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歲月變幻,滄海桑田,無數(shù)世事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但總有一些物件留存下來,或是一盞布滿銅綠的雁魚銅燈,或是一幅色彩斑駁的彩繪壁畫,或是一座飽經(jīng)風霜的巍巍古殿,它們是歷史的沉淀,是往昔繁華的見證。駐足其旁,我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溯歷史之流而上,體會古人的生活,從中汲取文化的力量。這些文物因蘊含了文化的情感而擁有了力量。
也有一些亙古不變的事物,其承載的情感延續(xù)了千年,時至今日,只需“星星之火”,便能燎起人們心中的情感之原?!敖虾稳顺跻娫??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比说囊簧皇嵌虝旱钠?,而皎皎明月懸掛夜空,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不曾改變。個體的生命轉(zhuǎn)瞬即逝,而人類的存在則綿延久長,“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使這一抹文化的情感隨著時間的流逝融入人們的血脈之中。
“今月”不僅“照古人”,也照著他鄉(xiāng)的離人,故中秋月圓時節(jié),無法團圓的人們仰望夜空,希冀明月將思念帶給遠方的親人。
從古老的文物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們之所以為這些歷史遺存所震撼,為這些詩句所感動,是因為其中蘊含的文化的力量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不僅未消散反而愈加深厚,其中回蕩著的文明的沉浮,喚起了人類共通的情感。正如流傳千古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人類最真摯、最樸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