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可蒙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與鍛煉。小班幼兒正處于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們普遍學習欲望旺盛,喜歡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其思維的發(fā)展、價值觀的樹立、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義。如今,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如火如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網絡上良莠不齊的言論,給幼兒的思想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長此以往,幼兒的語言表達很容易出現(xiàn)不健康、不規(guī)范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當及時做好教育引導工作,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充分激發(fā)幼兒的交流熱情,夯實幼兒的語言表達基礎,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音樂情境,激發(fā)歌唱熱情
幼兒的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教學應該改變中規(guī)中矩的方式,選擇更為靈活的方法。如果教師按部就班地從拼音課程開始教學語言,很容易讓幼教工作向“小學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變換教學思路,采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的教學方式,先讓孩子學會唱,再讓孩子嘗試講。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從網絡中遴選一些適合幼兒年齡段的兒歌,在大屏幕上播放這些兒歌的MV視頻,如《親寶兒歌大全》。通過視頻中卡通人物的載歌載舞,可以給幼兒帶來強烈的視聽結合體驗,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卡通人物的唱歌方式比較詼諧幽默,可以讓幼兒產生喜悅的感覺,從而下意識地模仿卡通角色,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需要注意,唱歌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但不能作為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通過歌唱做好語言教學鋪墊之后,教師可以改變音樂情境,由唱歌轉變?yōu)閿?shù)來寶。數(shù)來寶是我國的民間藝術,又名順口溜、練子嘴,其表演形式為韻誦形式的數(shù)唱,不僅歌詞押韻,格式工整,內容也十分有趣。教師以數(shù)來寶為基礎,創(chuàng)建音樂情境,可以讓幼兒的語言表達更加合轍押韻,充分提高幼兒的表達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能繼續(xù)趁熱打鐵,從數(shù)來寶的說唱轉變?yōu)橛懈星榈睦收b,借助音樂情境,落實“歌唱——說唱——誦讀”三段式語言教育,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也能讓幼兒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
二、區(qū)域游戲,引導合作互動
關于語言表達訓練,教師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給予幼兒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如果教師全盤掌控幼兒的語言訓練,幼兒很容易成為教師手中的牽線木偶,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完成交流,語言表達會十分僵化。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區(qū)域游戲,通過這種自主、自由的活動方式,讓孩子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下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解放自己的思想,與其他小朋友隨心所欲地完成交流互動。
首先,教師可以將區(qū)域分類,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讓其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游戲區(qū)域。例如分成美工游戲區(qū)、積木游戲區(qū)、拼圖游戲區(qū)、玩具游戲區(qū)等多個區(qū)域地點。在不同的地點,幼兒可以分組配合,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體驗游戲的樂趣。比如在美工游戲區(qū),幼兒可以一起用貼紙制作一副動物園的圖片。在拼圖游戲區(qū),幼兒可以齊心協(xié)力,將復雜的圖像還原。在玩具游戲區(qū),幼兒可以嘗試每一種玩具的變化功能。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比如幼兒可以討論動物園圖片中每一種小動物的貼紙應當擺放在什么地方。也可以在拼圖游戲中做好分工合作,確定每名幼兒負責拼組哪個部分。還可以分享玩玩具的心得,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看法。對于幼兒而言,玩游戲十分緊張刺激,會讓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語言交流的欲望。
其次,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當做好引導工作。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低,交流時很容易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有的幼兒覺得自己的想法最好,別人的想法不行,便和其他小朋友展開激烈地爭吵。再比如有的幼兒交流時十分不禮貌,經常出現(xiàn)插話、搶話的行為。如果教師監(jiān)管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僅會擾亂教學紀律,還會激發(fā)孩子之間的沖突。因此,教師要教導幼兒,當自己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時,應當如何有禮貌地向小朋友求助。當自己產生新穎的游戲想法時,應該如何交流,才能說清自己的建議,讓其他小朋友產生認可、認同。
三、結合生活,組織一日活動
關于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訓練通常要面臨“萬事開頭難”的困境。由于幼兒的閱歷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元素,利用幼兒熟知的生活事物,組織一日活動。由于這種活動是幼兒經常經歷的事情,能有效引起孩子的語言交流共情。
首先,教師需要確定一日生活的制度。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1)規(guī)定好幼兒的日常活動時間,確定戶外活動、每日游戲的時長,保證幼兒能有充足的時間吃飯、休息。(2)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四季的季節(jié)變化,合理調整作息的時間表。(3)幼兒的一日作息應當遵循室內外交替、動靜交替、集體與個人交替等原則。(4)根據(jù)天氣變化、幼兒身體狀態(tài)的變化,教師要合理調整一日生活作息的細節(jié)。
其次,在確定一日生活制度后,教師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適當融入語言交流活動。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活躍孩子的思維能力。比如在飯前,教師可以詢問幼兒:“我們馬上要吃飯了,大家說,吃飯之前應該先做什么呢?”當幼兒回答洗手之后,教師順勢將幼兒帶到洗手間,通過問題互動,將一日生活導入洗手、洗臉等清潔幼兒的衛(wèi)生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洗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時提出問題:“怎樣洗手才能洗得更干凈?”幼兒可以回答:“打香皂(洗手液)?!币部梢曰卮穑骸岸嘞磶状??!庇纱耍ㄟ^生活場景,結合問題教學,可以促進師幼之間的交流互動。
關于一日生活,教師應當謹記幾個教學要點:(1)一般情況下,幼兒一日生活的計劃不要隨便變動。否則,很容易擾亂幼兒的生物鐘,降低幼兒的學習活力,給語言教育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2)教師所提的問題應當關聯(lián)幼兒的日常生活,不要過于復雜。否則,很容易讓幼兒產生困惑感,影響幼兒的語言學習效率。
四、繪本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對于小班階段的幼兒,他們雖然可以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些事情,但由于辭藻匱乏,語言表達通常會斷斷續(xù)續(xù)、不夠流暢。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當豐富幼兒的語言積累,讓孩子們能做到有話可講。閱讀是幼兒學習語言、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通過閱讀,可以拓展幼兒的視野,讓幼兒了解到更多新穎的語言表達方式。但幼兒年齡尚淺,未能系統(tǒng)地認識漢字,如果讓小班幼兒過早閱讀以文字為主的文本,很容易給幼兒帶來一定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繪本閱讀的教學方式,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不足,給幼兒帶來良好的語言學習體驗。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日常交流的方式,了解幼兒有哪些興趣愛好。比如有的幼兒十分喜歡小動物,教師可以推薦與動物有關的幼兒繪本,如《害羞的海馬》《鴨子鄰居》《青蛙的成長》等等。這些繪本以圖片為主,內容十分生動有趣,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在觀看繪本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主動提問,針對未看懂的部分,向教師尋求答疑解惑。比如有幼兒閱讀《鴨子鄰居》時,可以詢問教師:“這一頁的黃鴨子正在低頭做什么?”通過教師的回答,幼兒不僅能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也能加強語言的互動練習。除了紙質繪本,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觀看電子版本的繪本。例如閱讀《青蛙的成長》時,通過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展示這篇繪本的圖片。同時,在電子繪本中增加旁白,將繪本中所畫的故事娓娓道來。
教師需要謹記,繪本形式的語言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教學要點:(1)閱讀環(huán)境要寬松自由。小朋友在翻閱繪本書籍時,需要一個相對安靜、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如果閱讀的地點十分昏暗,周圍比較喧鬧,難以讓幼兒產生閱讀沉浸感。(2)閱讀的材料要豐富。幼兒的喜好千奇百怪,如果繪本的類型比較單一,內容缺乏新意,很難滿足全體幼兒的閱讀訴求。(3)提供交流的空間與機會。當幼兒從繪本中得到閱讀收獲時,會產生強烈的分享欲望。每當閱讀活動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一同討論繪本劇情,講一講自己喜歡繪本中的哪些角色,喜歡什么樣的劇情,讓幼兒能有機會說、主動說、愿意說,充分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家校合作,構建交際環(huán)境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幼兒周圍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如果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不協(xié)調,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必然會造成影響。比如教師在幼兒園教導幼兒如何禮貌地與他人溝通,但幼兒在家中通過網絡或電視劇觀看了一些語言比較粗魯?shù)墓?jié)目,兩相結合,就會導致語言訓練的質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必須要與家長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構建優(yōu)質的交際環(huán)境,讓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能起到互補的效果。
關于家校合作,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等途徑,提高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效率。同時,通過定期的交流,從家長處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xiàn),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的特點,制定合理的語言提升計劃,并尋求家長的協(xié)助,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例如有的幼兒在家中比較懶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針對幼兒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五一勞動節(jié),在幼兒園準備組織與“勞動”有關的語言訓練活動。比如帶領幼兒參加節(jié)日環(huán)境的建設,結合語言互動,渲染節(jié)日氣氛,讓幼兒在交流過程中盡情表達自己過勞動節(jié)的快樂。再比如帶領幼兒參與社會實踐,通過語言交流,讓幼兒了解工人、農民、醫(yī)生、教師等職業(yè)的工作內容。家長在家中也要做好默契的配合,比如為幼兒預留一些輕松簡單的家務活,用語言教導幼兒干這些家務活的勞動技巧,鼓勵幼兒嘗試參與其中,一邊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一邊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六、角色扮演,發(fā)散想象能力
當幼兒通過前期的訓練,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組織富有趣味性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孩子在演繹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散想象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素養(yǎng)與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從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入手,將其改編成生動的劇本,鼓勵幼兒扮演其中的重要角色,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語言風采。例如選擇幼兒經典童話故事《青蛙王子》《小貓釣魚》,讓幼兒了解故事劇情,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角色,并嘗試通過自己的理解,演繹一場別開生面的故事情景劇。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可以自由創(chuàng)新,添加動作和表情。也可以思考這些角色的性格,嘗試讓自己的語氣更加貼合角色的形象。當幼兒們表演完畢后,教師可以組織大家投票,比一比誰的角色演得最好,誰的語言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以全面調動幼兒的討論動力,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熱情。
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某個主題,為幼兒設計一段情景劇本。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通過情景劇讓幼兒懂得一些重要的生活道理。例如以故事《小兔居家》為藍本、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組織情景表演活動。教師負責擔任旁白,讓幼兒表演兔媽媽、三只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這個劇本主要講述了小兔子在母親離家之后,與大灰狼斗智斗勇,沒有受到壞蛋的誘騙而開門,成功保護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整個過程十分緊張刺激,可以給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體驗。同時,《小兔居家》滲透了安全教育,讓幼兒在家中能產生警惕陌生人、保護自己的良好意識,充分升華了語言教育的層次。此外,該劇本還與一首知名的歌曲《小兔子乖乖》有關,通過朗朗上口的歌詞,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語言表達訓練是幼兒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幼兒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增進交流、表達情感。對此,教師應當借助繪本、生活、游戲等多種元素,為孩子們構建趣味盎然、引人入勝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充分打開幼兒的學習視野。讓幼兒沉浸于良好的教學氛圍,產生樂于溝通、主動溝通、善于溝通的學習意識,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