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桃源流出的江湖
        —蘇詩的“江湖”書寫

        2022-11-23 18:03:30
        關鍵詞:蘇轍桃源黃州

        朱 剛

        蘇轍的詩里,經(jīng)常自比顏子,這顏子很安靜地住在他的陋巷里①參見朱剛:《蘇軾蘇轍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17—318頁。;蘇軾則喜歡把自己比為鴻雁②朱剛:《蘇軾蘇轍研究》第一篇《何處不歸鴻—蘇軾的人生與詩》。,年年歲歲,往返飛翔。如果說陋巷是顏子所處的世界,那么鴻雁來去的世界,又被蘇軾以何種詩語加以指稱呢?作為詩歌意象的鴻,當然經(jīng)常是飛在空中的,甚至飛去望不見的天際,所謂“渺渺沒孤鴻”③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東坡樂府箋》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7頁。,但蘇軾似乎也會注意到鴻雁停落或棲宿之處,如“應似飛鴻踏雪泥”④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詩集合注》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0頁?!皰M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⑤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東坡樂府箋》卷二,第202頁。,諸如此類。需要說明的是,鴻在某一處雪地或沙洲,都不過是短暫駐留,畢竟它還擁有天空,所以它的世界流動不居,在《武昌西山》 詩中,蘇軾寫出了這個流動不居的世界: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⑥蘇軾:《武昌西山》,《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七,第1383頁。

        往復飛翔的鴻雁的世界被稱作“江湖”,與猿鶴長居的北山,一靜一動。猿鶴自是隱士的比喻,而鴻雁就指蘇軾這樣既不隱居山林又不穩(wěn)居廟堂的人。廟堂之外的世界不光有山林,還有安靜的陋巷和更為廣闊的江湖。鴻在江湖的比喻,也曾出現(xiàn)在蘇轍的詩里:

        建元一二間,多士四方至。翩翩下鴻鵠,一一抱經(jīng)緯……失足青冥中,投命江湖里。⑦蘇轍:《送交代劉莘老》,《蘇轍集·欒城集》卷七,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31頁。

        作為鴻鵠起落的空間,“江湖”才能與“青冥”(天空)的遼闊相稱。當然,表示環(huán)境和主體的詞語,搭配使用有歷史的習慣,江湖、鴻雁并不是陋巷、顏子那樣幾乎固定的組合,二蘇筆下與“江湖”相配使用的似乎以“魚鳥”為多:

        頃在錢塘,樂其風土。魚鳥之性,既自得于江湖;吳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①蘇軾:《湖州謝上表》,《蘇軾文集》卷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644頁。

        本以鯫生,冒居禁從。頃緣多病,力求潁尾之行;曾未半年,復有廣陵之請。蓋以魚鳥之質,老于江湖之間。習與性成,樂居其舊;天從民欲,許擇所安。②蘇軾:《揚州謝到任表二首》之二,《蘇軾文集》卷二十四,第695頁。

        草野微陋,章句拙疏。十載江湖之間,自群魚鳥;五遷臺省之要,永愧冠裳。③蘇轍:《謝翰林學士宣召狀二首》之一,《蘇轍集·欒城集》卷四十八,第837頁。

        十年流落敢言歸,魚鳥江湖只自知。④蘇軾:《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之一,《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七,第1381頁。

        幸推江湖心,適我魚鳥愿。⑤蘇軾:《和穆父新涼》,《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九,第1431頁。

        畢竟字面上的“江湖”乃是水域,所以與之適配的主體還有“魚”,而同時并舉的“鳥”里面,應以鴻雁那樣的候鳥為主吧。無論如何,包含鴻雁在內的“魚鳥”明確為作者的自喻,“江湖”就是其身處的空間。那么,作者賦予這個空間的詩意又是什么,就是本文要加以考察的問題了。

        一 失意之人被放逐的場所

        對“江湖”的書寫,恐怕是中國文學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在白話小說流行之前,主要見于詩歌。本世紀初,丁啟陣先生有《中國古代詩歌中“江湖”概念的嬗變》 一文⑥丁啟陣:《中國古代詩歌中“江湖”概念的嬗變》,《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2年第3期,第4—9頁。學界對“江湖”加以論述的著作、論文不勝枚舉,丁先生的結論與本文內容可銜接,故獨舉此文。,簡要地梳理了“江湖”一詞的語義變化,認為此詞本指適合魚類生存的環(huán)境,始于《莊子》 ,后來被陶淵明轉指隱居的場所,及至杜甫,則擴大為在野(與出仕相對)、不在都城(與在朝廷相對)之義,就此定型,而被后人沿襲。盡管丁先生也已指出,杜甫久在江湖,與這個世界的感情是親切的;但總體而言,跟極大多數(shù)儒家知識分子一樣,杜甫畢竟仍希望出仕,向往朝廷,“江湖”并不是實現(xiàn)其人生理想的地方,這個空間的意義基本上是負面的,處在“江湖”的大致是失意之人。

        確實,如果我們??炊K上呈給朝廷的章表,則其中的“江湖”一詞,仍是與朝廷相對的世界,而且?guī)缀蹙褪欠胖鹱锶说膱鏊S绕涫琴H居黃州以后的蘇軾,似乎習慣以寄身“江湖”來表述這段經(jīng)歷:

        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⑦蘇軾:《謝量移汝州表》,《蘇軾文集》卷二十三,第656頁。

        臣猥緣末技,獲玷清流。早歲數(shù)奇,已老江湖之上;余生何幸,得依日月之光。⑧蘇軾:《謝賜御書詩表》,《蘇軾文集》卷二十三,第670頁。

        前一段是剛獲命離開黃州時所作,后一段是元祐初年在朝時的回顧,所謂“江湖之上”主要指向黃州的經(jīng)歷。這大概因為黃州處在長江之濱,過江就是荊湖北路,可謂名副其實的“江湖”之地。在蘇軾貶居黃州的同時,蘇轍受兄長連累,也貶居江南西路的筠州,他后來也用“江湖”一詞指代貶地:

        近蒙圣恩,除前件官,仍改賜章服者。謫宦江湖,歲月已久;置身臺省,志氣未安。⑨蘇轍:《除中書舍人謝執(zhí)政啟》,《蘇轍集·欒城集》卷五十,第866頁。

        臣家世寒賤,兄弟戇直。早坐狂言,流落江湖而不返;晩逢興運,聯(lián)翩禁近以偷安。①蘇轍:《免尚書右丞表二首》之一,《蘇轍集·欒城集》卷四十七,第832頁。

        這都是元祐在朝時的回顧,與“臺省”“禁近”對舉的“江湖”,當指其元豐年間的貶地而言。

        不過,二蘇的生平中,除了在朝、貶謫外,還有一種外任的經(jīng)歷,即離開首都去擔任地方官。從語詞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蘇軾章表也有把外任之地稱作“江湖”的,其例如下:

        臣本緣衰病,出守江湖。以一方凋弊之余,當二年水潦之厄。②蘇軾:《謝宣召再入學士院二首》之一,《蘇軾文集》卷二十三,第681頁。

        三年翰墨之林,屢遭飛語;再歲江湖之上,粗免煩言。豈此身愚智之殊,蓋所居閑劇之致。③蘇軾:《謝兼侍讀表二首》之二,《蘇軾文集》卷二十三,第685頁。

        臣久緣衰病,待罪江湖。莫瞻北極之光,但罄南山之祝。④蘇軾:《上皇帝賀冬表》,《蘇軾文集》卷二十四,第713頁。

        臣職守江湖,心馳象魏。⑤蘇軾:《上太皇太后賀正表》,《蘇軾文集》卷二十四,第714頁。

        以上皆元祐間所作,與“翰墨之林”或“象魏”對舉的“江湖”,指的是杭州等“出守”州郡。地方政府是朝廷的下屬,或者說派出機構,但地理上則與朝廷有一定距離,故在“朝廷—江湖”的二元圖景中,地方政府屬于前者還是后者,道理上本來是兩可的,不同的作者可以各自的方式去處理,從中反映出他們不同的心態(tài)。對于蘇軾來說,他當然明白地方政府必須聽命于朝廷,但仍愿意將其所在地稱為“江湖”,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這表明“江湖”并不能拒絕權力的脈絡向這個空間延伸,因此雖在“江湖”,仍是“待罪”,而且面對旱澇災害,還有救治的責任;不過蘇軾仍愿意強調這是一個跟權力中樞不同的空間,至少容得“衰病”之人,可以“粗免煩言”,承受的壓力比在朝廷要小一些。

        二蘇章表中使用“江湖”一詞最晚的例子,是紹圣二年(1095)再次貶居筠州的蘇轍所作《明堂賀表》 ,此年九月因明堂禮畢而大赦天下,在嚴厲打擊“元祐黨人”的時勢中,是個難得的寬弛之令,轍讀赦書而上表云:

        臣頃侍帷幄,稍歷歲時。譴責之深,坐甘沒齒;江湖之遠,猶冀首丘。⑥蘇轍:《明堂賀表》,《蘇轍集·欒城后集》卷十八,第1079頁。

        在此表中,“帷幄”指向朝廷,“首丘”指向故鄉(xiāng),而所謂“江湖之遠”,既遠離朝廷,又遠離故鄉(xiāng),乃是被“譴責”者的放逐之所。對于這種被放逐的命運,蘇轍表述的態(tài)度是“坐甘沒齒”。僅就章表的范圍來看,這樣的表述充滿悲情,出于無奈,但我們若讀二蘇的詩歌,則不難看到他們對于“江湖”,也確實有一種“魚鳥”之思,詳下文。

        二 “江 湖” 可 思

        跟章表中一樣,二蘇詩中的“江湖”,亦兼指貶所與外任之地。首先,黃州謫居生涯,被蘇軾稱為“五年江湖”,見其對朋友孫覺的訴說:

        吾窮本坐詩,久服朋友戒。五年江湖上,閉口洗殘債。⑦蘇軾:《孫莘老寄墨四首》之四,《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五,第1251頁。又,蘇詞《浣溪沙·席上贈楚守田待問小鬟》之二“一夢江湖費五年”,亦指黃州謫居,見《東坡樂府箋》卷二,第233頁。

        這里的“坐詩”就指“烏臺詩案”,此后便是黃州的五年謫居。被他連累的蘇轍,在貶居筠州時期也有“遠謫江湖舳尾銜,到來辛苦向誰談”①蘇轍:《次韻毛國鎮(zhèn)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詠》之三,《蘇轍集·欒城集》卷十,第188頁?!伴T前溪水似漁家,流浪江湖歸未涯”②蘇轍:《試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韻三首》之二,《蘇轍集·欒城集》卷十一,第208頁。等詩句,將貶地稱為“江湖”。又,蘇軾于“烏臺詩案”前贈朋友李常詩已云:

        君為三郡守,所至滿賓從。江湖常在眼,詩酒事豪縱。③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蘇軾詩集合注》卷十九,第945頁。

        他說李常離開朝廷后,連著做了三處地方官,所以經(jīng)常可以看到“江湖”。元豐末從黃州放歸,也有贈同年蔡承禧詩云:“三年弭節(jié)江湖上,千首放懷風月里。”④蘇軾:《蔡景繁官舍小閣》,《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四,第1226頁。此謂蔡氏離朝外任已達三年??梢娡馊沃?,在他的筆下亦屬“江湖”。這樣,蘇軾從熙寧間因反對“新法”而離朝,至元祐歸朝,其外任和謫居的時間加起來有十余年,這被他自己稱為“十載江湖”,如《次韻胡完夫》 云:“青山別淚尚斕斑,十載江湖困抱關?!雹萏K軾:《次韻胡完夫》,《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六,第1336頁。與此相似的說法,是黃庭堅《寄黃幾復》 詩中的“江湖夜雨十年燈”⑥黃庭堅:《寄黃幾復》,《山谷詩集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2頁。,大概從二黃相別,到庭堅寫詩的時候(元豐末),他們在地方州縣轉輾任職,已有十年了。

        元祐歸朝的蘇轍,回顧此前的經(jīng)歷,也說“流落江湖東復西,歸來未洗足間泥”⑦蘇轍:《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二首》之一,《蘇轍集·欒城集》卷十五,第288頁。。不過他的筆下,與“十載江湖”相似的表述是“十年江?!保?/p>

        十年江海興不淺,滿帆風雨通宵行。投篙椓杙便止宿,買魚沽酒相逢迎。歸來朝中亦何有,包裹觀闕圍重城。日高困睡心有適,夢中時作東南征。⑧蘇轍:《書郭熙橫卷》,《蘇轍集·欒城集》卷十五,第295頁。

        以“江海”指遠離政治權力之地,在六朝以來的詩歌中也自成傳統(tǒng),蘇轍未嘗出海,他所謂的“江海”實際上跟“江湖”的意思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首作于元祐年間的詩中,此前的十幾年流落江湖的經(jīng)歷,成了夢里追尋的美好過去。水運交通和市鎮(zhèn)的發(fā)達,使江湖旅途亦具風雨夜行的興致,不但可以隨處止宿,還能相遇不同的人,吃各種不同的魚,喝各地自產(chǎn)的酒,頗有溫情。與此相比,京都又有什么?無非是內城、外城兩重城墻包圍著一些宮廷衙門而已,身在其中只想睡覺,而夢魂飛回了東南—好不容易歸朝的作者,卻成了個思念“江湖”的人。同樣,元祐年間的蘇軾,也有“江湖前日真成夢”⑨蘇軾:《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九,第1448頁。“江湖來夢寐,蓑笠負平生”⑩蘇軾:《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藉田》,《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六,第1833頁。等相似詩句。

        “江湖”有何可思?與固定在一地的都城不同,“江湖”是個流動的空間,蘇轍寫的“通宵行”“東南征”也富有動感,比起困睡一地,在流動空間中的連續(xù)行動,當然更有資格成為真正“人生”的內容。人生本來就常被形容為一個旅程,這旅程理應是在流動的空間中展開的,所謂“君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萬里心”?蘇轍:《和強君瓦亭》,《蘇轍集·欒城集》卷三,第41頁。,保持對于遠方的向往,才是富有詩意的人生。當然,這個空間不能只是一片荒原野水,其中必須有適合于詩人生存的條件,那么,除了舟楫風帆、買魚沽酒,二蘇的“江湖”還有什么呢?

        熙寧九年(1 076),密州知州蘇軾把州城西北濰水邊上的一個送客亭改建為“快哉亭”,時在齊州的蘇轍寄詩云:

        車騎崩騰送客來,奔河斷岸首頻回。鑿成戶牖功無幾,放出江湖眼一開。景物為公爭自致,登臨約我共追陪。自矜新作超然賦,更擬蘭臺誦快哉。①蘇轍:《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之一,《蘇轍集·欒城集》卷六,第110頁。

        按詩中所云,改建工程并不復雜,主要是多開了幾扇門窗,但好處就在“放出江湖”進入亭中之人的視野,使自然風景紛至沓來,引人詩興。上文引用的蘇軾贈李常詩“江湖常在眼,詩酒事豪縱”,也是相同的意思。多年以后,蘇軾還有“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shù)云山供點筆”②蘇軾:《次前韻送程六表弟》,《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第1496頁。的回憶。山水風景,自非行走“江湖”者不能飽覽。像后來深居宮廷的藝術家宋徽宗,就只好造些假山來尋取詩情畫意,卻為此承受千古罵名,也算可憐。

        與自然山水相伴的,往往還有歷史遺跡,對于二蘇這樣學者型的詩人,可能更富吸引力。熙寧四年(1071)蘇軾出京赴杭州通判任,途中游歷鎮(zhèn)江,作《甘露寺》 詩,蘇轍次韻云: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超然脫阛阓,穿云撫朱欄。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檣竿。水怪時出沒,群嬉類豭羱。幽陰自生火,青熒復誰鉆。石頭古天險,憑恃分權瞞。疑城曜遠目,來騎驚新觀。聚散定王業(yè),成毀猶月團。金山百圍石,岌岌隨濤瀾。猶疑漢宮廷,屹立承露盤??癫淌?,萬古嗟獨完。凝眸厭滉漾,繞屋行盤跚。此寺歷今古,遺跡皆龍鸞。孔明所坐石,牂?非人刊。經(jīng)霜眾草短,積雨青苔寒。蕭翁嗜佛法,大福將力干。坡陀故鑊在,甲錯蒼龍蟠。衛(wèi)公秉節(jié)制,佛骨埋金棺。長松看百尺,畫像留三嘆。新詩語何麗,傳讀紙遂刓。嗟我本漁釣,江湖心所安。方為籠中閉,仰羨天際摶。游觀惜不與,賦詠嗟獨難。俸祿藉升斗,虀鹽嗜咸酸。何時扁舟去,不俟官長彈。③蘇轍:《次韻子瞻游甘露寺》,《蘇轍集·欒城集》卷四,第64頁。

        甘露寺在瀕臨長江的北固山上,蘇轍在描寫山水風景之后,可能是按蘇軾原詩的提示,逐一點到了諸葛亮坐過的狠石、梁武帝造的大鐵鑊和唐代李德裕畫像等歷史遺跡,甘露寺?lián)碛械倪@些遺跡幾乎勾連起一部宋前的中國史。最后,蘇轍為自己未能同游深表遺憾,希望哪天可以脫離官場,乘上扁舟去“江湖”盡情尋訪。因為漫長的中國史把眾多的遺跡散布在“江湖”空間,所以這個空間實際上也到處含蘊著深邃的歷史感。

        值得注意的,還有蘇軾作于元祐后期的下面兩詩,都提到了“江湖”:

        都城昔傾蓋,駿馬初服辀。再見江湖間,秋鷹已離鞴。于今三會合,每進不少留……④蘇軾:《送張嘉父長官》,《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五,第1771頁。

        淮上東來雙鯉魚,巧將詩信渡江湖。細看落墨皆松瘦,想見掀髯正鶴孤。⑤蘇軾:《次韻劉景文見寄》,《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四,第1703頁。

        前一首說他在“江湖”見到了朋友,后一首說朋友的書信遠渡“江湖”到達自己手上。北宋時期的交通、通訊當然沒有現(xiàn)代那么便利發(fā)達,但與唐五代之前相比,顯然有巨大的進步。以前的詩人,相聚交流大抵只在京師,分赴“江湖”后便多孤處寂寞之嘆,但對于北宋詩人蘇軾來說,他的“江湖”既可以是朋友相見之地,也不難收到朋友的書信??陀^上,交通、通訊以及商品經(jīng)濟等方面的發(fā)展,使“江湖”的宜居程度不斷提高。

        這樣,我們在二蘇言及“江湖”的以上詩句中看到,這“江湖”間有山水風光、有歷史遺跡、有朋友人情,在此行旅酒食,無不催發(fā)詩興。對于詩人來說,除了權力壓迫、行政束縛,“江湖”已經(jīng)不缺乏什么。比起京都,“江湖”甚至更多人間煙火,更適合作為歸宿之地。

        三 “江 湖” 可 歸

        北宋“新舊黨爭”局面的變化,很大程度上跟宋神宗英年早逝有關,比神宗年長十來歲的蘇軾、蘇轍,在謫居黃州、筠州的時候,是不敢預想皇帝會比他們更早去世的,所以,此后政局翻轉使他們成為元祐大臣,毋寧說是個意外,當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獲準離開黃州的時候,他本人并不認為這是一個政治轉機,《別黃州》 詩云:

        投老江湖終不失,來時莫遣故人非。①蘇軾:《別黃州》,《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三,第1145頁。

        他認為自己還會回到黃州來,因為余生肯定要在“江湖”上度過。這并不是刻意對政治前途作低調的估計,以神宗皇帝掌控政局、堅持“新法”為事實前提,蘇軾必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實際上,他在黃州經(jīng)營東坡,建造雪堂,自號“東坡居士”,也已經(jīng)是此種心理準備的體現(xiàn):有意認同黃州,認同“江湖”。

        對“江湖”的心理認同,當然不至于使蘇軾放棄元祐入朝的機會,畢竟儒家教養(yǎng)賦予士人的政治理想主要須在朝廷才能實現(xiàn)。但元祐年間也有黨爭,而且局面更為雜亂,官職的升遷并不意味著蘇軾的政治訴求都能如愿以償,當他對京師的官場感到厭倦的時候,“江湖”就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元祐四年(1089)的蘇軾回想黃州云: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來禽與青李。五年不踏江頭路,夢逐東風泛蘋芷。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復在江湖,知君對花三嘆息。②蘇軾:《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一,第1544頁。

        此時蘇軾正想申請離京,去擔任地方官,所以預計“明年我復在江湖”,而事實上他當年就再蒞杭州。此后,在“江湖”與朝廷之間來來去去,真如鴻雁一般。據(jù)其詩語,他更為認同的乃是“江湖”:

        老身倦馬河堤永,踏盡黃榆綠槐影?;碾u號月未三更,客夢還家時一頃。歸老江湖無歲月,未填溝壑猶朝請。黃門殿中奏事罷,詔許來迎先出省。已飛青蓋在河梁,定餉黃封兼賜茗。遠來無物可相贈,一味豐年說淮潁。③蘇軾:《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六,第1813頁。

        這是元祐七年(1092)從揚州還朝的時候所作,漫長的行旅顯然令他感到疲倦。朝廷對這位名臣表示了禮遇,知其行近都城,特許門下侍郎蘇轍暫停公務,出城迎接兄長,還賜茶慰勞。不過蘇軾表示他沒有禮物可以回贈,只能把一路上聽到的豐收消息告訴擔任執(zhí)政官的弟弟,而對于自己這一次還朝任職,則遺憾地表示“歸老江湖”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皻w”字的指向,一般是故鄉(xiāng),也經(jīng)常是京師,但在蘇軾這里卻是“江湖”。

        確實,翰林學士蘇軾的“江湖”之志,屢見詩中,如“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連山宰樹春”④蘇軾:《潘推官母李氏挽詞》,《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八,第1393頁?!笆艑⒔ィ∥椅迨稹雹萏K軾:《復次韻謝趙景貺陳履常見和兼簡歐陽叔弼兄弟》,《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四,第1696頁?!按松ㄏ蚪?,默數(shù)淮中十往來”⑥蘇軾:《淮上早發(fā)》,《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五,第1766頁。等等,在寫給朋友的書信中也說:“某江湖之人,久留輦下,如在樊籠,豈復有佳思也?!雹咛K軾:《與劉貢父七首》之七,《蘇軾文集》卷五十,第1467頁。這樣反復表示,并非違心之語,因為就仕宦常情而論,隨著蘇轍擔任的職務愈趨顯要,其嫡親兄長似乎也以申請外任為宜。就此而言,將外任之地納入“江湖”,對蘇軾來說幾乎是必要的,否則除了貶謫,他就與“江湖”無緣了。相對來說,蘇轍的政治地位更高,卷入元祐政爭更深,盡管也有“萬里還朝徑歸去,江湖浩蕩一輕鷗”①蘇轍:《題王詵都尉設色山卷后》,《蘇轍集·欒城集》卷十六,第316頁。等類似表述,但元祐時期的他除了一度出使契丹外,幾乎全部時間都在朝廷。當然,他對兄長的“江湖”之志是完全了解的,還曾寄詩“提醒”蘇軾:

        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②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之三,《蘇轍集·欒城集》卷十六,第321頁。

        蘇轍在契丹見聞了蘇軾及其作品在當?shù)氐挠绊?,覺得如此聲名遠播,恐怕會妨礙其“江湖”之志的實現(xiàn)。

        既然“江湖”是一個“朝廷”之外的空間,而“朝廷”才是儒家政治理想、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地,那么“歸”去“江湖”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僅僅是為了逃避政爭、休歇身心,則歸隱“山林”更符合詩歌的表現(xiàn)傳統(tǒng)。逃避的空間,只需要一丘一壑,用不著“江湖”那么遼闊。但蘇軾向往的,確是遼闊的空間,而且他的詩歌對此有異常杰出的把握:

        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湯生璣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③蘇軾:《黃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七,第1382頁。

        此詩以“江”起,以“湖”結,筆者以為是蘇詩“江湖”書寫的巔峰之作。“江夏無雙”指黃庭堅,他把家鄉(xiāng)的雙井茶送給蘇軾,并贈詩,蘇軾次韻答之,卻由長江流域的黃庭堅聯(lián)想到了汝陰(潁州)的六一居士歐陽修,后者曾在自己的著作中盛贊雙井茶。然而,當“江夏無雙種奇茗”的時候,其實“汝陰六一”墓木已拱,首二句所寫的事并不發(fā)生于同一時間,作者以對仗之法加以并置,是把時間間隔轉化成了“江夏—汝陰”的空間距離。接下來,兩句寫黃庭堅精心制茶,兩句寫歐陽修生前“病渴”,正需要好茶,這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也被抽去?!安】省本褪翘悄虿。瑯踊加写瞬〉?,還有漢朝的司馬相如,其在當代文壇首屈一指的地位,正與歐陽修相同。這司馬相如被帶出,使被抽去的時間間隔更大。最后兩句,蘇軾自己出場,“明年”二字把時間因素稍稍放出,但立刻又被轉化成空間距離:他想把自己安置到東南的太湖上。使用了真正堪稱“空間詩學”的高超手段,蘇軾把漫長的時間都折疊到空間之中。太湖之思絕對不是逃避行為,而是有意在開拓空間:“汝陰”一名自與汝水相關,而北宋潁州實因流入淮河的潁水得名,當時已有大運河溝通淮河、長江,從長江再往南,才連到太湖。很顯然,蘇軾通過自己的水運交通經(jīng)驗,達成了對“江湖”流動空間的宏觀把握,而由雙井茶所象征的文人風雅生活,就在此空間中傳遞。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詩中被作者有意壓扁的時間軸釋放開來,則在種茶的弟子和著書的老師之間,東坡畫舫的駛入,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三代師弟由此得以連貫,而向上追溯,還能望見司馬相如的身影。這樣的一個世界,令人神往,蘇軾賦予它的文化意義,非一處“山林”可以承擔,必須是“江湖”。

        一種風雅的生活充盈在“江湖”,一縷亙古的詩意延綿在“江湖”,一個偉大的文明崛起在這個遼闊的空間。蘇詩對“江湖”的書寫,至少在建構其人文景觀的方面,是遠遠超越杜甫,超越前人的?!敖钡囊饬x不再是負面的,它承載了我們的文化,是文化人真正的歸宿。

        四 通向桃源的“江湖”

        蘇軾有“我家江水初發(fā)源”①蘇軾:《游金山寺》,《蘇軾詩集合注》卷七,第274頁。之句,認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是長江的源頭,后來兩度任職杭州,歌詠西湖并成功地治理西湖,他對于“江湖”的好感,很可能跟這樣的經(jīng)歷相關。不過,既然“江湖”可以泛指朝廷之外的所有地方,那么為這個空間賦予意義的時候,詩歌傳統(tǒng)中借“山林”意象來表現(xiàn)的隱逸文化,其實也被包含其中。早在熙寧初年,蘇軾詩中想象的“江湖”就是有不少隱士的:

        江湖隱淪士,豈無適時資。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娛嬉。從之恐莫見,況肯從我為。②蘇軾:《秀州僧本瑩靜照堂》,《蘇軾詩集合注》卷六,第218頁。

        他說“江湖”上的這些隱士,或許也不乏為國家出力的才干,卻愿意逍遙自在,空度一生,“我們”既找不到他們,他們也不肯來找“我們”—此時出仕不久的蘇軾對“江湖”尚有陌生之感,但由此不難看到,隱逸文化是宋人“江湖”想象的底色,這是由文化傳統(tǒng)決定的。

        當然,由于把各級地方政府的所在地也納入了“江湖”的范圍,隱逸文化就不能覆蓋這個空間的全部了。實際上,隨著水陸交通和信息傳播的發(fā)展,政治控制力的加強,再加上北宋統(tǒng)治的疆域比漢唐狹小等因素,從京城延伸出來的權力脈絡已經(jīng)遍布“江湖”空間。這方面,蘇轍曾有明確的表述,在他替朝廷起草的命令中說:

        敕具官某等:朕惟古之圣王,不泄邇,不忘遠,雖在江湖萬里之外,視之如畿甸之間,是以并擇才能,以察犴獄……③蘇轍:《鄒極江西提刑何琬府界提刑(制)》,《蘇轍集·欒城集》卷二十八,第477頁。

        雖托言“古之圣王”,其實基于作者在當代的切身感受,所以他告誡新任的地方官說:即使你們跑到了“江湖萬里之外”,朝廷仍能看到你們的所作所為。事實確乎如此,就像蘇軾在杭州、密州寫一些詩抒發(fā)不滿的情緒,就會引來一起“烏臺詩案”。所以,“江湖”并非安全的避世之處,其與隱逸文化將構成何種關系,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蘇軾用詩歌表達了他的思考結果。在經(jīng)歷了“烏臺詩案”、黃州謫居以后,元豐八年(1085)赴登州途中,重訪離別十年的密州,自和舊詩云:

        傴僂山前叟,迎我如迎新。那知夢幻軀,念念非昔人。江湖久放浪,朝市誰相親。卻尋泉源去,桃花應避秦。④蘇軾:《再過常山和昔年留別詩》,《蘇軾詩集合注》卷二十六,第1310頁。

        詩中的傴僂老人,看來曾是蘇軾的舊識,但似乎已經(jīng)不能認出蘇軾了。一別十年,經(jīng)歷了這么多事,確實改變很大?!敖梅爬恕贝蟾胖更S州謫居,以及離開黃州以來的長途漂泊,按今天的政區(qū),蘇軾從湖北出發(fā),走過了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四省,又到達了山東。比起“朝市”,他已經(jīng)習慣于這樣流動的“江湖”生涯。雖然此時的蘇軾是走在復起為官的途中,但詩末表示了他的愿望,并不是從“江湖”走向“朝市”,而是想掉轉方向,去尋找“泉源”。畢竟“江湖”在字面上是個水域,所以必然有個源頭,而他想象中的這個“泉源”,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一點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東坡先生為他的“江湖”找到了一個源頭,就是桃源!蘇詩“江湖”書寫的又一個點睛之筆出現(xiàn)了。

        我們知道,陶淵明是隱逸文化的一個標志,在詩歌批評史上,也是蘇軾把陶淵明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和陶詩”更享盛名。至于蘇軾對“桃源”的具體認識,則有明確的論述性文字,就在《和陶桃花源》 詩的引言:

        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紲Y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舊說南陽有菊水,甘而芳,民居三十余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見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亦益衰。桃源蓋此比也歟?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則已化為爭奪之場久矣。嘗思天壤間若此者甚眾,不獨桃源。予在潁州,夢至一官府,人物與俗間無異,而山川清遠,有足樂者。顧視堂上,榜曰“仇池”。覺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楊難當所保,余何為居之?明日,以問客??陀汹w令畤德麟者,曰:“公何問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杜子美蓋云:‘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彼眨げ渴汤赏鯕J臣仲至謂余曰:“吾嘗奉使過仇池,有九十九泉,萬山環(huán)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①蘇軾:《和陶桃花源并引》,《蘇軾詩集合注》卷四十三,第2199頁。

        他首先否定了“桃源”為神仙世界的說法,然后舉出南陽菊水、蜀地青城山老人村兩個例子,認為這樣保持自然生態(tài)與淳樸民俗的偏遠區(qū)域,不與外界相通,就是現(xiàn)實中的“桃源”了。天下之大,類似的地方應該不少,陶淵明只是偶然到訪了一處而已。引言的后半篇講了蘇軾夢至“仇池”的事,經(jīng)過一番考問,最后確定“仇池”其實就是相對隔世的一處“桃源”。這個“仇池”之夢對蘇軾影響不小,筆下多次道及,我們基本上可以把“仇池”看作蘇軾心中的“桃源”。另外,在《和陶桃花源》 詩中,蘇軾還提到了“蒲澗安期境,羅浮稚川界”,即廣州城外的菖蒲澗和惠州的羅浮山,相傳都是仙人的居所,但在蘇軾看來,也跟“桃源”類似??傊?,“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這濁世之中,原本也有不少“桃源”與我們同在,隨時可以前往小憩。陶淵明賦予“桃源”的隱逸文化被繼承下來,但其神秘感消失,大抵就是處于僻遠之地,不易受外界影響,人情風俗比較淳古的自然村而已,當然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擁有水源。這其實是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條件,但妙處在于,既然擁有水源,便可與“江湖”相通。于是我們看到中國詩歌史上頗具象征性的一幕:從陶淵明的“桃源”,流出了蘇軾的“江湖”,東坡“和陶詩”就是“江湖”向其源頭“桃源”致敬。

        當然,我們只能從蘇軾的詩里看到他以“桃源”為“江湖”之源的構思,其論述性文字沒有直接把兩者相聯(lián)結的說法。但詩人靈光一閃,聯(lián)想及此,正是其真實心態(tài)的展露,極堪珍視。而且,在山的泉源,流出為江水,這原是傳統(tǒng)的山水畫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內容,蘇軾就曾看到一幅這樣的《煙江疊嶂圖》 ,為之題詩云: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M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呑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間何處有此境,徑欲往買二頃田。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春風搖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楓翻鴉伴水宿,長松落雪驚晝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豈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還君此畫三嘆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②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蘇軾詩集合注》卷三十,第1526頁。

        此詩前半部分就再現(xiàn)了畫中內容,蒼崖絕谷之間的泉水,流出谷口而為平川,然后江面越來越寬闊,乃至“吞天”?!熬灰姟币韵旅鑼懥它S州的四季之景,我們知道黃州經(jīng)歷便是蘇軾念念不忘的“五年江湖”。接下來“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豈必皆神仙”,正同于《和陶桃花源》 中的說法,意謂世間流水,必可上溯到一個現(xiàn)實的“桃源”,只看你有沒有決心去尋這條歸路。

        蘇軾當然知道,他的“江湖”已是來自朝廷的權力延伸之地,但他仍堅持這“江湖”之水是從“桃源”流出來的。由“桃源”而“江湖”,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延伸,與權力延伸的方向正好相反,但必須有來自“桃源”的一脈,才能保證這“江湖”是個詩意空間。

        五 余 論

        以上匯集了蘇軾、蘇轍書寫“江湖”的許多文本,按其語脈,結合作者的經(jīng)歷,求索其表達的含義,認為他們筆下的“江湖”已被建構成嶄新的詩意空間?;旧?,本文還未涉及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們其實也有不少相關的書寫,而論及宋人的“江湖”觀念,出現(xiàn)于南宋的一個被稱為“江湖詩人”的群體,也是不能忽視的。學界對“江湖詩人”或所謂“江湖詩派”已有許多考論乃至爭議①詳見侯體?。骸丁敖娕伞备拍畹氖崂砼c南宋中后期詩壇圖景》,《文學遺產(chǎn)》 2017年第3期,第81—94頁。,從梳理歷史現(xiàn)象的角度看,以“江湖”與“廟堂”之對舉來確定這里的“江湖”含義,從而據(jù)詩人的非士大夫(或高級士大夫)身份來確定“江湖詩人”的范圍,是比較簡捷、容易操作的方法,筆者本人也曾如此主張。不過,個體的社會身份,與其精神認同、審美傾向,畢竟不能完全對應,而彼此劃分畛域。鑒于蘇詩的巨大影響力,我相信經(jīng)他們書寫的“江湖”,已經(jīng)不專屬一部分“江湖游士”,而是所有詩人共享的一個詩意空間。而且,這個空間以隱逸文化為底色,但不能拒絕政治權力的延伸,山水風光、歷史遺跡、親朋友誼、民情風俗乃至高雅的人文傳承,畢集于此,與后世白話小說描寫的“江湖”相比,明顯缺少的是粗暴的市井、草莽之氣,所以基本上仍屬于士大夫文化。這就意味著,“江湖”書寫本來就是士大夫文化發(fā)展出來的一個部分,如果一位高級士大夫,愿意一心一意書寫他的“江湖”生活、“江湖”情思,那就沒有人可以規(guī)定他不能做個“江湖詩人”,如果他僅存的作品顯示出與別的“江湖詩人”高度認同,那我們僅據(jù)身份而把他逐出這個群體之外,就毫無必要??傊?,對于詩人來說,“江湖”既意味著一種身份,也意味著一個詩意空間,這兩方面都值得我們重視。

        猜你喜歡
        蘇轍桃源黃州
        因不寬容而給自己砌了一堵墻
        因不寬容而給自己砌了一堵墻
        多情最是黃州月
        中學語文(2022年23期)2022-09-19 11:54:00
        孟子何以行此:蘇轍之問與宋代治道之爭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6:20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8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0
        身在桃源 樂在天然
        水調歌頭·游桃源谷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1
        搬遷十年訪桃源
        桃源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5
        久久中国国产Av秘 入口|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午夜不卡av免费|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少妇饥渴偷公乱a级无码|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国产精品成人黄色大片| 日本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亚洲国产av中文字幕|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亚洲女人天堂成人av在线| 豆国产96在线 | 亚洲| 欧美巨大xxxx做受l|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亚洲av高清不卡免费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曰本女人牲交全视频免费播放 | 看黄网站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亚洲|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全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