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瓊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教育是幼兒園與家庭共同的責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提到:“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薄凹覉@共育”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它能使家庭、社區(qū)、幼兒園的各種教育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將在學前教育中發(fā)揮更重要作用,家園雙方的責任也更大。對此,家園雙方都必須認清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形勢,積極樹立家園共育意識。在此,筆者就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作了一定思考。
一、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新變化
1.凸顯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疫情背景下,幼兒園和其他機構一樣,可能處于一種不定時的預防、備戰(zhàn)狀態(tài)。此時,更多的家長深刻體驗到家園溝通與共育的重要性。平時在入園、離園時可以通過簡短對話、眼神動作完成的家園互動,在此刻變得遙不可及;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師行為中獲知的教育理念與辦法,在此時卻不可企及。
2.對家園共育提出更高要求
疫情背景下,如幼兒需居家學習,家長不僅要全面承擔照料者的角色,還要有能力擔任教育者的角色,合理安排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各領域學習,思考如何在狹小而相對封閉的空間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保持良好的親子互動,等等。如何將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成為家長莫大的挑戰(zhàn),家長的需求對家園溝通與共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3.對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出新挑戰(zhàn)
由于疫情的反復,幼兒的封閉管理和居家學習也具有反復性。一般情況下,以與家長交談、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為主的面對面交流形式被阻斷。家園溝通與合作受到時空限制,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給家庭教育和家園共育帶來了新的動力與變革,教師和家長可以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展家園互動。這對雙方熟練、恰當、合理而有效地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
二、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應遵循的原則
1.內容引領專業(yè)化原則
疫情背景下,為了能夠促進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教師必須將科研引路這一理念貫徹落實到位,克服疫情給家園共育工作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電子家訪、在線互動來及時有效的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同時間段幼兒及其家長的實際需求,并借此機會征求家長的意見,對當前家園共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進行適當?shù)恼{整。另外,對于幼兒家長反饋回來的意見,幼兒園負責人需要開展全園教研活動,縱觀整個教學工作全局,從研究性視角出發(fā),總結共性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措施,并分層次進行問題的逐一解決。
2.培育目標可視化原則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教師需要充分的考慮幼兒及其家庭的實際情況,在進行互動教學任務安排時,為了能夠消除幼兒家長的鼓勵,降低教學活動的盲目性,幼兒教師應該遵循培育目標的可視化原則,將每一環(huán)節(jié)詳細具體的教學目標傳達給幼兒家長,做好家長教育行為的引導,提高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另外,根據(jù)社會中最新的抗疫情況,教師每周都要開展主題班會,與幼兒和家長一起進行互動學習。
3.參與主體聯(lián)動化原則
疫情期間,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需要以家園社聯(lián)動為出發(fā)點,堅持主體聯(lián)動化原則,由幼兒教師負責組織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密切與幼兒家長在那個之間的聯(lián)系。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鼓勵幼兒家長參與到教學工作當中,引導幼兒家長從日常行為習慣中加強對幼兒的培育,把握中生活中點滴的教育機會。另外,在疫情期間,教師指導家長向幼兒分享抗疫英雄的實際,讓幼兒認識到身邊默默付出的人們,并給抗疫前線的英雄表示由衷的感謝,幫助幼兒從小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的途徑
1.開展疫情主題活動
疫情之下,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被打破,他們無論生理和心理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變化,“疫情”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它是孩子可以去了解、可以去探究的主題,更是孩子需要去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將疫情防控和幼兒健康發(fā)展有機結合在一起來開展活動,去探討與幼兒生活相關的話題,比如:我們?yōu)槭裁床荒艹鲩T?在家又可以做些什么呢?活動中,老師積極引導幼兒和家長主動參與互動,或語音、或視頻、或作品,來展示自己所認識的新冠病毒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演示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秀一秀在家用“六部洗手法”洗手的視頻……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我是家務小能手”“我是健康小衛(wèi)士”等活動,鼓勵幼兒參與家務勞動,學習自己穿衣、疊被、收拾玩具等,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勵幼兒為玩具消毒、合理飲食、加強鍛煉等,提高個人身體素質。
2.開展生活化的游戲活動
針對居家少外出的特殊情況,我們支持家長從身邊去挖掘生活教育的價值,利用周邊可收集的活動材料,積極開展富有生活氣息的游戲活動。如在“有趣的瓶瓶罐罐”這一活動中,經(jīng)過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努力,延伸出了“給瓶瓶洗澡”“給罐罐分類排序”“給瓶罐美妝”等活動,活動貼近幼兒生活,不僅取材方便,也便于家長操作和指導,孩子不僅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家長的育兒觀念和指導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幼兒在發(fā)展階段,心理健康更應該引起家長及老師的注意,特別實在疫情之下,不僅僅知識牽扯到日常的防控疫情的生活常識,也關系到人類對于大自然與生命的一個態(tài)度,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將心理健康與其他領域的教育相互的滲透,積極的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等,積極的引導孩子關注當下的生活,緩釋心理上的壓力,減輕內心的焦慮等,這樣能夠提升幼兒在面對突發(fā)情況下的自身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這給家園共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為了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需要探尋家園合作的新形式,讓家園共育持續(xù)發(f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