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美 小島
時隔25年,寧夏人永遠也忘不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第一次到寧夏固原考察的情形。
這一次考察,可謂意義重大,那份《閩寧對口扶貧協(xié)作第二次聯(lián)席會議紀要及五項具體事項》簽訂后,掀開了福建援寧扶貧之路。
25年間,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春夏秋冬,福建和寧夏的干部群眾一道,用真情和汗水在那片曾經(jīng)貧瘠的土地上,為寧夏的脫貧與發(fā)展,默默奉獻著青春、汗水、熱血。
一個個名字,一個個故事,寫下無私,寫下豐碑。
作為第一批援寧干部負責人,林月嬋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帶領考察組踏上西海固這片土地,是在1997年3月。
“以前聽說那里的百姓苦、百姓難,走一趟,才真正知道啥叫寧夏之苦,苦啊,苦得叫你心發(fā)痛,眼淚忍不住往下流!”林月嬋說。
孩子上課的教室沒有門,玻璃窗是破的,有的地方?jīng)]有教室,老師在沙地上用樹枝教寫字;為了賣出自家種的土豆,衣衫破舊的農(nóng)民冒著寒風,深夜在加工廠門前排起長隊;水是咸的,一點點水都要從很遠的地方挑來,沒有水洗澡……
一幕一幕,刻在林月嬋心里,讓她幾度哽咽。扶貧,扶百姓之苦,扶百姓之難。
回到福建,林月嬋把西海固的難,向領導作了匯報?!拔覀円欢ㄒ獛汀!彼玫搅藞远ǖ幕貜汀?/p>
從那時開始,寧夏“與大海結(jié)親”,開始寫下海一般的深情,寫下海一般的豐饒、美麗與希望。
25年前的福建經(jīng)濟總量并不高,資金有限,又該如何破解這重重困難,進行有效幫扶?
幫扶,資金當然是第一位的?!安贿^,更關鍵的是拿到資金后做什么、怎么做。”林月嬋說,“我們給寧夏的扶貧資金不算多,為什么寧夏人老是記得福建的好?就是因為我們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我們打的是組合拳。”
勞務輸出,一開始就被當成增收和轉(zhuǎn)移勞動力的“鐵桿莊稼”,但對未知世界的害怕,卻讓當?shù)厝瞬辉赋鲞h門。
心細如絲的林月嬋,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安排得細致周到。福建工廠里有遵照回族習俗的食宿,還有專門負責關照這些務工人員的“老鄉(xiāng)管理員”。她到廠里看望這些務工人員的次數(shù),更是多到數(shù)不清。
從第一次踏上寧夏土地,到2007年退休,林月嬋先后到寧夏40多次,當?shù)厝擞H熱地喚她“林大姐”。至今,她手機通訊錄中儲存最多的仍是寧夏的號碼,寧夏人早已認下林月嬋是“寧夏的女兒”。
從“移民吊莊”到“坡改梯”,從“井窖建設”到“勞務輸出”,從“菌草推廣”到“招商引資”,從“聯(lián)辦醫(yī)院”到“援建學?!薄粋€個福建援寧項目,都凝聚著林月嬋的心血。
“我自己只承擔了一小部分工作,但也感到很幸福。我向?qū)幭娜嗣窠涣艘环莺细竦拇鹁?,我盡力了,黨交給我的任務完成了?!眳⒓友胍晻r代楷模發(fā)布廳節(jié)目錄制時,在位于福州的分會場,林月嬋這樣總結(jié)自己與2000多公里外的那片土地的深厚情緣。
教育對口幫扶工作,是閩寧協(xié)作的重要內(nèi)容,每年從福建派出的支教老師比幫扶干部還要多。莆田海峽職業(yè)中專學校的英語老師楊明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楊明開始到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和隆德縣支教,一去就是7年。
楊明還清晰地記得,剛到西吉縣時,鼻子流血、頭暈失眠、皮膚干燥發(fā)癢。
但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而淳樸的笑臉,那面對貧困卻從不放棄希望的眼神,讓楊明克服種種困難,堅持了下來。她覺得,能夠在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時期,連續(xù)7年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芳華,是她一生最值得驕傲的選擇。
楊明剛到西吉支教時,班上有一名男生接連幾天沒來上課。她家訪后才知道,孩子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身體不好,家里負擔不起學費和生活費,他因此萌生輟學的念頭。楊明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落實捐資助學事宜,幫助孩子堅持上學。
這件事讓楊明深有感觸。寒假回鄉(xiāng),她積極對接莆田市教育局、學校和閩籍企業(yè)家捐款,陸陸續(xù)續(xù)募集53萬元,用于幫助西吉貧困學生。
教書育人是一份需要長期堅守的事業(yè)。7年時間里,楊明一邊教學,一邊摸索,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告別“啞巴英語”。
楊明先后帶了400多名學生,共有200多人考上大學。
支教期間,楊明每次寒暑假回福建,孩子們總是從宿舍一直排到校門口送她。一聲聲“老師開學再見”呼喚著,綿延的希望回蕩在楊明的心里,直到永遠。
在固原市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有這么一群人,不遠千里來到這里,為醫(yī)療事業(yè)默默奉獻著。許元騰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2016年8月,作為第五批援寧醫(yī)療隊隊長,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許元騰抵達固原市原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對口幫扶工作。
兒童病患小徐的診斷書上寫著一串醫(yī)學術語: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該病的病變位于咽喉要道,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大出血,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一向自信的許元騰有些“猶豫”:小徐才12歲,如果有個“萬一”,該如何向?qū)幭娜嗣窠淮?/p>
經(jīng)過反復研究,許元騰決定采取全身麻醉手術,先行雙側(cè)扁桃體切除術,接著做腭咽成形術擴大口咽腔,再做腺樣體切除術。最終,手術取得了成功!
孩子的父母送來了錦旗。許元騰看到那面鮮紅的錦旗,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面錦旗,也是閩寧對口幫扶的一面旗幟,是信仰的光芒。
許元騰暗暗下定決心,盡自己所能,為這里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yī)療團隊。
在許元騰四處奔走和努力下,醫(yī)院不斷引進新技術、新項目。為了真正“把技術留下”,許元騰耐心講解,使科室業(yè)務骨干最終熟練掌握各項技術。
林月嬋、楊明、許元騰……每一位援寧工作者都在寧夏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故事。山有淚眼,水有惦念。正是他們默默的付出,讓原本相隔遙遠、天各一方的閩與寧,鑄造出山海情懷——它如黃河之水,奔騰不息,滾滾向前;它如武夷山脈,巍峨挺拔,永立東方……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固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