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繡劍
(河池市宜州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河池,546300)
陰道分娩臨床又稱之為“順產”,主要是一種胎兒、產道以及產力三因素均正常且相互適應,胎兒通過陰道自然分娩的方式。但是由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妊娠期間,孕婦攝入大量營養(yǎng),導致胎兒體重過大,故而產婦產婦無法承受陰道分娩,一定程度上增加難產率[1]。使用氣囊仿生助產儀能夠協(xié)助有效分娩,提升分娩安全性,并且操作簡便。而在使用氣囊仿生助產儀的同時,開展無創(chuàng)技術,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會陰撕裂,降低產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疼痛感。本文在參閱臨床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對陰道分娩中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就研究相關內容作出以下綜述。
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屬于新型助產技術,其仿造產婦分娩生理機制以及規(guī)律,通過刺激產婦內分泌變化以及機械擴張產道的物理作用,發(fā)揮增加產力、刺激宮縮、縮短產程、降低產婦待產和分娩痛苦的作用,能夠促進自然分娩。將氣囊仿生助產儀電源接通,依據產婦程度需求,通過人工手動或自動方式對氣囊力度實施合理調節(jié)。當氣囊到達產婦宮頸口并發(fā)揮作用時,配合人工破膜,胎兒頭部能夠對宮頸實施直接壓迫,待宮頸口擴張到5 厘米至6 厘米時,氣囊對宮頸造成壓迫,進而刺激子宮收縮,加快產程[2]。而當胎膜破裂后,產婦羊水以及血清內鈣離子濃度升高,可對肌肉纖維造成刺激,促使其收縮,進而誘發(fā)宮縮。使用電腦能夠控制氣囊仿生助產儀,依據產程需求和產婦自身情況對氣囊壓力實施合理調整,確保更加符合產婦需要。助產士囑產婦在分娩時正確用力,妥善固定氣囊,防止其脫出,進而保障胎頭順利下降,降低產道阻力,可發(fā)揮較高的安全性,獲得滿意效果。
2.1 改善產婦疼痛感實施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可模擬胎頭對直腸的壓迫,促使產婦形成便意,進而協(xié)助誘導宮縮。提升產婦產力,因此能夠顯著縮短產程。開展該項技術無需對會陰實施切開,能夠提升產婦產道平滑肌彈力,使其變軟以及拉長,降低會陰裂傷發(fā)生率,同時還可避免損傷盆底功能。在呂志排等[3]人的研究中,其在產婦分娩期間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發(fā)現(xiàn)宮口開3cm 時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得分為5.12±1.10 分,宮口開6cm 時VAS 得分是3.03±0.81 分,宮口全開時VAS 得分是3.54±0.90 分,胎兒娩出時VAS 得分為2.35±0.54 分。因此其認為開展氣囊仿生助產技術,能夠改善產婦疼痛感。分娩期間,子宮平滑肌出現(xiàn)規(guī)律性收縮,進而出現(xiàn)疼痛感,同時對于初產婦而言,由于缺乏分娩經驗,會受到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影響,對機體交感神經造成刺激,釋放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導致子宮血管收縮,同時抑制宮縮,增加分娩疼痛感[4]。使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屬于非藥物性催產方式,其依據仿生學原理,利用機械擴張宮頸和陰道,導致胎頭下降,同時還可緩解產婦負性情緒,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娩疼痛。
2.2 減少剖宮產率由于自然分娩會導致產婦出現(xiàn)劇烈疼痛感,加之產程長,對產婦體力也提出更高要求。開展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利用電腦模仿胎兒下降擴張軟產道過程,該種仿生性能與自然分娩規(guī)律接近,同時為物理干預方式,不會對產婦機體造成較大損傷。對于存在難產趨勢的產婦,通過開展氣囊仿生助產技術能夠協(xié)助其轉變成順產,進而降低剖宮產率。并且,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能夠加速產程,縮短產程時間,避免胎兒發(fā)生宮內缺氧等情況。在樊靜[5]的研究中,其發(fā)現(xiàn)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使用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干預后,剖宮產率為6.67%。因此其認為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宮產率。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使用特制的氣囊,并通過計算機程序控制充氣、放氣,在產婦陰道內提前模擬胎頭對軟產道的作用,促使軟產道結締組織和纖維組織被動拉長時間縮短,并使其擴張成胎頭大小,進而降低胎先露下降阻力,提前為分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因此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剖宮產率,提升陰道分娩安全性[6]。
2.3 縮短產程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利用仿生學原理,同時與陰道彈性結合,針對陰道以及宮頸實施機械性擴張,為自然分娩創(chuàng)造條件。并且,其還可調節(jié)產婦內分泌功能,刺激垂體并使其形成興奮性,促進縮宮素和前列腺素分泌,軟化以及分娩宮頸,能夠顯著縮短產程,促進產婦分娩。另外,開展該項技術,能夠減少產道對新生兒頭部的壓迫,刺激產婦宮縮,提升分娩舒適度[7]。在李楓光等[8]人的研究中,其發(fā)現(xiàn)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后,產婦第一產程時間是6.35±1.66 小時、第二產程時間是0.76±0.13 小時、總產程時間為6.51±2.20 小時。因此其認為實施該項技術干預后能夠將產程顯著縮短。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利用氣囊助產,能夠促使宮頸擴張,提升宮縮效率,協(xié)助產婦強化產力。在分娩時,在人工破膜后胎先露部分對宮頸和宮頸下段產生直接壓迫,顯著強化宮縮,并且在擴張陰道時還可顯著增強對直腸的壓力,進而刺激直腸子宮反射,形成便意,增加腹內壓,促進胎先露下降。而宮頸軟產道擴張后能夠顯著降低胎頭下降過程中的阻力,縮短產程。
2.4 減少并發(fā)癥在產婦分娩期間,若未能開展必要的助產干預,則會導致產程延長,發(fā)生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以及難產等并發(fā)癥,此時需要中轉剖宮產,會給產婦造成較大痛苦,同時對新生兒機體也會產生損傷。實施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能夠有效縮短產程,加速分娩進程,因此產婦在分娩期間不會大量消耗體力,對產婦而言可在分娩后促進機體快速康復,而對于新生兒而言,由于產婦機體無顯著損傷,能夠早期開展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新生兒生長以及發(fā)育。在朱麗琴等[9]人的研究中,其對產婦實施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干預,會陰Ⅰ度以及Ⅱ度裂傷率是41.88%,新生兒窒息率是0.63%。因此其認為采取干預后能夠減少會陰裂傷以及新生兒窒息。實施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可避免對產道造成嚴重損傷,從而減少產褥感染,而提升自身分娩率,能夠避免剖宮產手術期間麻醉藥物的使用,縮短產程,改善膀胱肌麻痹情況,減少尿潴留的出現(xiàn)[10]。
2.5 其他使用情況針對瘢痕子宮妊娠產婦,在分娩前使用超聲對其子宮瘢痕厚度實施測量,并將陰道分娩禁忌癥排除后,同樣可以選擇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實施分娩,并且可縮短產程,提升自然分娩率[11]。在張玲玲等[12]人的研究中,其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干預,陰道自然分娩率為93.30%,總產程時間是7.45±3.15 小時,產后2小時出血量是186.14±52.75ml。因此其認為實施上述技術干預,能夠提升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通常會選擇剖宮產方式分娩,但是由于剖宮產手術會導致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率增加,提高手術并發(fā)癥風險。針對不存在手術指征、頭盆相稱、瘢痕厚度良好的產婦,可建議其開展陰道試產[13]。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利用氣囊壓迫形式促使產婦宮頸和陰道擴張,刺激機體反射性分泌縮宮素和前列腺素,受到激素影響,宮頸得到持續(xù)軟化,因此子宮能夠擴張以及收縮,能夠為開展陰道試產提供良好條件[14]。并且,受到氣囊壓迫,能夠對直腸壁造成沖擊,促使產婦在分娩期間有效屏氣,推動胎兒下降,進而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15]。
由于產婦在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方面認知程度不足,極易出現(xiàn)緊張和恐懼情緒。故而,要求產科醫(yī)護人員針對準備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干預的產婦實施健康宣教,通過主動與產婦交流,提升其對該項技術的了解程度,取得產婦理解以及支持。告知產婦放松,避免因人為操作而出現(xiàn)緊張、恐懼感。在陰道分娩時開展氣囊仿生助產儀無創(chuàng)技術,能夠有效控制產婦產程進展,促使其在最佳時機結束分娩,縮短產程,減少并發(fā)癥,提升自然分娩率,確保分娩工作順利開展,提升分娩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