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曉
心衰是很多疾病發(fā)展到終末期的表現,但由于人們缺乏對心衰的認識和了解,許多患者在心衰發(fā)出信號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已經是心衰了,從而延誤了治療時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身體出現以下情況,需要警惕心衰來襲。
乏力、運動能力下降
體力差是心衰患者的重要特征。由于心臟功能降低,流通到肌肉和組織的血液減少,許多患者運動后感覺到下肢沉重,全身乏力,且短時間內運動耐力明顯降低。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病情較輕的患者僅于較重的體力活動時發(fā)生呼吸困難,休息后很快消失。隨病情進展,患者逐漸出現輕度體力活動即感到呼吸困難,嚴重者在休息時也感到呼吸困難,以致被迫采取半臥位或坐位休息。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另一種表現,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病情輕的患者坐起后幾分鐘癥狀消失,嚴重的患者可持續(xù)不緩解,甚至出現呼吸窘迫和口唇紫紺。
情緒低落
心衰患者抑郁癥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3 倍。這主要因為他們對自身健康的憂慮,擔心拖累家人、朋友,并終日受到渾身乏力等心衰癥狀的困擾。建議其多與醫(yī)生交流。此外,有規(guī)律地做舒緩的身體運動,這不僅對心臟好,也會讓患者的心態(tài)更加積極正向。
水腫
與腎臟引起的浮腫不同,心衰引起的水腫多先見于身體低垂的部位,比如下肢。臥床患者常表現在腰、背及尾椎骨周圍等部位,按壓可出現凹陷,嚴重的患者可出現全身水腫。下肢水腫多于傍晚出現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減輕或消失。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胸膜腔積液。
難以入睡
高達一半的心衰患者存在著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困擾,這種睡眠障礙是因睡眠中大腦無法向呼吸肌發(fā)出指令而引發(fā)的。
渾身發(fā)冷
心衰患者會感到渾身發(fā)冷,手腳冰涼。這是因為他們體內大多數可用的血液都流向了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四肢血供相對不足,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佳。這種情況下可以穿得暖一些,或者通過有氧運動和按摩增加血液循環(huán)。
咳嗽和咳痰
心衰患者常常出現咳嗽、咳白色黏痰或泡沫痰,嚴重者可表現為咳粉紅色泡沫痰或血痰,多與呼吸困難并存。此癥狀是心衰引起肺泡和支氣管黏膜淤血、滲出所致,但很多患者常被誤診為肺部感染。
其他
心衰患者還可有食欲不振、腹脹、肝區(qū)痛、心慌等非特異癥狀。嚴重心衰引起腦缺氧時,患者還可出現嗜睡、眩暈、眼前發(fā)黑、意識喪失、抽搐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