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能夠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年齡較小,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其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導,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入親子游戲能夠更好地提高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能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但是,當前幼兒園親子游戲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幼兒園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對策的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游戲;策略
隨著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親子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幼兒園教學中,親子游戲能夠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能夠促進幼兒適應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幼兒減少入園之后心理、生理上的不適,促進幼兒有效融入幼兒園生活中。近年來,很多幼兒園越來越重視親子游戲的開展,并針對親子游戲開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以促進幼兒的連貫性學習以及身心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
(一)必要性
幼兒園教育以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習慣、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為主,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的作用。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在進入幼兒園后,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過快,部分家長缺少對幼兒的陪伴,環(huán)境的改變和父母陪伴的減少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產生消極的影響。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有必要開展親子游戲。
(二)重要性
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適當?shù)挠H子游戲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緩沖期,給幼兒進行心理解壓,有助于幼兒快速接受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有效緩解外部環(huán)境改變給幼兒帶來的壓力。良好的教育必須有父母參與,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能夠讓家長更好地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進一步拉近家長與幼兒的心理距離,使家長了解幼兒內心的想法和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以便做好引導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親子游戲除了能夠加深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還能夠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筆者在工作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能夠大幅度提升幼兒的自信心。
二、當前幼兒園在開展親子游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適當?shù)挠H子游戲有助于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學者們對幼兒園教育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各種理論逐漸獲得了教師的共識,教師在意識到親子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的同時,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幼兒園親子游戲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幼兒園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雖然親子游戲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研究中有了一定的關注度,但是當前部分幼兒園并沒有深刻認識到親子活動的重要性,其缺乏對親子活動的合理規(guī)劃和科學的管理措施,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些幼兒園將幼兒園開放日等同于親子游戲日,且幼兒園管理層也沒有對其進行細致合理的規(guī)劃;不少親子活動由教師自行安排,幼兒園沒有建立起統(tǒng)一的體系,導致親子游戲收效甚微。此外,在親子游戲結束后,部分幼兒園沒有及時進行后期的評價和回饋訪談,導致家長參與親子游戲的積極性有所降低,影響了親子游戲的后續(xù)開展和效果。幼兒園應注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注重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思想觀念,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幼兒園應將親子游戲融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將親子游戲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提升幼兒的參與感和積極性,提升活動效果,增強教育實效性。但是,在實際中,部分幼兒園雖然開展了親子游戲,但游戲類型具有形式化的問題,方式單一,內容老套,游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實際脫節(jié)嚴重,導致親子游戲的教育價值不能被發(fā)揮出來。為此,幼兒園必須重視親子游戲的開展,優(yōu)化幼兒園的相關管理工作。
(二)教師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親子游戲的主要參與者是幼兒和家長,而教師是游戲的組織者,這對幼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要求比較高。部分教師雖然理論知識扎實,但實踐能力比較弱,在教學中存在不足,制約了親子游戲的開展。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一些教師不能有效拓展親子游戲的內容,游戲缺乏新意,導致幼兒和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也導致游戲開展的效果不足,影響力較弱。部分教師由于綜合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一定的管理和設計能力,導致親子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影響了家長參與親子游戲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家長對親子游戲的配合度,甚至導致部分家長質疑幼兒園教師的能力。親子游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在親子游戲的組織和策劃方面的能力。
(三)幼兒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不足
親子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家長與幼兒一起參與的游戲,兩者都是活動的主體,家長的參與非常重要,但是當前,部分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游戲,導致親子游戲的效果不理想。當前,部分幼兒是由其爺爺奶奶往返接送幼兒園的,在親子游戲中,幼兒的爺爺奶奶會代替幼兒的父母參加游戲,但是老年人年齡較大,肢體協(xié)調性和體力很難跟上游戲的節(jié)奏,導致親子游戲的開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幼兒的爺爺奶奶往往難以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幼兒身上的不足,難以就此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此外,當前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后就應該由教師負責進行教育,家長不再承擔教育的責任,認為幼兒園的課程與相關活動與自己的關系不大,沒有認識到親子游戲對于幼兒教育及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即使部分家長認識到了親子游戲的重要性,愿意參與親子游戲,但是他們對于親子游戲缺乏一定的認知,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容易在游戲中出現(xiàn)各種差錯,導致親子游戲難以順利開展。
三、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的策略
(一)加強教師組織親子游戲的能力
幼兒好奇心旺盛,比較喜歡玩游戲,科學的游戲能夠提升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學,這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將親子游戲應用于幼兒園教學中可以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加強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為了有效促進親子游戲的開展,幼兒園管理者及教師必須重視親子游戲的作用,樹立正確的親子游戲觀。幼兒園有效開展親子游戲的前提是教師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活動思維能力,這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學習和提升,參與相關的培訓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活動組織能力。對此,幼兒園可以組織專家講座,或者開展不同園所教師的教學經驗交流會等,組織教師開展親子游戲項目組織、設計的課程培訓,提升教師對親子游戲的設計能力,從而提升親子游戲的趣味性和發(fā)揮其教育作用。此外,在設計親子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選擇家長能普遍接受且有意義的活動類型,以此提升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二)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親子游戲
針對家長對親子游戲的參與積極性不足的問題,教師需要多對親子游戲進行宣傳,多與幼兒家長溝通,幫助幼兒家長樹立正確的親子游戲觀。家長和教師都是承擔幼兒教育的主要角色,在幼兒離開幼兒園后,家長成為承擔主要教育任務的角色,而參加親子游戲能夠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發(fā)現(xiàn)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在開展親子游戲之前,教師應該對家長普及一定的親子游戲知識,提高家長對親子游戲的認知,使家長熟悉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的模式和方法,使其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教師開展游戲,提升親子游戲的效果。
(三)將親子游戲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促進幼兒教育開展
當前,各個階段的教育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是,部分教師教育教學的觀念陳舊,導致教育活動脫離現(xiàn)實生活。讓教育回歸生活符合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也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在開展親子游戲的時候,教師也應有意識地將親子游戲與幼兒的生活結合起來,合理選擇游戲內容,優(yōu)化游戲方式,發(fā)揮真實生活的獨特教育價值。但是,對于幼兒來說,生活的概念較大,教師在將親子游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的時候,應該對生活元素有所取舍。幼兒的日常生活場所主要為幼兒園和家庭,因此,教師可以將親子游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結合,科學設計親子游戲。
例如,乘坐公交車是幼兒與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教師可以據(jù)此設計這樣的親子游戲:讓幼兒和家長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游戲背景環(huán)境設定為公交車上,家長和幼兒都是公交車上的乘客,在游戲中,部分家長扮演行為不文明的乘客,部分家長扮演身體不適的乘客,演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件、小摩擦。這樣的親子游戲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能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讓家長看到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
(四)有效豐富親子游戲的內容
親子游戲的形式靈活多樣,有很多的組織形式,教師除了注重將親子游戲與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還需要豐富親子游戲的內容。比如,幼兒園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家園合作,讓家長參與親子游戲的創(chuàng)編,這樣能有效提升家長的參與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選擇的親子游戲應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具有簡單易懂、方便、豐富、靈活的特點。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應該在游戲中適當增添游戲材料,還可以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相應的游戲材料,這樣不但可以豐富親子游戲的內容,還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他們能力的提升與智力的開發(fā)。豐富而有效的親子游戲不僅可以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還能加強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和睦,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五)科學進行游戲總結
分享、交流從來不是多余的,而是親子游戲的重要部分。在親子游戲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游戲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肯定其中優(yōu)秀的部分,指出活動中的不足。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之間都需要進行交流和總結,家長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也需要進行分享、交流。作為活動的策劃者,教師需要了解幼兒家長的反饋,整理家長的意見,并對其進行梳理,采納科學的意見,進而有效調整游戲的組織策略,促進下一次親子游戲更好地開展。
結語
在幼兒園親子游戲中,家長與幼兒都是活動的主體,家長的參與非常重要。親子游戲能夠將教師、幼兒、家長置于同一個環(huán)境下,促進家長與幼兒、幼兒與教師、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家園合作教學模式的形成,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幼兒園親子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深刻的認識,研究幼兒園親子游戲在開展過程中的不足,并不斷調整策略,優(yōu)化組織形式,以有效促進幼兒園親子游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公燕萍.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現(xiàn)狀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2】王凱珍,周志雄,桑鳳英,等. 北京市 3~6 歲幼兒家庭親子體育游戲的現(xiàn)狀[J].體育學刊,2010,17(10):56-58.
【3】侯雪玲.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家長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33):51.
【4】李莉.園長如何看待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的挑戰(zhàn)[J].基礎教育研究,2018(11):79-82.
【5】王慧.淺談幼兒親子游戲及游戲中家長角色[J].基礎教育參考,2018(19):73-74.
【6】葛珺梅.關于幼兒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88.
【7】吳昀.親子游戲:家園智慧成長的另一種言說[J].名師在線,2018(34):36-37.
【8】毛蕾.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設計與教學指導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59-160.
作者簡介:馮艷艷(1983—),女,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曲子鎮(zhèn)青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