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巧藝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福建 德化 362500)
習近平總書記用“大先生”“筑夢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詞匯,形容了高校教師,明確表達了對新時代高校教師的殷切期望。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承擔著“教書”的重任,也具有“育人”的時代使命。教書育人二者不可分割,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是“育人”的重要前提。2018年教育部頒布了《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提出“師德養(yǎng)成教育全面推進行動”,也強調了“興國比先強師”。
高校全面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后,各校紛紛從多個角度和層次,培養(yǎng)教師的師德師風,大多數高校從組織教師學習活動著手,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這一模式出現了“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高校組織教師學習,只從形式上完成了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培養(yǎng),而沒有重視學習的實際成果,其他組織活動,也呈現出了“走形式”的情形,并沒有從根本上對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起到幫助作用。同時,教師對于參加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較低,對于教育活動內容的學習,以及思想上的體會也較少,這也導致高校組織的教育活動,并無實際意義。這也需要高校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模式,將思想落實到實際當中,改變“重形式”“走形式”的固有模式。
重形式輕實效的師德師風建設,導致高校在師德師風建設初期,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后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忽略了師德師風的實際建設,產生了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情形,同時降低了教師自主提升自身素質的動力,教師在這樣的師德師風建設形式下,逐漸形成了跟隨高校建設走的習慣,缺乏自主提升與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總體而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來源于高校整個師德師風建設的體制,而非教師個人,因此,需要完善該體制,從注重形式,轉型為注重實際效果,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缺乏長效機制,這一問題體現在,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之初,表面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隨著教學活動以及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效果不斷下滑,并且凸顯出了建設模式中的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缺乏長效機制。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體制不夠完善,缺乏體制運行的保障機制。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高校對于教師公德的培養(yǎng)活動、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運行機制、建設相關的規(guī)制方法等領域,存在一定問題,進而使得師德師風建設的成果并不長效?!傲?、立校、先立德”,這說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應首先著眼于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其次規(guī)范教師的師德師風,提出相應的獎懲辦法,最后健全整個運行機制,形成體系化、制度化、系統(tǒng)化的長效機制。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檢驗,需要依靠完善的評價考核機制,以驗證高校對教師師德師風培養(yǎng)的效果,隨著根據問題而改善現有的教學活動與組織學習活動。師德師風評價考核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各高校的評價考核機制,過于機械化,單純地從教師的各項成果,對教師的師德師風評判,不是科學的評價方法。這樣不僅會打擊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開展。
師德師風評價考核機制,缺乏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考核標準,對于教師的各項要求以及教師的獎懲機制,沒有從實際出發(fā),具體體現在,沒有違反相關的規(guī)定的教師,就屬于師德師風優(yōu)秀的教師,這樣簡單機械的評價考核標準,不能從根本上反映教師的師德師風。并且現有的評價考核標準,并不能體現教師是否向學生傳播了優(yōu)良文化,以及是否熱愛學生;而是只能反映教師是否遵守教育規(guī)范、是否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否廉潔自律,這就說明師德師風建設沒有落到實處,還是將重心放在了教師的教學工作上,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新時代要求教師立德樹人,也說明教師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專業(yè)知識,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品德;而師德師風考核機制是考察教師是否做到了“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而師德師風評價考核機制的科學性尤為重要。
以德樹人中的立德在于德育為先,樹人在于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當中,要使得立德樹人貫穿教育的各個領域,教學內容、教材選擇、學科設計都要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立德樹人需要貫穿教育的全過程,進而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也需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而進行。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對教師的師德師風也提出一定要求,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建設師德師風,不僅可以加強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也將促進“立德”和“樹人”在教育各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別提出的3點要求,這也說明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對此,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需要明確立德樹人的重要地位,觀察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以此為著力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師德師風優(yōu)秀的教師,積極完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使命,以教育教學為媒介,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持以德育人。嚴格規(guī)范教師行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教師優(yōu)秀品質和思想道德,堅定教師的理想信念,堅持以人為本的信念,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爭做優(yōu)秀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堅定理想信念。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也需要堅定理想信念,以黨的教育思想為引領,以黨的教育思想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理想信念。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高校應組織教師積極學習黨的教育思想和黨的歷史,避免學習與工作“兩張皮”的現象,平衡學習與工作,深刻理解黨的思想,將其融入到工作實踐當中,不斷通過學習領悟黨的思想,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以及工作能力。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教師師德師風的培養(yǎng),需要先明確黨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作用與重要地位,以黨的教育思想為中心展開,以黨的教育思想作為引領,培養(yǎng)教師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改變教師在教學工作與教學活動中的功利性思想,糾正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的工具性傾向。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引領,并不斷深化其價值引領作用,是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要義。這將促進高校全體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教書育人,并將思想政治元素、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德育人、以人為本,融入到教師教學的全過程當中。并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引領,將不斷督促教師反思自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以及教學水平,提升教師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打破“形式主義”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將促進教師自行遵守職業(yè)道德,重視道德行為的示范性,注重教師自身行為影響的深遠性,促使教師不斷改正自身行為,成為學生的道德榜樣。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需要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平時的工作結合起來,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到學校的發(fā)展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各部門的日常管理過程中,避免師德師風建設與高校其他工作、活動脫節(jié),打破“兩張皮”的現象,才能確保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期有效。
基于此,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的建立,可以分兩步走。第一,加強師德師風制度和體系的建設。促使其形成制度化、體系化、規(guī)范化的運行模式,對教師師德師風設置相應規(guī)定,按照規(guī)定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和活動,根據科學的依據,評價教師的行為是否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并且明確規(guī)定違反相關條例的懲戒方法,同時,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設置相應的獎勵,以便于激勵教師。第二,明確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保障以及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高校明確該建設的主體責任,明確各單位各部門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責任人,以便于事后追責,同時有助于督促各部門共同助力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使得各部門認識到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積極履行自身義務,自覺監(jiān)督教師師德以及高校師風。
師德師風建設的評價考核制度,需要科學而具體,高??梢砸?guī)定師德師風評價考核辦法,根據該辦法,評價考核教師的師德師風。具體而言,評價考核制度中,應當包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各項工作中、學科建設中的種種表現,不能只依據教師的日常表現,對教師進行師德師風的評價,師德師風包含了多項內容,不僅包含了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也包含了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學科建設能力等,進而評價考核,應當包含多項內容,綜合考核教師。
按照評價考核辦法,各部門可以根據教師的綜合表現,表現優(yōu)異的教師可以參與評選先進個人,并規(guī)定獎勵辦法;對于教師師德失范行為,各部門應按照規(guī)定,進行問責以及處理。并且,教師的師德師風評價考核,可以運用在各部門的崗位聘任過程中,將教師的師德師風和思想道德水平,作為聘任的考核內容。評價考核制度需要保持先進性,這需要各部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評價考核制度,擴大師德師風評價考核范圍和高度,總結教師在崗位中遇到的師德失范問題,思考其原因并加以預防。
全方位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在長效機制和完善的評價考核制度基礎上,通過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的方法,搞好師德師風建設。首先,各部門帶領教師學習師德師風相關內容,加大師德師風活動的組織力度,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到教師的各項工作當中,使得該內容深入人心,培養(yǎng)教師正確的教育精神和思想。其次,在校園中營造“立德樹人”的教育氛圍,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認識,全面建立、健全師德師風規(guī)范,引導教師積極履行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呼吁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教育意識。最后,各部門之間通力協(xié)作,共同助力師德師風建設,互相監(jiān)督教師思想與行為,引導教師自覺遵守職業(yè)道德,帶領廣大教師以師德師風為本,做思想正確、行為正確、路線正確的好教師。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期有效,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配合,進而全方位的師德師風建設,也需要教師對自身行為進行全方位的自查,自覺改正自身問題,提升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以人為本,堅定理想信念,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需要全體教師的努力、積極配合,以及各部門的通力協(xié)作,打造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體系化的管理制度,完善評價考核制度,多角度評價考核教師,制定科學而具體的評價標準以及獎懲規(guī)范;組織師德師風學習活動,帶領全體教師學習相關內容,提升全體教師的思想覺悟,制造立德樹人的校園氛圍,呼吁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堅持自身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育才,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從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提升教師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運行機制,將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