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
詩的妙處乃在“無理”,唐詩于千載之后仍為現(xiàn)代的讀者所傳誦,即由于那“無理而妙”的意象所產(chǎn)生的效果。所謂“理”,就是維系事物之間關系的一種知性邏輯,人的思維世界就全靠這種東西支撐。
然而,談到詩,它通常要突破這種關系,超越知性邏輯的。“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表面看來這兩句詩是不合常理的,它扭曲了事物之間的正常關系,以散文的眼光來看當然不通,然而這是一種詩的美感經(jīng)驗,一種在某一特定時空下的心境。
這種無理而妙的詩句,在我國古詩中并不鮮見,譬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大雪紛飛,鳥絕跡、人無蹤的寒江上,居然有一老者獨自來此“釣雪”,此情此景,顯然違情奪理,但如把最后一句改為“獨釣寒江魚”,合理是合理了,而讀來卻不像詩了。其實柳宗元要表現(xiàn)的只是詩人面對大自然的景色所反射出的一種心態(tài),也是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靜之極致”的境界。
所以蘇東坡認為詩的趣味在“反常合道”,反常者,是表面對現(xiàn)實的扭曲,卻能形成詩中的奇趣,但反常還須合道,即符合我們的內(nèi)在感應,也就是說,雖出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紅樓夢》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曠古未有的抒情史詩。
曹雪芹實際上是一個詩人。他在《紅樓夢》四十八回中借香菱之口說:“據(jù)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卻是有理有情的?!竽聼熤保L河落日圓。煙如何是直的?日自然是圓的。‘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兒的?!?/p>
這兩句詩是王維《使至塞上》的一聯(lián),如透過推理,好像不合情理,但以直覺來觀照萬物,又感到這個“直”字之妙,“圓”字也用得很自然。
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雄渾”篇中有謂:“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說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源自《獨立蒼?!罚?/p>
責編:黃寒(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