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利津縣高級中學 魏小杰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議題式教學法已經深入到了課堂教學全過程,尤其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議題式教學法時,教師更加強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議題式教學法,是以特定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發(fā)展目標,以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的融合為切入點的現代化課堂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體來講,議題式教學法具有明顯的開放性特征,教師可以選擇不同主題的議題,當然,選擇議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只有這樣,才可以創(chuàng)造更加貼近現實的生活情境。議題式教學法還具有明顯的靈活性特征,教師不需要拘泥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而是可以把課堂當作辯論或者成果展示的舞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或者實踐調研,打破地域和空間的限制,構建更為現代化的教學情境,將線上和線下交流充分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與探索精神。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運用議題式教學法,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議題的選擇和確定是議題式教學法的核心,而高中政治課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廣,不僅包括經濟與社會,還包括文化與教育、法律與哲學等。對此,教師在選擇議題的時候,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選擇的議題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將理論與實際充分結合起來。盡管議題式教學法的應用范圍很廣,但并不意味著每一個高中政治知識點都適用于這一方法。所以,教師在設定議題的時候也應當懂得取舍,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設定議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所以,教師應當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具體來講,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篩選一些學生可能感興趣的熱點素材和學習資源,然后把素材進行優(yōu)化排列組合,創(chuàng)設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和學習舞臺。并且,教師也要積極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懂得給予學生尊重和愛護,要讓學生能夠依照自己的力量進行實踐和探究。并且,教師也要關注學生喜歡討論的話題,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對于討論中出現的問題也應當作出有效的提示,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使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輔助作用,積極構建更為完善的評價機制和體系,采用雙向評價教學模式,分析小組的材料豐富程度、課堂展示程度、問題解決深度、團結合作程度等,并鼓勵學生不斷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另外,學生也需要針對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反饋,這樣也可以督促教師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手段,使其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并且,教師也要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探究意識,用獎勵機制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推動學生對議題內容的全面認知和理解,并從議題的選定、氣氛的營造、評價機制的完善等角度對議題式教學法進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