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睎 馬金華 張瀟逸
(銀川科技學院 寧夏銀川 750011)
郭沫若先生曾提道“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辨認?!闭堑靡嬗谶@一思想,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漢字書寫教學中始終秉承“端正、干凈和容易辨認”的三個基本原則。事實上,漢字書寫教學并不是一門簡單的教學課程,更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沉淀后,漢字所承載的是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種形神兼?zhèn)涞乃囆g表達形式。盡管信息時代對大眾文字書寫水平的要求略有下降,但并不阻礙小學生學好漢字和寫好漢字,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依舊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核心內容。
早在2003 年,以張鳳龍老師為代表的小學語文教育名師就提出了小學生漢字書寫教育質量提升的理念。但由于時代背景的限制,小學語文過度強調知識內容的吸收和應試教育成果的展現,使得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這一非應試標準且需長期投入的項目被極大地邊緣化。
根據國內2011—2020 年期間,全國各地區(qū)小學語文教師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情況調查和小學生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研究的成果來看,學生寫字姿勢不規(guī)范、漢字書寫無法辨認以及卷面不干凈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在河北省34 所中小學的全面調查中,語文書法課的缺失率高達64.7%,專業(yè)書法教師的在編率僅為28.1%,學生卷面書寫不易辨認的程度更達到了80%以上。
這意味著,過去十數年里,漢字書寫規(guī)范的教學基本上被邊緣化。新時代中小學生對漢字規(guī)范書寫意識處于較低的水平。
筆者走訪了銀川地區(qū)的部分小學,并對學校低年級學生的漢字書寫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深入了解,發(fā)現銀川地區(qū)的小學低年級漢字書寫規(guī)范情況不容樂觀。
在筆者組織的教師座談會中,有5 名銀川西夏區(qū)一年級語文老師、4 名銀川金鳳區(qū)一年級語文老師、3 名銀川興慶區(qū)二年級語文老師共同反映:在很長一段時間,部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的成績關注占據主要地位,從而學生家長更關心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對于學生的漢字書寫是否規(guī)范并不是特別重視。不僅如此,對漢字書寫規(guī)范這一教學內容的重視程度始終是教師課程評價的邊緣項目,甚至一些學校根本不對學生的漢字規(guī)范書寫做出教學任務部署和教學成果評價,進一步導致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的缺失。
除此之外,在銀川金鳳區(qū)的所有受訪小學中,有11 所小學一星期的六節(jié)語文課中,課堂寫作教學的課時占比極低,且教學質量不達標情況極為普遍。從課程任務布置的角度分析,這六節(jié)語文課僅夠完成語文課本上的內容。這也是課堂漢字書寫教學缺失的重要原因。在這種在校課堂教學布置的強壓下,書寫練習只能選擇在午間甚至是回家后進行訓練,如此一來,學生就沒有了老師面對面的輔導,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力量自然也會減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無論是在全國范圍的小學生漢字書寫規(guī)范調查研究中,還是在銀川地區(qū)的多所學校走訪中,筆者都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教師本人的字體和教學規(guī)范落實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針對這一現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書寫規(guī)范講演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記憶,尤其是對字的結構、筆順和筆畫要求直接決定了學生在自己動手書寫時的方方面面;二是教師對學生書寫成果的檢查,包括對學生寫字姿勢的糾正、監(jiān)督以及學生書寫成品的評審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書寫規(guī)范和書寫意識;三是師生間的心理因素決定了書寫教學的學習成果,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處越融洽,學生的整體寫字規(guī)范程度越高。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開始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問題,包括認知問題、肢體協調問題以及心理問題等。但其中最為重要的大概率是心理問題,教師應該選擇更符合學生心理預期、兩者相處更加融洽的方式處理學生的寫字不規(guī)范和書寫質量不達標的情況。
由此可見,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規(guī)范漢字書寫的核心工作應該是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尤其是一個與學生物理距離接近且符合學生心理預期的榜樣——教師本人。因此,教師應該考慮到三點主要內容,并以此作為自我提升的依據:
第一點,教師自身的執(zhí)教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教師是學生的最好榜樣,也是學生漢字書寫啟蒙的最佳導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包括教師自身的漢字書寫水平就是學生的漢字規(guī)范基礎,更是幫助學生認知漢字、理解漢字文化和掌握漢字書寫技巧的根本所在。因此,切實提升教師的執(zhí)教水平,將教師自身對漢字筆畫、框架結構和書寫感悟的理解有效表達并傳遞給學生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點,漢字規(guī)范教學的課堂技巧和話術體系。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漢字的學習是需要以技巧的傳授作為主要課堂教學內容的,尤其是要以學生聽得懂、理解得深和可實踐性強的話術體系進行課堂教學。
第三點,學生的心理預期滿足和成長激勵。從學生心理成長的角度分析,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是需要先滿足心理預期、再滿足教學方式預期進行課堂教學的。尤其對漢字規(guī)范教學而言,只有先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預期,如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以什么樣的形式進行學習成果檢查以及如何完成課后評價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更應該遵循班級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自主選擇他們想要的形式,并且與老師進行“協商”。
寫好字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大量的練習,尤其是對整體結構的把握更強調個人的主觀意志和練習積極性。從學生心理預期和目標達成心態(tài)的角度分析,要實現這一長期教學目標就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意識。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興趣就成為一項極為關鍵的教學目標。為進一步滿足學生的生理學習承載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本文從故事引導、競賽激勵和作業(yè)審評三種方式著手。
1.故事引導
首先,故事引導應該強調內容的吸引力,特別是對故事精神的強調和故事人物成長過程的描述和想象。例如,書寫規(guī)范課堂的教學中常用王羲之“臨池學書”的典故,幫助學生們了解練習書法是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甚至要充分發(fā)揮“工匠精神”,但這樣的故事引導并不完全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預期和理解能力。事實上,學生更想要獲得的信息是:一個人的書法成長對自身的指導,或是模仿或是遷移都需要有具體的目標規(guī)劃?!澳亍睉摮蔀閷W生練字過程的一個具象化的衡量保準,可以是一個星期內寫完幾支鉛筆,也可以是規(guī)定時間里寫完幾本字,但總之故事的引導必須有生活的類比。
其次,故事引導也可以是風趣、幽默且沒有直接書法教育意義的,而是從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高度影響學生,使學生有進一步學好寫字的意愿。例如,將中國古代書法家的作品在國際上受到的贊賞作為故事分享,以書法成果的積極影響帶動學生的興趣學習。
最后,故事的引導還可以從文字本身著手,以文字的演變、文字背后的故事以及教師自身的趣味文字理解作為講授字體結構的重要抓手。進一步發(fā)揮文字的象形屬性,賦予學生對字的情感。
2.競賽激勵
所謂的競賽激勵,是指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游戲心,借助良性競爭的形式提升學生的文字規(guī)范書寫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低年級的競賽激勵中,更應該強調游戲心態(tài),將好勝心的作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因此,在競賽的形式上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在最終的成果評價上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在競爭的形式上,可以選擇個人或小組作業(yè)展示評選的形式進行,并以榮譽化的方式為獲勝的學生頒獎。與此同時,在成果評價體系上也可以擴充評價內容,如單一課文最佳抄寫獎、個人進步獎等。
3.作業(yè)審評
盡管新課程改革后,對小學生的作業(yè)量有嚴格控制,但這并不妨礙語文學科就學生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進行作業(yè)化提升。相反地,教師可以借此機會適當提升學生的作業(yè)書寫質量,且這種作業(yè)文字書寫規(guī)范還可以擴展到其他學科的作業(yè)評審中。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舉辦作業(yè)展覽活動,尤其是在家長會或重大班會、節(jié)日期間,將優(yōu)秀學生作業(yè)進行公開展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規(guī)范書寫欲望,提升整體漢字書寫規(guī)范程度。
1.基本筆畫
漢字的書寫是一門學問,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核心教學任務在于完成對漢字基本筆畫的規(guī)范書寫。每一個字都是由一系列基本筆畫組成的,想要寫好字就必須練好每一筆的書寫。無論是寫字姿勢、握筆姿勢,還是起筆、運筆和收筆過程,都需要經過大量練習后才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美觀。因此,強化基本筆畫的書寫應該成為文字書寫規(guī)劃的重點教學內容,特別是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有限的課后作業(yè)練習機會強化基本筆畫的練習質量和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筆畫的書寫應該分兩部分進行強化教學:獨立漢字的練習和偏旁部首的練習。例如,“人”和“亻”的書寫練習應該分開進行,且在偏旁部首的練習中要著重強調作為偏旁書寫時的字體結構關系把握。
2.字的結構
在漢字書寫中,字的結構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書寫練習過程中最核心的訓練內容。更讓教師感到困難的是,漢字結構書寫的教學往往很難用言語進行準確描述,只能靠個人的觀察和練習進行體會和感悟。盡管如此,依然有“三到”原則可以作為核心教學依據:心到、眼到和手到。
所謂的心到,是教育學生進行漢字練習的重要前提。其核心意義在于,讓學生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漢字書寫的課堂教學中,跟隨教師的指導和演示進行重點記憶,以此作為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抓手。
所謂的眼到,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熟練掌握寫字結構的關鍵。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漢字練習通常是在田字格中進行的,本身存在橫豎兩個維度的參考。學生要仿照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的書寫過程和結構控制細節(jié),在自己的田字格上進行還原。要注意觀察每一筆的落筆和起筆所在位置,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結構精髓。
所謂的手到,是指漢字書寫練習必須經過大量實踐。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真正消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并實現漢字的規(guī)范書寫。
因材施教始終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內容,更是新課程改革重點強調的教學理念。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本身就是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個人能力差異、性格差異和個體尊嚴。因此,在漢字書寫規(guī)范的教學和成果評價中,要充分融合與發(fā)揮這一核心教學理念,使其成為指導素質教學、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一招。
一方面,要繼續(xù)秉承一視同仁的教學思想,對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和規(guī)范程度提出最低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郭沫若先生提出的“端正、干凈和容易辨認”。其中,端正和干凈兩項指標是極為明確的,真正的教學難題在于如何定義“容易辨認”。一般來說,容易辨認的標準應該是讓全班絕大多數同學都能看懂文字的內容,且不需要靠句子的理解就能實現這一標準;另一方面,對具備寫字天賦或愿意花費時間進行重點強化的學生,要給出合理的練習建議。在適當強化漢字書寫練習量和提高書寫標準的同時,也需要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單獨的激勵教學,如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作品展示機會、鼓勵他們努力發(fā)展屬于自己的書法風格等。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這樣一些問題:學生自身對漢字書寫規(guī)范的排斥,導致各種教學和勸導的效果不明顯;學生由于年齡和性格原因,情緒多變導致在遇到挫折時灰心喪氣,不愿意繼續(xù)堅持書寫練習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勸導和引導學生堅持下去。漢字書寫的規(guī)范必然不是靠短期努力就能實現的,這一過程可能要貫穿整個小學六年,只有嚴格規(guī)范、家校共同監(jiān)督,才能真正實現全體學生的漢字規(guī)范化書寫。
綜上所述,現階段銀川地區(qū)小學低年級漢字書寫規(guī)范程度不容樂觀,且這種情況在全國范圍內都極為常見。這意味著,做好漢字書寫規(guī)范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教學工程,也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共同監(jiān)督才能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因此,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情況,以學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漢字書寫規(guī)范教學。通過大量的、高質量的漢字書寫規(guī)范化練習,幫助學生在寫字過程中享受寫好字的過程并對自己能寫一手好字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