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山
時下正值秋高氣爽時節(jié),外界氣候比較適合登山運動。登山除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外,還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并且山上樹蔭成林,空氣清新,對于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老年醫(yī)學專家提醒,登山之前,首先去正規(guī)醫(yī)院體檢一次,做些運動實驗、肺功能、心電圖方面的檢查。為什么這樣要求呢?因為部分中老年人?;加须[匿性的心臟疾病,如果沒有檢查而冒然進行運動,則容易發(fā)生心臟意外(猝死),檢查后自己也放心些。其次,給自己的登山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在運動量和強度上,要量力而行。登山的運動量您可以隨著鍛煉的持續(xù)而逐漸增加,沒有必要第一次登山就要到山頂。登山應選擇可以走著、慢跑上山的路徑。如果您爬到一半覺得已經心慌、胸悶、頭暈,那么還是休息一下準備返回比較好。每次上下山來回共0.5~1 小時的路程就已經達標了,過多對身體并無益處。一般講,爬山時的老年人安全心率范圍為140~170 次/分鐘。在運動頻率上,登山雖然好,但也沒有必要天天進行,一周內進行3次,也就是維持隔天登山的頻率是合適的,既不至于過度疲勞,也可以起到鍛煉的效果。
參加登山健身的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秋季溫差大,山上山下有時也有溫差,必要的衣物應該有所準備,以免在山上著涼。
2.登山前請吃一點高熱量的食物,例如巧克力、面包等,量不用大,但為了保證足夠的體力還是需要進食。
3.選擇合適的登山鞋襪,最好是棉襪,如果出汗過多那么就該穿兩雙襪子,這樣鞋子會更跟腳,登山時走起來也舒服。
4.下山其實比上山更容易受傷,所以如果遇到下坡下臺階的時候,每次抬起一只腳到放下,這中間維持單腳獨立的時間要盡量縮短,你可以一只腳上一只腳下站一會都沒有關系,但不要長時間單腳支撐身體,這樣可以盡量避免腿部疼痛。
登山健身雖然好,但是絕非人人都適合。下列人員進行登山運動就要特別謹慎。
1.心臟病患者。無論運動強度還是運動量都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jù)其病情狀況來決定。例如一些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適當運動可以幫助降血壓、血脂,但登山運動量萬一過量,有些心臟病患者很可能因此出現(xiàn)心臟病突發(fā),引起猝死。
2.糖尿病患者。登山有助于糖尿病人控制體重和降血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類病人在登山的時候要特別小心,需要預防低血糖的出現(xiàn)。特別是一些本來血糖就控制得很好的患者。
3.骨關節(jié)病患者。對于骨關節(jié)本身就有問題的人來說,最好別登山。就上山而論,人的膝蓋經常保持一個半屈狀態(tài)運動,上山又很費力,這樣對于膝蓋關節(jié)的磨損傷害不小。經常有老人登山后膝蓋疼痛,其實就是磨損傷害造成的,但許多老人反而把它當成沒有活動開,更加拼命活動,結果磨損越來越厲害。至于下山,看起來不費力氣了,可是對膝蓋的損害,往往比上山還厲害!因為下山的時候,有一個前沖的力量,關節(jié)腔內的摩擦擠壓,可能讓你本來就不夠健康的膝關節(jié)傷得更重。
4.哮喘患者。這類病人本身對一些花粉過敏,加之山上植物數(shù)量和種類都很多,一春一秋,如果本身就是容易過敏的人,再往這種地方跑就很容易過敏。如果哮喘因此發(fā)作的話,恐怕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