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基本以教師講解,學生學習作為教學的全過程,整個教學模式也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內容為基本構成。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育技術工具推動了慕課、微課、虛擬課堂等線上學習方式,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方向。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莉茲·阿尼編著的《混合式教學:技術工具輔助教學實踐手冊》涵蓋了混合式教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實施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融合包括準備、實施與開展的整個階段,從多個視角來闡述混合式教學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同時全書還分享了美國教育機構阿斯貝爾公學的成功方法及教學經驗,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有效參考。
《混合式教學:技術工具輔助教學實踐手冊》共分為14 章。包括教育教學工作的準備、構成、實施過程、方法網絡構建、課后總結以及課程教學問題的解決方式等內容。從技術工具輔助教學的全過程來分析混合式授課模式的利用和價值,為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本人在開展“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基于POA 理論高級英語混合式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參考、借鑒了該書中的部分觀點。
《混合式教學:技術工具輔助教學實踐手冊》第一章內容首先介紹了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分析其受環(huán)境影響的因素,并由混合式教學相關的教學故事引出主旨,即怎樣準備混合式教學,引導讀者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學習本身與技術工具相比能夠更好地利用技術工具,并解決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引導讀者明確衡量混合式教學方式成功的標準以及對成功經驗的評定方式。第二章,由學校、教師的教學原則引出混合式教學的準備工作,要以改進教學技術、組建技術團隊、確保發(fā)展?jié)摿ΡU系确矫鏋槿胧贮c,明確教學工作的潛在競爭需求,由此來組建教育教學團隊。
第三章,從組織結構的視角闡釋了教育團隊在開展混合式教學工作中贏得各方支持的重要性,在以充實教師力量為重點開展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重視網絡和管理人才的支持,以此來構建混合式教學團隊,通過團隊的力量實現教學工作的有效溝通,進而提高學生和家長的參與興趣,真正落實混合式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接著又圍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曲線等相關內容,介紹了混合式教學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開展的機會和入手點,提出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方法,確定以模式構建和試點工程為基礎打造評價試點,來構建成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第六章和第七章,通過總結混合式教學技術工作應用的三個原則來引出教學要點,結合學生數據的巧妙使用來明確混合式教學工作發(fā)展進程當中,有效運用教學軟件及教學計劃,并分析學生的個體能力,第八章也明確了良好學習環(huán)境對教育教學工作發(fā)展的重要性,該章重點強調了通過規(guī)劃教室空間的布置結構、打造創(chuàng)新型教育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來提升混合式教育工作環(huán)境,以平衡電腦和學生的比例,強化教學環(huán)境來提升混合式教學質量。
第九章,介紹了構建強大的網絡設施內容,從技術決策的制定、基礎設施的鋪設、網絡設施的準備及團隊力量的支撐等方面,強調了在混合式教學工作中網絡結構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以網絡為支撐開展混合式教學活動。由此引出第十章有效教學培訓工作的開展,確定混合式教學活動要以培訓為主要途徑來強化實踐模式并推進培訓活動,實現混合式教學培訓與專業(yè)技能知識的有效融合。在關注教師教育需求的同時,引導教師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并及時開展教學反饋,以更為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來充實現有的混合式教學活動,推進整個教學工作的質量提升。
第十二章,以教學實施支撐混合式教學為重點內容,通過分析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實現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探究混合式教學開始時的操作要點,并結合教學實踐來明確網絡實踐對混合式教學活動質量提升的重要性,總結了混合式教學活動進程中上機學習活動課程的數量和頻率,制定出更為科學的教學計劃。
第十三章,根據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學習的特點介紹了如何幫助學生自學程序及實現科學輪換。介紹激勵體制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促進作用,并根據教學活動的實踐特點來明確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座位安排及管理的具體方法,強調家長在混合式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方法的運用,推進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同時強調以科學細致的計劃去應對混合式教學的突發(fā)情況。全書的第十四章,對整個混合式教學活動的開展作出總結并提出問題的應對方式,結合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展開案例分析問題解決方式,明確不斷發(fā)展是實現混合式教學模式技術性提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