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亮
腦動脈硬化性眩暈是由于腦部動脈血管壁脂質及血小板沉積致使管壁變厚、變硬,從而產生的血管彈性減弱、管腔狹窄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變[1]。該病好發(fā)于男性,且多在中年人群中常見,以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表現為主[2],其中眩暈是最主要的癥狀,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目前,臨床上對于如何處理腦動脈硬化性眩暈尚未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經查閱各種相關文獻資料后得知[3],常用于臨床治療該癥狀的氟桂利嗪僅有緩解作用,無法根治。在中醫(yī)學中,眩暈的產生同風、火、痰、虛有不可分割的聯系[4],故可以考慮選擇加用強力定眩片[5]對患者進行聯合治療,本研究旨在回顧性探討強力定眩片聯合鹽酸氟桂利嗪對腦動脈硬化性眩暈患者的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的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腦動脈硬化性眩暈患者,根據收治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63 例)與觀察組(2020 年4 月~2021 年3 月,8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有眩暈癥狀;②經顱多普勒超聲(TCD)確診腦動脈硬化[6];③符合《中醫(yī)內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風陽上擾的證型[7];④患者無意識障礙及精神癥狀。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傷;②患者依從性較差;③由其他病因導致的眩暈;④存在強力定眩片或鹽酸氟桂利嗪禁忌。
1.3 方法 對所有入院患者進行積極治療,控制原發(fā)疾病,調控血壓、血脂水平,囑患者多運動,合理搭配飲食,忌煙酒、常規(guī)擴容、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環(huán)。對照組服用鹽酸氟桂利嗪膠囊,10 mg/次(>65 歲患者藥量縮減1/2),1 次/d,5 d/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強力定眩片,4 片/次,3 次/d。兩組均治療2 個月,中途不得間斷,以保證治療的連續(xù)性及有效性。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評估干預前后癥狀評分,包括眩暈程度(平衡障礙、耳鳴、頭疼、目眩),眩暈次數、持續(xù)時間;眩暈程度中每項按情況分別為無(0 分,無癥狀)、輕(1 分,輕微不適,不影響一般生活)、中(2 分,明顯不適,影響一般生活)、重度(3 分,無法進行任何活動)。眩暈次數及持續(xù)時間:0 分,無發(fā)生;1 分,偶爾發(fā)作、持續(xù)數分鐘;2 分,經常發(fā)作、持續(xù)2~12 h;3 分,頻繁發(fā)作、持續(xù)24 h 以內[8]。②采用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測量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包括LVA、RVA、BA 平均血流速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平衡障礙、耳鳴、頭痛、目眩、眩暈次數、眩暈持續(xù)時間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平衡障礙、耳鳴、頭痛、目眩、眩暈次數、眩暈持續(xù)時間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aP<0.05
2.2 兩組干預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LVA、RVA、BA 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LVA、RVA、BA 平均血流速度均較干預前加快,且觀察組快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cm/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cm/s)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aP<0.05
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易發(fā)生因彈性下降、管壁變硬增厚導致的腦動脈硬化,使腦部血流供應不充足,致使出現腦動脈硬化性眩暈[9-11]。本病的病程發(fā)展較為緩慢,及時控制預防以及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產生?;颊咴谠缙谝话愠霈F精神不佳、時常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癥狀[12-14],隨后逐漸出現嚴重的眩暈,最后導致難以逆轉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早進行治療。但目前臨床上暫未有規(guī)范化的治療方案,常以鹽酸氟桂利嗪作為治療的首選藥物,其可選擇性的作用于腦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流速度,從而緩解因腦部血流供應不足、腦細胞缺血缺氧所導致的眩暈[15-17]。但有相關學者報道[9],單純的應用鹽酸氟桂利嗪對于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改善效果并不太明顯,應選擇中醫(yī)藥進行聯合治療,從而提高效果。在祖國醫(yī)學中,眩暈的產生與風、痰、虛、瘀密切相關,“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上虛則?!薄盁o痰不作眩”的論述均可作為論證。
強力定眩片是用天麻、杜仲、川芎、葛根、黃芪等中藥[10]精制而成,其中,天麻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之效,用西醫(yī)理論解釋就是,可以降低腦血管阻力和增加血流量,而其他藥物也有安神助眠、補中益精等效果,多藥合用可以做到從根本上進行治療,與西藥鹽酸氟桂利嗪聯用,可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18-20]。于是,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強力定眩片聯合鹽酸氟桂利嗪對腦動脈硬化性眩暈患者的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平衡障礙、耳鳴、頭痛、目眩、眩暈次數、眩暈持續(xù)時間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聯合治療確實可以起到明顯的效果。對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比較后發(fā)現,干預后,兩組LVA、RVA、BA 平均血流速度均較干預前加快,且觀察組快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確實可以顯著提高血流速度。
綜上所述,強力定眩片聯合鹽酸氟桂利嗪在腦動脈硬化性眩暈患者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腦血流速度,改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