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代廣州市舶司的地方運作

        2022-11-21 20:03:41吳宏岐
        南都學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銅錢廣州官員

        吳宏岐, 朱 麗

        (暨南大學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2)

        唐宋時期,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舉足輕重的港口城市,唐代在廣州曾置市舶使,以收商舶之利。宋代是市舶司制度形成的重要時期,曾先后在廣州、杭州、明州、泉州、溫州、密州、秀州(華亭和通惠兩地)、江陰軍等地設市舶司或市舶務,其中最重要的即為廣州市舶司。以往學界在宋代廣州市舶司的官制、職掌、市舶條例和歷史作用等方面已有所致力(1)參見藤田豐八著,魏重慶譯《宋代之市舶司與市舶條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鄧端本《宋代廣州市舶司》,載《嶺南文史》1986年第1期,第53-61頁;廖大珂《試論宋代市舶司官制的演變》,載《歷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37-47頁;黃啟臣主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315頁;楊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余思偉《廣州市舶司的歷史沿革及其在對外貿(mào)易中的作用和影響》,載《海交史研究》1983年第5期,第71-85頁。,但對于宋代廣州市舶司在地方層面上的管理運作情況討論不多。其實,盡管宋代廣南東路的市舶管理事務主要由廣州市舶司的官員負責,但州縣地方長官也多有參與。本文擬在梳理宋代廣州市舶司的職官設置和附屬機構、地方官員參與廣東市舶管理的原因的基礎上,對宋代廣州市舶司的地方運作情況進行初步探討。

        一、宋代廣州市舶司的職官設置和附屬機構

        唐朝曾在海外貿(mào)易興盛的南海重要港口設置市舶使以監(jiān)管番夷及海外貿(mào)易。李肇在《唐國史補》中曾提到,“南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安南、廣州”[1]。史載開元二年(714),“時右威衛(wèi)中郎將周慶立為安南市舶使,與波斯僧廣造奇巧,將以進內(nèi)”[2]。此為史籍記載中首見“市舶使”。稍后廣州也在唐開元十年(722)設置市舶使。據(jù)說第一任廣州市舶使是京兆人宦官韋某,此人“充市舶使至于廣府,琛贐納貢,寶貝委積,上甚嘉之”[3]。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攻克廣州后,即在廣州設立了宋代全國第一處市舶司。史載“太祖開寶四年六月,命同知廣州潘美、尹崇珂并充市舶使,以駕部員外郎、通判廣州謝處玭兼市舶判官”[4]4203。宋朝廷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在廣州建立市舶司,一方面說明了統(tǒng)治階級對海外貿(mào)易的重視;另一方面亦說明廣州對外貿(mào)易興盛,所處地位重要。廣州為南中國的門戶,水陸交通發(fā)達,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國家來華貿(mào)易,均以此為最理想的碇泊所。宋太祖深知舶貨之利對國家財政有很大的裨益,所以重視在廣州設司[5]。宋代廣州“歲有海舶貿(mào)易,商賈交輳”[6]2248。作為國家重要的行政機構之一,宋代的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征榷貿(mào)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6]3971。按照日本學者桑原騭藏的說法,“據(jù)北宋所收關稅以觀,廣州所征居全稅十之九以上。故唐與北宋之互市,均以廣州為第一”[7]。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廣南東路提舉市舶司言“廣州自祖宗以來興置市舶,收課入倍于他路”[4]4210。可見兩宋時期廣州市舶司地位與作用之重要。

        宋代廣州市舶司的職官設置,宋初主官為市舶使,由知州兼任。元豐三年(1080)修訂官制,市舶司改為以路為單位建立,其主官相應由掌管一路財政的轉運使或副使兼任,廣州市舶使亦改為廣南東路提舉市舶。至徽宗崇寧元年(1102),又罷轉運使或副使兼職制度,開始設置專職的提舉市舶官。根據(jù)鄧端本先生的考證,宋代廣州市舶司的機構組織大致包括主官市舶使(市舶提舉),副職市舶監(jiān)(判官),以及協(xié)助副職工作的勾當公事(干辦公事)和吏員。吏員又分主管文字和屬于點檢賬狀的孔目、手分、貼司、書表、都吏、專庫、前行、后行、客司等,其中孔目、手分、貼司、書表負責文書檔案,都吏負責巡檢,專庫負責倉庫保管,客司負責外商接待,前、后行負責警衛(wèi)[5]。廖大珂先生新近則指出,“宋代市舶司的人員構成分成‘官’和‘吏’兩個階層”,市舶司“官”有提舉市舶司、監(jiān)官、勾當公事4員,市舶司“吏”一般有11員,并詳細分析了各官、吏的職掌[8]。

        至于宋代廣州市舶司的附屬機構,一般認為主要包括市舶庫和來遠驛兩個單位,市舶庫即保管舶貨的倉庫,來遠驛即接待外國使臣的驛館[5]。其實,宋代廣州市舶司還有市舶亭這個重要的附屬機構。宋人記載說“廣州市舶亭枕水,在海山樓,正對五洲,其下謂之‘小?!保啊凹戎?,泊船市舶亭下,五洲巡檢司差兵監(jiān)視,謂之‘編欄’”[9]28。另據(jù)元大德《南海志》記載,“市舶庫在子城直街內(nèi),有來遠樓;市舶亭在朝宗門外”[10]。朝宗門為宋代廣州西城之南門,宋代市舶亭在朝宗門外海山樓,交通便利,又臨近珠江北岸沿河商業(yè)區(qū)。宋時當有廣州市舶司的官吏進駐此亭,以便管理番舶的停泊以及舶貨的閱實、抽解和博買等相關事宜。

        二、地方官員參與廣東市舶管理的原因

        宋代是市舶司制度的發(fā)展、完備時期,不過市舶司制度的定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史載“舊制市舶司多州郡兼領,元豐中始令轉運司兼提舉,而州郡不復預矣,后專置提舉而轉運亦不復預矣,后盡罷提舉官,大觀元年復置”[11]。廖大珂先生將宋代市舶司官制的變遷歸納劃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州郡兼領時期:宋初至元豐三年(1080);二是漕臣兼領時期:元豐三年至崇寧初(1102—1106);三是專置提舉時期:崇寧初至南宋末[12]。宋代市舶司官制的變化所呈現(xiàn)的階段性特點,實際上以廣州市舶司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宋開寶四年(971),廣州始置市舶司,此時的市舶司事務由廣東地方州郡長官兼領,《宋會要輯稿》曰:“初于廣州置司,以知州為使,通判為判官。及轉運使司掌其事,又遣京朝官、三班、內(nèi)侍三人專領之?!盵4]4203隨著海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市舶司事務日漸繁多,市舶收入對國家財稅收入的意義逐漸重要,朝廷意識到需要將市舶榷稅的權力集中掌握到中央政府,另外市舶司由專官提舉,可避免因地方官兼職而照顧不周甚至因地方財政緊缺而挪移市舶財政經(jīng)費等弊病。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中書言:‘廣州市舶條已修定,乞專委官推行?!t廣東以轉運使孫迥,廣西以轉運使陳倩,兩浙以轉運副使周直孺,福建以轉運判官王子京。迥、直孺兼提舉推行,倩、子京兼覺察拘攔。其廣南東路安撫使更不帶市舶使”[4]4206。自此,廣州市舶司長官基本由轉運副使兼領。至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置提舉廣南路市舶官”[13],廣州市舶司長官又由轉運副使兼領改為專置市舶提舉。很顯然,在前兩個地方官員“兼領”時期,地方官員在市舶管理事務中起著核心的作用。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地方官在第三個時期仍擔負外貿(mào)管理工作,如管理出入船只、防止透漏禁物,甚至還要參與抽解舶貨。”[14]這也就是說,以廣州市舶司為代表的宋代市舶司的相關市舶管理事務,自始至終都有地方官員參與其中。

        其實,地方官員參與市舶管理的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有反映。在宋代市舶貿(mào)易較為繁榮的兩浙路,除了在明州、杭州設置市舶司外,還曾在秀州華亭縣、溫州、江陰軍等番舶往來之門戶設置市舶務,作為市舶司的下屬機構,協(xié)助管理舶務。有研究者就曾指出,“除了通判兼職之外,市舶務機構又多以‘知縣帶監(jiān)(官)’,任命市舶務所在地知縣兼任市舶監(jiān)官。在某些‘少有蕃商舶船往來’的清閑市舶務,甚至還‘罷去正官,令本縣官兼監(jiān)’,即不設置專職官員,只保留知縣兼任的市舶監(jiān)官來負責日常市舶業(yè)務,溫州、江陰軍、秀州華亭縣的市舶務早期都曾有過這種現(xiàn)象”[15]。另據(jù)史料記載,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正月一日詔:“諸舶船遇風信不便,飄至逐州界,速申所在官司,城下委知州,余委通判或職官,與本縣令、佐躬親點檢。除不系禁物稅訖給付外,其系禁物即封堵,差人押赴隨近市舶司勾收抽買?!盵4]4205據(jù)此可見,宋代市舶司所在地域的知州、縣令、佐官均有點檢市舶的權力與義務,不獨廣州市舶司所管理區(qū)域如此。

        宋代廣南東路轄地海岸線寬廣,“番禺控引海外諸國,賈胡歲具大舶赍奇貨涉巨浸以輸中國”[16]2835。番舶欲至廣州,必先沿著海岸線經(jīng)過獅子洋珠江口,通過珠江水道方能至廣州城下,所經(jīng)沿海州、縣頗多,加之古代航海技術有限,船舶航行受天氣、風浪等自然因素影響大,船舶并不一定能順利沿著既定航線行至設署于廣州城的市舶司所在地。另外,由于市舶征稅頗為嚴苛,番夷、海商多狡詐,往往以各種方式逃避市舶司的管理、榷稅。“彼愚民以命易貨于鯨浸萬里之外,幸登于岸,重征焉,強買焉,或陷之罪而乾沒焉。”[17]海商為了規(guī)避抽分、榷稅,往往想盡各種辦法,如史載“商人有象牙稍大者,必截為三斤以下,規(guī)免官市。凡官市價微,又準他貨與之,多折閱,故商人病之”[9]28。甚至蕃商與廣州城內(nèi)民眾互通,偷運蕃貨進城,以逃避市舶司榷稅、博買,如史料有記載廣州“城中濠與海通,惡少年暮夜乘潮汐苞藏奇貨重物,不肯輸官”[18]。為了防止蕃商偷稅、漏稅及與民私自貿(mào)易,朝廷采取了多項措施,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詔諸蕃國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兩浙,非出于官庫者,不得私相市易”,“敢與蕃客貨易,計其直滿一百文以上,量科其罪,過十五千以上,黥面配海島”[4]4203。淳化五年(994)“又申其禁”。又如《萍州可談》記載,對于番舶“未經(jīng)抽解,敢私取物貨,雖一毫,皆沒其余貨”[9]28。但商舶走私總是屢禁不止,市舶司對海外貿(mào)易的管理力度及范圍有限,走私貿(mào)易興盛。

        總之,由于宋代廣州市舶司的管理范圍并非囿限于廣州一地,外國商舶走私現(xiàn)象嚴重,而廣州市舶司雖然有比較復雜的職掌設置,但是市舶官員的數(shù)量畢竟有限,所以市舶管理的地方運作其實頗有賴于各級地方官員的參與和配合。宋代廣州市舶司并未在沿海州縣設立市舶務等協(xié)助處理市舶事務的下屬機構,欲有效管控市舶事務,將廣東地方官員納入市舶管勾體系不失為一種恰當?shù)墓芾矸绞健?/p>

        三、地方官員參與廣東市舶事務的具體表現(xiàn)

        在宋代廣南東路市舶貿(mào)易管理事務中,除了廣州市舶司官員外,各級地方官員也在閱實舶貨、對番舶提供幫助、接引護送番舶、對番舶進行抽稅、禁防銅錢外流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一)閱實舶貨

        唐宋時,凡外國商船入港,須經(jīng)政府派員檢閱船上人員及其所攜帶貨物,稱為“閱實”,亦稱“閱貨”。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談》里談到廣州市舶司舶貨抽解法時提到,番舶“既至,泊船市舶亭下,五洲巡檢司差兵監(jiān)視,謂之‘編欄’”,又稱“凡舶至,帥漕與市舶監(jiān)官蒞閱其貨而征之,謂之‘抽解’”[9]28。這大概是宋元豐三年(1080)至崇寧初(1102—1106)的“漕臣兼領”時期的基本情況,此時由轉運使等漕臣兼管市舶事務。不過,在宋初至元豐三年(1080)的“州郡兼領”市舶時期,廣州地方官員即有參與市舶抽分。因監(jiān)管市舶為肥差,地方官往往從中漁利,這不僅對國家財稅收入造成影響,外國使者及商人也多有不滿,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太常少卿李應機言:‘廣南勾當市舶司使臣,自今望委三司使副判官或本路轉運使奏廉干者充選?!瘡闹盵19]779。史料有載廣州南海縣主簿蘇緘即因正直有才干被挑選去閱實舶貨,“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舉進士,調(diào)廣州南海主簿,州領蕃舶,每商至則擇官閱實其貲,商皆豪家大姓,習以客禮見主者,緘以選往”[6]13156。據(jù)弘治《八閩通志》記載,蘇緘在宋仁宗“景祐中(1034—1038),第進士”[20]。由此可知,蘇緘以南海主簿身份參與閱實舶貨事當在其后不久。

        另外,廣南西路的一些沿海地區(qū)的州縣官、巡檢司也有協(xié)助廣州市舶司監(jiān)管舶務的職責,史料載元豐二年(1079),“廣南西路經(jīng)略使曾布言:‘欽、廉州宜各創(chuàng)驛安舶交人,就驛置博易場,委州監(jiān)押,沿海巡檢兼管勾?!瘡闹盵19]2800。

        (二)對番舶提供幫助

        有研究者業(yè)已指出,“廣南東路市舶司除了管轄本路海外貿(mào)易外,廣南西路的海外貿(mào)易事務也在其管轄范圍之內(nèi)”[21]。這一點,確實可以找到相關史料佐證。元豐五年(1082) ,“廣西轉運副使吳潛言:‘雷、化發(fā)船之地與瓊島相對,今令倒下廣州請引,約五千里,不便。欲乞廣西沿海一帶州縣,如土人、客人以船載米谷、牛酒、黃魚及非市舶司抽解之物,并更不下廣州請引?!t孫迥相度,于市舶法有無妨礙”[4]4206。史載元豐三年(1080)八月二十七日,“中書言:‘廣州市舶條已修定,乞專委官推行?!t廣東以轉運使孫迥,廣西以轉運使陳倩,兩浙以轉運副使周直孺,福建以轉運判官王子京”[4]4206。孫迥為廣南東路轉運使,其時由孫迥監(jiān)管廣東市舶事務,廣南西路的海外貿(mào)易事務由廣西轉運使陳倩直接監(jiān)管,而廣西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事宜又需要上報給廣南東路負責市舶事務的主要官員,由其進行決斷。

        不僅當外國商舶遇風信不便飄至本州界時,地方官員有躬親點檢之責,沿海口岸州縣的地方官員還有對番舶提供一定幫助的職責。史料記載,“在廣南西路有大舶困風于遠海,食匱資竭,久不能進,夷人告窮于公,公命瓊州出公帑錢三百萬以貸之。吏曰‘夷本亡信,又海舶乘風無所不之’,公曰‘遠人之來,不恤其窮,豈國家之意耶?’后夷人卒至,輸上之貨,十倍其貸。朝廷省奏而加焉”[22]。上文中的“公”指的是胡則,北宋婺州永康人,宋端拱二年(989)考取進士,先后知潯州、睦州、溫州、福州、杭州、陳州,任尚書戶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職。胡則對番舶提供幫助一事,嘉靖《廣東通志初稿》中也有記載:“胡則,廣南轉運使,有蕃舶遭風至瓊州,且告乏食,不能去,則命貸錢三百萬,吏白夷人狡詐,則曰彼以急難投我,可拒而不與耶?已而,償所貸如期。”[23]245胡則在“夷人告窮”的時候,命瓊州對夷人進行接濟幫助,可以說是盡到了“來遠人,通遠物”職責。

        (三)接引護送番舶

        東莞縣位于珠江口東岸,地當東江和珠江水道出海之咽喉,唐宋時期即為廣東海外貿(mào)易之重要水上交通樞紐和貿(mào)易口岸,“其欲至廣者,入自屯門”[24],當時屯門屬于東莞縣境。史料又記載,東莞縣境有虎頭山,“外夷入貢及使島夷者皆取道于此”[25]。嘉祐六年(1061),廣南東路轉運司言:“廣州東江水路至東莞縣界,海水至闊,多盜賊。”[4]4392為了保證番舶能順利抵達廣州城下,東莞縣地方官員就需要擔負起監(jiān)管市舶的職責。明崇禎《東莞縣志》所錄東莞令王中行的《縣令舊題名記》一文提到,東莞縣令“熙寧間(1068—1077),以京官領,易令曰知縣,境夥盜闖,屯兵鼎立,以兵馬都監(jiān)綴于銜,未通籍曰監(jiān)押。鹵地邑有八,曩兼提舉鹽場公事,繼曰管干,今不復系,惟番舶仍護之”[26]。又據(jù)明嘉靖《廣東通志初稿》記載,“王中行,潮州揭陽人,淳熙十二年(1185)為東莞令”[23]228。綜合這兩條史料記載可知,兩宋時期的東莞知縣,確實都有接引護送“番舶”安全抵達廣州的權力與義務。

        (四)對番舶進行抽稅

        以往有研究者認為,“宋代海外貿(mào)易的抽解收入須上繳朝廷,地方不能截用。而且自崇寧以后市舶事務皆由中央直接派官提舉,地方更不能插足,當然也不能由其征收海外貿(mào)易稅”[27]171。其實,至少宋代廣南西路的瓊州地方官府可對停泊在其管轄澳口的番舶進行抽分。瓊州地當海沖,在古代多為番舶往來之處,文獻記載“瓊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16]3570。南宋文人樓鑰的《送萬耕道帥瓊管詩》云:“琉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勢須至此少休息,乘風徑集番禺東。不然舶政不可為,兩地雖遠休戚同?!盵28]瓊州為外國商舶進入廣州之前一處重要的中途停泊點,舶船可在此做一番修整,補充糧草,再借季風之力抵達廣州。據(jù)南宋趙汝適《諸蕃志》記載,瓊州“屬邑五,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皆有市舶……至則津務申州差官打量丈尺,有經(jīng)冊以格稅錢。本州官吏兵卒仰此以贍”[29]。 由此可見,至少南宋時期,廣南西路的瓊州是要對番舶進行抽稅的,并且從“本州官吏兵卒仰此以贍”一語可知,抽稅的力度一定不小。

        (五)禁防銅錢外流

        宋代,隨著海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中國的銅錢大量外流,加劇了國內(nèi)的錢荒,以至于有研究者認為,“惟一讓宋政府束手無策的就是銅錢的走私。這也是銅錢外流最大、最主要的途徑”[27]45。宋神宗時的參知政事張方平就曾經(jīng)說過“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6]4384。沿??诎吨菘h的銅錢外流屢禁不止,尤其是市舶司所在的廣州、泉州、明州等地,番舶往來,往往就從國內(nèi)帶走了大量的銅錢。南宋度宗時廣東轉運判官包恢的《禁銅錢申省狀》中就曾提到,“倭好銅錢,今則聞海外東南諸番國無一國不貪好,而凡系抽解之司無一處不漏泄……廣東之錢聚而泄于廣之番舶”[30]563??芍~錢走私出界之風在南宋時期更為猖獗,尤以廣東番舶走私為甚,所以廣州市舶司禁防銅錢外流的任務很重。

        不過,兩宋時期包括廣州市舶司在內(nèi)各市舶司在禁防銅錢外流方面的權限與能力似乎有限,所以政府不得不讓地方官員參與其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刑部立法“諸舶船起發(fā)(販蕃及外蕃進奉人使回蕃船同)。所屬先報轉運司,差不干礙官一員躬親點檢,不得夾帶銅錢出中國界。仍差通判一員(謂不干預市舶職事者,差獨員或差委清強官)覆視,候其船放洋,方得回歸”[4]4215。孝宗淳熙六年(1179),朝廷又強調(diào)“今榷場官,卿等宜一面選差,須戒其禁絕銅錢等違禁之物過界。于任內(nèi)無透漏,當與升擢差遣”[4]4220。當年廣州知州鄭人杰“特降三官,以人杰任內(nèi)透漏銅錢、銀寶過界,故有是命”[4]4219。南宋廉吏包恢擔任廣東轉運判官時曾提出“責之各州知郡、各縣知縣協(xié)心任責,申嚴督責”[30]564。史料亦載,南宋時,銅錢“經(jīng)由透漏,廵捕、州縣知通、縣令、丞、鎮(zhèn)寨官、市舶司官吏、帥臣、監(jiān)司之在置司州者并減犯人一等,故縱者與同罪”[31]。沿海州縣地方官員往往是最先、最及時接觸到番舶的人員,因而朝廷規(guī)定地方官員對銅錢外流有連坐責任。

        總之,通過上述的論述可知,在宋代廣南東路市舶貿(mào)易管理事務中,除了廣州市舶司官員外,各級地方官員也在閱實舶貨、對番舶提供幫助、接引監(jiān)管番舶、抽分番舶、禁防銅錢外流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宋代地方官員對廣東市舶貿(mào)易管理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廣州市舶司的地方運作得以比較順利地開展。宋代廣州市舶司的地方運作實踐,對明代廣東市舶司的地方運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猜你喜歡
        銅錢廣州官員
        要是我會鑄造銅錢
        銅錢
        幼兒100(2023年21期)2023-06-21 02:20:54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wěn)步推進……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小讀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銅錢草
        銅錢草上的小洞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产av综合影院|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精品蜜桃av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另在线日韩综合色|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52 | 五月综合丁香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观看国产 | 久久少妇高潮免费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 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乱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av| 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视频韩国|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亚洲二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99综合精品久久|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免费国产交换配乱淫|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白色橄榄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肥熟女|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欧美性猛交xxxx三人| 初高中生精品福利视频| 日本小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