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敏
【摘要】 一元四次方程沒有特定的解法,一些結構比較特殊的一元四次方程,如果打破常規(guī)思路,抓住其本質特征另辟蹊徑去求解,會收到很好的解題效果.
【關鍵詞】 一元四次方程;增元降次;函數(shù)圖象
有些結構較為特殊的一元四次方程,按照一般思路去思考,往往很難求解,如果仔細分析方程的結構特征,抓住其結構特征巧妙地增(換)元降次,從而會使問題輕松獲得解決,茲舉例予以說明.
例1 解方程:
(x2-6)2=6+x.
分析 這個方程的形式看似非常簡潔,而實際上它是一個難解的一元四次方程,要想順利求出其解,關鍵在于如何處理左邊二次二項式的平方,如果直接將左邊的平方式展開,得到的一元四次方程自然是非常的難解,我們不妨將x2-6看作一個整體,引進新元建立二元二次方程組進行求解.
解 設y =x2-6,則有
y2=6+x,①
又由y=x2-6,得 x2=6+y,②
①-②,得y2-x2=x-y,
進而有(y+x+1)(y-x)=0,
因此有y+x+1=0,或y-x=0.
若y+x+1=0,則有y=-x-1,
此時有-x-1=x2-6,
即x2+x-5=0,
解此方程,得
x1=-1+212,
x2=-1-212;
若y-x=0,則有y=x,
由此可得x=x2-6,
即x2-x-6=0,
解此方程,得 x3=3,x4=-2.
綜上,原方程的解為
-1-212,-2,-1+212,3.
讀者不妨照此練習一下解方程:
y=(y2-2)2-2.
例2 解方程:
4-x2-3=x2+2x.
分析 要想順利求此方程的解,關鍵是如何處理好左邊的二次根式. 如果通過移項、兩邊平方,化簡為普通的一元四次方程就很難或無法解答下去了. 注意到函數(shù)與方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里不妨將方程左邊的二次根式視為整體,引進新元利用函數(shù)觀點分析求解.
解 設y=4-x2,①
則有y=x2+2x+3,②
在此基礎上給出兩種解法求解.
解法1 根據(jù)函數(shù)自變量及函數(shù)值的范圍求解.
由①,知-2≤x≤2,0≤y≤2,
由②,得y=(x+1)2+2,
因為-2≤x≤2,
所以2≤y≤11,
綜合兩個函數(shù)值的取值范圍可得y=2.
將y=2代入①,求得x=0;
將y=2代入②,解得x=-1.
不難看出,兩個函數(shù)在自變量取值范圍內(nèi),有唯一相同的函數(shù)值2,而函數(shù)值都是2時,自變量的取值卻又不同,這表明原方程無實數(shù)解.
解法2 根據(jù)函數(shù)圖象求解.
由①,得x2+y2=4,此式的幾何意義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點P(x,y)到原點的距離為2,圖1即點P(x,y)在圓心在原點、半徑為2 的圓上,又因為-2≤x≤2,0≤y≤2,所以函數(shù)y=4-x2的圖象是圓心在原點、半徑為2且位于橫軸及其上方的一個半圓;函數(shù)y=x2+2x+3的圖象是相應拋物線的一部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這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如圖1所示.
從所作圖1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沒有公共點,所以原方程無實數(shù)解.
由以上例題的解答過程不難看出,遇到難題不要急忙考慮去求解,而應分析問題的本質,抓住題目的本質特征另辟蹊徑求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正是如此. 例1保留二次二項式的平方不變,引進新元替代平方式中的二次二項式,進而將一元四次方程轉化為二元二次方程組求解,從而使難題變得容易了.
例2將一個可化為一元四次方程的方程,通過引進新元替代方程中的二次根式,轉化為函數(shù)問題求解,而利用函數(shù)圖象求方程(組)的解,方法可行,答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