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屬于諸多心臟疾病發(fā)展終末期,患病率、死亡率高。統(tǒng)計顯示,我國35~74 歲人群CHF 患病率約為1%,發(fā)病形勢嚴峻[1]。隨著抗心衰藥物的發(fā)展,CHF 治療有了較大突破,但抗心衰藥物難以明顯減輕心衰癥狀,受臨床癥狀困擾,患者仍會出現(xiàn)生活質(zhì)量、運動耐力下降[2]。心臟康復運動是CHF 二級預防方案,能明顯降低患病率、致殘率、病死率,改善生存質(zhì)量[3]。有研究表明,CHF 患者心臟康復運動依從性不容樂觀,僅30%左右能完成既定的康復目標[4]。因此,深入研究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科學識別其風險因素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選取廣州某醫(yī)院CHF 患者103 例,分析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危險因素,并構(gòu)建風險模型,為臨床早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廣州某醫(yī)院收治的103 例CHF 患者,其中女42 例,男61 例;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級:Ⅲ級53 例,Ⅳ級50 例;年齡47~72 歲[(59.46±6.15)歲]。
納入標準:(1)經(jīng)實驗室檢查確診為CHF,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心臟康復中國專家共識》[5]中的CHF 診斷標準;(2)神志、意識清晰,具備正常表達能力;(3)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伴有阿爾茨海默病、精神病史、認知功能障礙;(2)合并嚴重軀體疾病、惡性腫瘤;(3)近6 個月有手術(shù)史。
1.2 方法 (1)一般資料調(diào)查。自制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收集患者性別、年齡、居住地、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NYHA 分級、原發(fā)病、合并癥、社會支持情況等。(2)具體調(diào)查方法。調(diào)查員參與統(tǒng)一培訓,內(nèi)容包括問卷填寫規(guī)范、注意事項、調(diào)查術(shù)語;問卷發(fā)放前,告知患者調(diào)查目的、問卷填寫方法、注意事項,要求獨立匿名填寫;問卷回收后,及時核對,補充糾正漏填、錯填項,保證問卷完整性、有效性。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CHF 康復運動依從性問卷、SSRS 問卷各103 份,回收率100%。
1.3 觀察指標 (1)康復運動依從性和社會支持性。自制CHF 康復運動依從性問卷評價患者依從性,該問卷Cronbach’α=0.939,內(nèi)容涵蓋身段鍛煉、鍛煉效果監(jiān)測、鍛煉過程主動尋求建議3 個方面,共16 個條目,采用4 級(1~4 分)評分,評分越高,表明依從性越好。依從率=實際得分/理論最高分×100%,依從率>75%視為依從性好,≤75%視為依從性差。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6](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評價社會支持性。該量表Cronbach’α=0.896,內(nèi)容涵蓋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3 個方面,共10 個條目,滿分8~44 分,評分越低,表明社會支持越低;根據(jù)評分可分為社會支持高(>40 分)、中(30~40 分)、低(<30 分)。(2)CHF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單因素分析。(3)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相關(guān)因素多因素分析。(4)構(gòu)建預測模型并評價。(5)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預測模型的價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 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有序變量采用秩和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因素;采用Hosmer-Lemeshow 檢驗模型擬合度;采用ROC 預測價值,并獲取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置信區(qū)間、敏感度、特異度,聯(lián)合預測實施Logistic 二元回歸擬合,返回預測概率Logit(P)作為獨立檢驗變量。均采用雙側(cè)檢驗,α=0.05。
2.1 康復運動依從性和社會支持性 調(diào)查顯示,本研究103 例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評分為(45.13±6.24)分,其中依從性差45 例,依從性好58 例。SSRS 評分為(27.56±9.45)分,其中社會支持高25 例,社會支持中50 例,社會支持低28 例。
2.2 單因素分析 性別、居住地、民族、婚姻狀況、病程、NYHA 分級、原發(fā)病、合并癥不同的CHF 患者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不同的CHF 患者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03 例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單因素分析[例(%)]
2.3 賦值 以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為因變量,以上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各變量賦值見表2。
表2 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變量賦值
2.4 多因素分析 以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為因變量,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 回歸模型,結(jié)果顯示,年齡≥60 歲、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會支持低是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103 例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多因素分析
2.5 預測模型的構(gòu)建及評價 將上述因素納入Logistic 回歸分析,構(gòu)建回歸方程模型:Logit(P)=33.421+1.045×年齡-1.091×文化程度-1.096×家庭人均月收入-0.884×社會支持。對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Logistic 回歸診斷模型進行評價,似然比卡方(Likelihood ratio chi-square)=135.74,df=9,P<0.001,即模型建立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Waldχ2(Wald chisquare)=130.48,df=6,P<0.001,即回歸方程的系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Logistic 多因素回歸診斷模型構(gòu)建有效。采用Hosmer-Lemeshow 擬合優(yōu)度檢驗顯示模型擬合效果較好,χ2=6.517,df=7,P=0.584。見表4。
表4 Hosmer-Lemeshow 檢驗的隨機性表
2.6 模型預測價值 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預測概率Logit(P)。按照預測概率Logit(P)繪制預測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ROC 曲線,當Logit(P)>0.531 時,AUC 值為0.802,95%CI為0.597~0.898,χ2值為5.798,敏感度為82.64%,特異度為73.75%。
康復運動是有效、安全的心衰改善途徑。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在關(guān)于CHF 診斷、治療指南中指出,開展系統(tǒng)科學運動訓練能降低CHF 再入院率、病死率,提高生存質(zhì)量[7]。但康復運動獲益依賴患者長時間康復運動的依從行為[8]。本研究調(diào)查顯示,103 例CHF 患者中康復運動依從性差者占比為43.69%。提示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仍需進一步提高,但首先需明確影響其依從性的危險因素。
社會支持指社會中的個體被理解支持、受尊重的滿意程度與情感體驗。大量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在健康恢復過程中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社會支持高,更容易樹立積極正向心理,提升疾病康復期望[9-10]。沈藍君等[11]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可作為慢阻肺患者參加、堅持肺康復預測因素,對其肺康復依從性有積極作用。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jié)論一致,社會支持高者,康復運動依從性較高。家庭是社會支持的基石,亦是個體情感、心理支持的重要來源,家庭支持可激發(fā)個體參加活動動力,提高積極性,而患者團體、專業(yè)人員支持有利于感知康復運動益處,促使患者自身積極完成康復目標;同時社會支持高有利于緩解因病出現(xiàn)的孤獨、焦慮情緒,提高參加運動康復的積極性,而缺乏社會支持則會增加孤立感,無法維持自我激勵[12-13]。因此,社會支持高者依從性較好。臨床在對CHF 患者進行干預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家屬的干預,指導家屬積極參與,如陪同患者一起進行功能鍛煉,共同記錄每天的運動情況,包括運動項目、運動時間、運動量、運動過程中是否有不適癥狀等,每周總結(jié)運動效果,對患者的良好表現(xiàn)進行表揚、鼓勵,同時討論下一階段的運動計劃。本研究顯示,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與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有關(guān)。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CHF 患者一般病情嚴重,合并癥多,運動耐受性差,易被排除康復運動適應證,加之其對運動康復認知缺乏,認為運動無法促進病情康復,故依從性較差[14]。因此,對于年齡較大,尤其是合并癥較多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合并癥,同時評估患者的運動耐受情況,通過視頻、既往案例等直觀方式講解康復運動的重要性,打消患者疑慮。首選運動強度較低、動作簡單的運動方式,如散步、快走等,每天進行2 次,以微微出汗為宜。對于合并高血壓者不宜在清早鍛煉,應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耐量,運動過程中最好有家屬陪伴,并隨身攜帶急救藥物。采用微信運動功能記錄患者每天步數(shù),每天達到6 000 步時,可根據(jù)自身愛好增加八段錦、太極、五禽戲等項目。文化程度高者學習、理解能力相對較強,有利于其正確認識康復運動益處;而經(jīng)濟條件良好,不會過度擔心醫(yī)療負擔,且能滿足一定物質(zhì)、精神層面需求,因此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康復運動依從性較高[15]。因此,對文化程度低、經(jīng)濟基礎(chǔ)差的患者應加強重視,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康復運動的重要性,明確告訴患者生活中有很多簡單可行、成本低廉的鍛煉方式,而且只要患者堅持康復運動就能獲得較好的效果;每日通過微信群發(fā)布運動視頻,囑患者參照視頻內(nèi)容進行鍛煉,鼓勵患者在微信群中分享、交流個人鍛煉情況。醫(yī)護人員對依從性較好的患者及時表揚,對依從性差的患者及時進行溝通,尋找無法堅持鍛煉的原因,共同探討可行的運動計劃。
本研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60 歲、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會支持低是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獨立危險因素。據(jù)此建立Logistic 預測模型,診斷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ROC 曲線AUC 值為0.802,敏感度為82.64%,特異度為73.75%。證實此模型預測康復運動依從性差的準確度較高,對臨床決策有重要指導意義,提示創(chuàng)新康復運動內(nèi)容及形式,以患者特點、需求為中心開展多途徑教育,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給予多角度激勵,均是提高CHF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的有效措施。
綜上所述,CHF 患者康復運動依從性受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等因素影響,盡早明確依從性差的原因,完善臨床干預措施:如開展多模式宣教,給予積極社會、心理支持等,從而提高患者康復運動的依從性,改善預后。