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汽車觀察》主辦的中國車年度大選在2006年首次舉辦的時候,評委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找優(yōu)點上,因為那時的中國品牌汽車確實各方面毛病太多。但時至今日當刮目相看,很多車型已不輸外資、合資車型,找優(yōu)點已經太沒技術含量。于是評委們反其道而行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挑毛病上。
那真是七嘴八舌不???,“毛病還真不少呢”!
徐向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1.有的車方向盤轉向比過大,一個小彎也需要轉很多圈
2.有的車NVH太差,發(fā)動機噪聲大
3.有的車換擋點轉速高,會增加油耗
4.有的車加速踏板標定不好,略踩油門就急加速
宋慰祖
中國工業(yè)設計協會榮譽常務理事、北京國際設計周戰(zhàn)略顧問、北京設計學會創(chuàng)始人
1.有的車座艙人性化設計欠缺
2.有的車啟動鍵、駐車鍵不好找
3.有的車人機互動差,人說不聽,手動不靈
4.有的車很多宣傳亮點與實際使用體驗有差異
5.有的汽車設計忽略了功能性,視覺效果提升,但使用效果打折扣
6.電動車外觀設計同質化問題突出,依舊沒有突破傳統(tǒng)汽車概念設計
王國業(yè)
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車輛動力學與智能控制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車聯智匯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
1.有的車異味大、加速慢、噪聲大
2.有的車智能交互前需登錄,各種二維碼跳出
4.有的車警示聲音過大,容易嚇一跳
5.有的車倒車時有,傳動結構異響
6.有的車只能識別車輛與人,不能識別障礙物
7.有的車行駛邏輯調校欠缺,如已開啟倒車擋,車輛卻往前動一下
高利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有的車屏幕過于方正
2.有的車大屏界面設計混亂,很多調節(jié)設置找起來太費勁了
3、有的車轉向不靈活
4.有的車HUD顯示轉速,意義不大
劉波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專家組專家、汽車輕量化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1.有的車報警聲過大,開著開著會嚇一跳
2.有的車內飾設計不精致
3.有的車液晶屏被方向盤擋住
4.有的車前三角窗視野不好,轉彎還需要移動身體觀察路況
5.有的車語音智能交互前需先按個鍵或連網,不夠人性化
6.有的車智能化的功能特別多,識別性較差,各種功能鍵的標識不統(tǒng)一
劉玉超
一體化指揮調度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
1.有的車有微信功能,手機微信不是更好用嗎?
2.有的車ACC開啟不成功
3.有的車自動泊車功能經常識別不出車位
4.有的車人機交互不順暢
5.有的車大屏設計過度,屏內功能過多,不便于查找
張警吁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工程心理學研究室特聘研究員
1.有的車車機界面字體小,加上反光,很費力才能看清楚
2.有的車HUD亮度的自動調節(jié),經常忽明忽暗
4.有的車輔助駕駛的啟用條件和狀態(tài)切換提示不易理解
5.有的車屏幕結構混亂,界面四周設計過于復雜
6.有的車部分新技術應用暫未達到良好的交互效果
陳慰平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
1.有的車屏幕內的主要信息沒放在視覺中心,找起來不太方便
2.有的車自動泊車功能不好用
3.有的車屏幕框過大,中控屏界面過于花哨
4.有的車中控屏幕反光嚴重
5.有的車語音反應慢/延時
6.有的車屏幕設計風格不一樣,沒有一體化設計
7.有的車方向盤擋屏幕,易干擾駕駛
8.有的車裝有微信,使用時駕駛者容易分心
劉小勇
汽車觀察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1.有的電動車底盤抓地性不如燃油車,行駛有漂浮感
2.有的車做工不夠精細,品質感有待提升
3.有的車急加速方向易跑偏
4.有的電動車噪音明顯偏大
5.有的車后天窗玻璃面積過大,坐在后排仰著脖子也看不到邊
6.有的車大屏造型與整個內飾不協調
7.有的車按鈕標識看不懂,而且不同的車各搞一套
8.有的車人工接管輔助駕駛時候的提示不明顯
9.有的車隱藏式門把手,居然不是自動彈出設計,扣來按去的極不方便
于鵬
汽車觀察視覺總監(jiān)
1.電動車設計同質化嚴重,扣了標志,認錯幾率非常大
2.車機系統(tǒng)操作界面趨同,無差異個性化,審美疲勞
3.部分車型自動泊車無法識別停車位
4.有的車加速很猛,但剎車偏軟
5.有的車智能交互邏輯不清晰,邏輯性不是特別好
6.有的車車機系統(tǒng)混亂,不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