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堂吉訶德》中的男性凝視與反凝視
        ——以瑪塞拉章節(jié)為例

        2022-11-23 19:47:03夏西遙
        關(guān)鍵詞:利索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夏西遙

        (重慶外語外事學院 西方語學院,重慶 401120)

        一、引言

        西班牙文學巨匠塞萬提斯的長篇巨著《堂吉訶德》(1)該書分上下兩卷:第一卷出版于1605年,書名為《來自拉曼查的異想天開的紳士堂吉訶德》(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第二卷出版于1615年,書名為《Segunda parte del ingenioso caballer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意為“來自拉曼查的異想天開的騎士堂吉訶德第二部”。首部中文譯本于1922年由林紓自英文版翻譯而成,取名為《魔俠傳》。后續(xù)中文譯名有《吉訶德先生》《唐吉訶德》等,至1959年付東華譯本書名始譯為《堂吉訶德》,并在后續(xù)版本沿用至今。本文采用文本為屠孟超譯本。自面世以來的四百多年間吸引了無數(shù)研究者。雖然國內(nèi)外研究《堂吉訶德》的論文和專著數(shù)量眾多,但專門針對牧羊女瑪塞拉章節(jié)的研究卻屈指可數(shù),且多是將瑪塞拉與其他女性形象對比的研究。伊莎貝爾·納瓦斯·奧卡納(Isabel Navas Ocaa)的《塞萬提斯的女性主義解讀》(2012)是為數(shù)不多從女性主義角度探討塞萬提斯作品的研究。文中梳理自20世紀初以來從女性角度解讀《堂吉訶德》的研究作品。如研究女性形象的何塞·桑切斯·羅哈斯(José Sánchez Rojas)的《塞萬提斯作品中的女性》(1916);英文文學學者愛迪斯·卡梅隆(Edith Cameron)的《〈堂吉訶德〉中的女性》(1926);薩迪·愛迪斯·垂奇曼(Sadie Edith Trachman)的博士論文《文學傳統(tǒng)下的塞萬提斯筆下的女性》(1932)指出,塞萬提斯在維護女性婚姻自主權(quán)、批判強加給女性的貞潔觀方面走在時代的前沿;從女性主義視角研究塞萬提斯作品的菲利斯·薩提寧·伯苓(Pyllis Zatilin Boring)則認為,塞萬提斯對瑪塞拉等女性人物的描寫說明他是一個女性主義者;韓國學者帕克·周(Park Chul)發(fā)表于1998年的論文《塞萬提斯文學世界中的女性主義萌芽》中,以瑪塞拉故事為例,分析從中體現(xiàn)出的女性主義思想。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塞萬提斯被稱為“女性主義者”當之無愧。E.C.格拉夫(E.C.Graf)的專著《塞萬提斯和現(xiàn)代性》(2007)中的一篇文章《〈堂吉訶德〉與女性主義》,是當代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堂吉訶德》中女性主義的作品。格拉夫結(jié)合時代背景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書中體現(xiàn)的女性主義思想,為我們提供多元化的分析視角。

        塞萬提斯在瑪塞拉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的女性主義思想不容忽視。盡管如今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女性的自由和獨立獲得承認,但早在四個多世紀以前,塞萬提斯就在作品中表達了這一愿望,結(jié)合其所在的時代背景,更顯得難能可貴。在塞萬提斯所處的16世紀,內(nèi)憂外患下費利佩二世的統(tǒng)治日漸保守,明證之一是他“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強專制統(tǒng)治,殘酷迫害異端,同時加重工商賦稅……至1598年,當費利佩二世被迫離開王位時,西班牙已然經(jīng)濟凋敝、國力衰微”[1]。此外,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對于塞萬提斯和廣大西班牙民眾來說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雖然塞萬提斯以創(chuàng)作歌頌女王、贊美無敵艦隊的十四行詩為敲門磚步入文壇,但因個人和家族生活貧困潦倒,多次含冤入獄,他深刻體會到社會和體制的黑暗與腐朽,《堂吉訶德》便是他在獄中構(gòu)思而成的一部“反騎士小說”。這部作品旨在戲諷中世紀的騎士小說傳統(tǒng),反映社會現(xiàn)實,書中隨處可見他對社會弊病的抨擊以及早期人文主義思想與天主教正統(tǒng)思想的碰撞。本文擬運用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分析牧羊女瑪塞拉從“被凝視”的他者到“反抗凝視”的主體地位的轉(zhuǎn)變,探討在小說所處的時代背景下,塞萬提斯女性主義思想的超前和局限之處。

        二、男性凝視下的欲望客體

        凝視是指“攜帶著權(quán)力運作或者欲望糾結(jié)的觀看方法”[2],其淵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的視覺至上觀念。20世紀以來,凝視理論得到新的發(fā)展,薩特基于存在主義思想分析視覺的壓制體制,提出“‘注視’使得我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有如存在因此被喚醒、被確認,我與他人由此因為彼此目光而獲得自在的‘存在’”[3]16。20世紀后期,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和他提出的“眼睛和凝視分裂,凝視無處不在,主體只不過是一種幻象”[3]31,為對“看”和主體性之間關(guān)系的分析注入更豐富的維度。??卵由炝嗽摾碚?,將權(quán)力理論滲透進對凝視的探討,他在早期作品《臨床醫(yī)學的誕生》中批判視覺中心主義,在《瘋癲與文明》和《規(guī)訓與懲罰》中探討“監(jiān)視”中的權(quán)力運作。

        凝視理論對于當代女性主義批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隨著女權(quán)主義運動的推進和女性主義理論的發(fā)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女性作為他者和客體的處境,“女性進入男性視野成為其欲望對象,是社會性別文化建構(gòu)的事實,也是結(jié)果”[3]48。在女性主義語境中,女性總是處于男性凝視和被規(guī)訓內(nèi)化的自我凝視之中。20世紀70年代問世的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觀看之道》和勞拉·馬爾維(Laura Mulvey)的《觀影快感與敘事電影》,從文化研究的視角進一步揭發(fā)這種無處不在的男性凝視,對當代女性主義凝視理論影響深遠。在《堂吉訶德》牧羊女瑪塞拉章節(jié)中,男性對瑪塞拉美貌的贊揚就是這種男性凝視的表征。

        牧羊女瑪塞拉的故事見于《堂吉訶德》上卷第十二至十四章。在給堂吉訶德講述瑪塞拉的故事時,牧羊人多次強調(diào)她的美貌,她“出落得非常漂亮,見到了她,就會使我們想起她媽媽”,“她比她媽媽要好看得多。姑娘到了十四五歲,人見人愛,眾人都贊揚上帝,給她塑造得這么完美”,她的美貌使得“許多人如癡如醉地愛上了她”。雖然深居閨房,“她的美名還是傳揚開了”,“她不但長得好看,而且又有大筆家產(chǎn),因此,本村的還有周圍好幾西班牙里(2)西班牙古里程單位,1西班牙里約等于5572.7米。內(nèi)的大戶人家公子都來找她叔叔求婚”。就算到大山里面當牧羊女,她一露面,“人們看見了她的花容月貌,說不清有多少富家子弟、青年鄉(xiāng)紳,像格利索斯托莫一樣,一身牧羊人打扮,來到她身邊向她求婚”[4]68-69。旁人眼中優(yōu)秀的大學生格利索斯托莫對美麗的瑪塞拉一見鐘情,為了追求她想盡辦法,甚至化身牧羊人陪伴在她身邊。然而瑪塞拉雖對他以禮相待,卻并無意接受他的求愛,只愿一個人自由自在地與大自然為伴。因為瑪塞拉的花容月貌,男人們都趨之若鶩,極盡阿諛之能事,正如約翰·伯格所言:“男性先觀察女性,才決定如何對待她們。結(jié)果,女性在男性面前的形象,決定了她所受的待遇?!盵5]46男性對瑪塞拉的熱情源于瑪塞拉出眾的外貌,即男性對她的“愛”實際上是掌握權(quán)力的“帕里斯”們獎賞給最美麗女人的“金蘋果”(3)希臘神話中,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愛神阿佛洛狄忒為了爭奪女神厄里斯留下的刻有“獻給最美麗的女神”的金蘋果,決定舉行一場選美比賽,讓宙斯選出最美的女神。宙斯則把這個燙手山芋讓給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請他來作出最終評判。最終帕里斯把象征最美女神的金蘋果獎賞給阿佛洛狄忒(余祖政編譯,《古希臘神話故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271頁)。,男性成為女性外貌的觀看者和評判者。雖然伯格討論的語境是歐洲的裸像油畫藝術(shù),但藝術(shù)源于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觀賞的對象往往是女性,“這種不平等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到了現(xiàn)在仍然有很多女性內(nèi)化了這種男性凝視,她們也如同男性一樣審視自己的女性氣質(zhì)”[5]65。

        雖然瑪塞拉是承載無數(shù)男性欲望、幻想的對象,卻也是他們施壓的對象[6]。發(fā)現(xiàn)瑪塞拉堅如磐石、無法打動后,受到冷遇的男性開始指責她“殘酷無情、忘恩負義”,他們“唉聲嘆氣、滿腹哀怨”。求婚未果的格利索斯托莫在絕望中選擇自殺這種更極端的方式,甚至死前還留下絕命詩,斥責瑪塞拉的“冷酷無情”,要控訴她的“種種罪行”,數(shù)落她“無比殘忍、無情”。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怨恨,將自己的痛苦比作“猛獅的怒吼,惡狼的狂嗥”[4]78。格利索斯托莫死后,眾人把悲劇的源頭歸咎于妖女瑪塞拉的蠱惑,牧羊人說瑪塞拉的“脾氣和個性對村上人的害處比瘟疫還大”[4]69;葬禮上,他的朋友安布羅西奧稱瑪塞拉為“態(tài)度異常傲慢”的“要了他命的死冤家”,并且為了證明格利索斯托莫是受了蠱惑鬼迷心竅才做出如此出格的事(4)天主教教會禁止自殺,唯一允許的自殺行為只有殉教。自殺被視為不可能原諒的罪行、對上帝的冒犯,死后不能進入天堂得到永生。參見:李建軍、孫守飛著《基督教自殺觀研究》,載《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第11頁。,將死者形容為“罕見的天才”“嚴肅而不高傲,活潑愉快而不低級庸俗”“論他的品德世間第一”,甚至直言“害死他的是個牧羊女”。另一個牧羊人比瓦爾多提議應保存格利索斯托莫留下的手稿,“讓后世的人們認識瑪塞拉的殘忍而引以為鑒,免得他們重蹈覆轍”[4]76。

        于是,格利索斯托莫的死成為導火索,引發(fā)這群曾經(jīng)的追求者們對瑪塞拉口誅筆伐。拒絕眾人求愛的瑪塞拉瞬間從“仙女”被貶為“妖女”,再一次說明在男權(quán)文化中,女性只是男性他者的能指,在束縛著她的象征秩序中,男性可以把他們的幻想和執(zhí)念強加于靜默的女性形象上,同時用絕對的話語權(quán)力維持她們的被動地位[7]。在男性目光中,美麗的女性是一個“可獲得”的欲望對象,對她過高的贊譽是基于男性自身對美的裁判權(quán)的主體感和掌控感。無論是幻想中可以占有她的“自我”,還是現(xiàn)實性欲觀看中的“自我”,都能從中得到滿足感。然而,一旦發(fā)現(xiàn)觀看對象不服從于這種凝視權(quán)力時,作為觀看主體的男性便感到權(quán)力失控的焦慮和隨之而來的憤怒,當初對她越傾心,現(xiàn)在越怨恨。正如吉爾莫(David D.Gilmore)指出的,男人總是在崇拜女人與敵視女人之間擺動著,他們一邊歌頌女人,把她們捧得像完美典范一樣的圣人,一邊又痛斥女人是騙子和背叛者。這種愛恨交織源于男人既極度地需要女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又抗拒這種強烈的需求。對女性最刻薄的詆毀,將這個對象貶得一文不值,是他們借以緩和內(nèi)心混亂的方式[8]。男性們之所以能如此團結(jié)地詆毀同一個對象,還在于男性群體間形成的“男性紐帶”。這種男性之間的社交關(guān)系通過“聯(lián)合與自己類同的人群,形成同性社會交際網(wǎng)”來共享特權(quán),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9]。死者格利索斯托莫雖然和其他瑪塞拉的追求者們曾經(jīng)是具有競爭關(guān)系的情敵,但他死后,所有男性同胞都為他訴苦喊冤,矛頭一致對準瑪塞拉。這種“同性社會交際”活動使他們有默契地緊密團結(jié)在一起,而瑪塞拉或者其代表的女性,正是這種聯(lián)結(jié)的黏合劑和犧牲品。

        三、瑪塞拉的反凝視

        與此同時,面對那些垂涎她美色的男性目光,瑪塞拉的應對方式不是服從而是抵抗。她一直很有分寸,從來沒有給過他們希望,她可以對牧羊人以禮相待,但是一旦發(fā)現(xiàn)對方別有企圖,她就會把這些人趕得遠遠的。盡管他們因為自己的美貌而大獻殷勤,瑪塞拉卻絲毫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或高高在上,她擲地有聲,揭露男性對她的傾慕不過是愛她的皮囊:“假如老天沒有讓我生成美人,讓我生得很丑,請問,我能由于你們不愛我而抱怨你們嗎?”[4]84她將容貌視為身外之物,“我長得好看,也是老天的恩賜,我自己既沒有懇求,也沒有選擇”。她雖有良好的家境卻不愛涂脂抹粉、梳妝打扮,偏要當衣著樸素、與牛羊為伴的牧羊女。伯格曾提出,在男性凝視下的女性將自己內(nèi)在分裂,內(nèi)心同時存在一個女性“被觀察者”和一個內(nèi)化的男性“觀察者”,她們不斷注視自己,像男性注視她們一樣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她們給男人的印象將會成為別人評判她一生成敗的標準。別人對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自我感覺,而且從孩提時代開始,她就被教導和勸誡應該如此[5]46。顯然,瑪塞拉成功地抵抗了父權(quán)社會對她的這種規(guī)訓。她拒絕接受男性對她美貌的稱贊,即是拒絕接受作為主體的男性的凝視;不以自己的美貌為榮,不以打扮迎合男性審美,也就避免了這種凝視的內(nèi)化。她永遠是自己的主體,而不是他人的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瑪塞拉陳詞中鏗鏘有力、條分縷析的理性通常是屬于傳統(tǒng)男性的特征[10]。相較之下,代表著力量和理性的男性人物格利索斯托莫,卻被愛情沖昏頭腦,喪失理智,淪為沖動的奴隸。對于瑪塞拉而言,在眾人眼中優(yōu)秀的格利索斯托莫不過是“急躁狂妄、害死了自己”的頑固不化之人,正如她在辯護中所說:“完全可以這樣說,是他自己執(zhí)迷不悟,害了自己的性命,不是我狠心。”[4]84-85塞萬提斯的這種對傳統(tǒng)性別角色的顛覆體現(xiàn)了在人文主義思想萌芽下,人們開始思考兩性身份,女性是否一定是情緒化、非理性的,男性又是否天生更加堅強和理智?塞萬提斯已經(jīng)給出否定的答案。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到:女性如瑪塞拉可以不被困于家庭一隅,在廣闊的天地中追尋自己的理想;而有男性如格利索斯托莫,他們并沒有遠大的抱負,也會為情所困。同時,在中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兩性的性別角色分工有悠久的歷史——女性專屬于家庭的私人領域,而男性則應該在公共領域大展宏圖,這幾乎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這種被社會化建構(gòu)的兩性性別角色雖然已存在成百上千年,但是否合理、是否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對于今天仍然未能擺脫兩性性別刻板印象的我們來說,無疑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瑪塞拉反抗男性凝視的姿態(tài)還在于徹底拒絕封建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行為的規(guī)訓企圖。對那個時代的女性而言,名節(jié)是重于一切的珍寶,甚至高于她們的生命,“溫婉賢淑”“賢妻良母”是對女性最大的褒獎。然而,在面對格利索斯托莫死后自己無辜受累以致聲名狼藉的處境時,瑪塞拉非但沒有以“賢良淑德”來洗清自己,反而清醒地識破這套束縛女性、掌控女性的“吃人”制度,以不需要也不在乎被男性評判的態(tài)度從根本上進行反抗:“叫我猛獸、妖精的人,就請你們把我看成壞人、害人蟲,不要理我好了;說我無情無義的人,就別巴結(jié)我;說我負心的人就別討好我;說我狠心的人就別追逐我。我這只猛獸,我這個妖精,我這個無情無義、殘酷無情的負心人絕對不會來找你們,巴結(jié)你們,奉承你們,追逐你們的?!盵4]85瑪塞拉沒有落入自我凝視和自我規(guī)訓的陷阱,她的反抗使凝視者也無計可施。

        在面對死者朋友莫須有的指控時,連暫時清醒的旁人也不禁疑惑:“瑪塞拉為人很規(guī)矩,心地也很善良,可是在格利索斯托莫的詩中,卻抱怨什么妒忌呀、猜疑呀、拋棄呀,這都有損瑪塞拉的聲名?!盵4]83無法否認事實的安布羅西奧只好說:“事實上瑪塞拉是個名實相符的女孩子。她絲毫也不冷酷,只是有點兒驕傲,有些瞧不起人。除這點外,即使最愛嫉妒的人也難從她身上找出一點毛病來。”[4]83這些立場動搖的批評者的言辭可以佐證瑪塞拉在格利索斯托莫的葬禮上的那番話:“我有財產(chǎn),不貪圖他人的財物;我生性喜愛自由,不喜歡受人管束;我不愛也不恨任何人……我喜歡和這些村莊里的牧羊姑娘交往,我要照看自己的羊群,這就是我的消遣。”[4]85她最后更是直言:“我的愿望是一輩子獨身,只準備過隱居的生活,把我美麗的軀體留給大地享受?!盵4]84瑪塞拉自信而有主見,善良而又聰慧。她在葬禮上為維護自己名譽而發(fā)表的演說立足于事實,邏輯上無可辯駁,而且證明她的舉止是符合理想正義的[11]。

        更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故事結(jié)尾,聽完瑪塞拉的發(fā)言后,作為封建制度代表的騎士堂吉訶德竟然選擇站在瑪塞拉一邊:“她已經(jīng)說得明明白白,格利索斯托莫的死不是她的過錯。誰去向她求愛,她也不會答應。像她這樣潔身自好的姑娘,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理應受到好人的尊重,不應該對她緊追不放?!盵4]85如果說瑪塞拉是西班牙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女性主義者[12],對女性如此真誠相待的堂吉訶德無疑是女性主義者的同盟。事實上在16世紀,女性相較于男性而言還處在絕對的從屬地位。孩童時代她們處在父親的絕對權(quán)威下,出嫁以后又完全依附于丈夫。她們的婚事完全由父親做主,女兒就像他們的財產(chǎn)一樣[13],而且在拉丁語系國家,羅馬人關(guān)于父權(quán)和孝道的觀念在整個中世紀以及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仍得到某種程度的延續(xù)[14]。在與塞萬提斯同屬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其他作家筆下,貶低女性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如薄伽丘的《大鴉》、阿方索·馬丁內(nèi)斯的《塔拉維拉大祭司:駁斥俗世之愛》等。同時期的很多西班牙文人并不具有男女平等的意識,如弗萊·路易斯·德·萊昂在《完美婦人》中抱怨女性諸多的天生弱點,并且表示應嚴格限制她們在社會中的作用。以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為代表的人文主義者雖然對女性仍持有一定的懷疑態(tài)度,但他們開始支持女性擁有和男性一樣的受教育權(quán)等權(quán)益。塞萬提斯受到這種更進步的人文主義影響,這種思想從他多次抨擊騎士小說中的暴力元素和性別主義可見一斑[15]。

        四、無法逾越的時代之困

        在塞萬提斯書寫《堂吉訶德》的16世紀,瑪塞拉的這番自由主義宣言毫無疑問是為爭取女性權(quán)利和自由振聾發(fā)聵的聲音。雖然瑪塞拉的言行中已有諸多沖破封建制度禁錮、閃現(xiàn)人文主義光輝的征兆,但我們不能忽視塞萬提斯思想中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除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外,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塞萬提斯思想上的局限性體現(xiàn)在他為女性解放指的出路仍是狹隘的。雖然在故事的最后,瑪塞拉在一番鏗鏘有力的自白后回歸山林,表明她最終無視世俗規(guī)范對其相夫教子的規(guī)勸,得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做主自己的人生,但不能忽視的是,這似乎只是她不得已之下的選擇:如果堅持不婚,她的自由只能通過這種浪跡山野的方式才能實現(xiàn)。學者希思(Theresa Ann Sears)曾指出,根據(jù)當時的傳統(tǒng),雖然繼承了父親的大筆遺產(chǎn),但瑪塞拉必須由叔叔代管遺產(chǎn)直至結(jié)婚,她不能以未婚的狀態(tài)自由生活在父親留下的房產(chǎn)里,更不能隨意支配屬于她的財產(chǎn)[16]。一方面,瑪塞拉這種“離家出走”式的放牧生活反抗了當時的基督教正統(tǒng)思想,顛覆了女性必須相夫教子、安于家庭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反映出在當時的社會,勇敢如瑪塞拉的女性也無法與時代抗衡,無法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自由”。赫蘇斯·G. 馬埃斯特羅(Jesús G. Maestro)教授曾指出,事實上自由是一種政治上的概念,而不是從這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中得到的(5)轉(zhuǎn)述自該教授上課視頻,視頻名為“《堂吉訶德》中牧羊女瑪塞拉的偽女性主義”,網(wǎng)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qtk53A7KQ&t=160s。。自由是相對的,只有在國家的范疇內(nèi)才存在自由,而不是在完全無拘束的大自然中。換言之,女性的自由應該是在有男性參與的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而不是在大山中、羊群里。女性主義者應該是指身處父權(quán)制社會、在男性的壓迫和圍困下,為了女性獲得平等的權(quán)利而與這種男性的絕對統(tǒng)治斗爭的人,不是為了逃離兩性不平等而完全回避男性和社會關(guān)系,特別是回避浪漫關(guān)系的女性。從這個角度來說,瑪塞拉的女性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想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主義而非現(xiàn)實主義。面對強大的封建教會統(tǒng)治勢力,勢單力薄的瑪塞拉既無力撼動整個制度,也無法改變世人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她的斗爭和反抗只能通過出走這種妥協(xié)的方式實現(xiàn)。雖然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不徹底的反抗已具有非凡的進步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瑪塞拉的自由主義思想還可以理解為另一種形式的正統(tǒng)思想。16世紀雖然處在新教日益壯大的壓力下,天主教會仍然擁有無上的權(quán)威。這種絕對的權(quán)力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許多民眾對積弊已久的教會恨之入骨?!杜=驓W洲史》中指出,“新教的變化促使了天主教的不變。甚至對于贖罪券教義,天主教也沒有做出讓步。特倫托會議再次確認了贖罪券,并將之釋義為靈性的而非金錢的交易”[17]234;在特倫多會議上,還“大規(guī)模地強制推行審查制度以促進對平信徒的訓導,與此同時還公布禁書錄”[17]235。在17世紀初的西班牙,作為教會鎮(zhèn)壓新教徒的工具,宗教裁判所更是達到權(quán)力的頂峰,其中央機構(gòu)無孔不入,把持著西班牙各地的法庭,還有數(shù)不清的下屬機構(gòu)分散在各地,負責監(jiān)視民眾、搜集情報等任務。教會的種種手段引發(fā)的日益濃厚的懷疑和恐怖氛圍嚴重影響整個國家的文化界,文人們害怕發(fā)表任何與正統(tǒng)天主教義相悖的觀點[18]。在這種全方位的滲透下,塞萬提斯自然難以避免宗教的影響。在整部小說中,雖然他多次以戲謔的方式針砭時弊,揭露教會的腐敗黑暗,但對基督教的篤信和維護并不鮮見,體現(xiàn)在瑪塞拉這個人物的塑造上。根據(jù)學者鈴木(Masashi Suzuki)的觀點,在瑪塞拉的陳詞中,她對上帝的絕對虔誠顯而易見,她多次提到要與“林木為伴,潔身自好”,這種想法很有可能是受撫養(yǎng)她長大的教士叔叔的影響[19]。身為神父,這位叔叔雖然對瑪塞拉管教嚴格,但給她尋覓夫婿時,并沒有強加自己的意志,而是尊重瑪塞拉的意愿,表示“做長輩的不應強迫自己的子女成家”[4]68;當瑪塞拉一再推脫,最后甚至選擇成為牧羊女時,叔叔未強行阻止,而是采取聽之任之的寬容態(tài)度。從對這個開明教士的塑造中,我們能體會到塞萬提斯帶有人文主義精神的基督教思想。最終,瑪塞拉由于對教會的腐朽深感失望,不愿選擇當時女性除結(jié)婚以外的另一條體面出路——當修女侍奉上帝。至此,保留名節(jié)與貞操、終身不婚與牛羊為伴,成為她近乎唯一的選擇。

        五、結(jié)語

        塞萬提斯在牧羊女瑪塞拉的故事中表達了他站在時代前沿的女性主義思想。在父權(quán)制、宗教正統(tǒng)思想以及封建統(tǒng)治的多重禁錮下,女性長久以來都是保持沉默、隱形的客體,都是被男性言說、處于男性凝視下的他者。在這種結(jié)構(gòu)性的不平等制度下,她們被規(guī)訓成自我的觀察者,以父權(quán)社會的標準代替真實自我的感受。在此背景下,瑪塞拉勇敢堅定的宣言不光洗去自己的冤屈、恢復自身的名譽,更是打破千百年來女性沉默的傳統(tǒng),是從“被言說”的客體向“自我言說”的女性主體邁進的重大一步。拒絕男性凝視的瑪塞拉體現(xiàn)了女性獨立的自我人格,雖然從今天看來她的抵抗有局限也有不足,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已是進步的時代之音,是給父權(quán)制度的一記重錘。

        猜你喜歡
        利索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奮斗
        青春期健康(2023年6期)2023-09-20 05:11:14
        塞萬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奮斗
        An 80-year-old Embroiderer and Yangxin Cloth Sewing
        Special Focus(2019年4期)2019-05-10 01:36:06
        爸爸的挑戰(zhàn)
        西班牙語文學與學生語言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
        塞萬提斯:悲喜人生勝過堂吉訶德
        北方人(2016年21期)2016-12-08 08:47:54
        堂吉訶德之性格內(nèi)蘊析論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6:08
        中企走出去不妨學一學“堂吉訶德”(觀察家)
        我的利索媽媽
        西班牙找到塞萬提斯遺骸
        日本无码欧美一区精品久久 |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国产桃色在线成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色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 国产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播放成人av| 乱色欧美激惰|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露开双腿| 亚洲男同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 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精品|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青春草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在线观看的a站免费完整版| 内射合集对白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国产| 中文字幕久久人妻av|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区| 中国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如狼似虎富婆找强壮黑人|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久久|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婷婷|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亚洲第一看片| 我的美艳丝袜美腿情缘| 欧美性猛交xxxx三人| 好吊妞人成免费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