是來自大海咸水產(chǎn)魚類的一種。在筆者的記憶中,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白鯧盛產(chǎn),湛江大大小小的魚販,在農(nóng)貿(mào)市場魚攤上擺賣鯧魚,賣價為幾角錢左右一斤。
鯧魚的“鯧”與“昌”諧音,有“昌盛”之意頭,逢年過節(jié),年年有余(魚)的除夕習俗上,有鯧(昌)守歲跨兩年之所愿。這種民風民俗,鑄成了湛江獨特的“鯧文化”。
這幾年,通過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以金鯧魚為代表的養(yǎng)鯧產(chǎn)業(yè)在湛江風生水起,讓更多人添了口福。金鯧魚是道美食,它除了中間大骨外,肌間無小刺,肉質(zhì)滑口。平時總覺得做一道金鯧魚很簡單,但入廚之后,可煮可煎可燜,卻是花樣多多。鯧肉口感很軟,入口即碎化,吃起來不必咀嚼,真可謂老少咸宜。
本地人到酒家就餐,尋找金鯧魚最好的味道,就是“金鯧咸魚干”燜鍋。很多人都說,吃金鯧會吃出海的味道和大海的記憶。的確,金鯧幼魚自下海之日起,就不知經(jīng)過多少海濤風浪?金鯧不僅把大海的風情囿于網(wǎng)箱內(nèi),還將大海的記憶刻在骨子里。
每條金鯧都藏有一片海的汪洋,每個網(wǎng)箱都圍著一道海灣風情。在中國海鮮之都的湛江,以“金鯧魚”作為招牌菜式的酒家甚多,還推出“一夜埕金鯧”特色菜,讓人有口福而吃個爽快。
(摘自《湛江日報》11.17徐茂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