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瑩,歐小勇,2,郭 勇,2,陸娟娟,桂玉婷,皮 杰,2通信作者
(1.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100;2.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我國是世界上水禽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2018年,我國肉鴨出欄量達到35億只,約占全球總出欄量的80%。鵝年出欄量超過6億只。鴨肉和鵝肉年產量超過850萬t,僅次于豬肉和雞肉,約占我國肉類總產量的10%、禽肉總產量的40%[1]。在畜牧業(yè)生產結構中水禽產業(yè)的比值逐年上升,水禽養(yǎng)殖業(yè)逐漸成為我國農村養(yǎng)殖業(yè)中的優(yōu)勢產業(yè)[2]。常德位于水禽養(yǎng)殖的主產區(qū)之一——湖南,地處洞庭湖區(qū),擁有眾多的水域,有著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本研究以常德本地土鴨-淮鴨為實驗對象,以本地豐富的河蚌、浮萍為原料研究傳統精、粗混合料和全價商品料對淮鴨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和鴨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為淮鴨的健康養(yǎng)殖及常德本地水生動植物資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參考。
實驗鴨為常德地區(qū)地方品種,購買自常德地區(qū)某孵化場。選取3日齡,活潑、健全、體重相近的淮鴨240只,隨機分成處理組(T)和對照組(C),每組設3個平行,每個平行40只鴨。正式實驗開始前統一預飼2周。
飲水器、體重秤、離心機、索氏提取器(SZF-06C,上海華睿儀器有限公司)、全自動凱氏定氮儀(K9860,海能未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熱板(EH45A plus,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超低溫冰箱(DW-86L626,青島海爾生物醫(yī)療股份有限公司)、針式過濾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ICP-MS-7900,安捷倫科技公司)等。
對照組飼喂的全價配合飼料購自常德某飼料銷售站同一批次產品,其蛋白質含量100 g/kg、脂肪含量45 g/kg、鈣含量200 mg/kg、纖維含量65 g/kg。處理組飼喂傳統的精、粗混合飼料,飼料組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精、粗混合日糧組成 單位:%
實驗分為對照組(C)和處理組(T),每個處理組分3個平行,即對照組C1、C2和C3;處理組T1、T2和T3。每組養(yǎng)鴨120只,每個平行40只。對照組全程飼喂全價料,處理組的日糧第一周由75%全價料和25%混合料組成。接下來處理組每周減少25%全價料量,同時增加25%混合料量。第四周開始處理組全部用混合料飼喂,實驗為期6周。
實驗期間保持窗戶通風,地面干燥,鴨槽每次進食后進行清洗。鴨棚前期每4 d進行1次沖洗,消毒,實驗后期每2 d進行1次,鴨糞便進行發(fā)酵肥地處理。每周定期對室外活動區(qū)域進行清理,消毒,其他管理方案按基地日常飼養(yǎng)管理進行。
2.3.1 生產性能指標
參照《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NY/T823—2004)[3]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鴨的死亡率。
2.3.2 屠宰性能測定
參照《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NY/T823—2004)[3]進行屠宰分割和稱質量,計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腿肌率。
2.3.3 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測定
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指標有粗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灰分。測定方法參考臧大存[6]的方法進行。
2.3.4 微量元素含量測定
將-20℃保存的淮鴨胸肌樣本置于玻璃培養(yǎng)皿中,在105℃條件下烘干至恒重。烘干樣品稱重(0.2 g左右)后置于100 mL的聚四氟乙烯燒杯中,加入12 mL的濃硝酸,在95℃的電熱板上消解2 h,冷卻至室溫,加入4 mL的過氧化氫,在95℃的電熱板上加熱30 min,冷卻至室溫,用超純水定容至50 mL的玻璃容量瓶中,經0.45 μm的針式過濾器過濾到60 mL的PET瓶中,在4℃條件下保存待測。
將消解后的樣品和空白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測定其重金屬Mn、Fe、Cu、Zn、Se、Cd和Pb的含量。樣品中重金屬含量的計算方法為:
重金屬含量(μg/g干重)=[(X-Y)/W]×V
式中X為樣品測定重金屬的含量(μg/L);Y為空白測定的重金屬含量(μg/L);W為樣品的重量(g);V為消化樣品定容的體積(0.05 L)。
2.3.5 經濟效益計算
養(yǎng)殖實驗結束后分別將2組淮鴨于附近菜市場銷售,參照其他本土養(yǎng)殖禽類定價。計算平均耗料量、飼料支出成本等。
2.3.6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數據經Excel 2016整理后,利用統計軟件Statistica 6.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之后進行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顯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誤(Mean±S.E.)表示。利用Origin 8.5軟件進行繪圖。
前三周處理組(T)和對照組(C)體重無顯著性差異(P>0.05),4~6周對照組的體重顯著高于處理組(P<0.05),如圖1所示。
圖1 淮鴨體重變化
對照組與處理組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差異不顯著(P>0.05)。對照組腿肌率顯著高于處理組(P<0.05);對照組的胸肌率顯著低于處理組(P<0.05),如表3所示。
表3 淮鴨屠宰性能指標的測定結果(n=6) 單位:%
對照組的粗水分和粗灰分顯著高于處理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顯著低于處理組(P<0.05),如表4所示。
表4 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結果(n=6) 單位:%
根據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檢出限量,對照組和處理組胸肌肉中重金屬含量均未超標。對照組與處理組Zn、Se、Cd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b均未檢出。對照組Mn、Fe、Cu均顯著低于處理組(P<0.05),如表5所示。
表5 鴨胸肌中微量元素的測定結果(n=6)
處理組與對照組在增重,售價,飼料成本,盈利等方面都有差異。在均耗料量上,處理組高于對照組,但在售價和盈利方面,處理組顯著大于對照組,如表6所示。
表6 經濟效益分析
在傳統的肉鴨養(yǎng)殖中,人們經常將玉米、河蚌肉、浮萍等作為飼料。玉米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其他微量營養(yǎng)如亞麻油、B族維生素也比較豐富[4];河蚌肉干重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為 51%、7.45%、7.19%,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達44.43%,且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包括Mn、Zn、Fe、Cu[5];新鮮浮萍蛋白質含量達15%,氨基酸種類達18種,干重狀態(tài)下粗蛋白最高達45%,粗纖維達18%,粗脂肪達到3%左右[6],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色素。浮萍的氨基酸模式非常理想,接近動物蛋白,可以被動物高效利用,可作為水產動物、畜禽的飼料補充來源(蛋白質、磷、其他礦質元素,維生素A、B家族等),且對水體中的Cu、Pb、Hg、Zn有較強的富集作用。
微量元素對禽肉品質有著一定影響。從鴨胸肌中微量元素含量來看,處理組Mn、Fe、Cu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可能與傳統精、粗混合料中河蚌和浮萍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密切相關,且這三種微量元素對改善鴨肉品質、保持風味和增加肌肉的沉積等方面均有積極作用[7]。
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等化學成分含量是表征肌肉營養(yǎng)價值的主要指標[8-9]。本研究中,對照組粗水分、粗灰分顯著高于處理組,處理組粗脂肪、粗蛋白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傳統精、粗混合飼料有利于胸肌中脂肪和蛋白質的沉積。
屠宰性狀是鴨產肉性能的重要參考指標,一般認為家禽屠宰率在80%以上,全凈膛率在60%以上,表示其肉用性能良好[10-11]。本研究顯示,對照組和處理組的屠宰率遠高于80%(均為91%以上),全凈膛率遠高于60%(均為74%以上),已達到優(yōu)質肉禽標準,說明常德淮鴨產肉性能好。本試驗中,處理組胸肌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因為處理組飼料中河蚌肉含有的豐富Mn元素有關,Mn元素作為一種輔酶因子會影響動物機體膽固醇合成雄性激素的代謝反應,從而刺激了營養(yǎng)分配的改變,進而增加了肌肉組織[8]。
傳統精、粗混合料所養(yǎng)殖的肉鴨具有綠色健康的特點,在本地市場能賣出22元/kg,相比對照組高出6元/kg,并且出現客戶提前訂購、供不應求現象,整體經濟效益更高。
本研究表明,與飼喂全價配合飼料相比,飼喂傳統精、粗飼料盡管在生長性能上處于劣勢,但在提高促進胸肌中脂肪和蛋白質沉積,提高胸肌率、微量元素含量和經濟效益上有明顯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