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慶林
作 者:李準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作家李凖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是根植于我內(nèi)心深處的一部好作品,帶給我很大的震憾和感動。該書不論是從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卓絕的奮斗史角度,還是從深刻領悟中國農(nóng)民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層面,都再現(xiàn)和還原了那段沉重又振奮人心的歷史。小說從1938年國民黨軍隊炸開河南鄭州花園口,黃河決堤致使1000多萬人受難開始,寫到7 年后抗戰(zhàn)勝利,黃泛區(qū)幸存的難民重新回鄉(xiāng)再建家園,語言樸實無華,故事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小說主要描寫了黃泛區(qū)赤楊崗7個家庭的逃亡與流變過程,同時穿插敘述了共產(chǎn)黨人勇于斗爭的無畏精神。黃河決堤后,黃泛區(qū)大量難民由東向西奔逃。他們幾乎都是只會種地的農(nóng)民,在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時還不得不面臨逃到城市中極難生存的境況。不僅如此,接二連三的澇災、旱災、蝗災,既慘絕人寰,又史無前例。書中海老清就是一例,他是種地的好把式,但只會種地,離開了土地,對他而言,如同魚離開了水。逃荒途中,城市容不下他,他只好落腳一處村落,租種別人的田地。黃河決口時,此地尚安,可是一場罕見的蝗災席卷而來,寸草不見,一片荒蕪??蓱z的海老清死守土地,仰天長嘆,活活餓死。
該書用細膩的筆觸塑造了大量飽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如心懷儒家智慧的徐秋齋老人,生存能力極強并甘愿舍身為人的李麥大嬸,善良淳樸機智勇敢的海天亮,堅守道德底線不向生活屈服的梁晴,喜歡貪圖小便宜頭腦較為靈活的王跑……面對黃河之殤,這些性格迥異的人物角色讓我們看到了底層農(nóng)民的頑強和智慧,感受到了中國農(nóng)民不屈的脊梁。日本投降后,難民經(jīng)歷7 年流亡重歸故里,共產(chǎn)黨將土地歸還給他們。海老清的悲劇一去不返,海天亮與母親不再骨肉分離,王跑帶著妻兒重建家園,年邁的徐秋齋依然矍鑠……讀到這時,我們不僅僅讀到了一份欣慰,更讀到了一種光明,一種紅色革命帶來的陽光普照。在之后的內(nèi)戰(zhàn)中,正是他們源源不斷地向前線運糧送物,強有力地支援解放軍,改天換地建立了新中國!
閱讀該書,我們仿佛置身于1938年的黃泛區(qū),同難民們一道經(jīng)歷痛苦磨難和生死拼搏。同時,我們也真正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真正明白了中華民族不屈脊梁的偉大與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