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徐蕭俠
1.江蘇省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康復科,江蘇常州 213000;2.江蘇省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頸腰痛中心,江蘇常州 213000
頸椎病是因頸椎退行性病變或繼發(fā)性椎間盤關節(jié)退性病變所致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頸背僵硬、疼痛、手指麻木、睡眠障礙,甚至誘發(fā)肢體癱瘓[1]。西醫(yī)保守治療多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牽引療法,治療效果不太理想[2-3]。頸椎病屬中醫(yī)“項痹證”等范疇,“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運動療法是預防頸椎病的主要方法,有效的頸椎放松訓練能夠緩解疼痛、改善頸椎穩(wěn)定性。固本強脊功法源自中醫(yī)運動功法,基于八段錦、太極拳等養(yǎng)生功法設計,以頸部伸展訓練為主,輔以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能有效改善頸部肌群肌力,維護頸椎內外源穩(wěn)定性[4-5]。本研究旨在分析固本強脊功法鍛煉對頸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頸椎功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選擇2018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江蘇省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108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頸椎病相關診斷標準[6];②臨床分型為頸型、神經(jīng)根型;③行保守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虎诎橛蓄i椎骨折、脫位、椎管內占位性病變;③既往接受過頸椎專業(yè)治療。本研究經(jīng)醫(yī)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0512),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各54 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頸椎牽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通過吊索對枕骨及下頜骨進行牽引,初始牽引重量3~6 kg,牽引角度10°~15°,30 min/次,1 次/d。
1.2.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固本強脊功法鍛煉。固本強脊功法鍛煉。①起式:自然站立,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自然呼吸。②兩手托天: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在身前上升至胸高時,隨起隨翻轉掌心再朝上,十指交叉,翻轉掌心極力向上托,使兩臂充分伸展,兩手臂伸直從身側落下。③轉頸后瞧: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頭頸帶動脊柱緩緩向左擰轉,眼看后方,同時配合吸氣,頭頸帶動脊柱徐徐向右轉,恢復前平視,同時配合呼氣,全身放松;頭頸帶動脊柱緩緩向右擰轉,眼看后方,同時配合吸氣;頭頸帶動脊柱徐徐向左轉,恢復前平視。④側俯攀足: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側平舉,俯身左手觸及右側腳尖,右側手盡量打開;緩緩起身,雙手側平舉,俯身右手盡量劃過身體中線觸及左側腳尖,左側手盡量打開。⑤繞肩環(huán)轉: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側舉繞肩,以肩為圓心向前旋轉4 圈。同法向后旋轉4 圈。⑥弓步拉伸:雙手叉腰,一側腿向前邁開成弓步,另一側腿前腳掌踩住地面,身體緩慢下壓并稍向對側旋轉,拉伸髂腰肌。⑦雙腳踮足:此式通過身體導引,吸氣時雙腳踮起,呼氣時腳跟稍用力下落,同時放松全身,將“濁氣”自頭排出體外。⑧平衡下蹲: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雙手疊放平置于胸前,挺胸收腹,直看前方,慢慢下蹲,慢慢站起打開雙臂。
專人指導患者熟練掌握固本強脊操動作,運動量循序漸進,由每日完成1 組全部動作(時長20 min),逐漸增至每日完成2 組全部動作。通過微信向患者發(fā)放固本強脊操配樂及視頻,便于患者回家后參照完成。要求患者每日完成2 組全部動作,指導家屬鼓勵監(jiān)督患者每日鍛煉。由專人每周電話或微信了解并督促患者鍛煉執(zhí)行情況,對依從性差者了解原因并激勵患者堅持鍛煉。
兩組均連續(xù)藥物治療及康復鍛煉3 個月。
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3 個月,疼痛程度、頸椎功能、睡眠質量。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8]測評,分為0~10 分,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劇痛,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②頸椎功能:采用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dysfunction index,NDI)[9]進行測評,包括疼痛強度、個人護理、注意力、工作、頭痛、抬物、駕駛、閱讀、娛樂、睡眠10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5 分評分法,0 分表示無障礙,50 分表示完全癱瘓,每個條目評分0~5 分,分值越高頸椎功能越差。量表Cronbach’s α=0.872,本次重測Cronbach’s α=0.865。③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0]包括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使用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 項,采用0~3 分評分法,總分0~21 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量表Cronbach’s α=0.915,本量表重測Cronbach’s α=0.876。
治療3 個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1],根據(jù)療效指數(shù)分為痊愈(VAS 評分0~1 分,療效指數(shù)>75%)、好轉(VAS 評分較前減輕>2 分,治療指數(shù)>30%~75%)、無效(VAS 評分無變化,療效指數(shù)≤30%)。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NDI 評分-治療后NDI 評分)/治療前NDI 評分×100%。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3 個月,試驗組中途退出1 例,實際完成53 例;對照組中途退出3 例,實際完成51 例。試驗組痊愈21 例,好轉26 例,無效6 例。對照組痊愈12 例,好轉25 例,無效14 例。試驗組有效率(88.68%,47/53)高于對照組(72.55%,37/5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54,P <0.05)。
干預前,兩組VAS、ND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3 個月,兩組VAS、NDI 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VAS、NDI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VAS、NDI 評分比較(分,)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NDI: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
干預前,兩組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3 個月,兩組PSQI 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試驗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PSQI 總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PSQI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PSQI 評分比較(分,)
注t1、P1 表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表示兩組干預3 個月比較。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
我國現(xiàn)有頸椎病患者高達2 億,發(fā)病率高達17.3%,且呈年輕化趨勢[12]。保守治療是國內外首先推薦的方法,90%~95%的患者通過非手術治療能夠緩解頸椎病癥狀[13-14]。物理療法、牽引、針灸、推拿等均屬被動康復措施,難以有效調整頸椎生物力學結構,更難改善患者頸椎自我保護功能,主動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力學調整已成為防治頸椎病的發(fā)展趨勢[15]?!鞍硕五\”“太極拳”屬于一種柔性筋骨調衡術[16]?;诎硕五\、太極拳等設計的固本強脊功法中,兩手托天在拉伸身體的同時,能夠舒張頸部肌群與韌帶;轉頸后瞧通過舒張、伸縮脊柱兩側肌肉,能有效刺激、疏通頸部大椎穴[17];側俯攀足通過脊柱伸屈運動,可增強頸背部肌群力量。繞肩環(huán)轉是“開肩”的重要一環(huán),能放松頸椎肌肉、緩解頸椎壓力。弓步拉伸能夠舒張髂腰肌,雙腳踮足能疏通從頭頂至腳底的太陽經(jīng)絡[18];平衡下蹲能刺激交感神經(jīng),緩解頭暈頭痛[19]。另有研究顯示,固本強脊功法能夠使頸部肌肉得到鍛煉,改善了頸椎活動度及肌力,增強了頸部肌肉耐疲勞能力,有助于維持頸椎力學的穩(wěn)定性[20]。結果顯示,試驗組VAS、NDI 評分低于對照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固本強脊功法鍛煉能夠緩解頸椎病患者疼痛癥狀、改善受損頸椎功能。
睡眠障礙是頸椎病患者常見伴發(fā)癥狀,與患者病程、心理狀態(tài)等明顯相關[21]。長期睡眠障礙也會加劇患者心理負擔、頸椎疾病癥狀[22]。小重量持續(xù)牽引能夠一定程度緩解頸椎病患者的疼痛及睡眠障礙[23-26]。中醫(yī)傳統(tǒng)導引術具有“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宜”“神與形合、氣寓其中”等特點,能夠調節(jié)患者身心,給予其輕松愉悅的感受。劉平[27]報道,頸椎保健操聯(lián)合中藥熏蒸能夠改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睡眠障礙。本研究通過比較兩組PSQI 評分,所得結論也支持上述文獻觀點??紤]與下列因素有關:固本強脊功法與調理臟腑有關,具有“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合一效果,能夠化解“五勞七傷”,緩解焦慮等負性情緒,是改善睡眠障礙的先決條件[28-30]。此外,每日進行適度運動后,機體易產生困倦感,從而有助于入眠。值得注意的是,催眠藥物不良反應較大,而固本強脊功法有助于減少患者催眠藥物的應用,可將該功法推薦作為睡眠障礙的一種非藥物療法。
綜上所述,固本強脊功法鍛煉應用于頸椎病患者中,能夠緩解其疼痛程度,改善頸椎功能及睡眠質量。此外,基于固本強脊功法可以改善睡眠障礙,是否可以將固本強脊功法擴大應用范圍,用于改善其他疾病所致的睡眠障礙,這將又是一個新的課題,值得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