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人民醫(yī)院 甘肅 定西 748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主要特征為持續(xù)氣流受限,該疾病若進展為急性加重期,易增加致死率和患病率,且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和經(jīng)濟壓力。研究發(fā)現(xiàn),該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等特點。慢阻肺在臨床中屬于呼吸系統(tǒng)重癥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復發(fā)率高、治療難度大、存在損傷性等特點,發(fā)病后可對患者呼吸系統(tǒng)、肺部功能等造成嚴重破壞,降低肢體運動能力及患者活動范圍,對患者生活質量存在嚴重影響,疾病危害性極大。慢阻肺疾病進展至不同階段癥狀反應具有較大差異性,初期一般以咳嗽、痰多等為主要表現(xiàn),癥狀無特異性,因此臨床上此階段患者就診概率較低,易忽視,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將逐步出現(xiàn)呼吸不暢、呼吸困難、氣喘等情況,受疾病因素影響,可引發(fā)患者呼吸系統(tǒng)功能障礙,支氣管、肺部炎癥反應,因此部分患者還可并發(fā)體溫異常升高、血氧量下降等,造成患者組織器官損傷。當前臨床上將慢阻肺劃分為加重期慢阻肺、穩(wěn)定期慢阻肺兩大類。兩者疾病癥狀均以氣短、呼吸困難、胸悶等為主,但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則因疾病干擾,產(chǎn)生睡眠質量下降、免疫機能薄弱等情況,呼吸系統(tǒng)炎癥反應更為明顯,而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病情則相對穩(wěn)定。無論是哪一種慢阻肺疾病,均對患者日常生活存在較大影響,因此,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選定100例慢阻肺患者,對噻托溴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聯(lián)合用藥治療效果進行分析,以此為臨床慢阻肺疾病救治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采集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樣本,納入標準: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均為急性加重期;伴有呼吸困難、肺部啰音等癥狀;患者、家屬明確表示已對研究內(nèi)容做充分了解和知曉后,自愿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內(nèi)容已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存在惡性腫瘤疾病、真菌感染、結核??;伴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礙;存在過敏體質、病情危重者。
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范圍40~60歲,50例患者平均年齡(50.25±1.52)歲,病程為1個月~12個月之間,平均病程在(6.21±1.26)月,癥狀:咳喘12例,呼吸困難12例,體溫升高8例,其余18例含所有癥狀。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范圍41~60歲,50例患者平均年齡(50.77±1.82)歲;病程為1個月~11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6.17±1.26)月,癥狀:咳喘15例,呼吸困難11例,體溫升高9例,其余15例存所有癥狀?;举Y料2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實施:噻托溴銨治療。
噻托溴銨吸入治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 0279;生產(chǎn)企業(y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1粒,置于霧化機內(nèi)做霧化處理,刺破膠囊后,通過霧化方式對藥劑進行吸入。
觀察組實施:噻托溴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
給藥噻托溴銨后,增加給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 090607;經(jīng)營企業(yè):廣東杉木藥業(yè)有限公司),每日2次、每次2吸[2]。
比較2 組肺功能指標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總有效率。
治療效果判定:呼吸困難情況消失,聽診未談及肺部啰音,呼氣流量峰值(PEF)結果較治療前增加35及以上,即為顯效;給藥后,呼吸困難、肺部啰音減輕或好轉,PEF結果較治療前增加至35,即為有效;經(jīng)用藥治療后,呼吸困難、肺部啰音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或出現(xiàn)明顯加重,PEF無增加,即為無效[3]。顯效率加有效率等于總有效率。
SPSS 18.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計量、計數(sh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分析,計數(shù)資料:檢驗使用χ2值,表示形式為(%),計量資料:檢驗使用t值,表示形式為(),P<0.05,提示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FEV1(1.79±0.23)L、FEV1/FVC(54.39±1.29)%高于對照組FEV1(1.23±0.02)L、FEV1/FVC(47.66±1.55)%,(P<0.05),見表1。
表1 肺功能指標
觀察組慢阻肺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總有效率分析(例,%)
據(jù)相關研究顯示,慢阻肺在臨床上具有較高致殘率和死亡率,主要以體質量減輕、全身性炎癥、肺功能進行性降低等作為臨床表現(xiàn),而對于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來說,主要以降低急性加重次數(shù)、防治并發(fā)癥、改善全身炎癥、緩解臨床癥狀等作為治療關鍵。目前,臨床對于慢阻肺的治療主要以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藥物為主,但上述藥物均存在一定不足,導致其應用受到限制[4]。
噻托溴銨在臨床中屬抗膽堿能支氣管擴張藥物,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呼吸困難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藥劑成分進入人體后,具有較高特異性,以吸入方式進行給藥后,藥劑成分可附著于呼吸道當中,因其成分可與支氣管平滑肌細胞中所含毒蕈堿受體進行充分結合,有較強親和力,可對副交感神經(jīng)末端乙酰膽堿釋放量產(chǎn)生良好抑制性作用,使支氣管平滑肌得以擴張,從而對支氣管平滑肌細胞收縮起到明顯阻止效果,通過改善患者呼吸狀態(tài),提高支氣管通暢度,從而有效緩解人體支氣管痙攣癥狀,使患者呼吸頻率保持穩(wěn)定,增進其肺部氧氣攝入量。噻托溴銨不僅對M受體阻斷劑具有阻斷性,還對M1、M2、M3受體均具有阻斷作用,使用該藥物治療,能控制人體支氣管平滑肌的整體張力,使支氣管得到擴張,還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氣功能,且該藥物持續(xù)時間較長,使用劑量小,對控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也具有重要作用,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5]。
多數(shù)慢阻肺患者長時間存在氣道損傷、氣道刺激,在修復過程中易增加氣道重塑風險,而早期改善患者肺功能為促進病情控制、調節(jié)其呼吸系統(tǒng)功能具有關鍵性影響。在對慢阻肺疾病患者治療期間,臨床常規(guī)治療用藥的使用,均以改善患者肺功能、穩(wěn)定其生命體征、降低疾病影響為目的,雖然存在一定治療作用,但不足以對患者呼吸系統(tǒng)、肺部功能恢復等起到積極干預性作用。噻托溴銨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研究顯示M3受體主要存在于人體氣道黏膜下腺體、氣道平滑肌等位置,若M3受體出現(xiàn)激動情況,能利于患者黏液的分泌、平滑肌收縮,最終達到改善黏液分泌、促進氣道平滑肌松弛、平喘等目的。另外,該藥物吸入人體后能夠在半小時起效,在3 h內(nèi)達到高峰,作用持續(xù)時間≥24 h,能夠使人體氣道通暢維持24 h,使肺過度通氣得以減少,長時間應用不會導致藥物蓄積,具有較高安全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屬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藥物作用于人體后,可對內(nèi)皮細胞、平滑肌細胞、溶酶體膜、免疫反應抗體合成等起到干預作用,在臨床中可對哮喘、支氣管炎、慢性可逆性氣道阻塞性疾病等產(chǎn)生抗炎作用、治療效果因藥劑成分中所含物質可對中性粒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起到良好抑制作用,經(jīng)吸入給藥后,肺組織小氣管、呼吸道黏膜因炎癥反應所致水腫情況能夠得到快速緩解和減輕,從而恢復患者呼吸系統(tǒng)功能,維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緩解癥狀反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噻托溴銨均屬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用藥,但在臨床使用中,單一用藥后疾病治療效果存在局限性。因此,給予慢阻肺疾病患者聯(lián)合治療可夠促進支氣管擴張,使人體支氣管痙攣癥狀得到緩解,改善人體肺功能指標,同時能夠對呼吸道炎癥反應產(chǎn)生抑制,減輕黏膜水腫,延長癥狀緩解時間,降低疾病發(fā)作頻率,兩者聯(lián)合使用,能夠產(chǎn)生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與單一用藥比較具有更好的療效[6-8]。
經(jīng)研究表明,治療后觀察組FEV1(1.79±0.23)L、FEV1/FVC(54.39±1.29)%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慢阻肺療效顯著,能夠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標,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