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慧,汪為民
(重慶大學 光電技術及系統(tǒ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型微納器件與系統(tǒng)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重慶 400044)
本文從FBAR的基本結構入手,使用Comsol軟件進行三維仿真,驗證了不同電極形狀對Q值的影響。提取FBAR器件參數(shù)到ADS中,并聯(lián)合外匹配電路進行頻帶拓展,探究了外匹配電路中3個參數(shù)對于頻帶寬度及帶外抑制的影響。
表1 Comsol仿真初始結構參數(shù)
通過構建幾何結構,設置損耗,劃分網(wǎng)格等操作,得到FBAR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非正五邊形的FBAR有限元模型
當上電極面積為8 000 μm2,形狀分別為圓形、矩形、變跡五邊形(任意兩邊不平行,任意兩角不相等)時,其對阻抗Z和Q值的影響,結果如圖2、3所示。
圖2 不同上電極形狀下的阻抗曲線
圖3 不同上電極形狀下的Q值曲線
由圖2可見,當上電極為變跡五邊形時,其阻抗曲線波動最小,圓形上電極的阻抗曲線的波動起伏次之,正方形上電極的阻抗曲線的雜散波紋最大,這主要是由于在并聯(lián)諧振頻率處存在寄生諧振峰,這些寄生諧振峰是上下電極激發(fā)出的剪切波[9],其在濾波器的通帶中表現(xiàn)為帶內紋波,使得濾波器損耗增加,矩形度變差。由圖3可見,當上電極為圓形時,其Q值較大,但與變跡五邊形的Q值差別不大。經(jīng)綜合考慮,選取變跡五邊形作為上電極形狀。通過設置各膜層材料及其厚度,研究設計了串聯(lián)諧振頻率fs=1.97 GHz,并聯(lián)諧振頻率fp=2.03 GHz的體聲波諧振器。
目前經(jīng)常使用的FBAR機電等效電路模型為梅森(Mason)[10]模型和MBVD模型[11]。由于Mason模型無法仿真電極形狀對FBAR的影響,故使用MBVD模型作為FBAR諧振器的機電等效模型。圖4 為Comsol模型圖。圖中C0為靜電容,R0為壓電薄膜介電損耗,Cm、Lm和Rm分別為動態(tài)電容、電感和電阻,Rs為等效引線電阻。
圖4 MBVD機電等效電路
FBAR的電學特性曲線為
(1)
式中ω為角頻率。
根據(jù)參數(shù)提取方法[12],在遠離諧振頻率處取8個頻點對應的阻抗曲線,分別求實部R′,虛部Xi,以及fs、fp的Q值。
(2)
Cm=C0[(fp/fs)2-1]
(3)
(4)
(5)
R′=Rs+R0
(6)
式中C0為電容Ci的平均值。根據(jù)式(2)~(6)求得MBVD模型中各元件數(shù)值,并在ADS中建立相關模型,將電路封裝為二端口網(wǎng)絡如圖5所示,進行下一步處理。
圖5 FBAR二端口封裝示意圖
拓撲結構如圖6所示,其由并聯(lián)電感L0及外匹配電路組成。L0可在fs不變的情況下增大,fp使頻帶獲得拓寬,有
(7)
外匹配電路在fs處共振,同樣可以拓寬濾波器的帶寬,三集總元件數(shù)值關系[3]為
(8)
式中ωs為串聯(lián)諧振時的角頻率。
圖6 匹配網(wǎng)絡示意圖
由式(7)可知,在確認了FBAR諧振器的等效電路模型后,L0的數(shù)值也隨之被確認。研究主要關注外匹配電路的3個集總元件對于濾波器3 dB帶寬以及1 GHz處帶外抑制的影響。
在調整三元件參數(shù)值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6種情況如圖7所示。圖中黑色水平直線表示S21=-3 dB。在帶外抑制減弱的過程中,圖7(a)通帶內存在兩處明顯的波紋且兩處波紋明顯小于-3 dB;圖7(b)通帶內存在兩處波紋且一處波紋小于-3 dB;圖7(c)通帶內存在兩處波紋且兩處波紋均大于-3 dB;圖7(d)通帶內不存在明顯波紋,帶內S21值均大于-3 dB;圖7(e)通帶變窄且通帶矩形度變差;圖7(f)為帶外抑制能力最弱時對應最窄通帶的極端情況。
圖7 FBAR濾波器S21參數(shù)仿真曲線
作為對照,對比研究了不滿足式(8)時的6種情況,如圖8所示。
圖8 FBAR濾波器異常對比曲線
如圖7(a)所示,可選取的3 dB帶寬共有三段,取最大的中間段作為帶寬數(shù)值。同理,圖7(b)也選取最大的頻段作為帶寬。在圖7仿真曲線變化過程中,帶寬有兩次突然增大的過程,分別發(fā)生在圖7(a)向圖7(b)轉變,圖7(b)向圖7(c)轉變時。
式(8)中的Lp和Ls具有對稱性,當Cp為定值時,兩者數(shù)值可以互換。圖9、10表明了Lp、Ls對帶寬和1 GHz處帶外抑制的影響關系。
圖9 Lp,Ls與帶寬關系曲線圖
圖10 Lp,Ls與帶外抑制關系曲線圖
由圖9可見,Lp和Ls對帶寬的影響大致相同。由圖10可見,Lp和Ls對帶外抑制的影響趨勢相反。將Lp/Ls視為一個新變量以取代Lp、Ls兩個因素。同理保持Lp不變,發(fā)現(xiàn)Cp、Lp/Ls對濾波器兩個因素影響趨勢相同,具體結果如圖11、12所示。
圖11 Cp對濾波器性能影響關系圖
圖12 Lp/Ls對濾波器性能影響關系圖
將Ls設為固定值時,根據(jù)式(8),通過改變Cp數(shù)值可得到對應不同Cp的三集總元件數(shù)值,就此確定一組拓撲結構,進而得到這組拓撲結構可實現(xiàn)的帶寬和帶外抑制。圖13、14是將Ls分別固定為10,15,20,25,29,35,40,45,50 nH時獲得的帶寬和帶外抑制曲線。由圖可見,隨著Ls的增大,對于帶寬最大值、帶內損耗及整體的帶外抑制均呈現(xiàn)增大趨勢;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帶內損耗大于3 dB,帶寬反而會下降。研究發(fā)現(xiàn),在0~29 nH,帶寬和帶外抑制隨著Ls增大而增加;Ls>29 nH時,帶寬下降,帶外抑制不受影響,繼續(xù)增加。經(jīng)調節(jié),在Ls=29 nH時,其具有最大帶寬,此時Cp=0.228 pF,Lp=2 224.5 nH,對應的S21曲線圖如圖15所示。
圖13 Ls對帶寬影響關系圖
圖14 Ls與帶外抑制關系
圖15 最大帶寬處對應的S21曲線圖
由圖15可知,濾波器通帶的左側下降至-3 dB的頻率fL= 1.772 GHz,右側下降至-3 dB的頻率fH= 2.191 GHz。根據(jù)fL、fH值可計算得到帶寬為419 MHz,中心頻率f0=1.981 5 GHz,由二者比值((fH—fL)/f0)可算出實現(xiàn)了21.15%的相對帶寬,同時可知1 GHz處的帶外抑制為11.616 dB。
寬帶FBAR可傳輸更多的數(shù)據(jù)量,在發(fā)揮了FBAR濾波器各項優(yōu)異性能的同時還克服了其通帶極窄的問題,適用于傳輸數(shù)據(jù)量大,傳播速度快的場景,如5G移動通信等。AlN-FBAR屬于窄帶濾波器的一種,因而有針對性地研究了一種電學拓撲結構對濾波器帶寬的影響。首先仿真了FBAR諧振器的三維結構中不同上電極形狀對阻抗曲線和Q值的影響,提取諧振器參數(shù)并聯(lián)合電學拓撲結構進行二次仿真,探究濾波器帶寬及帶外抑制的實際影響因素。通過優(yōu)化相關元件參數(shù)值,最終在元器件參數(shù)Ls=29 nH,Cp=0.228 pF,Lp=2 224.5 nH時,實現(xiàn)了21.15%的相對帶寬,對應的3 dB帶寬為419 MHz,1 GHz處的帶外抑制為11.616 dB,對應諧振器串聯(lián)諧振頻率fs=1.97 GHz,并聯(lián)諧振頻率fp=2.03 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