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wèi)衛(wèi)
(東營市利津縣中心醫(yī)院內科,山東 東營,257400)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疾病,通常會出現(xiàn)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導致氣道出現(xiàn)高反應性,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近些年來,隨著環(huán)境的惡化以及粉塵物的增加,導致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目前,臨床尚未有可根治支氣管哮喘的方法,主要通過藥物來緩解患者的哮喘癥狀,控制病情惡化[3]。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控制患者的哮喘癥狀。常規(guī)護理是一種傳統(tǒng)護理模式,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缺乏系統(tǒng)性。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將其用于支氣管哮喘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4]。鑒于此,本次研究將6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的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到東營市利津縣中心醫(yī)院診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66例,利用紅綠雙色球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3例。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3.47±5.63)歲;病程1.0~15.0年,平均病程(8.12±1.04)年。研究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53.62±5.34)歲;病程1.2~15.4年,平均病程(8.15±1.0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呒凹覍賹Ρ狙芯康牧鞒塘私?,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東營市利津縣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胸部CT檢查以及肺功能檢查等診斷為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參考《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5]。②患者年齡>18歲;③存在不同程度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者。
排除標準:①患者的心臟、肝臟以及腎臟等臟器功能存在嚴重損傷;②患者并發(fā)惡性腫瘤疾??;③患者的精神異?;虼嬖谡J知障礙,不能配合完成研究;④因其他疾病所致喘息、胸悶以及肺功能減弱者;⑤女性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為患者提供通風良好、安靜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并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氧療,氧流量控制在1~3 L/h;做好常規(guī)宣教和生活指導。
研究組展開臨床護理路徑干預。①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主要是經驗豐富的責任護士,護士長擔任組長,組織組員學習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流程以及方法等內容,督促組員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開展護理工作。②入院第1天:護理人員提前做好接待患者的準備工作,為患者準備好床位和健康知識宣講手冊等,在患者進入科室后詳細介紹科室的醫(yī)療、環(huán)境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情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為今后護理工作的推行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口頭教育簡單向患者科普支氣管哮喘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案等,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類檢查。③入院第2天:判斷患者入院1 d的治療情況,詳細解釋各類檢查的目的和作用,提高患者檢查的配合度,并繼續(xù)指導患者完成各類檢查。④入院第3天:做好用藥指導,通過播放視頻、座談會以及發(fā)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告知患者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不適癥狀及解決對策,向患者演示干粉吸入劑等特殊類藥物的使用方法。結合患者的喜好,幫助患者制訂營養(yǎng)食譜,叮囑患者多食用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含量高的食物,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指導患者正確呼吸和咳嗽的方法,告知患者定時更換體位。⑤入院第4天:評估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向患者普及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處理方法以及預防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的方法,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并再次指導患者藥物的使用方法。同時,可能有部分患者由于對疾病和治療方法缺少足夠的認識,進而出現(xiàn)緊張、焦慮,甚至抗拒治療等行為,嚴重影響醫(yī)護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也不利于患者身體康復,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對患者的情緒疏導,通過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疑慮和真實的內心想法,在合理范圍內滿足患者的訴求,可通過播放輕音樂、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促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同時可向患者例舉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⑥入院第5~7天: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判斷患者是否滿足出院標準,結合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出院后可以適當進行康復鍛煉,并為患者發(fā)放支氣管哮喘健康知識手冊,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家屬需要做好監(jiān)督,按時到醫(yī)院復查。
①干預前與干預后肺功能:利用肺功能測試儀測量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以及最大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②干預后哮喘控制情況:評估標準參照哮喘控制測試表(Asthma Control Checklist,ACT),總計0~25分,根據分數分為完全控制(25分)、基本控制(20~24分)以及未控制(≤19分)[5]??刂坡?(完全控制+基本控制)例數/總例數×100%。③干預前與干預后生命質量:評估標準參照支氣管哮喘生活質量量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Scale,AQLQ),量表從活動受限(60分)、心理狀況(30分)、對自身健康的關心(20分)、哮喘癥狀(40分)以及對刺激源的反應(25分)5個方面進行評價,分數越高,則視為生命質量越良好[6]。④觀察兩組的治療依從性:由臨床治療醫(yī)師對護理前后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記錄和評估,將治療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3個等級,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FEV1、FVC以及P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FEV1、FVC以及PEF均增加,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PEF(L/s)干預前研究組 33 2.03±0.11 2.14±0.38 3.86±1.02對照組 33 2.02±0.10 2.13±0.36 3.72±1.01 t 0.386 0.110 0.560 P 0.701 0.913 0.577干預后研究組 33 2.85±0.47 3.75±0.63 5.34±1.38對照組 33 2.49±0.25 3.28±0.54 4.26±1.05 t 3.885 3.254 3.578 P 0.002 0.002 0.001
干預后,在哮喘控制率上,相較于對照組(81.82%),研究組(96.97%)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哮喘控制情況比較 [n(%)]
干預前,兩組的活動受限、心理狀況、對自身健康的關心、哮喘癥狀以及對刺激源的反應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分數增加,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s,分)
時間 組別 例數 活動受限 心理狀況 對自身健康的關心 哮喘癥狀 對刺激源的反應干預前干預后研究組 33 33.56±5.24 18.34±4.26 9.12±3.74 21.59±6.34 13.18±3.27對照組 33 34.28±5.39 18.92±4.38 9.67±3.52 21.83±6.72 13.85±3.62 t 0.550 0.545 0.615 0.149 0.789 P 0.584 0.587 0.541 0.882 0.433研究組 33 52.47±2.03 29.33±1.85 19.27±0.89 37.45±2.03 23.74±1.59對照組 33 46.29±3.15 23.47±2.63 14.26±1.34 31.84±3.57 19.36±2.73 t 9.473 10.469 17.891 7.847 7.96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6.97%,對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78.79%,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n(%)]
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主要是由接觸變應源、環(huán)境因素以及飲食習慣等所致,氣道反應性增高是其主要特征?;颊甙l(fā)生支氣管哮喘后,容易出現(xiàn)喘息、胸悶及咳嗽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給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7]?,F(xiàn)階段,臨床對支氣管哮喘側重于對癥支持、藥物治療,由于該疾病存在病程時間較長、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預后效果差等特點,導致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依從性較差,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
常規(guī)護理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缺乏完整的護理方案,僅僅為患者提供了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措施,導致護理效果不理想。臨床護理路徑是近些年來新興的護理模式,其將時間作為護理向導,為患者制訂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促使護理工作更加有序,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8-10]。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入院接受不同時間段的治療,為患者提供病情評估、完善檢查、用藥指導、飲食護理、健康宣教以及情緒疏導等護理服務,體現(xiàn)了護理服務的計劃性和組織性,進而提高整體護理效果,盡早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11-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經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其FEV1、FVC、PEF以及哮喘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的效果更佳。分析其原因:臨床護理路徑結合患者的病情制訂個性化的臨床護理路徑表,使得護理流程清楚有序,護理人員根據表格為患者提供入院指導、完善相關檢查,可以促使患者盡早接受治療,從而控制病情進展;做好用藥指導可以確?;颊哒_用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舒緩患者的哮喘癥狀;加強飲食指導,為患者提供營養(yǎng)食譜,能夠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做好健康宣教和情緒疏導,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14]。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活動受限、心理狀況、對自身健康的關心、哮喘癥狀以及對刺激源的反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分析其原因: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尊重和注重自身能力,充分挖掘其自身的潛能,調動其維持自身健康狀況的積極性,從而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舒緩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命質量。此外,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治療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進一步證實了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用于支氣管哮喘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恢復患者的肺功能,控制患者的哮喘癥狀,提高治療依從性,提升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