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葛秋萍 趙 迪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精選真實問題情境,創(chuàng)新試題呈現方式。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推進素質教育評價改革,充分發(fā)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積極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考試內容體系。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依據高考評價體系,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高考核心功能,結合新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學實際,堅持考核必備知識,突出考查關鍵能力,全面檢測化學素養(yǎng)。表1和表2從試題情境、必備知識、考查內容、關鍵能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難度等方面對試題進行了具體統(tǒng)計與分析,由分析可知,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情境素材豐富多樣;必備知識基本涵蓋高中化學主干知識,覆蓋面廣,注重應用層次水平的考查;考查內容多為實際問題,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考查要求。關鍵能力考查主要涉及①理解與辨析能力、②分析與推測能力、③歸納與論證能力、④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高階思維能力的考查;試題涉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5個方面,①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②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③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④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⑤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表1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選擇題考查情況
表2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非選擇題考查情況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基本內涵為命題指南,注重依托情境素材對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核心思想與概念、化學核心素養(yǎng)和學科關鍵能力進行考查,凸顯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的緊密關系,引導學生切身感受化學學科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精選真實情境素材,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產、生活實際,關注化學學科在材料、生命、環(huán)境、能源與信息等領域的應用,充分體現化學學科推動科技發(fā)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核心素養(yǎng)中的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彰顯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試卷多處融入綠色化學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引導學生關注環(huán)境問題,促進學生關注化學發(fā)展、關注社會,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7題以生活中的常見物質——筆芯、膨松劑、黃銅、青銅以及食鹽為素材,將中學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發(fā)揮了高考對教學的反饋作用,展示了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第8題以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方法為命題載體,很好地考查了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反應中原子利用率為100%,有效地貫穿綠色化學理念,增強了學生改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第12題以Li-O2高能量比電池的成功研發(fā)為素材,不僅全面考查了電化學的基礎知識,還向學生展示了實現“碳達峰”目標的有效途徑,更向學生傳遞了綠色化學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第26題以廢舊鉛蓄電池中鉛的回收為命題背景,很好地考查了學生解答工藝流程題所需的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增強了學生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資源的意識。第28題通過呈現工業(yè)上硫化氫的不同處理方法,相比克勞斯工藝,評價高溫熱分解工藝,既分析優(yōu)點又分析缺點,引導學生辯證地認識事物、關注化學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36題以治療成人重度抑郁癥的藥物——左旋米那普倫為命題載體,體現出化學研究成果在醫(yī)療與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創(chuàng)新試題呈現方式,在突出對化學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的考查。試題在信息設置時除了必要的文字表述外,還側重對數據、表格、圖像等非文字信息的處理,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能有效地滿足高校對人才選拔的要求,充分地發(fā)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第11題,創(chuàng)新試題的呈現及設問方式,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基礎知識文字描述與化學科學在探究物質組成時常用的分析方法——熱重分析法及其結果的曲線圖像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質量守恒定律等基礎化學知識與定律準確、快速推斷出W、X、Y、Z四種元素,分析四種元素單質常溫下的狀態(tài),依據元素周期律推斷并比較X、Y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100~200℃時失去結晶水的計算,500℃分解后固體產物的化學式。第13題考查“電解質溶液”的呈現方式發(fā)生了改變,用隔膜示意圖代替了傳統(tǒng)的曲線圖,綜合考查了質子守恒式的書寫,溶液Ⅰ和Ⅱ中c(HA)的大小關系、溶液Ⅱ中HA電離度及溶液Ⅰ和Ⅱ中c總(HA)之比的計算。第26題第(1)(2)問,要求學生運用已給難溶物的溶度積常數,從定量的角度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釋在“脫硫”環(huán)節(jié)選擇Na2CO3能使PbSO4轉化為PbCO3但不能使BaSO4轉化的原因。第35題轉變設問角度、變換考查方法,第(2)問給出了雜化軌道中s成分對鍵長的影響、大π鍵的形成方式及類型,要求學生推測影響鍵長的另外一個因素——雜化類型;第(4)問給出了α-AgI晶體中I-的堆積方式及Ag+的填充方式,要求學生列出α-AgI晶體的摩爾體積。以上四道試題的考查目的十分相似,均旨在深化對學生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歸納論證思維等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提升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考查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人才選拔質量。
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建議”為命題依據,圍繞高中化學主干知識,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將基礎知識融入物質合成與轉化、材料結構性質以及實驗探究中,對中學教材中的基礎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等化學學科必備知識進行了全面考查,包括化學用語、電解質溶液、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平衡、單質及化合物性質、有機化合物等知識點。試題整體難度適中,傳承中有發(fā)展,平穩(wěn)中蘊含有新意,不僅能有效地鑒別出學生對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能很好地引導中學教學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科學實施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也是中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課程及教學改革更加注重對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實驗試題圍繞“鹽類水解的應用”“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有機化合物中常見官能團的檢驗”等重要實驗,以文、表、圖并茂的形式,從儀器、藥品、操作、現象、結論等方面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第9題以學生非常熟悉的文字呈現形式考查了高中化學常見離子的性質及推斷,難度不大。第10題以鹵族元素、蔗糖、石蠟油、聚氯乙烯為素材,考查了高中化學教材中常規(guī)實驗的操作、現象及結論等知識。第26題(3)(4)(5)都是學生熟悉的考查方式與考查內容,都能有效地考查學生對課本基礎化學實驗的掌握程度。第27題依托二草酸合銅(Ⅱ)酸鉀的制備,分別考查了已知濃度溶液配制時所需基本儀器、結晶水合物長期放置時變質的原因、難溶氫氧化物熱分解產物的判斷、依據原料配比書寫陌生化學方程式、試劑的加入方法、實驗條件的實現方式、冷卻結晶的操作過程等基礎化學實驗內容,考查學生是否真正具備正確的實驗方法、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敏銳的觀察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
根據《課程標準》、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中學教學實際,2022年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從兩個層面進行了有機融合。一是依據高考對人才選拔的要求,試題巧妙地將高中與大學教學的縱向融合,第8題的題干中提到的“開環(huán)聚合”反應、第9題的題干中提到“離心分離”、第27題中提到的“蒸汽浴”都很好地體現了中學與大學教學內容的縱向有效銜接與融合。二是依據學科解決問題的需求,試題合理地將高中化學與物理、數學等學科知識的橫向融合,第12題的題干中提到“空穴”,將高中化學與高中物理知識的橫向地融合。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一層四核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更好地引導高中化學學科教學。這樣的考試方式不僅能使高考考查內容與高中課程改革的培養(yǎng)目標深度契合,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通過對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的評析,為進一步優(yōu)化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筆者特提出以下幾點備考教學建議。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將“引導教學”列入其核心功能,不僅有利于理順教考關系,實現教考銜接,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更有利于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自上而下形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培養(yǎng)人才的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著力扭轉教育功利化的“機械刷題”現象,有效對接高中育人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建立健全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機制。
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關注學科主干內容,注重對化學學科必備知識的考查,強調知識的綜合性,關注學習者在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研讀高考評價體系對高考考試內容的要求,統(tǒng)籌規(guī)劃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對于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如化學基本計量、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反應熱和蓋斯定律、元素周期律、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原電池和電解池、物質的基本結構等,教師需要引領學生認真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對于化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推斷、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有機物的合成與推斷、化學綜合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專題性學習,并通過一定比例的基礎性試題,引導學生必須扎實牢靠地掌握基礎知識。
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注重挖掘與化學有關的生產與生活實際、科技前沿與社會熱點、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的素材,加強對學生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注重遴選與日常生活、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情境素材,訓練學生學會從化學的視角、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的能力,培育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核心素養(yǎng);另一方面應注重選取工業(yè)生產、產品制造、技術論證等實際存在的真實問題情境素材,通過命制結論開放、解題方法多樣、答案并不唯一的試題,增強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訓練學生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復雜生活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
總之,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堅持穩(wěn)中求進的總體原則,注重秉承“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高考核心功能,注重體現化學學科育人價值,精選試題情境素材,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突出考查關鍵能力,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化學教學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