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籌/李春暉
當秋風吹過水面的時候,螃蟹便開始不安了,它們在水下不停爬動,人們的餐桌上即將迎來一場時令的蟹味“盛宴”。飽滿厚實的蟹黃,凝脂般的蟹膏,潔白晶瑩的蟹肉,能大快朵頤一頓實乃人生一大幸事。唐代詩仙李白對蟹情有獨鐘,尤其喜歡啖蟹佐酒。宋代詩人徐似道遇到鮮美的螃蟹也是欲罷不能,發(fā)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感嘆。
湖田十月清霜墜,晚稻初香蟹如虎
秋季吃蟹,指的主要是大閘蟹。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人們又稱它為毛蟹、河蟹。大閘蟹是中國久負盛名的美味,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敵,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絨螯蟹因此而得名?!熬旁聢F臍十月尖”,說的便是農歷九月的雌蟹黃多油滿,農歷十月的雄蟹蟹膏豐盈,是大閘蟹最美味的食用時節(jié)。在農歷六月的大閘蟹俗稱“六月黃”,也別有一番風味。文人們給螃蟹起了種種雅號:以其橫行曰“桀步”、以其行聲曰“郭索”、以其外骨叫做“介士”、以其沒腸稱為“無腸公子”。民間的蟹諺也有不少:如“蝦荒蟹亂”;“小雪前、鬧踵踵,立了冬,影無蹤”;“寒露發(fā)腳、霜降捉著”;“九月團臍十月尖”等等。大閘蟹的自然分布區(qū)主要在亞洲北部、朝鮮西部和中國。在中國境內,它主要分布于南北沿海的各地湖泊,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口感極其鮮美。千百年來,螃蟹早已成為人們的盤中美味。在中國長江水系,以陽澄湖、固城湖、太湖的大閘蟹最為有名。魯迅曾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但凡螃蟹上市的季節(jié),魯迅總要買些蟹來食。有時還會邀請他的弟弟周建人一家一起品嘗。在1932 年 10 月的《魯迅日記》里,就三次記述“三弟及蘊如攜嬰兒來,留之晚餐并食蟹。”他還專門吩咐廣平選購陽澄湖大閘蟹,送給日本朋友鐮田、內山完造先生。陽澄湖大閘蟹的出名,早有史可循。早些時候,人們并不以陽澄湖蟹為金貴之物。清代文士顧祿在《清嘉錄》中曾稱贊太湖螃蟹“冬月益肥美,謂之十月雄”,但并未提及陽澄湖蟹。相傳陽澄湖的所在地在秦朝時是一座縣城,后來才變?yōu)楹?。陽澄湖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大閘蟹的獨有特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扒啾场敝戈柍魏暮嗑G不已,在這里生長的螃蟹,蟹殼也呈現(xiàn)出青而發(fā)亮的顏色;“白肚”指陽澄湖湖底水草豐盛,螃蟹的腹部被水草刷洗,潔白光亮;“金爪”“黃毛”指陽澄湖的螃蟹在湖底行走,腳爪健碩,且腳爪上的毛不與泥漿接觸,保持了自然的金黃色。在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下,陽澄湖蟹也自然別有一番獨特的風味。難怪如此聞名。
古人愛吃蟹者甚多,但要是比起李漁來,則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據(jù)說李漁一頓能吃掉二三十個螃蟹。這種吃法甚至給他造成了經濟壓力,一到夏天,他就開始攢錢專門用來買蟹,被他稱為“買命錢”。對于吃螃蟹的方法,李漁也頗有心得。他堅持認為螃蟹屬于“世間好味,利在孤行”,所有煎炒烹炸加作料,都是畫蛇添足,是對螃蟹美味和漂亮的嫉妒。螃蟹就應該整個蒸熟,端上桌來,還得自己親手剝開才有味道,如若讓別人幫忙,就失了去樂趣。
大閘蟹的挑選方式
蟹殼:殼背呈現(xiàn)黑綠色且?guī)в辛凉獾?,一般都肉厚堅實,而殼背呈現(xiàn)黃色的,大多較為瘦弱。
蟹腿:凡螯足上絨毛叢生,都螯足老??;而螯足無絨毛,則體軟無力。
重量:將蟹拿在手中掂量,手感沉重的為肥大壯實的好蟹,手感輕的多為劣質蟹。將螃蟹翻轉身來,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彈轉翻回的,活力強,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時間不能長。
肚臍:肚臍凸出來的,一般都是膏肥脂滿,而凹進去的,大多膏體不足。腹臍黑色越多,則表示螃蟹越肥,輕輕打開,隱約可見黃色者為最佳。肚臍尖的為雄蟹,肚臍圓的為母蟹。
大閘蟹的保存方式
1、將螃蟹綁起來,用濕毛巾包裹,放在冰箱中存放蔬果的位置,可存放 3-5 日;
2、將螃蟹放在盆中,盆中不放水,用濕潤的水草或柔軟的菜葉覆蓋,用這種方式保存大閘蟹,可將壽命延長至 8 至 10 日;
3、捆綁螃蟹的粗繩不要剪開,這樣可以降低蟹的能耗,保存時間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